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资料,必须朱瞻基亲自阅览。如果他这个海军司令连自己的下属都不熟悉的话,又凭什么能让众将听令呢?

    朱元璋和朱棣都知道人事权和军权一定要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从不假手于人,他当然也知道这一点。

    当然,更重要的不是这个,因为人员的熟悉可以慢慢来。为新成立的海军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体系,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朱棣对他的考验所在。

    军队管理,一怕政令不通,二怕政令不一,这个是管理的基础。

    至于练兵,驭将,那就只是手段而已,还排不到前面来。

    纪纲和姚振邦能做的,只是帮朱瞻基了解情况,每个区域的将领是谁,有什么背景,为人是什么性格,还有作战风格以及能力。

    在海军事务上,他们根本帮不上忙。

    方宾则是个滑头,他虽然能够帮助朱瞻基调兵谴将,但是他的风格就是和稀泥,拍马屁。想要指望他能帮自己建立一套管理体系,是指望不上的。

    所以,当朱瞻基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就让锦衣卫派人将所有的资料运到了自己的下马桥农庄。

    与其指望他们做事,还不如让自己的幼军帮忙,好歹幼军这些人都学了了简单的统筹计算,学会了制作表格和规制性的工作报告。

    如果是朱高炽,面对这个有些空泛的任务,最多只能做到萧规曹随,从过去的管理体制上进行改进。

    但是,朱瞻基在前世的时候建立过自己的雇佣军队伍,也充分了解过各**队的建规编制,所以,他只需要综合目前的大明水师情况,拿出一套符合实情的管理制度就可以了。

    后世各国海军总体结构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军政军令分立型体制,如美国、英国、法国等国海军;二是军政军令合一型体制,如中国和俄罗斯等国海军。

    如今的朱瞻基拿到了海军司令的职位,那么,当然是想建立分立型的管理体制。不主要是为了揽权,更是因为如今的落后通讯方式不适宜统一管理。

    再说了,如今的管理大权本来就是皇帝一人独断,如果到了下面还是胡子头发一把抓,只会形成管理的混乱,政令不一。

    确定了正题的管理体制,朱瞻基就在纸上写下了组织体制编制、领导指挥体制、教育训练体制、后勤保障体制、武器装备发展管理体制、武器装备维修管理保障体制、工作制度等七个大项。

    这七个大项几乎囊括了海军管理的方方面面,但是想要把细则给填补上,却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了。

    举个例子来说,光是一个组织体制的编制,就包括了海军各兵种、舰队、基地、作战部队、勤务保障部队的设置、编组、任务区分、结构比例、相互关系等制度。

    只有让每个将军,每个士兵明确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才能保证海军部队各级各类组织有机地编成,人和武器装备有效地结合,形成强大的整体战斗力。

    当朱瞻基躲在农庄里用心梳理大明水师的实际情况,根据现实情况确定海军的管理制度的时候。

    应天府城内,无数官员也在密切注意着朱高炽和朱高煦对朱瞻基掌握水师的反应。

    朱高炽一直保持沉默,甚至三天都没有出现在詹世府,这也让詹世府的一系官员格外沮丧。

    朱高炽不出面,他们纵使有千谋万计,也无计可施。

    而朱高煦最近几天则变的有些狂躁起来,在不同场合都在叫嚣,朱瞻基掌权,不符祖制。

    但是现在明眼人都知道朱瞻基掌权,也就意味着朱高煦这一支,根本没有了希望,所以敢于应和者寥寥无几。

    还没有等朱高煦搞出什么动静,南京午门的登闻鼓却被敲响了。

    一个来自高淳县的叫汪涟的秀才披发左衽,敲响了登闻鼓,状告如今的汉王朱高熙,劫掠其妻,奸,淫致死。

    这一下,整个应天府全被这个新闻吸引住了。

    登闻鼓是在西晋建立的直诉制度。自西晋时起,在朝堂外悬设登闻鼓,臣民若有重大冤情,不服判决,可以击鼓鸣冤。

    直接诉冤于皇帝或钦差大臣,官府须闻声录状上奏。

    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南京午门设立了登闻鼓,士农工商或者官吏,有大冤及机密重情就可以敲鼓,而且专门安排有值班的御史。只要敲,就必定立即受理上报皇帝,所谓“击即引奏”。

    而一旦皇帝对此有批示,锦衣卫的军官就会拿着驾帖将当事人护送到司法部门处理,有敢拖延阻挡的,不管官达几品,只有一个字,“罪”!

