便把她的担忧跟老杨头这说了下。
老杨头点点头:“前几日下雨下得出不去门,你大妈和四婶都在那里洗菜洗衣,怕是堵起来了。”
“明个一早,我就让你大伯和四叔把下面给捅下。”
听这话,杨若晴放心了。
见老杨头一手抱着三丫头,一手牵着菊儿。
她把防风灯笼交给九岁的堂妹杨若荷。
“跟爷家去吧,路上当心点。”她叮嘱。
荷儿笑着应了一声,跟杨若晴摆摆手:“姐,你也家去吧!”
“好。”
杨若晴回到自家堂屋的时候,发现堂屋还有个人没走。
那就是大伯杨华安。
他之前送谭氏和金氏杨永青回去后,又折返回来了。
这会子,正坐在那不急不慢的喝着茶,跟杨华忠天南地北的扯着,没有半点要走的意思。
杨若晴可是困了,没精力去跟他说话。
便过去跟杨华安招呼了一声,转身回了后院洗澡歇息去了。
灶房这块,刘氏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
“三嫂,剩下这两只碗筷就交给你啦,我不放心三丫头,先回去啦!”刘氏道。
孙氏就等这句话。
赶紧道:“四弟妹你赶紧回去吧,今个让你受累了。”
刘氏摆摆手:“嗨,咱自家妯娌,说那些见外话做啥?热热闹闹的,我再累也乐意呀!”
孙氏送刘氏到前面堂屋,正打算叫杨华忠送一程。
刚巧杨华安这会子也放下了茶碗要走。
刘氏道:“不用劳烦三哥了,刚巧大哥也回去,我和大哥搭个伴儿。”
杨华忠道:“这也好。”
杨华忠和孙氏目送杨华安和刘氏出了院门,这才关了院子门,返身回了堂屋。
通往村口的路上。
两人原本是一前一后的走。
走着走着,两人就肩并肩走,两只手还牵在一起。
到了村口的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枫树底下时,杨华安拉着刘氏绕到了枫树的另一面。章节内容结束……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第857章 勾搭做了见证()
章节内容开始……杨华安把刘氏压在粗壮潮湿的树身上,俯身过来,一张热烘烘的嘴就往刘氏的脸和脖子上拱
刘氏也没闲着,一手勾住杨华安的脖子,另一手就去扯杨华安的裤腰带。
一个是妇女之友,****守着一个又聋又哑邋里邋遢的呆傻女人过日子。
床上那事儿,除非憋得受不住,才会把金氏扯到自己被窝里捣鼓几下。
其他时候,看都不想看。
而另一个,则是正当虎狼之龄的年轻妇人。
夜夜守着个没那‘玩意儿’的假男人,这煎熬,这心火,就算这满池塘的水都浇不灭啊!
这会子,这样一对男女凑到了一块儿。
天雷勾动地火,一发而不可收拾。
两个人就跟田沟里那‘呱呱’叫的蛤蟆一样,交叠在一块儿。
上百年树龄的老枫树,为他们的勾搭做了见证
夜里喝了酒,两个人兴致都很高。
这夜里也没有人往这边过来,两个人尽情的,放肆的爽快了好几回后,总算是尽兴了。
提好了裤子,系好了衣裳带子,拢好了头发。
杨华安气喘吁吁的问刘氏:“自打老四回来,这好多****都没让我挨过你了。”
刘氏咯咯笑:“他天刚黑就躺床上去了,我咋给你留门呢?”
杨华安又问:“他这趟家来啥时候再出去?等他出去挣钱了,咱又能这样快活了。”
刘氏摇头。
“我也问他了,他没说准话,一会儿说过几日就得走,一会儿又说不大想出去,我也摸不到他的准话。”她道。
杨华安叹着气:“哎,那咱只能先这么熬着了,等老四走了就好了!”
刘氏点头:“可不就是么!”
吃饱喝足,又在老枫树下狠狠满足了一番某些方面的需求。
躺到床上,刘氏没一会儿就传出了震天的鼾声。
而杨华明,却翻来覆去睡不踏实。
一会儿,就往屋门那缝隙里瞅一眼。
屋子里点着一盏豆油灯,缝隙外面的院子里,却黑乎乎的。
黑暗中,就像有很多双眼睛贴着那缝隙往里面瞅。
杨华明越看越怕,不敢看,又忍不住想要去看。
就这样反复折腾,翻来覆去,直到后半夜才忍受不住疲倦沉沉睡去。
梦里面,他又回到了那个地方。
冷汗,一层一层的往外冒。
双手乱舞,双脚乱踢,嘴里还在含糊不清的喊着什么。
刘氏先前在老枫树下折腾得太累了,没醒。
最后,对面东屋灯亮了。
老杨头过来拍窗户:“老四,你咋啦啊?”
