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的一清二楚。

    对于朱棣的心思,朱瞻基自认还是摸的比较清楚的。这件事的确触及到了他的神经,哪怕这场夺嫡大战是他故意布置的,但是,他一定要把这种斗争控制在一个比较容易把控的境界。

    但是,这一次的行动,有些越线了。

    将汉王这件事用登闻鼓的形势捅出来,逼得他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这对于霸道惯了朱棣来说,是一次羞辱。

    不过,朱瞻基也相当肯定,朱棣在没有抓到直接的把柄之前,绝对不会对他发脾气。

    因为朱棣是骄傲的,他就是要惩罚自己吗,也会拿出证据,让自己心悦诚服地认错。

    至于为什么确定是自己,其实很简单,因为只有自己有这个想法,是既得利益者,也只有自己有这个能力。

    赵王朱高燧最近一段时间迷上了做生意,已经连续派了两批王府属臣进京。一支在新江口造船厂下了四艘海轮的巨额订单,一支则奔赴江浙各地,到处采购各种在朝鲜和东瀛畅销的货物。

    朱瞻基几年赚了几百万两白银彻底刺激到了他,他已经把精力和兴趣放在了赚钱上。

    至于他的父王,太子朱高炽,从小到大,他身上的标签就是儒家的那一套仁孝。虽然他明知道朱高煦想要跟他竞争皇位,但是对朱高煦,他依旧当真正的手足来对待。

    哪怕就是他的内心里不愿意这么做,但是他这个人设已经固定了几十年了,根本不可能改变。

    去掉朱高炽和朱高燧,那么有理由对朱高煦动手的,也就只剩下了一个朱瞻基。

    而且,现在朱瞻基有了锦衣卫当帮手,有纪纲这个阴谋之王辅佐,想要让朱高煦难堪,再容易不过。

    所以,朱棣这次过来,不是为了阅兵。这支幼军再精悍,一个皇帝也不可能刚满一年,又来检阅。

    他也不是为了处罚朱瞻基,如果真的想要惩罚朱瞻基,直接在皇宫行使家法就够了,绝不会这样兴师动众地给朱瞻基这个孙子没脸。

    所以,他的出现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警告朱瞻基,让他不要做的太过分了。

    想清楚了这些环节,朱瞻基也就没有了丝毫的担心,静候朱棣的到来。

    皇宫距离农庄太近,提前通知的太监们抵达还不到一个时辰,刚把为大军准备的锅灶垒起来,朱棣的仪仗就抵达了农庄。

    既然是来检阅幼军,不管朱棣和朱瞻基在不在乎,朱棣还是亲自出题,测试了一番幼军的地理测试能力,这才满意地宣布嘉赏。

    天气已经入冬。这个时候的农庄也没有什么看头,朱瞻基干脆就把朱棣引到了自己的仓库里,顺便向他介绍一下自己的“科技发明”。

    只要他的利用价值比朱高煦大,哪怕朱棣就是找到了证据,他也不会因此惩罚自己。

    朱棣也一直在犹豫,他虽然猜到了这件事的背后是朱瞻基在搞鬼。但是如果为了一个儿子,责罚孙子,却又没有实质性的惩罚,只会让两人的关系更糟糕。

    所以,他也一直在考虑,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警告这个孙子。

    从小到大,朱棣对这个孙子是越看越喜欢,重文却不崇儒,重武却不以武欺人。他做事有章法,行事果决坚定,上战场也勇猛过人。

    这才是他心目中真正的继承人,而不是那个糊涂虫的大儿子,和有勇无谋的二儿子。

    “皇爷爷,请看这件器物,别看这个器物不起眼,但是孙儿肯定,只要这件东西研发成功,从今以后,我大明的陆上运输能力,最少可以增加五成。”

    朱棣原本并不在意,听到朱瞻基这样说,他才来了一点兴趣。细看这件器物,不过是内外钢槽卡着一圈钢珠,钢珠的外围,又用铁片卡住。

    这样一来,内外钢槽就连为一体,可以分别转动。

    “此为何物?有何作用?”

    “此物孙儿起名叫轴承,取意轴心承动之意。固定内圈,外圈可以转动,固定外圈,内圈可以转动。此物可做大,用以水车转动,可做小,用以车轮转动。安装轴承,不管是牛车,还是马车,都可以多载重五成以上,还可以更省力,并且车轮损坏也会减少。”