    不过,敲响登闻鼓是要惊动皇帝的,如果案情太轻,或者是举报有假,举报人很有可能陪死。

    即使不死,敢敲响登闻鼓,就注定会得罪一大批官员,最后也没有好日子过。

    在朱棣当政这十二年,登闻鼓被敲响的次数不到十次。每一次被敲响,都会让整个应天府沸腾起来。

    其次,汉人一直是束发右衽,左衽只有蛮夷才会采用。在汉人中,只有一种情况才会穿左衽,那就是给死人穿寿衣。

    这个汪涟披发左衽,那就是抱着决死的目的了,如此决绝,还是一个秀才,这个案子就更引人注意了。

    再然后,这个案子还涉及到了桃色,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凡是桃色新闻,都比其他案件更吸引人的注意。

    所以,当这三个因素集中在一个案子上的时候,这个案子想要不轰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都察院的御史不敢马虎,当天下午,这件案子就被送进了皇宫,而朱棣也御笔一批,严令彻查。

    京城汉王府内,当天晚上就接到了圣旨,严令朱高煦不可出门,静候案子的审判结果。

    在封建时代,身为一个皇子,拥有的特权是无与伦比的。哪怕他犯了再大的罪,也只有皇帝能处置他,律法对他是没有用的。

    “哐……当……”一个官窑的彩花瓷瓶,被扔到了跪在地上的人头上,又跌落在木地板上,才终于破碎。

    身材高大的朱高煦喘着粗气,像一只猛虎一般,瞪着跪在地上的中年人。“你不是说都已经处理好了吗?为什么这个汪涟现在却又敢去敲登闻鼓?如此小事的都处理不好,我要你何用?”

    跪在地上的中年人头虽然没有破,却很快肿起了一个紫色的大包。

    他却顾不上这个大包,不停地叩头叫道:“殿下息怒,此事另有蹊跷,望殿下明鉴。”

    “有何蹊跷?”

    中年男人抬头看了朱高煦一眼,快速说道:“想那汪涟,本就是个破落户,是他主动攀上殿下,想要寻一个好出身。虽然他的妻子是殿下主动索求,但是当初他也是同意的,岂有前脚同意,后脚就反悔的道理?何况那汪涟本就贪生怕死,怎会为了一个女人,就搭上自己的性命,所以这件事必有蹊跷。”

    朱高煦问道:“让你拿给他的银子,送到他手里了没有?”

    这个中年人心中一苦,朱高煦是让他给汪涟送一百两银子去,但是这银子被他隐没了。但是这个时候,他如何敢承认,这些年,他亲眼见到朱高煦处死的下属不计其数。他弱势说银子没有送到,恐怕下一刻就要人头落地。

    “殿下明鉴,他可是收了你的银子啊!”

    (昨天爆发,今天有点废,我积极调整)

    

推历史神书《秦吏》() 
其实这本书根本不用我推,大家基本都知道这本书,七月小妹妹是名副其实的历史研究生,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积累,写出来的文字古朴,典雅,这是我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的。

    在历史类的作者里面,我最喜欢的作者绝对有七月小妹妹一席之地。

    各位书友总说我推荐的书不符合自己的喜好,但是这本书,我想你们总挑不出来错了吧!

    再说不好,哼哼,就是你们……你们明白的了……

    总之,这是一本你们看了绝对不会后悔的历史神书,我也是追读的读者一枚,嘿嘿。

    下面是简介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有人天生世卿。

    有人贵为公子。

    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

    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

    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

    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

    秦始皇固有一死,天下将分。身为秦吏,又当如何抉择,是推波助澜,还是力挽狂澜?

    

第八十二章 各方() 
太平坊,夜色已深,但是刑部尚书刘观却依旧独坐在书房中,晃动的烛光让他的头像被映射在墙上,形成了一大片模糊的阴影。

    直到外面传来了一阵急迫的脚步声,他的身子才坐直了起来,眼睛看向门口的方向。

    房门被敲响,他的儿子刘辐的声音传了进来。“父亲,是孩儿回来了。”

    “进来吧。”

    刘辐今年大约二十五六,相貌堂堂,如今乃是都察院七品都事。他地神跟身后的随从吩咐了两句,这才关上了门,来到了刘观的面前坐下。

    “见到汉王了吗?”