刘氏被拍门的声响惊醒,翻身坐起,这才看到杨华明的异样。
“没事儿没事儿,是梦魇了,我来把他拍醒!”
刘氏朝着屋门外喊了声,论起两只巴掌照着杨华明脸上拍了下去。
“啪啪!”
“荷儿爹,荷儿爹你醒醒!”
“啪啪!”
“噼噼啪啪!”
杨华明猛地睁开眼,从床上弹坐起身,大口喘着气。
刘氏凑得太近,两人脑门撞在一块儿。
刘氏痛得翻了个白眼,差点没晕死过去。
屋外的老杨头听到这动静,晓得没事了,也转身回自己那屋睡觉去了。
东屋里,谭氏问老杨头:“老四咋回事?”
老杨头道:“梦魇了。”
谭氏皱眉:“自打他家来,隔三两日就来这么一着,从前他睡得可是雷打不动。”
老杨头也是有些费解。
谭氏琢磨着道:“老四该不会是在外面受了啥惊吓掉了魂儿吧?回头我去邻村神婆那问问。”
老杨头道:“生平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甭去问了,浪费钱。”
接下来这几日里,杨华明夜夜都睡不好,只要闭上眼睛就做恶梦。
叫得整个院子的人都能听到。
不止他自己不得安生,日渐消瘦,就连老杨家其他人,也都跟着睡不好觉。
上昼,鲍素云过来找孙氏聊天了。
两个妇人坐在后院的屋檐廊下,一边做针线活一边闲聊。
杨若晴坐在一旁陪着。
话题绕到了杨华明这事上,孙氏就跟鲍素云这多问了几句。
“昨日晴儿四婶还过来跟我这讨要红豆,说是给老四炖安神汤喝。”
“老四到底咋啦啊?我们如今住得远,家里事儿也多,没空过去问。”孙氏道。
鲍素云道:“还不就是四哥夜里睡不踏实,噩梦缠身呗。”
“我过来的时候,爹,四嫂,陪着咱娘也前脚出了门,像是去邻村找那个神婆问问。”
“指不定下昼就有结果了。”她道。
孙氏点点头,又转而问起鲍素云娘家哥嫂家的事情来。
提到这个,鲍素云脸上的笑容就散了几分。
“割麦子的时候,我哥来跟我和老五这挪了二两银子,说是嫂子要抓猪崽子来养。”
“后面收割早稻的时候,我嫂子又打发我哥来挪了二两银子。”
“说是猪崽子没养好,病死了一个,还是用二两银子去买一亩三等田来耕作。”
“前几日大宝生病,他们捎口信来,说没钱给抓药瞧病。”
“我又捎了五百钱回去。”
“后面再晴儿他们回家前两日,我不是过去看大宝了么,我嫂子又跟我这哭穷,我和老五又留下二百文钱给他们”
孙氏听得一愣一愣的。
鲍素云接着道:“我嫂子见我就留下二百文钱,还老大不高兴呢。”
“我也是有些恼了。”
“虽说如今老五的薪酬是酒楼抽成,可酒楼收益再好,老五再能赚,也扛不住我嫂子他们这样呀。”
“借了不还,老是打着大宝的幌子。”
“说啥给孩子打牙祭啥的,可我上回回去看见大宝,孩子瘦得跟豆芽菜似的,穿得也不好。”
“倒是我嫂子,人又胖了一圈,新衣裳每日换着穿”
杨若晴在边上忍不住开口了:“五婶,请恕我说句冒犯的话,我觉着你哥嫂这是吸你们的血。”
鲍素云怔了下,点头:“我自个也是这么想的。”
“你五叔挣钱不容易,起早贪黑。”
“一个人养三口,下个月你爷奶也轮到我们五房赡养了,他就是一个人养四五口人,担子太重了!”鲍素云道。章节内容结束……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第858章 男人阳火旺盛()
章节内容开始……杨若晴皱眉道:“你光在这里口里说着心疼我五叔,这无济于事。”
“真要心疼他,你就得拿出你的魄力来才对。”
她又道。
在她的心目中,五叔永远是最亲的。
五婶虽然人也不错,可是,当遇到这样的事,她还是会第一时间出来为五叔抱不平。
尽管,她知道五叔是个憨厚的汉子。
就算被媳妇娘家人这样打秋风,看在媳妇的面子上也不会说啥。
可她身为侄女,又身为天香楼的东家,她有必要说几句。
果真,听到杨若晴的话,鲍素云脸上闪过一丝羞愧。
孙氏见状,赶紧打圆场。
“一边是自己男人,一边是自己的亲哥嫂,何况大宝还是”
后面的话,孙氏没挑太明。
但在座三个都心知肚明。
孙氏接着道:“手心手背都是肉,你五婶再有魄力,也不好拿出来呀!”
