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穿越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吃货穿越记-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溪水清澈,面儿坐在水边,掬一捧水洗了把脸。春日了阳光照着人暖洋洋的。站起身,张开双臂,在阳光下舒展了几下四肢。

    “面儿。”欧阳真拉着一只漂亮的晴蜒风筝多王家菜地边跑了过来。

    “风筝?”面儿咧嘴一笑,眼中闪过惊喜,今日风和日丽正是放风筝的好天气。

    “给你放。”欧阳真穿着一身好看的白衣,头上绾着根好看的蓝色水晶簪,脖子上挂着个轻细的金项圈,腰上挂着块粉蓝的玉坠,在蓝天白云下靓得象块温润的美玉。

    面儿接过线盒,把手上的钢丝圈交给欧阳真,拉着风筝在溪岸上缓缓奔跑。空中刮起一股飓风,带着风稳往张家岭方向飞去。

    突然风势转向,风筝在空中翻几个跟头,线断了,坠落到一棵高高的槐树上。

    面儿冲欧阳真吐下舌头,向前方的槐树跑去。

    “吭唷”

    槐树下一对父子喊着号子,拉着一辆沉重的板车,从驿道上跑过来,这条路是通往张家岭的。

    面儿和欧阳真连忙闪到一边,只见那板车上高高地垒着许多筐炭。

    这一车炭少说上六七百斤,父子俩一个拉一个推,并不费煞力气。

    面儿为之一震,仔细看这对父子,儿子在前面背着两道粗粗的绳子拉车,父亲在后面拿着一根粗棍子,卡在板车后沿上用力推。

    “杠杆?”面儿恍然大悟。

    杠杆原理是在古代劳动中有广泛的运用。

    板车轻快地经过,转动的轱辘令面儿心中一灵。不能发电,利用杠杆原理和滑轮原理总是可以的嘛!

    欧阳真已经爬树上捡回风筝,见面儿定定地看着板车走远,把风筝在她眼前晃几晃,面儿竟似不觉得。

    “面儿!”欧阳真不得不碰了碰她的胳膊。

    面儿回过神,看到欧阳真一身漂亮的丝衣被划得稀烂,再看看他手上的风筝,笑道:“风筝落得那么高,你这样上树,不划破衣服才怪。”

    欧阳真好奇地问,“你想什么想得走神了?”

    面儿从地上捡起缠在木轴上的钢丝滚,笑着跑远。

    欧阳真略作思付,最近面儿在研究一个奇怪的东西‘电能’,不是玩‘线圈’,就是在纸上画奇怪的图,追上去问:“你是不是想到电能了?”

    “不用电能。可以半自动。”面儿兴奋得要飞。

    “半自动?”空中飘荡着欧阳真不解的疑问。

39制面机() 
有了灵感,面儿很快发明了手摇式制面机,画了两天图纸,便去城里铁匠铺订制机器。

    张铁匠第一次见识这样的东西,光看图纸还不太明白。面儿拿着图纸给他细细解释了她的意思。

    张铁匠捉摸透原理,仍然发愁:“这样的机器要最好的精铁才行。寻常铁铺里没有精铁呀!”

    是呀,古代的精铁都被官府管着,上哪找精铁呢来锻钢呢?

    确面儿跑遍青河县都没找到精铁。

    沮丧间,欧阳真发挥大家族的优势,只给大哥说声“面儿需要许多精铁做东西。”

    “这有何难?”

    欧阳家上通天下通地,欧阳庆立即派人从青州的官家锻庄运了八百斤精铁,直接送到王家。

    这下午,精铁送来时,长长的一队人马,惊动了青河县城和往白云村的沿线的百姓。

    “王家弄这么多铁干嘛呢?”“据说这种铁是制造上等兵器的呀。”“王有面子真大,居然能得到欧阳家的支持。”

    城里城外人的议论纷纷。

    王家坝里堆起高耸耸、乌沉沉的精铁,小娥在面儿耳边悄声赞扬;“欧阳家对你可真是大方。”

    面儿又欠下欧阳真的人情。欠情归欠情,可是能改良设备,面儿很激动,立即让大春和刘大娃,装一板车二百斤精铁送到城里的铁匠铺去。

    “欧阳家的势力真是了得。这些精铁可是制上等武器的呀。”大春一边往板车上装精铁块,一边感慨。

    刘二娃拍拍欧阳真的胸,“欧阳真你真够哥们。”

    欧阳真爽快地道,“只要我欧阳真能办到的事,绝不会吝啬。”

    其实欧阳真很想看看面儿发明的机器,做出来是什么样子。

    当晚城里的铁匠铺,张铁匠便开始锻钢。张铁匠从来没做过这种玩意,对着图纸反得研究,结合面儿的想法和解释,花了大半个月终于制造第一抬手摇式制面机出来。

    二月中时交付机器。

    面儿带着张大春和刘大娃推着个板车进城去运机器。为了不被别人盗用知识产权,面儿取机器时拿走了图纸,用一块厚厚的粗布覆盖在机器上以免露白。

    回到王家,大春和刘大娃按面儿的意思,把制面机安在高高的面案上。大春将一团和好的面拉出一段薄薄的面布,大娃小心地将面裹在滚筒上,面儿站在个石礅上亲自摇动机器。刘二娃反向摇动另一只按王家铁爪锋齿和锋距设计的带齿钢轴,

