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午时分,又会举行一次午朝,具体解决今天的一些政务,会议时间也很短。
而电视上经常出现的上朝,则是每个月初一十五举行的朔望朝。
洪武时定为每月朔(初一)望(十五)日在奉天殿举行,也被称作大朝会。这个时候,其实是不处理政务的,主要以接见外宾,接受朝贺为主。。。
官员升迁,汇报工作,如果是皇帝亲近的人,皇帝会专门散朝后接见一下。不亲近的人,也就是等到大朝会,在朝堂上一批批地汇报工作。
所以说,真正在朝会上,需要处理的事务并不是很多。当一件事被拿到朝会上来谈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已经处理好了,要么就是等皇帝裁决。
如今的明朝才经历了三个皇帝,都身强力壮,所以许多规矩都还没有改变,也跟后人所了解的上朝不太一样,跟清朝的朝会更是差别甚远。
清朝的朝会一般天没亮就要去上朝,然后一直拖延几个小时,各部官员才会会到自己的部门处理政务。
明朝初期则不是这样,早上上朝不会超过一个小时,然后官员们吃早餐,上班。中间遇到什么难以决策的事,都会集中在午朝汇报。
而一些急事,大事,才会在中间传到皇帝这里处理,到中午的时候还会开一个碰头会议。
大臣们一般上班要上到下午三四点,而皇帝,午朝之后就没事了,属于是私人时间。
中午吃饭的时候,朱瞻基原本还想等朱棣一起来吃饭,却被李谦通知,散朝以后,朱棣就又躺下休息了。
他毕竟年纪大了,这次奔波小一年,身体还没有恢复过来。
朱高炽倒是回来了,今日精神也不错。只是他并没有留在宫中吃饭,说是詹世府的黄淮幼子成亲,要去祝贺。
听到黄淮这个有点熟悉的名字,朱瞻基记忆深处里的一点模糊印象又浮现在心头。
他突然想起了朱棣第二次北征,凯旋而归的时候,朱高炽却迎驾晚了。
朱棣大怒,一下子把詹世府和礼部官员关了一大批,而这个黄淮也被关了十年,一直到朱高炽登基,黄淮才被放出来。
只不过,这个记忆太模糊了,他甚至不知道这到底是真是假。只是他有些奇怪,原本的历史上朱高炽迎驾耽搁了时间,为什么这一次却没有耽搁时间呢?
这次北征,解决了草原的心头大患,他对一直赖在京城的汉王也有些厌烦了。
说实话,他从来没有把这个搞笑的汉王放在眼里,但是有这样一个癞蛤蟆一直添堵,恶心人,也该到了敲打一番的时候了。
明年冬季,最迟后年夏天,他就要跟郑和一起出海。出海之前,还是先把这件事给解决了才对。
如果他在回京的时候高出这件事来,他就有理由来对付他,但是现在他老老实实,朱瞻基就是想要对付他,也不能动手。
不管怎么说,他毕竟是原主的叔叔。在封建时代,特别是儒家兴盛年代,亲亲相隐,亲族大于国法的啊!
万事都要讲个理,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朱瞻基就动手,那他一辈子的声名都会有一个污点了。
不过,明着不能来,暗地里也可以动手。
现在锦衣卫和內监都被他笼络住了,想要对付有勇无谋的朱高煦,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下午的时候,太子妃终于放过了朱瞻基,不再拉着他说话了,他也到了东宫花园,看着一帮弟弟妹妹在那里玩耍。
朱瞻基看见孙娴带着几个妹妹在那里玩,眼睛却不时瞟过来,忍不住跟她做了一个鬼脸。她一下子没有憋住,噗嗤一笑,连忙拿袖子挡住了自己的脸。
跟李亮勾了一下手指头,李亮立即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殿下有何吩咐?”
“让纪纲明日到兵仗局,低调一点,不要搞的风言风语。”
“是,金大伴那里他也送上来了不少情报,金大伴已经都整理好了。”
朱瞻基看到朱瞻垠和朱瞻堈两个小家伙不知道为了什么原因打了起来,朱瞻堈虽然小了几个月,但是身体好了一大截,反而把比他大了几个月的朱瞻垠给打哭了。
“不许打架。”
朱瞻基一声大吼,吓的两个小家伙身子一颤,都不敢再动了。只是朱瞻垠还在哭,用委屈的眼神看着朱瞻基。
这两个都不是一个妈的弟弟,所以朱瞻基也不存在偏向谁,走向他们。看了看散落在地上的五子棋问道:“为何打架?动手之前你们有没有想过,面前的是自己的亲兄弟?”