杨若晴对孙氏道:“首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五婶现在是老杨家人,是我五叔的媳妇,她理应跟我五叔一条心。”
“其次,五婶现在怀了身子,再有两个多月就要生了。”
“孩子生下来,要花钱的地方更多。”
“再次,五婶自己方才也说了,那边有借无还,而且还都是打着大宝的幌子。”
“他们就是瞅准了大宝是五婶的软肋,拒绝不得。”
“凡事有一就有二,五婶再不拿出点魄力来,他们就会变本加厉,到那时,可不就是几两银子能打发得了的!”
起新屋子,置办田地,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到时候什么花销,都得五叔来买单!
我五叔还咋过日子?
鲍素云被杨若晴这番话说得一愣一愣的。
“我哥照理不是那样的人啊,不过我嫂子难说,而我哥又怕我嫂子”
哥嫂生不出孩子,问题是出在哥哥身上。
哥哥心里觉得愧对嫂子,所以对嫂子言听计从。
若当真照着晴儿说的这样,那往后,日子还咋过?
鲍素云暗暗摇头。
老五太辛苦了,不能这样对他。
“下回我哥嫂要还跟我这借钱,我一定不会心软了。”鲍素云像是下定了决心,道。
杨若晴欣慰一笑。
孺子可教也。
说着话,就临近晌午了。
孙氏留了鲍素云在这里吃饭。
刚吃过晌午饭,老杨头就过来了。
他把孙氏叫到一旁,嘀嘀咕咕了几句。
孙氏连连点头,一脸肃穆。
然后,老杨头方才转身离开。
老杨头前脚走,后脚杨若晴和鲍素云就把孙氏围住。
“娘,我爷跟你说啥了?”杨若晴迫不及待问。
直觉告诉她,应跟杨华明有关系。
果真,孙氏道:“你爷让我今夜子时,陪你四婶去一趟村南面的土地庙那烧个香。”
“是为了四叔?”杨若晴又问。
孙氏点头。
“神婆说,你四叔是冲撞了什么什么神的,让去土地庙那烧个香。”
“为啥不让大伯和我爹他们赔四婶去啊?”杨若晴又问。
孙氏道:“男人阳火旺盛,还是女人去好一些。”
“哦。”
杨若晴点头,便不再问了。
子时,又名子夜,十二个时辰里的第一个时辰。
是一天中,距离太阳最远的一个时辰。
转换成杨若晴所认知的现代时间观念,便是夜里的二十三点至次日的凌晨一点钟。
一家人天还没黑就吃过了夜饭。
孙氏因为惦记着夜里陪刘氏去村口土地庙烧香的事儿,吃过夜饭,就拿起针线活坐在灯下边做边等刘氏过来喊。
大安回了自己屋里看书写字去了。
杨若晴带着小安在孙氏屋里玩耍,给小安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杨华忠在一旁喝着茶,微笑着看着。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后面,小安困了。
杨若晴便带着洗过了澡的小安回屋去睡觉。
等把小安哄睡了,她再回到孙氏这屋时,发现杨华忠也和衣躺在床上打起了鼾。
“你爹忒辛苦了,家里那么多亩田地,都是他一个人在打理,都不要我下田。”
孙氏看了眼身后床上的男人,轻声感慨道。
杨若晴也看了眼老爹疲倦的脸膛。
对孙氏道:“田地多也不用啥都亲力亲为,我的建议是租给佃户来做。”
孙氏点头:“好,你拿主意就成。”
杨若晴陪着孙氏做针线,母女两个在灯下轻声聊着天。
时候有些晚了,孙氏催促杨若晴:“晴儿你去睡吧。”
杨若晴道:“我不困,我还想送娘去土地庙附近呢。”
就孙氏和刘氏两个过去,她不放心。
孙氏低笑了声:“这大夜里的,哪能要你去?你爹方才说了他送我和你四婶过去,隔着几条田埂站着呢。”
“可我爹睡着了呀。”
“他说他等会会醒的。”
“那好吧,我再坐会,等爹醒了我再走,反正我也不困。”杨若晴道。
方才为了提神,她把小安哄睡着后,自己一口气喝下了一碗浓茶呢。
母女两个接着做针线,孙氏手把手的教杨若晴。
把自己这小半辈子在针线活计方面的心得,没有半丝保留的教给了杨若晴。
娘亲的手艺,得得到传承。
身为女儿,她为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