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的脸红了一下,瞥了小洁一眼,“小安将来也会成亲的,吃饭吃饭。”
小洁偷笑。
这边,刘大娘接着跟大孙氏这里打听,“对了,大杰都快要做爹了,那状元郎大安呢?定亲了没?”
大孙氏正要开口,刘大娘又接着道:“咱村的人都在说,状元郎的媳妇那肯定是外面那些高门大院人家的千金小姐哦?不然配不起咱才貌双全的状元郎啊!”
“嫂子,这话固然有理,可婚姻这种事儿啊,说到底还是穿衣吃饭睡觉过日子。”大孙氏道。
“只要那个女孩子跟他合拍,两人在一起能一条心,女孩子人品好,贤惠,温顺,那就足够了。”大孙氏道。
刘大娘从这话音里听出一些东西来,“当真用不着门当户对?”
大孙氏道:“我妹子他们家也是庄户人家,两口子也是老实憨厚人,不讲究那些,只要他们两个孩子好,那就行。”
“对对对,”刘大娘的眼睛更加亮了,“哎呀,也不晓得将来是哪家的姑娘有那个福气,能嫁给状元郎做媳妇啊!”
刘大娘说这话的时候,一直在给灶门口的翠儿那里传递眼色,可是翠儿却一直低着头不回应她娘。
而饭桌这边吃饭的小洁几个却低声偷笑了。
刘大娘诧了下,她说的有啥不妥吗?
她刚想问啥,大孙氏也抿着嘴接着道:“嫂子,你不用去猜了,那个你口中有福气的女孩子,就在咱这灶房里头呢。”
“咱这灶房里头?”刘大娘更加惊讶了,视线却再次看向了翠儿。
先前大孙氏一直夸翠儿性格好,莫非是
大孙氏正要开口喊小花过来,杨若晴却朝大孙氏摇了摇头,示意她现在先别急着介绍小花的身份。
而小花本人,也是一副央求和窘迫的样子,看样子也不想大孙氏现在就跟刘大娘这里说出她的身份。
大孙氏不傻,赶紧闭了嘴,换了个话题,转而跟刘大娘这里询问起了夜里的饭菜安排。
刘大娘拍着胸脯道:“大杰娘你放心好了,祠堂锣鼓响,家由别人掌,何况我可不是别人,咱是实在亲戚,这种时候,别人不帮你们,你大伯,你哥,你嫂子我,还有你这侄女翠儿,咱几个肯定是躺在里面帮你们的!”
大孙氏感激的点点头:“幸好有你们一家,帮我们主持大局。”
两个人又寒暄了几句,这边,杨若晴几个吃饱喝足,起身擦干净了嘴。
“大舅妈,咱过去吧!”杨若晴道。
大孙氏点点头,“走。”
杨若晴几个走出了灶房,后面的大孙氏却被刘大娘给喊住了。
“嫂子,还有啥吩咐不?”大孙氏问。
刘大娘看了眼那边的翠儿,道:“等下我让翠儿帮我收拾完碗筷,我就打发她也去祠堂披麻戴孝。”
听到这话,大孙氏有点动容。
这一带的人都信奉一个事儿,那就是有人去世,如果会看有多少披麻戴孝的人。
要是披麻戴孝的人多,那就说明这个人家人丁兴旺,逝者有福。
要是就寥寥几个穿白衣裳的,祠堂里冷冷清清,别人就会觉得没气场,没排场,这人家不行。
所以刘大娘提出让翠儿也去,大孙氏还是高兴了下。
“嫂子的好意我心领了,可这天儿实在太热,今个就别让翠儿受苦了,”大孙氏道,“要是你们真有心,等到明儿下昼我娘做法事的时候,让翠儿去凑个热闹还是行的。”
刘大娘摆摆手,“这咋成?今个就得去,怎么着翠儿爷跟你爹是堂兄弟呢,这回过世的是翠儿的堂奶奶,她做孙女的理当去。”
“等明日下昼做法事的时候,我这个侄媳妇也是肯定要去披麻戴孝的,这是规矩。”
大孙氏点点头,心里还是涌过一丝暖流。
“嫂子,那啥,灶房就交给你打理了,我先去祠堂了。”
“成,你去吧,交给我你绝对放心!”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顶点阅读网址:
第3174章 闷葫芦()
“你们谁要去茅厕?”出了灶房后,曹八妹问大家伙儿。
杨若晴几个都纷纷点头:“憋了一上昼了,就等这句话呢。”
曹八妹道:“茅厕在后院,咱一块儿去解决一下,等下到了祠堂就犯不着为这个烦心了。”
曹八妹憋得不行,先上。
茅厕是孙家年久失修的,茅厕连个门都没有,只是在茅厕门口摆了一捆柴禾。
曹八妹进去的时候习惯性的撤下腰间的腰带随手往柴禾上面一甩,正要进去,被杨若晴喊住。
“八妹,用不着这样,我们这么多人站在门口替你把风呢,不会有人过来的。”她道。
曹八妹愣了下,随即道,“那你们就站在门口说话,不准走啊。”
“放一百二十个心吧,咱不走,咱要是走了到时候山里的老少爷们跑来上茅厕撞见了你那白豆腐似的屁股可咋整?”杨若晴打趣道。
结果胳膊上被曹八妹拧了一下,“就贫嘴!”