    两个匀速的转动下滚微,铁爪面许许从两只滚轴中出来。

    面儿激动道:“刘大娃快用细竹条将面挑起来。以免落进竹箕里凌乱了。”

    刘二娃兴奋地尖叫,“原来这黑漆漆的钢坨坨会吐面?面儿姐姐发明的机器好神奇。”

    刘大娃挑起两杆面挂在一只木桩上,拿起先前制的面,两相比较,喜悦道:“机器制的更均匀。就是不知煮来是不是也更好吃。”

    “大春和张大叔压面的力气再大也超不过三百斤,这两只手摇钢轴反向的滚压之力至少在五百斤以上!”面儿抹抹额上的汗,长长地舒口气。

    “我来摇吧。”刘大娃将面儿换下来。

    “摇十斤面试一试,看看能省多少时间。”面儿点上一支香。

    大春和刘大娃将一团面滚在上面的轴筒上,刘大娃和刘二娃同时摇轴,十斤面很快就出来。

    “滚面和抓面的速度至少提高四五倍。”大春看着烧过的香高度。激动得声音打颤抖。

    面儿笑道:“先用一阵,看看这机器还有什么需改进的地方。”

    刘二娃得意不已,“以后我们制面更快。外面的活过是干不赢我们。”

    刘大娃轻轻拍一下他后脑,嗔道:“正好可以省点时间去出帮大家的忙!”

    “制面机的事,你们全得给我保密。大春哥这个可不能告诉秀花和大叔大婶他们的。”面儿恳求道。

    张大春看着黑沉的机器,点头道:“面儿放心吧。这玩意其实我弄不明白,只知道它象神仙一样好使。”

    第一台机器诞生了。这意味着很快王家会出磨面机。

    次日欧阳真来,见识了制面机。高卷衣袖亲自动手操作了好一阵,看着刘二娃挑起的一杆杆面条,惊叹道:“面儿,你是怎么想出这个东西的?瞧下面的滚筒上还带利齿?而且两个滚筒相背摇动,果然很省力。”

    面儿怎么好说得这是基本的物理学?只嘿嘿笑道,“还不是那天我们出去放风筝,看到一对父子拉着一板车炭,得到的启发。”

    欧阳真不相信,“就看着一只板车经过,你就得到这么奇妙的启发?”

    “轮子从我眼前经过时,我就想到了。”

    “那我可是期待着你的磨面机快点设计出来。”

    欧阳真好奇透了。怎么面儿脑里想的东西和大家就是不一样呢?她不只好研医药,会做美味,还会发明这种奇怪的机器。

    磨面机没有手动制面机这么好设计,面儿画了很多天图,均不够科学,经过反复思索,因为没有电能可用,画出来的无非改良一下磨子的形状。这事就一天一天给拖着。

    虽然面儿一直叮嘱大家不要走了风声,可是王家出了种黑沉沉的制面机,还是传遍了青河县,因此王家面更出名,生意更好。

    王家方便面不仅成为青河县的正经特产,还成了青河县的代名词。

    “面儿制面这一环加快了,不妨再请几个人,揉面加人个,磨面加两个,把女人们全放到烘面房和包装室去。这样产量肯定会大幅提升。”

    王家的帮工们看着方便面的市场前景那么好,又出了制面机,纷纷建议面儿再适度添几个人。

    磨面机的事一直不得解决,面儿不得不再请几个人,白云村六户人家都有地,全来王家干活大家的地会荒芜,而且王家的小麦需求大,大家的地都荒了,到时小麦供不应求会行成新的问题。添了三个村邻,由于别的环节设备原始,日产量仅提升了六百个,销量只敢控制在每日二千个之内。

    唉。如果能改良磨面的效率,产能才会得到真正的扩大。

    “再添两个人吧。”小娥爹都这么劝面儿了。

    面儿算过帐,自有制面机会,添了些人手,虽然人工成本高,总体还是更赚钱的。只得采用笨办法,靠原始的劳动力来慢慢积累。

    经过精打细算,怎么都还要再添两个全劳力才行。正是春耕旺季。白云村实在腾不有劳动力的人。

    三月初一这天一早,面儿进城去西码头的劳力市场物色人。

    西码头上有不少外来的力夫,既帮人卸货、挑物,也是请帮工的人才市场。

    因为春耕,河边停着两只大船,卸货这样的活都是有团伙集体包运。因此一些人忙碌不停,另有一些人散坐在一片鹅卵石上晒太阳吹河风,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忙不停和经过的行人。

