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见他们二人出来,车夫眼睛一亮,赶忙儿迎了过来。
“杨姑娘,骆小哥,小的叫王二,是邹大人家的家丁。”
“邹夫人得知二位今个要回村,特打发小的来送一程。”
这官老爷家的马车,跟车马行的就是不一样啊!
车厢更宽敞,里面的座位铺了松软的垫子。
边上,还准备着盖的薄毯。
车夫的驾驭技巧显然也是受过训练的,四平八稳。
人坐在车厢里面,很舒服。
杨若晴瞅着骆风棠的熊猫眼,忍不住又抿嘴偷笑。
骆风棠瞅了眼她,一脸无奈。
这个坏丫头。
“棠伢子。”
她突然叫了他一声。
“嗯?”
“到家还有几个时辰呢,你眯会。”她道。
骆风棠道:“没事儿,夜里再睡。”
她已伸出手来,拍了拍自己的双腿:“给你做枕头,要不要睡?”
“这好,那我便眯一会。”
“嘻嘻。”
他躺了下来,头枕在她的大腿上。
她抖开薄毯,盖在他的身上。
低头,发现他正睁着一双熊猫眼看着她。
她抿嘴一笑。
低下头在他额头印下一个吻。
“听话,闭上眼好好睡一会,到了镇上我再喊你。”她柔声道。
他点点头。
两夜没咋合眼,这会子也是真的困了。
眼一闭,很快就发出了均匀的呼吸声
马车一直送到了巷子口。
车夫得了一笔丰厚的赏钱,欢欢喜喜回县城复命去了。
巷子口,杨华忠他们早已闻讯等候在那。
见到这大包小包的东西,赶紧过来帮着拎。
小安望着那远去的马车,一脸的羡慕。
“姐,马车坐着好玩吗?”
他抱住杨若晴的腿,仰着头问。
杨若晴笑了,揉了下他的脑袋:“可好玩了呢。”
“小安也想坐。”他巴巴道。
杨若晴道:“等酒楼开起来了,咱家也得买辆马车呢,到时候让你天天坐,好不好?”
“好耶!”小安拍着小手欢呼。
边上,骆风棠俯身把小安举了起来,直接架在肩膀上。
“马车下回再坐,这会子姐夫带你骑大马,好不好?”
“好耶,我最爱骑大马了”
一大一小两个人影骑着大马进了巷子。
后面,杨若晴看着那身影,嘴角勾起甜蜜的弧度。
夜里,杨若晴询问了大安学堂报名的事情。
正月二十六正式开课,先生是李,是李家村一个老秀才。
跟近一带的孩子们,启蒙都是送他那。
李财主家的两个儿子,也都在。
“姐,这趟去李家村启蒙的,咱村不止我一个。”大安道。
“哦,那好啊,往后去上学还有个伴儿了。”
杨若晴高兴道。
“是谁呀?”她问。
大安道:“陈狗蛋。”
“啥?”她的眉头皱了起来。
“得,那往后去上学,天天都有架打了。”她道。
大安一本正经道:“我是去念书的,不是跟他打架的。”
“打架那是小孩子做的事儿!”
杨若晴忍不住睨了他一眼:“嗯,这才对嘛。不过,若是陈狗蛋敢惹你,你也莫瞻前顾后。”
“该出手时就出手,打不过也莫怕,老姐罩你!”
大安满头黑线。
边上正在清点东西的杨华忠和孙氏夫妇,也都哭笑不得。
闺女像儿子,儿子还是儿子,哎!
这边,杨若晴拿出纸和笔来。
“大安来姐这屋,帮姐干活。”
她发了两张纸给大安:“你不是喜欢绘画吗?给你一个机会。”
“把西瓜,葫芦,橘子全都画在这纸上,回头我有用。”她道。
大安点头,接过纸笔坐在凳子上埋头画了起来。
这边,她自己也拿起了纸笔,埋头画了起来。
姐弟两个一直画到凌晨,孙氏来催第三遍儿,这才收工。
“嗯,不错不错,你小子画技又进步了啊。”
杨若晴检查着大安的画,连连点头:“西瓜像西瓜,橘子像橘子”
得到姐姐的表扬,大安很高兴。
“姐,你画的啥呀?也让我瞅瞅”
说着,就想过来拿,被她先一步藏到身后。
“嘻嘻,现在还没到看的时候呢!”她道。
“姐姐耍赖!”大安道。
看了他的,却不给他看她的。
杨若晴老脸不红,嘻嘻道:“我是女生,耍赖是女生的特权呀!”
