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若晴朝大安嗔了一眼:“一回生二回熟,这第一双是练手的,打发棠伢子得了。”
“等你姐我这手艺炉火纯青了,铁定给你们做。”
“偏心还找借口,我才不信呢!”大安笑道。
杨若晴瞪了大安一眼,笑骂:“去去去,玩你的去,还编派起你姐来了,没大没小!”
屋里笑成一团。
“好了,棠伢子的这套衣裳完工了。”
孙氏站起身来,揉了揉有点酸痛的手臂。
杨若晴手里的袜子也弄得差不多了。
“娘,我来收拾,你去那边歇会。”她道。
“好。”
孙氏坐到了床边,在那搓着手,手指还是冰凉。
杨华忠拉着孙氏的手塞到被窝里。
“屋里没个暖桶不成哪,大家伙冷都没处藏身。”他道。
“晴儿娘,要不明日你让老五帮忙弄些木头过来,我来打副暖桶?”他问。
孙氏摇头:“暖桶好是好,可打制起来费事儿啊!”
“又得刨木头又得弄铁条来箍,还得弄垫脚的铁丝网儿,少说得五六日的功夫”
“你腿脚还没好利索,弄那些回头冻到了腿更不划算!”孙氏道。
杨华忠沉默了,瞅着自己的腿,又有些犯急。
桌子这边,杨若晴把爹娘的对话听在耳中。
这古代可没有电力。
没有空调,电取暖器。
每到冬天,家家户户都是门窗紧闭,躲在家里的暖桶里窝冬。
暖桶那玩意儿,杨若晴见过。
老杨家就有一个。
摆在杨华梅屋里的。
大概半米多高,面积跟个大洗澡盆差不多。
暖桶边上有坐的板子,暖桶底部放一只火盆。
火盆里面通常装着木头碎末,松球,稻壳这些燃料。
再往上面撒一层灶底灰来阻挡浓烟。
火盆上面架着一面四角木头边框,中间串着铁丝网的格子。
取暖的时候,人就坐在凳子上,脚就踩着那铁丝网的格子。
再把旧衣裳盖在腿上,暖乎乎的,一个冬天就这么窝过去了。
第274章 是风棠哥哥来啦()
杨若晴想想那个暖桶,都暗暗向往。
可那暖桶打起来费事。
“爹,娘,暖桶咱眼下弄不了,要不咱先弄个火盆子来应付下?”
杨若晴提议。
火盆子不难搞。
找个旧铁锅,往里面放上些硬柴松球啥的。
底下再弄个木框子稳住。
往屋里一搁,整个屋里温度都会相应提升的。
“晴儿这提议好。”
孙氏道。
“刚好咱上回分家那会子,大云拿了一只旧锅过来。等下我就把它拿过来。”
杨华忠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等我腿好了,第一件事就是打暖桶!”
“娘,那吃过晌午饭,我就去村后树林子里捡松球。”杨若晴道。
“我劈柴,劈硬木头点火。”大安道。
“你力气小,当心斧头砸到脚,等我家来劈。”杨若晴叮嘱。
“那我就跟姐姐一道去捡松球。”
吃夜饭的时候,火盆子生起来了。
孙氏用劈开的硬木头架在盆子里,又抓了几把松球放进去。
火盆子烧得噼啪作响,火星四射。
杨华忠照例偎在床上,孙氏带着杨若晴姐弟三个端着碗围坐在火盆子边。
孙氏道:“得,这火盆子一生啊,屋里的豆油灯都省了,真好。”
杨华忠道:“咱前两日就该生这火盆子了,孩子们都冻了好几日。”
孙氏笑道:“这会子也不迟嘛。”
杨若晴感受着这火盆子带来的温暖,心里却又有另一层担忧。
屋子低矮又狭小,这些木头燃烧过程中。
释放出的一氧化碳会不会让家人中毒?
当她看到那些指头宽的门缝,以及窗户上的破洞。
又放下了心。
通风也有通风的好啊。
隔天烧早饭的时候,杨若晴发现孙氏时不时咳嗽几声。
“娘,你咋咳嗽了?受凉啦?”
杨若晴担心的问道。
孙氏摇摇头,“娘没事儿。”
杨若晴有点诧异,照理说屋里多了个火盆子,温度升高了一点。
不应该着凉啊!
边上的大安道:“昨夜娘在地上帮我们烘烤鞋子,怕是染了寒气。”
原来这么回事?
杨若晴明白了。
连日来都没有出日头,鞋子都潮湿了。
刚好屋里有火盆子,娘就坐在那里用手举着烤,不停的翻动以防烤糊了。
“火盆子还是不如暖桶好使啊!”