朱瞻垠抽泣着说道:“太孙哥哥,是他打我,我没还手。”
朱瞻基厉声说道:“不许哭,好男儿流血不流泪,朱家的儿孙都要成为大英雄,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瞻堈,为什么向哥哥动手?”
在朱瞻基面前,小霸王一样的朱瞻堈也畏惧了,哭了起来。“他都不让着我,一直赢我。”
朱瞻基内心发笑,却依旧板着脸说道:“即便是下棋下不赢,你也不该动手。瞻垠是你的兄长,是你的手足兄弟,岂是你的敌人?孝经读过没有?”
“读过……”
“现在跟瞻垠赔礼,然后罚你抄孝经两遍,一遍交给母妃,一遍交给瞻垠,你可心服?”
在朱瞻基的威慑下,他一个八岁的孩子哪里敢说不服,连忙点了点头。
他擦了一遍脸上的泪珠,然后面向朱瞻垠躬身行了一个长揖。“四哥,对不住你了。”
朱瞻垠身体不太好,人却聪明的很,连忙说道:“我不怪你,下次跟你下棋,我就让着你。”
朱瞻基点了点头,分别摸了摸他们的脑袋。“记住,以后不要打架,要打,也是联合起来打别人。”
他们都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有些想不通,还有谁敢惹他们。
看朱瞻基走开,旁边伺候着的太监和宫女这个时候才连忙来到了自己的主子身边安慰,不一会儿,一帮小家伙就玩的开开心心了。
晚上,朱高炽回来,听说了这件事,点了点头说道:“基儿做的不错,他们年幼,正是要让他们懂得人之大伦的重要性。儒家学说,自有真理。”
朱瞻基笑道:“在我看来,这些只是工具,真要完全相信,那才是错误。”
朱高炽也知道自己说服不了这个儿子,何况朱瞻基做的一些事他虽然看不懂,却也有他的道理。所以他也不再劝说,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
很有一点恨铁不成钢的失望态度。
(今天回头看了一下本章说,不得不服……)
第七十章 工匠()
沿着武英门外的林荫道一路西行,都可以遇到手抱奏折的大臣们在武英门外等候觐见。
朱瞻基还没有参政,那些大臣们见到朱瞻基,一个个都是躬身行礼,却没人开口搭话。
无故搭讪太孙,就会被认为包藏祸心,这可是大罪。
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皇子皇孙被大臣蛊惑,另一方面也是老朱家对继承人的防范。
朱高炽还是在监国时期,就因为私下接见了汇报工作的解缙。在历史上解缙因此被杀,朱高煦也因此天天吵着要把太子废了。
权力的斗争面前,可没有什么父子亲情。朱棣虽然因为朱瞻基是孙子,有意扶持。但是这些都是因为朱瞻基跟他的年龄相差比较大,所以故意扶持孙子来跟儿子作对,进行权力制约。
所以朱高炽也好,朱瞻基也罢,想要获得更大的权力,只能按照朱棣的规矩来。
他给的,你才能要,他没有给的,你不能想。
也因此,朱瞻基才强忍着自己想要掌权的心,不跟这些文臣接触。
目前的文臣方面,除了担任过他老师的解缙和胡广,也就只有一个半隐退的姚广孝,朱瞻基偶尔会联络一下。
经过了武英殿,就是大御厨,这里的御厨是宫中最大的,人员全部集中起来,能做超过万人的伙食。
有时候朱棣宴请群臣,主要就依靠这里的御厨来做饭。
御厨过去,就是西华门,这个门主要就是太监们在用,因为这个门外,就是大明最先进的工厂和最大的仓库。
从西华门出来就不是宫城了,而是皇城,一条直路通往皇城的外城门西安门。
在这条大路的北边,跟皇宫平行的区域,是内府诸库。这里的面积大约有皇宫的一半大小,几百个不同的仓库里面,装满了各种各地进贡的特产,皇族的私房钱,皇帝要赏赐的各种丝绸,布料等等。
而在这条大路的南侧,这片面积超过五十万平米的区域,则是大明最大的血汗工厂。
在这片区域里面分布着內监的八个局分别是兵仗、银作、浣衣、巾帽、针工、内织染、酒醋面,还有一个是司苑局,除了司苑局以外,其他的七个局在这里都有不少于一家作坊。
另外,宫女系统也有四个司在这里有自己的工厂作坊,这一片区域有超过三万个太监和宫女在这里劳作。
这里的太监与宫中的太监属于是一个系统,但是宫女却不一样。
因为这里的宫女是没有资格入宫的,在这里干上几年,都还会返回家乡重新嫁人。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们比宫中的宫女要自由一些。但是,她们也不得不忍受各种剥削,只有老老实实干活,才有可能安全回去。