然后她闪身进了茅厕。
外面杨若晴和小花小朵小洁四个人站成一圈,把茅厕门挡了个严严实实。
“先前吃饭的时候,我看那个刘大娘倒是个喜鹊似的人物,从咱拿起筷子到放下筷子,她那嘴儿就叽叽咋咋说个没停。”小朵道。
小花道:“可她闺女却又是个闷葫芦,咱跟她打招呼,都不敢抬一下,怕生得紧呢。”
小洁道:“她打小就是那样,我六岁以前是在孙家沟长的,那时候我们几个同龄的女孩子一块儿玩耍,她一个人就是不合群。”
“不过啊,我印象里,她那模样却是我们几个女孩子里面最出挑的,就是不晓得这七八年过去,她有没有长残,先前也一直垂着头,我压根就瞅不见。”小洁转而又道。
“嘎婆去世,这边灶房大权是翠儿娘在操持,听说账房和其他丧事那块也是翠儿爹在打理,也不晓得这翠儿爹娘跟咱嘎婆家是咋样的亲戚关系哦?”小朵问。
杨若晴摇头,关于孙家这块的亲戚关系,她真的不是很清楚。
这时,曹八妹端着裤子从茅厕里探出半截身子。
“翠儿爹,跟你们嘎公是堂兄弟,先前翠儿娘自个不是说了嘛。”曹八妹道,
“而且,这几年他们家跟你们嘎婆家都有走动,当初刚从孙家沟搬出来的时候,那个大嘎公就去过,小洁小花你们那时候年纪小不记得也正常,晴儿你应该记得啊。”
听到曹八妹这话,杨若晴点点头道:“有一回来了一个老汉,说是我嘎公的堂兄弟,当时一把年纪了,还说是下山去镇上给他老娘买吃食。”
“然后我们都觉着他真是个孝顺的人,结果我嘎公说,这个大嘎公年轻时候是整个孙家沟出了名的不孝子,经常暴打老娘。”
“啊?”
小花小洁小朵三个听得嘴巴张得老大。
“那咋后面还孝顺了呢?难不成是做样子给别人看?”小花问。
杨若晴摇摇头,“当时说这个事儿的时候我也就跟你们这般大,当时记得,现在好几年过去了都记不太清了,等会大舅妈过来让她给咱说。”
说曹操曹操到,大孙氏很快就从那边过来了。
她正在四处张望,小洁赶紧踮起脚朝她那边招手:“娘,这里呢!”
大孙氏目光一亮,赶紧朝这边过来。
“谁在茅厕里面?”大孙氏问。
“这会子是小朵,快要出来了。”小花道。
大孙氏道:“嗯,刚好我也想解个手,等会咱一块儿过去。”
小洁已经迫不及待的拉住大孙氏的手臂问:“娘,咱正在这说大嘎公的事情呢,晴儿姐说大嘎公年轻那会子不孝顺是整个孙家沟出了名的,后来为啥变成孝子了啊?”
大孙氏愣了下,看了眼面前这一张张好奇的面孔,声音带着一丝嗔怒道:“这咋说起这个来了?”
杨若晴道:“还不是先前看到了大嘎公的儿媳妇刘大娘和翠儿嘛,就顺便聊了下。”
大孙氏点点头,想了下,道:“关于你大嘎公,听说是有一回他在上山伐树,歇息的时候坐在树底下歇息,抬头看到树上一个鸟窝。”
“鸟窝里面住着一窝小鸟,那么热的天,那老鸟一趟一趟的飞出去找吃的,衔回来轮番的喂给窝里的小鸟吃。”
“你大嘎公怕是看着看着突然就醒悟了吧,想到了自个还在娘胎的时候爹就过世了,是自个的娘辛辛苦苦拉扯大的,也是像这老鸟护幼崽这样护着小鸟的。”
“刚好这当口,他看到半山腰处他娘给他送饭来了,他不想娘爬这么高的山路累,就赶紧飞奔下山去接,”
“当时跑得太急,手里的斧头都没扔掉,加之那跑起来跑得脸色都变了的样子,瞅着有些凶。”
“她娘一抬头,看到儿子老远就这么冲了下来,还提着斧头,以为这是嫌自个送饭送晚了又要打?”