杨若晴心道。
要是有暖桶,夜里睡觉前把一家人的鞋子都可以铺在铁丝网上。
隔天肯定暖烘烘的。
娘也就不用坐在地上守着了。
“晴儿,娘真的没啥事儿,你甭担心。”
孙氏见杨若晴不啃声,又道。
杨若晴回过神来,点点头。
“等会烧点红糖生姜水喝下,去下寒气。”杨若晴道。
孙氏微笑着点点头:“好。”
“姐,那火盆子是暖和,可也忒费柴了。”大安在那嘀咕道。
“昨日咱一道去捡回来的一篓子松球,一个夜里就烧得快见底了。”他道。
杨若晴道:“没事儿,烧完了咱再去捡,后面树林子里有的是。”
再不济,就去镇上买木炭。
这个时代的木炭价钱,杨若晴还真不晓得。
“娘,往年没分家那会子,咱冬天都咋过的?”
杨若晴转而又问。
孙氏正在煮面疙瘩汤,闻言抿嘴笑了下。
“咋过?就那么过呗。”
她接着道:“你小姑屋里有暖桶,你永仙堂哥屋里有个炭火盆子。”
“其他人,多泡脚呗。”
“不过那会子,咱住的屋子比现在的要好,屋里不漏风。”
杨若晴点点头。
“就我大堂哥屋里烧炭吗?为啥其他人屋里不给炭烧呢?”她接着问。
孙氏听这话,忍不住又笑了。
“你这傻闺女,这还用问嘛,烧不起呀!”
“你大堂哥是要念书,爷奶怕他手抖握不稳笔。”
“纵然那样,一个冬天也就拨给他屋里五斤杂木炭。”孙氏道。
“杂木炭多少钱一斤啊?”杨若晴穷追不舍的问。
孙氏停下手里的动作,认真想了下。
“像是分品级的,买的是一般的杂木炭,也得二十文一斤呢。”
杨若晴算了下。
杨永仙一个冬天烧炭,得花一百文钱。
谭氏鸡蛋都舍不得溜一只的人,还真是宝贝这个大孙子呢!
“我听村里人说,果木炭价钱更贵呢。”
孙氏的话匣子也被打开了。
“据说最下等的果木炭,一斤的价钱能买一般杂木炭好几斤呢。”
“咱也没烧过,也不晓得好在哪里”
“听说,咱村能烧上果木炭的,就里正家和老沐家了”孙氏道。
“娘,下回去镇上,咱也去买些炭家来烧。”杨若晴提议。
如今可是有了四两银子的家底呢。
拿个一两百文钱出来烧炭过冬,还是烧得起的。
孙氏却摇了摇头:“我不大赞成买炭。”
“为啥?”
“那炭火老是迸,沾到桌子和衣服上,能烫个洞。”孙氏道。
“往年冬天给永仙洗衣裳,他那衣裳上好多被炭火烫出的小洞,补都补不上!”
这样啊
杨若晴思忖着,说来说去,暖桶还是最理想的取暖工具啊!
可是,老爹暂时打制不了。
五叔又在为腊八日的成亲,而忙着打家具,更抽不出空啊!
叫棠伢子帮忙打暖桶?
还是算了吧,他自个家里莫说暖桶了,火盆子都木有!
吃过早饭,杨若晴正准备带着大安再去树林子里捡松球。
孙氏把骆风棠的棉衣折叠好,放进篓子里。
妇人送杨若晴和大安到门口,叮嘱她:“先把棉衣给棠伢子那送去,再去捡松球。”
杨若晴点点头:“娘,我晓得了,你家去吧。”
正打算从院子后门走,那边的巷子侧门处,传来木轮子碾压地面的声响。
“姐,你快看,是风棠哥哥来啦!”
大安突然激动的喊了起来,并拔腿朝侧门那边跑了过去。
杨若晴愣了下。
心道这小子啥时候对骆风棠的到来这么激动?
她也朝那边侧门那瞅去。
这一瞅,她也激动了起来。
甚至,比大安还要激动!
那边,大安围在独轮车旁边,看着骆风棠给车上的东西松绑。
“风棠哥哥,这些暖桶是给我们家的吗?”
大安兴奋的问道。
第275章 脸颊滚烫滚烫()
骆风棠抽空朝大安笑了下,点点头。
大安高兴得欢呼起来。
“我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爹!”
说罢,他一溜烟跑回了屋。
“棠伢子,你这孩子,咋、咋”
独轮车边上,孙氏看着骆风棠搬到地上的暖桶,妇人感激得说不出话来。
杨若晴也来到了车旁。
瞅着面前的暖桶,跟杨华梅那屋的暖桶差不多大小呢。
不过却比杨华梅那暖桶多了一个半弧形的靠背。
再往里面瞅一眼。
好家伙,装燃料的瓦盆,还有铁丝网格,配套齐全哪!