    他招了招手,候在一边的马迪就立即拿了一个安装了四个轴承的滑板车过来。

    朱瞻基将滑板车放在了仓库门前,青砖铺就的平整路面上,单脚站在上面,另一只脚一蹬,他的人就迅速蹿了出去。

    朱棣和一帮內监,锦衣卫官员看的目瞪口呆,这可比人走路要快的多。

    这个时候,马致才赶着一辆牛车走了过来,牛车上面,装满了一袋袋的粮食。

    朱瞻基从滑板上跳了下来,那个滑板依旧往前蹿着。马迪不顾仪态,小跑着追了上去,将滑板车又捡了回来。

    将牛车停在了距离朱棣还有十多米远,朱瞻基大声说道:“方才是速度,现在却是承重。一般的牛车,只能装载八石到十五石的货物,再多,要么牛拉不动,要么车轴承受不了。但是,安装了轴承的牛车,可以轻易装载将近三十石的粮食,一头牛也可以轻易拉动。甚至,一两个人也可以拉动。”

    朱棣大惊,亲自走到牛车的旁边,仔细看了看牛车上的稻谷,这一袋是半石,而牛车上面,装了整整六十袋。

    身为一个马上皇帝,再也没有人比朱棣更清楚,这样运输量的提升,对于军中后勤供应,有多么大的影响。

    如果早有此物,这次北征,根本不用调集五十万民夫,只要一半的人数就足够了。

    少了二十多万民夫,又能节约多少粮食啊!

    “此物可能量产?”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现在还不行,孙儿着马所副正在进行工艺改进,希望以后能大批量生产。皇爷爷请跟我来……”

    重新回到了仓库里面,朱瞻基带着朱棣来到了一台简易的惊人的车床前面。

    说是车床,其实是有些夸张了,这就是五根打磨的方铁,两头被固定在一个框架上。

    中间的三根呈品字形,固定着一个夹具,夹具的中间,是一个空心的通槽,被固定了两个轴承。

    然后,就是大大小小的齿轮,一个卡一个,从最上面一直连到最下面。这将近二十个齿轮,组成了一副工业时代的另类震撼。

    在最下面一个齿轮的中间,铆上了一个反向的铁棒,铁棒的顶端,横着一个稍小的铁柱。

    除了朱瞻基他们几个人,其他人都没能看懂这是什么东西。

    朱瞻基对着马迪说道:“把滑轮放下,上去蹬几圈。”

    马迪立即又兴奋地坐在一个三角形的软垫上,双脚蹬在了齿轮上面的铁棒,两条腿飞快地蹬动了起来。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然后小齿轮又带动大齿轮,齿轮的配比严格按照力能进行带动。

    虽然这种力量远远不如电机的力量,也不能进行复杂的加工。

    但是,当夹具飞快地转动,带动了中间一根直木棒也飞速转动,然后马致才手握靠近胸前的一根摆杆,沿着五根铁条最前面的一根,将固定住的一个刃具慢慢递进,那根木棒立刻就被刨出了木花。

    木棒遇到了高温,慢慢的开始冒出了青烟,也散发出一股清香的松木香。

    马致才目不转睛地盯着木棒,慢慢用力,很快就把木棒切削成了一根圆形的木棒,比任何工匠费力打磨的还要圆。

    这还不算完,他又把夹具对面的另一个夹具慢慢向转动的木棒递进,这个夹具上面只有一根固定好的钻头。

    这个钻头并不是特种钢,目前特种钢也没有研发出来,只是普通的细铁柱,前面被马致才手工打磨成了螺旋形的钻头。

    这种钻头钻铁是钻不动的,但是普通的松木却不在话下。

    随着钻头的递进,木棒的旋转,钻头轻易地在木棒的中间钻出了一个细洞。钻到还不到一米深的时候,钻头的长度已经到底,马迪气喘吁吁地停下了蹬动,马致才将木棒重新换了一个头。

    这个时候,不仅仅是朱棣,就连其他人也都看出这台机器的妙用了。将此前的工序重新又走了一遍,最后,一根大约一米三长短的空心木棒就制作成功。

    朱瞻基将这根木棒递给了朱棣,笑道:“皇爷爷,你看,这像什么?”

    朱棣没有回答,手举这木棒,用眼睛看了一下中间的小孔。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放下了木棒问道:“木棒易切,铁棒难钻啊!”

    朱瞻基笑道:“我们现在已经能切木棒了,离切铁棒还远吗?给孙儿最多两年的时间,我能让大明以后有用不完的火枪。”

    

第八十五章 缘由() 
听到朱瞻基这样说,朱棣兴奋地问道:“基儿可愿领军令状?”

    大明的火枪,最困难的就是枪管的制造。这个时代不能钻孔,枪管都是工匠用锤子敲出来的,为了安全,不得不做成双层的,这也让火枪的制造不仅慢,浪费人工,还不安全。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不过孙儿有几个条件。”

    朱棣脸色一板,瞪着他说道:“跟朕你还要谈条件?”

    朱瞻基耍赖说道:“皇爷爷,你要孙儿做事,总要给孙儿一些人吧!没有工匠,你让孙儿如何做事?”