    在人群中逛一圈。这个时季的汉子们早早地袒胸露怀以示精壮,实质上不少人冷得脸上发青发白。

    唉。面儿很同情这些人,出来卖力吃饭,却没有可去的东家。王家不敢随便招外人。面儿的视线在一个满脸褐色,眉头紧拧的汉子身上停顿。

    “东家,请问要用人吗?”那汉子操着一口外地口音,声音略哑,满脸诚恳地问。

    “你叫什么名字?”面儿问他,审视着他的眼睛,对一个陌生人,一定不能错漏他的每个眼神和表情,无论他怎么撒谎,眼睛骗不了人的。

    “我叫蛮牛,从青州城外的飞云峰下来,本来和爹是山上的猎户,平常日子倒也过得,可是去年冬天爹得了重病,我借了不少钱,想在青州找点事干,可是青州的挑夫和力夫都有帮派,后来听说青河县商贸发达,所以来这里看看。可是这里码头上的活,都有头包的。我求了几个包工头,都不肯要我,说我是外地人。”蛮牛的身体是真的好,赤着胸膛露出股股虬实的条肌。

    有人认出面儿,跑上来叫道:“这可是方便面的老板呀,面儿儿姑娘,你家生意好,一定需要请大量的人手吧?”

    立即十几个闲散的汉子将面儿围在铁桶里。

    “面儿姑娘,请我吧!我力气,吃得少”

    一只只乞求的手在面儿面前晃动,紧密的铁桶越围越小。面儿有些喘不过气,只觉得这帮人要吃了她一般。

    “我只要两个人!”面儿嚎叫一声。

    “请我。”“请我吧。”“你踩我?”“你挤什么挤?”

    四五个汉子推攘几下,抱打成一团。一大群人立即乱了,几个汉子被挤得往面儿身上倒来。

    “面儿姑娘当心。”蛮牛拉一把面儿护在身后,巨大的双掌往倒来的几人推去,“哎唷”几声,一片人被蛮牛推倒在地上。

    面儿方得以退到一边,若不是蛮牛相助,只怕刚才被这堆汉子给砸死了。

    “就你吧,蛮牛!”面儿对蛮牛笑道。

    蛮牛向面儿鞠个躬,欣喜道:“谢谢面儿姑娘,蛮牛一定用心干活。”

    有人羡慕道:“不是还要招一个吗?招我吧。”

40招人() 
一堆汉子向面儿面前涌过来。

    蛮牛拉一把面儿,退到一块石头边,举手道:“还有一个名额,大家排队,凭实力去王家!”

    蛮牛真聪明。

    面儿笑着爬上石头,“就按蛮牛说的,还有一个名额,请大家凭实力争取。”

    十几个汉子排成两条队伍。

    王家面铺招人,这可是大好的机会。

    远处另有一群汉子涌了过来,又排成两条队伍。众人齐呼:“请面儿姑娘考试吧。”

    面儿扫视四周,只足下的石头有三百余斤,跳下来:“第一轮就比试搬这石头,搬得动的进入下一轮测试。”

    “我来。”排在前头的一个壮汉衣袖一挽,吸口气半蹲着身子,用力抱着大石,那石头只是动了动,没有抱得起来。旁边的人上前将他掀开:“既是换不动就出局吧!”

    远处一棵树躺着两个衣衫破旧的男人。太阳出来了,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汉子坐起来揉揉眼,看到前面排了几条队伍,正在热火朝天的叫喧,打个哈欠起身向那边走去,迷糊间一脚踢到地上另一个年轻男人。

    那男人长发遮面,面上稀脏,腾地一下坐起来,骂咧道:“走路不长眼,急着去投胎吗?”

    中年汉子比他矮小许多,不敢发脾气,只陪笑着:“那边有比力气招工,我想去试一试,看能否混碗饭吃。”

    哦。年轻汉子挠挠头,缓缓向人群走去。

    “这么重的大石头,要多大的力气才搬得动?”

    有两个粗汉胜出,得意地站在蛮牛身边。

    年轻汉子往人丛的缝隙瞅了眼,不就是个大石头吗?搬得动就有活干?太简单了。

    “咱也来试试。”

    这汉子拨开几个人,走进人群,正好有两个败阵的汉子懊恼地出来。这汉子径直走到大石前。一蹲身轻劝抱起那大石离地半米,然后轻轻放回地上,拍拍手,笑道:“东家呢?”

    蛮牛轻咳一声,朗声道:“现在胜出三个,可是只有一个名额。”

    年轻汉子向蛮牛这边看过来,却见他旁边有个女子,那女子盯着他,四目相对俱是一震。

    面儿嘴唇翕动,“蓝天赐”

    那年轻汉子欲逃。双脚却似钉在地上,眼神掠过一丝喜悦。

    面儿欲质问蓝天赐,回到青河县。为何在此流落,不去找她。

    蛮牛在一边道:“东家,现在有三人胜出,接下来怎么考呢?”

    面儿盯着蓝天赐,“这可是凭本事吃饭。光有力气。做事没效率不行。接下来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