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若晴坐在人群后面,也在暗暗琢磨着。
她觉得,今晚的会议,肯定跟白日里谭氏失手引起火灾的事儿有关。
八仙桌那边,老杨头抽了一会儿旱烟。
看到人都到齐了,这才拔出旱烟杆子往桌上磕了磕,出了声。
“今个夜里把你们兄弟五个叫过来,是要跟你们商量下我和你娘的养老事儿。”
老杨头开门见山的道。
一双视线,扫过几个儿子,径直落在老二杨华林身上。
杨若晴的视线,也跟随着落在二伯的身上。
只见平时在家庭会议上最活跃的他,这会子耷拉着脑袋坐在那。
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怕是因为兰儿堂姐被老沐家退了亲,烦的吧?
杨若晴暗想。
那边,四叔杨华明站起了身。
“爹,你和娘养老的事儿,当初分家的时候不就说好了吗?”
杨华明道。
“咱一年该给你们二老送多少稻谷,都说的清清楚楚的啊。咋这会子还拎出来说呢?”他问。
老杨头看了杨华明一眼,长叹了一口气。
“此一时彼一时啊!”
老汉道。
“那会子我和你娘身子骨都还康健,你娘眼也没瞎。”
“咱手里有米有粮,就不用去烦你们。”
“可现如今不同啦,你娘眼瞎啦,针线拿不了,饭菜烧不成。”
“今个出了这火灾,指不定明个后个还得再出,太危险了”
老汉摇摇头,一脸的心悸后怕。
杨华洲方才已从杨华忠那里得知今日火灾的全过程。
杨华洲一脸后怕的站起身道:“眼瞎了就啥事都做不了,饭烧糊了都不晓得。这日子还咋过?”
“爹,你就说吧,你打算咋样?”杨华洲问。
老杨头看了眼这些心直口快的五儿子,暗暗满意。
他对杨华明和杨华洲抬手示意了下,两兄弟便坐了回去。
“我的想法是,我和你们娘养老的法子,得换了。”老汉道。
“咋换?”
杨华明又站了起来,一脸紧张的问。
老杨头道:“每年不用你们给咱送稻谷了”
老杨头话才说了一截,杨华明就惊喜的叫出了声。
“真的?”他问。
老杨头脸色黑了一下。
“我话还没说完呢。”老汉不满的道。
“嘿嘿,爹你接着说。”杨华明兴奋的挠了挠头,坐了回去。
老杨头接着道:“我和你们娘,不要你们送稻谷了。”
“打从明日起,我们轮番跟着你们过,每一房过一个月,从大房开始。”
“啊?”
“啥?”
“不会吧?”
这三声惊呼,分别来自杨华安,杨华林。
最后一声惨呼来自杨华明。
“爹,这样不成吧?金氏烧饭烧菜跟猪食似的,我怕你和娘吃不惯啊!”
一直沉默的杨华安坐不住了。
赶紧起身,赔着笑道。
“再说金氏那笨手笨脚的,针线也不好使”
“你们跟着他们过,比跟着我们大房要强啊,我们大房还是照着老规矩每年送稻谷吧!”
“我赞同大哥的话。”
杨华安话音刚落,一直无精打采的杨华林也撑起了精神加入了‘战斗’。
“我们二房长期在镇上过日子,住的院子又小又拥挤,还是租的。”
“爹和娘跟我们二房过日子,受委屈呀,儿子舍不得要二老受委屈啊!”
说到动情之处,杨华林作势抬手拭了把眼角。
老杨头看着杨华林这举动,脸色更黑了。
坐在杨华林身侧的杨华明早就按耐不住。
他站起身来激动的道:“爹啊,两个哥哥的话你都听到了吧?你这新法子行不通啊!”
老杨头看着老大老二和老四,脸膛上的肌肉狠狠抽搐着。
这三个兔崽子!
老汉又把目光移到杨华忠和杨华洲的身上。
这兄弟俩都沉默着,脸上神色变幻,也像是在思考什么。
老杨头压下心里的悲凉,点名问他们二人。
“老三,老五,这事儿你们咋看?”
