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穿越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吃货穿越记-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制面房里和烘面房现在没打通,面一装好后,面儿让大家把三个方箕端到东厢头上的一间屋里,王久一家伏法后,面儿把头上钿儿住过的房子变成了一间空房子,因此摆上几个架子,便能摆方箕。

    因为烘面房和订制的铁盒还没拿回来,面儿现在未教她们晒和烘的技术,毕竟大家才接触做方便面,前期还有个适应过程,如要行得长远,还需一步一步地地方好。

    所以第一批面一装好,面儿让大家又各自回到制面房和磨房,她则关上门,将方箕一一端进空间里晒太阳,为了掌握时间,进出空间她都抱着沙壶。

    第一批虽然只制了十斤,大家熟悉了程序后,心中领会了如何巧妙配合以省时间,午时前出了第二批,二十铁爪面,可制六十个方便面。

    第二批面一煮好,该吃中饭了,为了节省时间,这中午面儿为大家煮了一大锅面吃。

    磨房里本来还存有些面粉,张大叔嫌小娥爹力气小,产能慢,吃罢午饭主动要求去揉面、打面。这样一来,下午的进展更快,而小娥娘和张大娘可以随时灵活地脱手出来煮面和装面,随着大家配合度的提高,每过一个多时辰,便能做一百个方便面。面儿之前就让村邻给准备了一百个小圆筐和二十个方箕,今天器具是刚好够用。

    到半下午时,面儿抱了两大坛佐料出来,让小娥和张大娘用小纸分包配佐料。

    到天黑时,竟然做了五百个方便面,储面室里还阴放了三十斤铁爪面。

    第一天生产,面儿不想累坏大家,酉时一完,便让大家收工。东厢头上的屋门一直紧关,收工时,面儿才打开这间屋,大家看到几个竹箕里堆得整齐的方面便,都惊诧不已,明明那些面装好时是湿的,现在全变干燥了。

    这个问题迟早要面对大家,面儿道扬扬眉道,“我王家原本有一门干面术,只是不能外传,所以请大家理解。”

    “面儿会神术?我原来听人说有种人会神术,可以呼风唤雨。你们王家的干面术,肯定和这个有关。”张大春推断道。

    小娥又道,“可不。面儿被王久和王大宝扔下河后,不是有遇道人教她隐术装鬼吗?说明面儿有神缘。”

    张大叔却道,“唉呀,难怪面儿爹靠个小面铺可以积攒不少家业,原来王家得神助的。”

    “我们可是跟着面儿沾光了。”张大娘喜滋滋地。

    没有一个人怀疑面儿说的“干面术”。

    “请大家帮我保密好不好?人怕出名,猪怕壮。我只想我们大家以后日子能过得好些,不要过得太穷。不希望这事让太多人知道,生出麻烦来。”面儿本来担心大家不会相信的,可是古代人信神,把许多不能解释的现象统统归为神话,对佛道神仙深信不疑,大春和小娥竟然这么理解,她不用为此担心了。

    “好!”多数人的心理是这样,只希望自己富的。象王家这种“方便面”技术一旦传出去,会形成竞争,大家就没那么容易富余。都异口同声答应,心里巴不得保密呢。

    张大叔信心满满地道,“明天我们争取做上六百个。”

    “好,明天我们争取做上六百个。”

    大家斗志满满,面儿高兴不已,把次日的事先安排了一遍,张家的人才先回去了,林家的人帮着面儿收拾院子,面儿和小娥去做了顿简便的晚餐,第一天就算紧凑的过了。

    晚上面儿又在空间里又辛苦了两个时辰,烘制了两大坛方便面佐料。

    次日一早,因为方便面不能压,面儿让大春父子各挑了一担,她和小娥各背了一背,才把五百个方便面一起送到铺子,昨天歇了业,铺前又早早地围了上百号人。

    早上的食客大多要了方便面,只少数人仍要煮铁爪面,毕竟铁爪素面只卖三文一碗,泡方便面方便,只要有一只干净的碗,有开水,加个盖,等一等就行了,因此省了不活。

    辰时一过,面儿就跑进菜市场,买了半背骨头和两斤肉,就匆匆往家里赶,回到家把骨头交给张大娘,让她洗净后熬一大锅骨汤,又交待张大叔另磨些黄豆粉,以供她晚上制佐料。

    小娥仍是申初就回来了,说今天五百个供应量,比前两天,却缓解了不少,但仍有大多数人没买到方便面的直抱怨,听说明天至少会五百个方便面卖,才安心地走了。

    面儿最初计划的一天生产三个方便面实在是太不够了。

    齐心协力地,第二天生产了六百个方便面。而且村邻们今天都放下家中的事,帮王家先编了五十小圆筐出来,他们说明天可以再编五十个小圆筐出来,而后天大春又能进城取订做的三十个小铁盒了,器具的问题,面儿毫不担心。