“老娘也是吓坏了,当时放下装着饭菜的篮子纵身就跳了崖。”
“嘶”
几个女孩子听得都齐齐吸了一口凉气,小洁更是直接捂住了脸。
“大舅妈,那后来呢?人救起来了没?”小花颤抖着生意问。
小洁也赶紧挪开了双手,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大孙氏,期待她后面的话。
大孙氏点点头道:“也许是命不该绝,衣裳被崖壁上伸出去的一根树杈子给勾住了,救了上来。”
“救上来后,你们大嘎公啊就彻底的洗心革面,老老实实在家里打理庄稼,伺奉老娘,再也不去别的村子里喝酒赌博了。”
“后来他老娘想要抱孙子,可是这村子穷成这样,你大嘎公又是全村最穷的,哪里有好人家的姑娘乐意过来吃苦啊?”
“最后没法子,你大嘎公眼瞅着要打一辈子光棍了,后来或许是老天看他改过自新了吧,有一回他去别的山村里帮别人家干活,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
“那个小男孩的爹娘都死掉了,亲戚们都不要,后来看你们大嘎公孤单,就把那孩子送给了你嘎公让他带回来养在名下,将来好歹也能养老送终。”
第3175章 童养媳?()
“那个领回来的男孩子,就是翠儿的爹?刘大娘的丈夫?”杨若晴问。
大孙氏点点头,“是的,只可惜刘大娘进门至今,除了翠儿,再没生下别的孩子,如今这两口子都三十出头的年纪了,越往后面去估计更难生娃,哎!”
“可我看这个刘大娘,倒是个麻利人,不晓得她男人是个啥样的人。”杨若晴道。
前几年大嘎公行动便利的时候,都是大嘎公去山外的孙家走亲戚,一年去一回,但每一回大嘎公都会跟嘎公在一块儿住三天,喝酒,拉家常。
嘎公带着大嘎公到去村前村后到处转转,看看自家的养猪场,有一回老哥俩还一起去了趟清水镇打酒。
这两年大嘎公上了年纪,翻山越岭不行了,于是,出山来跟孙家这边来往的事,便是他的养子,也就是翠儿爹来做。
翠儿爹来得少,一年就来一回,而偏偏每年他过来的时候,杨若晴都刚巧不在村子里,所以,根本就不知道翠儿爹是个高个儿还是矮子。
听到杨若晴的问,大孙氏道:“翠儿爹是个跟长坪村前里正王洪涛差不多的人,有能力,孙家沟的里正现在就是他在做。”
“哦”杨若晴点头。
大孙氏道:“他们家也是孙家沟条件最好的独一户,两口子在村里都很有威望。”
杨若晴勾唇,“要是我没猜错,他们能在孙家沟有威望,做上里正,还是条件最好的,这一切最大的依仗还是大舅妈你们吧?”
提到这个,大孙氏没有否认。
这几年跟晴儿大嘎公家来往,主要是这老哥俩有感情。
每回老哥哥从山里出来,这边的老弟弟不晓得咋样盛情招待。
走的时候,还会塞很多山外的东西,米粮啊,麦子粉啊,肉啊,小猪崽子啊,鸡啊,
要是赶上过节,或是年节跟下过来,这老弟弟行会给老哥哥封红包。
红包里面,最少的时候是六百文钱,最多的时候,都有二两银子。
“说句不好听却又实在的话,他们家那屋子是孙家沟独一份的青瓦白墙的院子,这院子啊,咱家估计沾了八成的钱。”
大孙氏道,“还有翠儿爹那个里正,从前是轮不到他的,就算有能力又咋地?他又不是你大嘎公的亲生儿子,是从外面带回来的。”
“若不是因为大杰考中了秀才,还在接着准备考举人,然后咱大安中了状元,这个村的里正,谁来做都轮不到翠儿爹来做啊,比较不是真正的孙家沟人。”
最后这几句话,大孙氏说得特意压低了声。
面前的几个女孩子都是自家人,也不怕去别处说。
杨若晴也看了眼四下,道:“大舅妈,那个刘大娘,也不晓得是我敏感了不,我总觉着她跟你这问这问那,有目的。”
“啥目的?”大孙氏问。
“钱啊,米粮啊,该给的,咱家从未短缺过他们,”大孙氏又道。
“还有这趟回来办丧事,灶房这块,请道士操办法事,招呼亲戚朋友这些,全都是托付给他们两口子,操办的钱自然也是给了足够的。”
杨若晴道:“人咯。”
“啥意思啊?”大孙氏怔了下,有些迷糊。
杨若晴便把大孙氏拽到了一旁,贴耳说了几句话。
“啊?不会吧?”大孙氏惊讶出声。
杨若晴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假若我猜测的那种事她不说,那固然最好,要是刘大娘当真厚着脸皮开了口,那大舅妈你千万不能松口。”
“钱粮那块,咱们两家都给得起,但我说的那个事儿,那是绝对不行的,会有一堆的后患。”杨若晴再次叮嘱。
大孙氏认真点头。
“你放心吧,你大舅妈我也不是个糊涂的。”她道。
杨若晴这就放心了,她看了眼四下,“越发的热了,咱赶紧去祠堂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