杨若晴眉开眼笑起来:“棠伢子,怪不得这几日都不见你过来耍,敢情是躲在屋里打暖桶呀?”
被杨若晴一语道中,骆风棠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杨若晴又指着大暖桶边上,一个造型跟靠背凳子相差无异的东西。
“棠伢子,这个也是暖桶?”她问。
看那凳面,上面留着一些类似于筛子眼似的孔。
骆风棠点头。
“这个咋用啊?”杨若晴一脸的好奇。
边上的孙氏,似乎也是头一回见到这种暖桶。
妇人也把头探了过来。
只见骆风棠俯身,把那凳子端起并倒了个底朝天。
杨若晴恍然。
这凳子看着像个小木桶,其实这底座的木板是可以拆下来的。
拆下来后,把装着燃料的瓦盆放在底座木板上。
再把凳子套上去。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棠伢子,你这点子不赖呀!”
孙氏忍不住夸赞了起来。
“这小暖桶,又小又轻便,放在晴儿屋里刚刚好呢!”孙氏道。
骆风棠看了眼杨若晴,脸膛微红了下。
“我也是这么想的”他道。
孙氏眉开眼笑。
杨若晴却耷拉下一张脸。
“呀,你小子这啥狗屁点子吗?我的屁股跟你有仇呀?还不得烤焦糊了?”
孙氏和骆风棠都被她这话逗得笑了起来。
“头一回打,手生,也不晓得好使不好使。”骆风棠道。
“好使,一瞅这暖桶样儿就稳好使!”
孙氏抚摸着暖桶边上,一圈圈箍扎得紧的铁丝,连连点头。
骆风棠道,“三婶,那我先把这个大的扛屋去。”
“我帮你抬,这暖桶好大好沉呢。”孙氏道。
“没事,我成的。”
“那你当心腰,莫扭了。”孙氏叮嘱。
骆风棠应了声,俯身端起地上的圆形大暖桶。
迈动着修长的腿,快步朝屋里送去。
孙氏抬手就要去搬那小一些的。
被杨若晴拦住。
“我来。”杨若晴道。
她俯下身,把小暖通抱离地面。
还没走出两步,骆风棠就回来了。
“晴儿你莫搬,我来。”
他不由分说接过小暖桶,快步送去了屋子。
在她手里略显沉重的暖桶,到了他手里。
就跟没重量似的,拎起来就走,健步如飞。
“棠伢子真是不赖,看着话少,心却细腻得很呢!真好”
孙氏走到杨若晴身旁,满脸的喜欢。
“娘,你很中意棠伢子?”
杨若晴问。
孙氏点头:“我和你爹,都中意他”
“嘻嘻,那回头我跟棠伢子说一声,你们索性认他做义子得了。”
“这样一来,我也多了个哥哥。”
孙氏嗔了杨若晴一眼:“你个傻丫头,瞎说啥呢?”
“我和你爹中意他,那还不是盼着你能”
孙氏的话戛然而止。
因为骆风棠正从那边过来了。
“棠伢子,搬累了吧?快进屋去喝口茶呀?”
孙氏忙地凑过来招呼。
骆风棠微笑着摇了摇头。
“不累,若是三婶没旁的吩咐,我先家去了。”
“这就家去呀?”孙氏诧了下,随即把杨若晴拽过来。
“晴儿,快,快送送棠伢子。”
杨若晴怔了下,忍不住乐了。
“娘,棠伢子不是外人,青天白日的送个啥呀!”
杨若晴笑嘻嘻道,“再说了,我还得去捡松球呢。”
孙氏有股想要掐杨若晴的冲动。
“松球不急着捡,”妇人道。
“晴儿你不是要给棠伢子送棉衣吗?刚好一道儿过去呀!”孙氏道。
杨若晴道:“棠伢子都过来了,我就没必要过去了,棉衣让他自个带回去也一样啊。”
“是吧棠伢子?”她问。
骆风棠听着这母女两个你一言我一语,脑子有点转不过来。
见杨若晴问,他愣了一下。
棉衣?
什么情况?
骆风棠一头雾水。
趁着杨若晴在那取背篓拿衣服的当口,孙氏把骆风棠拽到边上。
妇人贴着骆风棠耳朵,低语了一句。
骆风棠一听这话,脸颊顿时就滚烫滚烫。
男孩儿的眼底,闪过一抹狂喜。
“喏,你的棉衣,拿好咯。”
看到女孩儿递到跟前的崭新棉衣,他激动得双手都不知道往哪放。
“哎呀,晴儿你也真是的!”
孙氏又站了出来,把那套衣裳重新放回了篓子里。
“棠伢子没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