大安:“”
把大安推出了屋子,杨若晴又坐在灯下,接着画她的‘作品’
隔天。
杨若晴拿着大安画的西瓜,橘子那些图纸,找到了杨华洲。
“五叔,活计来啦!”
杨华洲那会子正坐在桌边喝茶,闻言忙地放下茶碗。
“早就等我们的大东西吩咐啦!”他哈哈笑着道。
杨若晴也笑了。
“再大的东家,也是你侄女儿。”她道。
杨华洲点头:“要五叔做啥?说吧。”
杨若晴随即拿出大安画的图纸,在桌上摊开来。
“五叔木工活做得好,我想让五叔照着这图纸上的图案,做几只木框子来。”
“具体的大小尺寸,我都标注在这上面了”
杨若晴手指轻点着图纸,对杨华洲细细解说起来。
这些瓜果造型的木框子,是灯具。
回头她打算用在酒楼里做装饰的。
既不喧宾夺主,又能凸显出特色,让人眼前一亮。
鲍素云泡好了茶,见状,妇人安静的等候在一旁。
一直到这叔侄两个讨论完毕,方才把茶续了水,递过来。
“说得口渴了吧?来喝口茶润润嗓子。”她道。
杨若晴笑着谢了声,接过了茶。
杨华洲没喝,还在那举着图纸眯着眼看,一边看一边琢磨。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第485章 不同凡响的人()
“这趟去县城,我还跟那订制了几块琉璃。”
杨若晴接着对杨华洲道。
“我的设想是,把琉璃镶嵌在这木框架中。”
“里面点蜡烛,琉璃外面再贴一层有颜色的薄纸。”
她说着,拿出随身带来的几张‘十样笺张’的样本。
“咱把橘红色的纸,贴在南瓜造型的灯具上。”
“浅绿色的,贴在西瓜造型的灯具上”
杨若晴把自己的设想,原原本本告诉了杨华洲。
杨华洲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么奇怪的灯具,前所未见。
而边上的鲍素云却已忍不住抚掌道:“晴儿的这个点子实在妙啊,”
“这不就跟元宵节的花灯有些相似么?”
“倘若真是那样,那酒楼可好看了。”鲍素云道。
杨若晴愣了下,还别说,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这边,杨华洲回过味儿来,也连连点头。
“这法子不赖,弄出来,铁定有点意思。”他道。
“那就动手吧!”杨若晴道。
杨华洲道:“没问题,我那一套木工活的家伙都现成的呢!”
从杨华洲那回来,杨若晴又去找了一趟骆风棠,也给他分派了差事。
回到家,孙氏正在床前忙碌着。
那几匹杨若晴从县城带回来的布匹,正被妇人用剪刀剪着
瞅见杨若晴进来,孙氏拿起其中一块问她:“晴儿,照着你的交代,我剪了这些。”
“你瞅瞅是这样的不?”
杨若晴把剪好的布抖开来细看。
又折叠了一个边角,接着打量。
“嗯,娘剪得很好,就是这样的尺寸。”
她道。
又指着最大的那一圈布:“回头这周围绞边的时候,记得缀成波浪形的荷叶边。”
孙氏点头,把这些小细节一一牢记在心。
家里这边他们都分派到了差事,接下来,杨若晴去了一趟镇上。
人逢喜事精神爽。
重新被聘回了酒楼做大厨,周大厨的病突然就好了。
“东家姑娘你来的正好,你今日不过来,我便打算明日去长坪村找你呢。”
在酒楼门口,杨若晴遇到了周大厨。
周大厨见面就道。
杨若晴笑了:“前两日去了趟县城,昨日刚回来。”
“周大叔,招募伙计的事儿进行得咋样了?”她问。
上回过来请周大厨出山,担任后院主厨,统管灶房。
还将招募伙计和跑堂的事,也一并交给了他。
听到杨若晴的问,周大厨道:“我正要跟你说这个呢,来来来,咱先进去再细说。”
两个人进了酒楼。
酒楼里面,椅子都架在桌子上。
上面遮盖着防尘的布。
地上,墙壁上,一尘不染。
显然周大厨天天都来打理。
“东家姑娘”
“周大叔,这里没有外人,你叫我晴丫头就行了。”
杨若晴回过神来,抿嘴一笑。
周大叔愣了下,随即点头。
“后厨那块的副厨和切菜配菜的伙计,我打算用我原来的那支队伍。”
“他们几个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谁会做啥,啥品性,都一清二楚,配合起来也默契。”
他道。
杨若晴点头。
从前聚味轩厨房的那批人,跟她也都熟悉。
隔三差五的打照面。
让他们回来接着跟周大厨做老本行,她不反对。
