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若晴道:“若是那偷儿识趣,晓得迷途知返从此就不来了那倒好一点,要是再来,保证让他后悔。”
小琴道:“还别说,也不能怪偷儿惦记上咱学堂,谁让咱学堂有吃的呢!”
“现在啊,十里八村都在说,要想孩子不饿死,当初就不该心疼那几十文钱的束脩,把孩子送到学堂来,这会子至少念书的孩子还能吃饱喝足。”
杨若晴抿嘴笑了。
玉枝也道:“还别说,昨天咱村里好几个婶子跟我这打听,让我来帮着问问晴儿你呢。”
“问我傻呀?”杨若晴诧异的问。
玉枝道:“她们问这会子能不能还把孩子送来念书?束脩钱眼下拿不出来,等到明年再一并补上。”
不待杨若晴出声,小琴就笑了。
“这些人啊,真是会算账啊。”小琴道,“就想着把孩子送来学堂吃饭,这话,前一阵子几乎天天都有人跟我这说呢!”
杨若晴挑眉,“老早就有?那你咋都不跟我这说呢?”
小琴道:“这有啥好说的?那些人净想着占便宜,我都不搭理的,我就说学堂又不是我开的,让她们直接跟晴儿你这说。”
杨若晴道:“一个都没过来说。”
小琴道:“估计是晓得没脸开口,这跟把孩子直接送到别人家去让别人帮你养有啥区别呢?”
杨若晴点头,“我们开的是学堂,不是避难所。”
“再说了,在这样的大灾荒时期,别的地方都吃不饱饭,咱学堂可是我掏腰包补贴才让学生们吃饱饭的。”
“我已经养了这么多了,能力也是有限的,不能啥都往我这里送啊,我养不起!”她道。
“就算养得起也没有这样的养法啊!”小琴又道。
转而看向玉枝:“玉枝,你也别心软,再有人跟你那说,你就说咱做不得主,让她们直接来找晴儿说。”
玉枝点头,“我也是这么说的。”
“那就好!”小琴道。
不一会儿,大云和桂花两位婶子就来烧早饭来了。
刚好今个杨若晴也来了学堂,就顺便去灶房帮她们一把,顺便也在学堂吃了早饭再回村。
“桂花婶子,今个早饭打算做啥吃的呢?”杨若晴问。
桂花道:“跟往常一样,熬一锅杂粮粥,然后蒸高粱馒头和玉米馒头,一个学生一碗粥两只馒头。”
杨若晴点头,“嗯,好的。”
大云在那边的米缸那倒腾着啥,嘴里叽里咕噜,念念有词着什么。
“大云,你在那一个人叽叽咕咕说些啥呀?”桂花朝大云那问道。
杨若晴也很好奇,朝大云那边望去。
大云转过身来,神色有点古怪。
“这米粮,这几天吃得比以往要快呢,以前我每天晌午烧饭按人头称量好米下锅的,大家都够吃。”
“这段时日,好像不够吃,米是一天比一天打的多,这米缸都少了一半了,不该呀”
听到大云这话,杨若晴和桂花都来到了米缸跟前打量着。
第3141章 会留意的()
桂花道:“不会是学堂里有贼吧?”
杨若晴道:“应该没有的,就是这米每天烧饭打的斤两增多了,所以就快速见底。”
“这么说,是学生们的胃口变大了?”桂花问。
大云道:“这也说不过去吧?从前我打的米比这还少,可是每回都吃得有的剩,这大饥荒,在学堂里每天都有的吃,从没饿着他们。”
桂花道:“可是我看最近好多学生都要吃两三碗,一个个胃口好像都变大了很多,”
“晴儿让咱要让学生们管饱,这下锅的米的斤两咱也就变多了,少了也正常。”
听着桂花和大云两个在那里议论这个事儿,杨若晴看了眼四下。
首先排除了被人偷的可能。
“现在闹饥荒,学生们傍晚放学家去可能很多人家是吃不上夜饭就睡觉的。”杨若晴道。
“他们饿了一宿,又是正长身体的时候,晌午在学堂里多吃一些,也不稀奇。”她又道。
“回头你们留意一下,甭管他们过来添多少回饭,只要是他们自个吃到肚子里去了,没有糟蹋饭菜就行。”
桂花和大云都点头,“嗯,我们会留意的。”
学生们结束了半个时辰的晨读课后,大磨去那边的廊下把悬挂着的一口大铃铛敲击了几下。
三短一长,这是下课的铃声呢,很快,各个班的学生们便从教室里鱼贯而出,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自个从家里带来的碗,从小班到大班,挨个的排着双人的长队去灶房那里打饭。
杨若晴在队伍的前头一眼就看到了骆宝宝他们几个今年最新进学堂的小班的学生。
骆宝宝和大志还有花花绣绣绵绵大白这些家里的孩子们也都在队伍的最前头。
每个小家伙手里都拿着一副碗筷,在那里便排队边嘻嘻的笑着,说着,一会儿就抬起下手去对方身上比划几下。
杨若晴站在灶房的窗户这边偷偷的看,看着当自己不在场的场合下,骆宝宝和大志是咋样去跟小伙伴们相处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都有属于自己的交际的方式。
杨若晴只会在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方面去引导孩子们,却从不会用自己跟别人的相处方式去规范他们。
他们会有适合自己的交往方式,只要他们自己觉得舒服,开心,就好了。
此刻,她看的津津有味,感觉这孩子嘛,在自己跟前是一面,跟小伙伴们在一起,又有另一面。
真的长大了!