    面儿很欣慰,方便面的产量在第二天就上了六百个,这是个极大的突破。

    晚上面儿在空间里,一边快乐地制佐料,一边分析着现在的行情,现在方便面才上市,大多数人是好奇,属需求突然爆发,待过些天后,来买方便的人会逐步减少,心里估算着一天保持八百个方便面的供应,大体上就差不多吧。

6二道贩子() 
“方便面、铁爪面、美味面。”

    清晨里,小娥卖面的吆喝声比原来更甜美、清脆。

    事实上,现在不用她吆喝,王家面铺前随时都排着长长的队,直至方便面卖完为止。只是成了习惯,不时会喝叫上几声。

    面儿原本预计的,过些天后买方便面的人会有退潮,然而情况并非她想的那样。四五天过去了,一大早买方便面的人并不见减少,甚至有的人一次就买上二十个三十个方便面。

    今晨又增加了大春妇媳妇秀花来帮忙,张家父子主动要求的,一个月只需给张家再加一两工钱就可以。

    面儿把秀花安排来铺子,帮着小娥打杂。小娥煮面,秀花卖面。

    云外楼来两个伙计排在队伍前面,带着一对大竹筐,“面儿姑娘,我们买一百个方便面!”说着把早备好的铜子放到桌上,“铜钱多,你们还是亲自数一数吧。”

    后面有人大叫,“你们买了那么多,让我们后面的怎么呢?你们买个十个二十个不就得了?”

    “我们没全部买走,可是对得起大家的呢!”一个伙计不客气地道。

    小娥在灶前皱下眉,瞟一眼面儿,感觉云外楼的行为不寻常。

    面儿用心数着袋子里的铜板,没出声,数好钱后,进铺里单独给他们装了一百个方便面,心中也有狐疑,云外楼在巡城,进方便面回去,还能加价卖吗?便好奇地问,“你们买方便面是自己吃,还是给客人吃?”

    一个脸略长的伙计道,“不知道。万厨子要的,我们就得来老实地办。”

    小娥走过来用肘碰下面儿。这可得当心,别万厨子以后作出方便面来,抵垮了王家的生意。

    面儿笑问,“云外楼作的都是大生意,一道菜最少都有几两银子,怎么会看得起这方便面?”

    另个伙计脸团圆些,催着同伴,“走了。”

    云外楼的两个伙计各背一大筐面在众人的叫骂声中离去。

    面儿陷入沉思,王家开铺卖面,人家排队来买。虽是买得多,不少半点价,她没理由不卖的。

    接着又有个一身黑布衣的乡下汉一次买了五十个。

    后面的人叫得更厉害。“省着点买呀,你们明天再来买些不行吗?”

    那汉子淡淡道,“我拿钱买东西,又没招谁惹谁的。买多买少在自己的能力。”

    有人懊怒地骂道,“买那么多带进棺材里去吃吗?”

    那汉子看着颇老实的。气得身子一抖,“说话怎么如此可恶?”

    这时原来常来面铺的货郎也背着个大筐来了,径直走到面儿面前,笑道,“面儿姑娘,你家还有面没有?我想去你家里买一百个面。免得影响城里的供应。”

    “就是,这还差不多。”有人称赞货郎的周到。

    “你不卖针线胭脂了?”小娥顺口问了他一句。

    “卖呀。我想再顺带卖点方便面呀。毕竟有的地方人没见过、没听说过方便面,而且方便面好吃。很受欢迎。”货郎和王家是熟人,又不在巡城里影响她们做生意,所以说着老实话。

    “一个赚一文,你不嫌少?”面儿笑着问他。

    货郎笑道,“我看这方便面。你们赚得也不多,你一个赚的恐怕也不过一文来钱。正是‘积沙成塔’。方便面在巡城外比我这些胭脂水粉可是好卖多了。一次我捎上二三十个出去吧。能顺道多卖二三十文钱,一个月下来,怎么都没那么愁了。”

    面儿笑一笑,其实一个赚一文,毛利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五,算来赚得也不少了。

    “你看云外楼都来进你的面,一定是给食楼里增加个新品种,方便外来的客人,不用到面铺来买方便面。你王家方便面现在已是声名在外呀。”货郎先前也有看到云外楼的伙计。

    秀花只是卖方便面,很快就做熟悉起来。小娥便催面儿回去忙她的。

    现在王家一天能产上七百个方便面了,每天拿六百个出来,另一百个作了流动补充来应急,每天,仍是申时前就关铺了。现在添了秀花,面儿可以少往铺子里走,多些时间在家里负责生产。小娥心里想的是一天能生产上一千个方便面就好了。

    “我去菜市场一会,货郎大哥你在北门等我吧。”面儿想好好和货朗聊一聊,他长年四处窜门,反馈出来的市场信息,应该比较准确。

    “我跟你一路。我们边走边聊。”货郎也想多了解些王家方便面的事。

    可是面儿怎么可能和他说得太详细?