杨华忠还是沉默着,目光却在人群中,寻找孙氏和杨若晴的身影。
像是在问询。
而杨华洲却已起身。
年轻的汉子目光环扫了饭堂一圈,声音洪亮的道:“爹和娘是咱大家的,爹娘生我们养我们不容易。”
“若是娘的眼睛不瞎,我还能放心让他们自己过。”
“可这会子不同了,咱娘的眼瞎了。”
“咱做儿子的,就该把这份责任给担起来!”杨华洲大声道。
老杨头灰败的眼里,露出一丝光亮。
“老五,这么说,你是同意了我的提议?”老汉颤声问。
杨华洲点头。
“好,好!”老杨头也连连点头。
老汉的视线再次转移到杨华忠的身上。
“老三,兄弟们都表态了,就剩你了,你咋看?”老汉问。
杨华忠一脸的纠结。
他站起身来,对老杨头如实道:“爹,从我的本意,我跟五弟是一样的想法。”
“我也想尽一个儿子的孝道,伺奉你和娘。”
“可是——”
“儿子想到从前咱一个屋檐下过日子,那些争吵和不快,我这心里就不舒坦。”
第656章 变了()
“我怕日子又回到从前那样,大家都不痛快!”杨华忠道。
杨华忠的话,竟然破天荒的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杨华明道:“三哥说的有理啊!”
“不是咱不愿把爹和娘接到身边过日子,实在是咱娘那脾气,那张嘴,受不了啊!”
杨华明道。
“到时候三天两头的跟媳妇争吵,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这日子还咋过?”
“没错,老四说的对,我也就烦这个。”杨华林也砸吧着嘴道。
“爹啊,你得劝劝咱娘,她那性子真的要改了!”杨华安也出了声。
老杨头听着众儿孙们你一言,我一语,老汉心里很不是滋味。
拨凉拨凉的。
却又无可奈何。
僵持了半晌,杨华洲再次出声。
“大家都莫吵了,咱娘的脾气不好,爹会劝娘改。”
“但咱做儿子的,却不能因为这个就嫌弃她!”
“爹,就照着你说的那样,你们跟着我们五个房轮着过!”杨华洲再次道。
“老五,你真是站着说话不怕腰疼。”杨华林出声训斥杨华洲。
“搞得就你孝顺,咱都是恶人?”
“你要真那么好,那你们五房把老两口接去镇上,自己给他们养老送终咋样?”杨华林问。
杨华明也在边上帮腔:“就是,反正你现在也是酒楼的采办了,大权在握,油水捞的足。我们可是穷光蛋呢!”
杨华洲的怒火被挑了起来,梗起脖子大吼一声:“养就养,天下无不是的爹娘,你们不要爹娘,我要!”
“爹,等会就收拾东西,我连夜带你们去镇上跟我们过!”
听到杨华洲的话,老杨头一脸的动容。
这时,跟孙氏和杨若晴通过眼神的交流,达成了共识的杨华忠也缓缓站起了身。
“赡养爹娘,怎么能让五弟一个人来?算上我们三房!”
老杨头看到杨华忠终于表了态,脸上一片动容。
老汉看着杨华忠和杨华洲兄弟,声音微微发颤:“好,好!”
杨华林他们看这样,恼了。
都在那里死瞪眼,觉得杨华忠和杨华洲傻。
杨华安权衡了一番,也倒戈了一番。
“我思来想去,还是觉着咱不该嫌弃娘的脾气。我跟老三老五一个意思,赞同爹的提议。”
杨华安道。
这下杨华林和杨华明急得跺脚。
老杨头见状,道:“往后我和你们娘,就跟着大房三房和五房过日子。”
“你们二房和四房不愿意赡养我和你们娘,那往后就不是一家人了。”
“回头把里正请来,你们两方的田契上写的,是我的名字。”
“我得收回来,分给愿意赡养我们二老的老三老五他们!”
老杨头这话一出,就跟丢出去一枚深水炸弹。
炸得杨华林和杨华明差点跳了起来。
也让边上角落里一直沉默听着杨若晴暗暗诧异了一把。
她看着老汉那布满皱纹的威严脸膛。
爷变了。
不再是她当初刚穿越来时,那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封建家长。
如今的老汉,看明白了五个儿子里,谁才是真心对他好的。
老汉终于不再纵容和维护二房四房这些偷懒卖坏的了。
对老汉这样的转变,杨若晴很是满意。
那边,杨华林和杨华明怂了。
田地是根本,真被老杨头收回去了,他们的根也就断了。
兄弟两个赶紧在那跟老杨头赔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
闹腾了好一番,这事才消停。
最后商议决定,老杨头老两口轮流跟着每一房过。
每一房过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里,一日三顿,或者两顿,都跟着在一口锅里吃。
“你娘眼睛不好,她不出门,你们就得把饭送去屋里。”
老杨头补充道。
“大房,三房,四房都在村里,二房和五房在镇上。”
“轮到跟二房和五房,你们得把我和你们娘接去镇上。”
“我们要求不高,在你们屋子隔壁弄间小屋子,能摆下一张床就成。”
“另外,我们生病了,刚好轮到哪一房,药钱就得哪一房出。”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众人各怀心事,各自散去。
后院,杨华洲过来跟杨华忠一家关上屋门说话。
杨华洲还在为先前杨华林杨华明他们的态度恼怒。
“太不像话了,做儿子的,竟然在赡养爹娘这话推诿,气死我了!”