杨若晴是满心眼里的欣慰,视线一转,杨若晴突然留意到一个事情。
她眯了眯眼,视线锁定在刚刚打了稀饭,还拿了馒头的男孩子身上。
那是周生和凤枝家的儿子兵兵,跟骆宝宝同班,以前两个人经常打架打到头破血流的那个孩子。
杨若晴有种感觉,兵兵的神情,还有行为都有点异常。
于是,杨若晴便绕开人群悄然跟了过去。
兵兵端着打好的粥的碗,另一手抓着两只馒头,迈着小快步朝学堂一侧的院墙那边走去。
他一边走一边扭头往身后瞅,确定没人往这边过来,他赶紧蹲到墙角下,把墙角下的一丛杂草给扒拉开。
这个时候,杨若晴才发现这个墙角下面竟然也有一个小洞。
这小洞准确来说应该不算洞,应该是院墙中间的一块石头松动了,然后就被抽掉了,露出一个成人手掌大的洞。
兵兵把脸贴在那个洞眼上,朝外面唤了两声:“娘!娘!”
很快,墙洞那边便传来了凤枝的声音,“娘在呢,在呢,你小点儿声啊!”
兵兵道:“娘,馒头拿到了,今个是一个白面高粱馒头一个玉米馒头。”
凤枝道:“好,你把两馒头给娘,你自个吃稀饭,要是吃不饱就再去灶房跟桂花和大云婶子那里多说几句好话,最好掉几颗泪下来,让她们给你再补两只馒头。”
娘两个说话的当口,兵兵已经把两只馒头从墙洞里给了凤枝。
“赶紧回去吧,别跟别人说,等会晌午的时候娘再来这里,你记得机灵点哈!”凤枝又叮嘱。
兵兵点头,“我晓得了,那我先回去了。”
然后重新把墙洞遮掩好,赶紧转身四下打量了一番,赶紧端着粥碗跑开了。
兵兵又跑回了灶房那里,果真跟桂花和大云那里去央求去了。
而桂花看着兵兵这幅可怜兮兮的样子,不忍心,又记得杨若晴交代的,不能让孩子饿着了,只要没糟蹋粮食就一定要管饱。
于是,桂花又拿了两只馒头给了兵兵,兵兵欢快得跑开了。
接下来,杨若晴又发现了一些孩子的异样行为。
比如,往衣裳里塞,往书包里藏
杨若晴突然就明白了为啥大云会说这段时日孩子们的食量增大了不少呢,怪不得,原来是有家长跟着一块儿吃呢。
杨若晴找到了桂花和大云,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她们两个,她们两个也是惊讶得嘴巴都合不拢。
相对于桂花的温和脾气,大云的脾气则暴躁一些。
“这些人,还要点脸不?连这也惦记着呢?”
“要换做是我,好不容易孩子饿不到肚子,我自己哪怕饿死我都乐意,咋能这样呢?”
“怪不得这米缸的米掉得这么快,搞了半天是那么多张嘴跟着一块儿吃啊,还偷东西,把孩子们都教唆坏了!”大云愤怒的道。
杨若晴点点头,确实是把孩子都教坏了。
投机取巧,三岁偷针,八岁偷牛,长大了到时候又是跟陈虎陈熊那样。
“晴儿,想个法子吧,再这么下去,咱学堂一天要吃掉好几十斤米和麦子粉,负担有些大啊!”桂花道。
“法子简单,让晴儿去跟永仙他们两位先生说下,让他们在班上敞开了给学生们警告,谁再偷摸着往家里带,就撵出学堂不给念书了!”
杨若晴摆了下手,道:“先不要这样,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开除学生,因为这好多学生都是被家里人逼着这么做的。”
“那咋办呢?”大云问,“咱总不能装作不晓得吧?”