周大厨接着往后说:“至于前堂跑堂的伙计,我打算从原来那批人里面,挑选几个伶俐的留下来。”
“其他那些偷懒卖坏的,打发走。”
“招募的新伙计,就让那几个伶俐的去调教。”
“调教完了,有的派在前堂伺候,有的打发来后院打杂。”
“晴丫头你看这安排咋样?”他问。
杨若晴还沉浸在他那句‘偷懒卖坏’的字眼里。
这被裁掉的人里面,绝大部分应是宋采办的亲信。
“周大叔的安排,很妥当,我也是这个意思。”
杨若晴道。
得到东家的褒奖,周大厨很开心。
“冒昧的问一句,咱酒楼的经营路子,是否还沿袭从前聚味轩那套?”他接着又问。
提到这个,杨若晴笑了。
“留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会引入一些新的点子,目前正在筹划中。”
“待到开业前夕,咱会聚在一起商议,届时便明白了。”
她说着,站起身来。
“周大叔你先忙着,我去楼上看看。”
“好,好。”
周大厨起身,看着那一抹倩影消失在楼梯尽头。
方才收回目光。
眼底,尽是诧异。
奇怪,这人还是从前那个人。
衣着打扮都没有发生变化,还是粗布衣裳,素面朝天。
可为啥,她的气势却大不同了呢?
大气,从容,有种把一切运筹帷幄的自信。
周大厨一脸感慨。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杨姑娘,本就个是不同凡响的人。
虽是女儿身,却巾帼不让须眉啊!
二楼,一共有七间雅室。
中间是一条廊道。
杨若晴在每一间雅室里看过一遍后,心中的主意更明确了。
刚好周大厨扫完了下面的地儿来了二楼。
杨若晴便指着东面那两间雅室对周大厨道:“周大叔,劳烦你这两日找工匠来,把这两间雅室中间的墙壁拆除,并成一个大雅间。”
周大厨看了眼那相连着的雅室,直接点头。
杨若晴又交代了一些其他的东西,这才回村。
镇上和家里都在热火朝天的为月底的酒楼开张做准备。
家里这边,长庚大牛还有小雨,全都过来帮忙了。
三日后。
县城那边送来了订制的琉璃。
而镇上周大厨也同步捎来了口信。
雅间墙壁拆了,跑堂的伙计们也都准备就位。
只待杨若晴这边说可以,那边就可以开张。
而家这边,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该准备的,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夜里,杨若晴把骆风棠,杨华洲,杨永进,还有长庚大牛他们全召集过来。
“明儿二十四,咱一块儿去镇上酒楼把东西装饰起来。”
“二十五,五叔这个采办走马上任。”
“二十六,咱正式开张!”
在杨若晴召集大伙谈开张事宜的同时,三十里外清水镇的一家小酒楼里。
宋采办也摆了一桌酒菜,正招待着三个一身痞气的男子。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第486章 人靠衣裳马靠鞍()
“娘希匹的,太气人了,盘下新酒楼竟然敢不聘我做采办?”
“这口恶气,我实在咽不下去!”
“耳哥,你们几个都是在镇上混的,从前聚味轩那边一条街,都是你们罩着的场子。”
“这口恶气,你们一定要帮我出啊”
坐在宋采办对面的一个长着一双招风耳的男子笑了。
“在清水镇,没有我大耳朵摆平不了的人。”
“嘿嘿,前提是,你得钱给到位,我们可不白干!”
大耳朵道。
宋采办眼睛一亮,赶紧拿出一两银子来。
“我听到风声,明日那聚味轩要送一批东西来。”
宋采办道:“你们去帮我把他们那东西砸了”
大耳朵看了眼那一两银子,撇嘴摇头。
“就这点儿啊?咱是去砸场子的,可不是去要饭的啊!”
宋采办道:“一人一两呢,事成之后,我还另外有谢。”
大耳朵打了个响指:“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打发走了大耳朵几人,宋采办脸上露出狰狞的笑来。
哼,姓杨的臭丫头,得罪了老子,让你没地儿哭!
一睁眼就到了正月二十四。
吃过了早饭,老杨头,杨华洲,骆风棠,长庚他们全过来了。
孙氏把家里三只小猪崽托付给了鲍素云照看。
锁上屋门也跟着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