    朱棣哼了一下说道:“那你就说说你的条件吧!”

    朱瞻基想了想说道:“孙儿要的人比较多,从矿工,炼铁工,锻造工,堪舆工匠,然后是工部百工每一样也都要几个技术娴熟的,年龄大一点没关系,关键是经验丰富。”

    “这些朕都允了,你就能做出火枪来?”

    “孙儿还没有说完呢,孙儿还要烧炭工,窑匠……”

    朱棣不耐烦听了,打断他的话说道:“你要什么朕都给你,你就能做出火枪来?”

    朱瞻基肯定地说道:“孙儿不仅要做出火枪,还要做出更好的火炮。”

    这个时代的大炮其实更简单,关键就是材料工艺和浇铸工艺的改进。

    明朝的浇铸倒模工艺其实已经很牛了,几吨重的大钟,上面还能刻满了精细的花纹和图案。

    关键还是材料工艺。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做出合格的机床,只要有了机床,整个大明的工业就能有质的提升。

    一台车床,或者说机床,有两个部位在如今的科技水平下很难解决。

    第一是动力部分,没有电,没有电机,就不能提供稳定的动力输出。

    第二个部分是材料部分,想要制造出符合要求的高强度合金刃具,需要从钢铁厂那边就进行材料工艺的改进,而这一点,是需要无数次试验才能获得合格的材料的。

    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机床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一条的问题解决朱瞻基已经有了腹稿,南京靠近长江,只需要建立一条水道,就能依靠水力提供动力。

    这里最难解决的是水车的动力强度和传动部分,不过只要制造出了轴承,水车就可以建的更大,动力这一块的问题不大。

    但是材料工艺方面,朱瞻基除了知道用钨钢制作刃具最好,但是多少材料的配比,他一窍不通。

    钨钢在其他国家可能不好解决,因为钨矿储量并不多。但是中国却恰好是世界钨矿第一大国,如今的南安府,也就是后世的大余县,是世界最大的钨都。

    对于熟知全球矿产资源分布的朱瞻基来说,想要获得高强度的钨合金钢,只需要找一个借口,让人开发那里的钨矿就好了。

    让矿工们一炉炉的钢水混搅,总是能做出比普通钢铁更硬的合金钢。

    关键就是借口。

    没有合适的理由,朱瞻基就说那里有钨,能做出高强度的合金钢,那他就不是太孙,而是神棍了。

    同样,因为这个原因,他到现在一直都还没有拿出水泥配方。

    不过水泥这件利器,他已经准备交给马迪来发明了。这个小家伙具有一个科学家应该具有的好奇心和联想,并且善于做白日梦。

    比如说,从朱瞻基做滑板车,他就能想到滑冰鞋;车床的传动系统,他就能联想到自行车。

    朱瞻基跟他谈话,经常就被他带到沟里去,但是,他的许多奇思妙想的确具有很大的可能性。

    比如说,他用四十倍的望远镜观看月亮,依旧看的不是太清楚,所以他就想要研究更高倍数的望远镜。

    朱瞻基提醒他不仅可以向远看,还能向小看,他就用几个凸透镜组合在一起,做了一个简易的显微镜。

    虽然做出来的东西都还很初级,但是既然已经推开了这扇门。朱瞻基相信,只要尝到了甜头,就有了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马迪以前就不爱干净,经常用袖子擦鼻涕,吃饭不洗手。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的手臂上,有一层蠕动的病菌的时候,他一下子变得比谁都爱干净了。

    朱瞻基原本准备等过年后,将显微镜推销给太医院。还准备让马迪回家一趟,让他把自己的家搬过来,让他父亲在下马桥开几家琉璃窑和瓷窑,那个时候,把水泥搞出来。

    马致才虽然没有马迪的奇思妙想,但是却是一个优秀的工匠。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解决了轴承的钢珠卡簧问题,让钢珠不会再容易乱跑。

    幼军的丙子连,一帮小家伙,在他的带领下,硬是用手工锉出了几十个齿轮,做出了这台简易车床。

    他可能永远当不了一个发明家,但是当一个工程师,还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朱棣又确定了一遍:“你要什么人朕都可以给你,你能确定以后大量生产火枪?”

    朱瞻基嘿嘿笑道:“皇爷爷放心,孙儿从不打无把握之仗。”

    朱棣斜瞥了他一眼,挥了挥手,众太监和内阁大学士们,包括守卫的锦衣卫们,立即就退了出去。

    马氏叔侄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一幕,这个时候有些傻眼了,看到朱瞻基对他们摆了一下手,立即转身就向外走。

    这其实是大不敬的,只能面向皇上退出屋子,才能转身走。不过这个时候朱棣可不会在意这叔侄俩,何况他也有点爱才之心,所以并没有计较。

    等仓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