朱瞻基没有取消这里的想法,因为这里的工厂和作坊,也代表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工业技术。
整个大明,也就只有工部的作坊能够比这里更加先进,但是在纺织业,恐怕连工部的作坊也比不上內监的作坊。
朱瞻基的大驾光临也让这里的管事太监和宫女一个个郑重无比,虽然没有鼓乐迎宾,一个个却也像后世领导视察一般,洒水扫地,到处清理的干干净净。
皇宫里面树多,这里除了房子却一棵树也没有。每一个仓库的外边都被引入了活水,形成了一个个沟渠,以此来防止火灾。
朱瞻基让王彦这个太监总管打发了其他人,只留下了兵仗局的管事太监,还有几个特许可以接触地球仪的可信的太监。
进入了兵仗局,这里本来就是內监专门用来打造兵器和仪仗用品的地方,包括內监的军旗,都是在这里绣制。
这里的安全防范本来就比较严格,而靠近皇城根的一个小院子,更是被包围的水泄不通。
兵仗局的管事太监孟超来还自诩道:“太孙殿下请放心,地球仪从搬进来的第一天开始,里面的工匠就再也没有出来过,外面的人也不能进去。除了少数几个可以信赖的人,根本没有人能内外串通,泄露机密。”
朱瞻基淡然地点了点头说道:“里面的人都是有功之臣,你调查一下,是否有人收了他们的安家银子,在我查出来之前,还给他们。”
他脸上的笑容一滞,还没有说话,就见到远处几个太监领着纪纲和庄敬他们走了过来。
看见这两个杀神,孟超来连忙说道:“我立即查办此事,若有此事,定不轻饶。”
这帮工匠相当于被囚禁在这个院子里,又接触了这样的秘密,恐怕内心早就以为自己要被灭口了。
虽然朱瞻基拿出来的赏银不少,他们恐怕更会以为这是安家费。想要通过贿赂活命很难,但是想要贿赂一下监管的太监,给家里传个话,恐怕许多太监都会愿意干。。。
这种事避免不了,朱瞻基也不想深究。要是真的查起来,恐怕没有一个人身上是干净的。
他之所以不跟这些弓箭解释,也是想用这十个月的时间给他们施加心理压力,让他们知道这个秘密的重要性。
然后再释放了他们,他们就不敢随便泄露这些秘密了,而且还会对自己感恩戴德。
朱瞻基笑着摇了摇头,瞥了孟超来一眼,却没有接他的话,看向了走过来的纪纲。
或许是心情轻松了,纪纲比过年的时候看起来还要精神焕发,小胡子也被打理的理理顺顺。
距离朱瞻基还有两三米,他就站定了身子,长揖行礼。“微臣参见太孙殿下。”
有外人在场,朱瞻基自然要给他抬一下面子,笑道:“纪指挥使不比多礼,昨日匆忙一见,也没有来得及说话,不知最近可好?”
“劳殿下挂念,微臣至今仍能食三大碗饭,拉得三石硬弓。”
朱瞻基笑道:“好啊,下个月我要去汤池狩猎,届时我们比试一番。”
纪纲笑着应下,这才又跟王彦和孟超来他们打招呼。虽然他的恶名远扬大明,但是內监这边他却管不到。相反,像王彦这样的司礼监大太监,还是他巴结的对象,不敢疏忽轻待。
相互打了招呼,孟超来这才又带着朱瞻基他们进入了小院。
这个小院依托皇城而建,四面都是工坊的房间,中间是个院子。
除了工部的三个工匠,这里面还有內监的十个工匠。看到朱瞻基进来,特别是身后还跟着大恶人纪纲,他们似乎已经认命了,一个个心如死灰。
不过在礼节上他们丝毫不敢怠慢,因为现在可能只是他们一个人死,家里还能得到一大笔安家费。
要是冒犯了朱瞻基,恐怕全家都不能活命了。
等他们跪拜之后,朱瞻基才开口说道:“十个月被关在这个小院子里,诸位辛苦了,也受罪了。不过诸位为大明立下了大功,稍后我会向皇祖父请旨,厚赏诸位。”
其中一个年纪只有三十出头的壮年男子犹豫了一番,跪伏在地说道:“殿下,我等自知知晓这通天秘密,绝无幸存,只望殿下能念在我们些许功劳,宽待我等家人。”
朱瞻基四周望了一圈,笑了起来。“抬起头来,我什么时候说要处死你们了?”
三人都惊讶地望向了朱瞻基,但是朱瞻基却不再解释,说道:“先带我去看看你们的成绩吧……”
三人狐疑地相互望了一眼,有些不知所措。还是孟超来说道:“还是我来吧,这里我可比他们更熟悉!”
朱瞻基问道:“难道你比他们更清楚怎么雕出这些地球仪?术业有专攻,专业的问题你能替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