    他跟着面儿去菜市场买了些肉和骨头,到了王家时,面儿把他请进堂屋。

    现在张家和林家的人都很精,见来了外人,早把制面房的门给上,连窗户都落了下来,只是东厢走廊上的炉灶摆在外面,这时没烘面,货郎看不明白的。

    这货郎挺不容易,面儿才给予了他特别照顾,把库存里的流动存货给了他,若不然这么早王家还没出货的。

    面儿给他装好面,一边数钱一边和他笑道,“我可是把应急的货都给你了。”

    “说实话。我觉得你应该再请点人手,依我看你这方便面将来会更出名。这种东西,咱们数辈以来都没听说。连云外楼的都大量买你们的方便面,他们肯定不是看中一个一文的利益,肯这是做个名气和方便,有外地来的客人听说了方便面的,云外楼有备方便面,可以让客人少跑个腿。你这方便面如今已经成了巡城的一个特产,不只外面有倒卖的,还有人把这当成礼物送人呢。”货郎推心置腹地道。

    面儿把货郎送出去后,一边去制面房滚面抓面,一边思索着货郎说的,方便面已经成了巡城特产,如是这样,四面八方来的人,走时自然会带特产走。那些贩卖的,虽然一个只赚一文,一天卖上五六十个的,扣除车马费和一餐饮食,其实也能赚上四五十文,对寻常人家来说,可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得再添人手了,而且得先找一个人来专门抓面,这件事似乎势在必行。可是找谁呢?这一环节很重要。虽然她信任张大春,可是总觉得让他来抓面,目前还不是时候。不是面儿不相信老实的乡邻,而是她不敢轻易放这个手。

    因为秀花才来帮忙,早上面儿还不敢全部脱手。次日早上面儿又进了城,同时她还想看看早上卖方便面的情况。

    王家才出方便面时,罗一山那两天帮着叫劲,后来又给弄生病了,罗一山的爹娘觉得面儿简直就是罗一山的灾星,所以这一次罗一山病后,就再不放他往北街这边跑了。

    面儿有好多天没看到罗一山了,虽然知道他在家不会有什么事,不过每天早上来,不看到他,总是有点不习惯,担心着他本是个可怜的傻子,又被关在家里,那不是更没乐趣可言了?

    昨早云外楼来了两个伙计,今早又来了两个伙计,还是买一百个方便面,同时万厨子都来了。

    “面儿姑娘,你好。”万厨子极有礼貌地向面儿作个揖。

    因他和面儿在谢知县家的厨房一起作过食物,看着似乎算是朋友,面儿客气地把他叫到一张桌前坐下,“万大厨子真是稀客。”

    “我来向你讨教讨教呀,怎么制这些干式佐料,可以保持原色原样,还带着个特别的香气?”万厨子一直都没研究透王家铁爪面的佐料,现在王家又出了新式方便面,配的佐料更特别更香,虽是干式佐料,象干葱这些却保持着好看的青翠色,他觉得面儿的手艺高极了,所以今晨来想找她探讨探讨。

    面儿可不好和他说得这事,也没法和他细说。现在面儿不只用烘焙法制佐料,天天在空间里晒面,结合制药法,发明了晒制法,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只得哈哈道,“万大厨师,我那点小技法哪里瞒得过你的法眼?再怎么做都翻不出烹、煎、熬、焙、烤这些手段。”

    “你是怎么做好保青的呢?还有那些粉剂,里面加的什么呢?我尝了,不只鸡汤和骨汤,还有淡淡的回香,却又不是茴香。”

    面儿一边挠头,一边忽悠道,“说不清楚。反正都是寻常的做法,可能做的时候,比较用心吧。不是说做菜要用心,若不用心不好吃吗?”

    “能带我参观你家厨房吗?”万厨子不信她说的,非要刨根寻底。

    面儿双眉微皱,笑道,“这个,这个”

    人家怎么可能泄密的嘛。就象你万厨子做菜时,都不要外人在场。我王面儿做面也是一样。不过,其实王家厨房并没什么秘密,面儿暗暗觉得好笑。

    万厨子是誉满全国的大厨子,性格比别人执着和自我,哪管人家的秘密不给看,只想一心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他也不是胡搅蛮缠,却是有所准备而来,把面儿叫到铺子外面的小巷里,小声道,“你让我参观一下你家厨房,我给你介绍笔大生意。”

    王家面供不应求,用得着你介绍生意吗?面儿笑嘻嘻地看着他,看着不象生气,却不答他这话。

7去刘家() 
“我有个表弟在青州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