    “就在孩儿去汉王府之前,內监传旨,将汉王软禁府中。汉王府如今不仅有內监官员,还有锦衣卫把守。所以孩儿并未见到汉王。不过孩儿见到了王府长史史程棕,他跟孩儿细致分说了此事。这个汪涟当初乃是主动攀附,却没有想到对方反咬一口,此事背后肯定有人指使。”

    “废话,没人指使,一个秀才敢披发左衽,状告皇子?”说的太急,刘观被自己的口水呛的咳嗽了起来,刘辐连忙将热茶端给了自己的父亲。

    刘观喝了口水说道:“现在就是要查清楚,究竟是谁要对付汉王。哪怕就是滔天大罪,汉王也不会有事。但是查不到是谁要对付汉王,你我父子的日子就不会好过。”

    “明日为父就只能公事公办,委派刑部干吏,都察御史还有锦衣卫前往高淳调查案情,最多能拖两天的时间。”

    刘辐说道:“那我明日主动请缨,前往高淳。”

    刘观点了点头说道:“你职位不高,记得多看少做,有什么事,记得及时通知为父。”

    三更时刻,汉王府前院,汉王府纪善周巽看着眼前的引礼舍王通,恨不得要把对方给吞进肚子里去。

    但是这个时候,他却什么也不能做。【△網】因为王通敢把实情说给他听,就是肯定了他不敢翻脸。

    因为王通的手里,还掌握着他跟汉王选侍私通的证据。他不仅不能举报王通,还要帮他把这件事给掩饰过去。否则,即便是王通完蛋,他也会跟着陪葬。

    良久之后,他才长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件事我会想办法,但是汉王府你是不能再待了。明日待我出府办事,你跟我一起出去,然后你就找机会溜走吧!”

    王通也知道自己这次是惹出大,麻烦了,哪怕这次汉王化险为夷,只要知道自己曾经拆他的墙角,也不会饶了自己。

    汉王暴虐,许多时候,杀人根本不讲道理,他要不是有个秀才的身份,恐怕今天下午就会被处死。

    所以这次他也没有要挟周巽的想法了,点了点头说道:“明日离开是,我会将冯选侍的汗巾还于你。”

    待王通离开,周巽愤恨地在地上跺了一脚。“明日拿到汗巾,吾决不让你活命。”

    杀掉王通,可要比想办法帮他脱罪容易的多。

    可是旋即,他又听到王通的脚步声传了过来。王通推开门,轻声问道:“想好明日如何帮我脱罪了吗?”

    周巽楞了一下,说道:“刑部那边,我还有些关系,明日我假借汉王旨意,去刑部大牢去探探那个汪涟,若是有可能,最好让他永远也开不了口。”

    而在太平坊纪宅,纪纲也坚定地说道:“这个汪涟绝对不能让他活着,一个死去的他,比活着他更有效力。”

    庄敬笑着说道:“当然,不过表面上,我们锦衣卫还是要装作严密地保护他,明日去高淳查案,也要拿出十分的重视来,让都察院和刑部都要看到我们的态度。”

    纪纲点了点头说道:“我本来就没有靠一个汪涟就想把汉王告倒的想法,汉王毕竟是皇子,不要说只是奸,杀了汪氏,就是杀了十个,也不会被皇上治罪。但是只要借汪涟的死,能把汉王以前的勾当都揭露出来,让皇上对他起了猜忌,才是我的目的。”

    “大人妙计,卑职佩服。只望大人前往东瀛,能将卑职也带上见见世面。”

    纪纲楞了一下问道:“我如今在朝廷结怨甚多,留在大明只会成为众矢之的。只要我离开,你在锦衣卫的日子也不会太难过,你真愿意离开这花花世界,陪我到东瀛吃苦?”

    庄敬苦笑了一下说道:“大人的今日就是我的明日,留在大明我也只会越陷越深。太孙殿下比皇上还喜欢折腾,塞哈智优势个不管事的老好人,卑职若是留下,注定也会成为殿下手里的刀。大人不在,卑职是在有些害怕。”

    纪纲笑道:“你真的不在乎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职位?”

    “卑职只愿终生追随大人!”见纪纲点了点头,庄敬这才嘿嘿一笑说道:“去东瀛当人上人,哪怕日子过得苦一点,但是畅意快活啊!”

    纪纲也为自己到了东瀛没有得用的人苦恼,所以听到庄敬是真心想要追随他去东瀛,立即就点了头。

    至于说去东瀛的日子过的苦,那也最多是前两年。只要将出云国的石见领地弄到手,以后有的是白花花的银子,有钱,还怕没有好日子过吗!

    ……

    ……

    大明六部五寺各中枢机构,只有刑部不在承天门到正阳门之间的这片区域,而是单独设在西安门外,只因刑部除了断案,还有一座不小于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大狱。

    汪涟状告汉王案已经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