杨若晴想了下,道:“咱先这样,等会晌午吃饭的时候跟学生们那里说清楚,因为大灾荒米粮紧缺,这段时日,学堂要照着人头来下米烧饭。”
第3142章 学堂新规定()
“每人都定时定量吃饭,大班的,早上一碗粥三只馒头,小班的一碗粥两只馒头。”
“晌午大班的每人四两米的饭,小班二两米饭,米称量好放碗里蒸,开饭的时候咱也不用这大木桶了,每个人拿自己的碗。”
“这样一来,每个学生每天领到手的饭菜分量都只够自己吃饱,”
“我倒要看看那些家长是不是还狠心过来分孩子的饭菜,让孩子挨饿!”杨若晴道。
“好主意,咱就这么做。”大云道。
“那倘若要是真的还有那样的家长,咋办?”大云又问。
桂花道:“世上应该不会有那样的家长吧”
杨若晴道:“倘若真的有,咱就把这个事儿公诸到村里和村老那里,到时候是把孩子领回家去,还是自己出来赔礼道歉,就看他们做家长的怎么抉择了!”
杨若晴把这个情况跟杨永仙还有另外一位韩先生说了,当天,两位先生也在课堂上着重强调了一遍做人的美德和准则,偷,盗是不可取的,不管你是以何种行为。
君子得财,取之有道,既然坐在这里读圣贤书,就更要以身作则。
然后,晌午打饭的时候,大云和桂花也跟学生们重新公布了这个新决定,当下,学生里面一片哗然。
但孩子终究是孩子,就算那些偷了的,心虚也只在心里暗暗的心虚忐忑着,为难着,担忧着家里大人的反应。
夜里,孙氏做了猪油甜糍粑,让杨若晴给老杨头和谭氏那送一碗去。
杨若晴刚到老宅后院,便听到西屋里传来三丫头的哭声。
不过才刚哭了两嗓子,嘴巴就被捂住了,然后哭声直接堵在喉咙里。
杨若晴朝西屋那边扫了一眼,屋门紧闭,屋子里昏昏暗暗的也没有点烛火。
然后便是刘氏压低了的骂声,以及三丫头断断续续的抽泣。
四婶这爆脾气真是的,动不动就拿自己孩子出气,没本事!
杨若晴不想管这个,别人的家务事,于是转身进了东屋。
老杨头和谭氏都在,老杨头坐在桌边抽着旱烟,谭氏则跪在床上,手里拿着一把蒲扇往帐子外面赶蚊子。
这眼睛都看不见了,还赶蚊子,杨若晴也不知道该说啥好。
杨若晴进屋后直接道明了来意,然后把碗放在桌上。
老杨头看了眼那碗里诱人的甜糍粑,道:“你娘有心了,替我和你奶说声谢。”
杨若晴勾唇。
转身来到床边,“奶,我来帮你赶蚊子,你过去趁热吃吧,很软糯,味道还不错呢!”
谭氏也没矫情,当真把手里的蒲扇交给了杨若晴,自己则来到了桌边吃糍粑。
“你四婶搞不好是脑子坏掉了,”谭氏吃了几口,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
杨若晴打蒲扇的动作顿了下,扭头看向谭氏这边。
只听谭氏接着道:“前些时日三丫头放学回来,她都高高兴兴的,还要去柳树林那边接,搞得跟接公主似的。”
“今个也不晓得是抽了啥风,接回来就关在屋里骂,三丫头哭了好一阵了,就没见过这么做娘的,脑子有病!”
谭氏边吃边叨咕。
老杨头道:“吃你的吧,吃个东西都堵不住嘴?”
“上回打骂康小子,你说了两句,她就怼你。”
“说啥她身上掉下来的肉,想咋骂就打骂,不关咱的事,她现在狂了,跟疯狗似的逮谁都敢怼,老四都拿她没辙,见了就头痛,咱就别去瞎掺和了。”老汉道。
谭氏没好气的道:“我是眼瞎,可我却不瞎掺和。”
“是她自个生的闺女,她爱咋打骂那是她的事儿,她做娘的要是不心疼,咱这做爷奶的也犯不着心疼,有道是打一巴掌隔一层”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杨若晴把帐子垂落下来,对谭氏道:“奶,帐子里的蚊子都赶跑了,我去对面那屋瞅瞅啥情况。”
杨若晴悄无声息的来到了西屋门口,刚站稳就听到屋里刘氏正压低声,咬牙切齿的骂三丫头。
“你个没用的,少跟我这扯啥学堂的新规矩,你就说为啥兵兵他娘今个吃上了馒头,你却毛都没给老娘我带一根回来?”
“你个死丫头骗子,怪不得别人都说养儿防老,生闺女就是赔钱,这话一点不假,你个黑了心肝烂了肺的,自个吃饱喝足就不顾你娘的死活了?”
三丫头只有哭得份儿,哭都不敢大声。
“你个死丫头,你就晓得哭,你哑巴了吗?说话呀!”刘氏又凶巴巴的道。
三丫头委屈的道:“先生教导我们做人要诚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能偷,不能抢,做人做事要正大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