杨华洲道。
“就算咱娘千般错,也不能看她眼瞎了就扔着不管啊!”
“那是畜生的行径,反正我是做不来!”杨华洲道。
杨华忠点头:“没有娘生养我们,拉扯我们,我们也不会有如今这热热闹闹的小家。”
隔壁屋子里,杨若晴和孙氏一块儿帮大小安洗脚。
孙氏心情有些复杂。
边给小安搓脚边感叹道:“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养儿防老。”
“今个夜里看到你二伯四叔他们那态度,我竟然有些同情你奶了。”孙氏道。
杨若晴没吭声。
听孙氏接着道:“我这会子,给小安洗脚。”
“一日接着一日的洗,把他放在心和胆上养。”
“将来他长大了,娶了媳妇生了娃有了自个的家。”
“到那会子,若是我和你爹生了啥病下不来床,想要挨着他们夫妻儿女过,图个照看的方便。”
“若是小安也这般推诿,我心里铁定也不好受”孙氏喃喃着道。
杨若晴轻叹了一口气。
“娘,你这性子跟我奶不同,”她道。
“我奶是一辈子好强惯了,跟叔伯婶娘那里积了怨气,所以这会子他们都不待见她。”
“娘你性子这么好,待人也和善,老来的处境肯定很好的。”
杨若晴安抚着。
孙氏苦笑。
“人谁无过呢?我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妇人道。
“再说了,人到年纪大了,难免有些讨人嫌的地方,儿子能包容,媳妇那难说啊,哎”
孙氏越说越忐忑,似乎在为自己的晚景担忧。
杨若晴微笑着覆上孙氏的手:“娘甭多操心了,两个弟弟随了你和爹的性子,都是善良正直的。”
“退一万步讲,即便他们两个靠不住,你们还有我呢!”杨若晴道。
第657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
孙氏慈爱一笑:“傻闺女,等你跟棠伢子成了亲,你就是老骆家的人了啊,咋能伺奉我们呢?别人会戳脊梁骨的!”
杨若晴瞪起了眼:“娘这话就错了,闺女也是你们生养的啊!”
“伺奉爹娘,天经地义,我和棠伢子乐意,别人管不着!”
孙氏去了隔壁屋子跟杨华洲那说话去了。
这边屋子里,杨若晴看大安还没睡着。
便跟大安聊天。
“爷奶三个月后要跟咱一块儿吃喝拉撒了,你有啥看法不?”
她问大安。
这个弟弟,素来深沉,很多事情见解成熟。
这回杨华忠提出要照料老杨头老两口,大安半句反对的意见没都。
杨若晴有点好奇。
听到杨若晴的问,大安淡淡一笑。
“别的事,或许我会反对,但爹要照料爷奶,我是半个字都不会反对。”大安道。
“哟,为啥呀?”她问。
大安道:“其一,爹娘是善良憨厚的人,他们是凭着自己的本心在做事。”
“其二,我奶的眼瞎了,生活确实不能自理,这是事实。”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我若是阻止了爹娘,会让爹娘寒心,试图对他们自己的晚景担忧。”
“不管从哪一条,我们都不能阻止,而且还要赞同。”
看着大安摇头晃脑的说话的样子,杨若晴觉得很滑稽。
但细细一想,又觉得很有道理。
上梁不正下梁歪。
杨华忠和孙氏,无疑是在给大小安做良好的典范。
而二伯和四叔他们,这会子对爷奶那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潜移默化中,他们自己的子女,也会被熏陶。
将来他们自己的晚景,恐怕还不如老杨头和谭氏吧!
“嗯,我家大安真懂事。”杨若晴朝大安赞了一句。
“咱姐弟三个,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好好伺奉双亲!”她道。
“你小子要是敢被你媳妇牵着鼻子走,我可不饶了你!”
大安满头黑线。
老杨家的事就这么过去了。
隔天一早,金氏就开始给二老送去了早饭。
然后又拿了老两口的衣服去浆洗,日子走向了一个新的轨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