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要保持自己的优势,像儒家学说这样的知识,具有大一统的影响力,传播的越广越好。
但是工业,技术,医疗,军事这方面的优势,绝对的保密的越严越好。
他们大多数人并不是想要去羽林卫学学东西,只是想在朱瞻基的面前刷个好印象。
所以,朱瞻基才提出来,想学可以,你要先把自己会什么,都写的清清楚楚,然后我才决定怎么教你。
朱勇见场面有些尴尬,自己也后悔不已。他是有心想在太孙面前讨好,可不是为了造成矛盾的。
所以他又连忙转圜,说道“今日是英国公寿辰,此事改日再谈。殿下,臣与魏国公府组建了一直蹴鞠队,在京城虽然不敢自居第一,但也在十四年夺得了第一届皇家大赛的头名。
如今京城能与我家蹴鞠队相比的也就只有两三家,所以今日想与殿下谋取一个竞技场的席位。
这竞技场耗资巨大,自然不能让内库出钱,工部出力,我等白白享用,所以殿下但有所命,勇无所不从。”
这个时候,主人张辅带着沐昕走了进来,哈哈笑道“惟真,此事当不可让你专美,这竞技场一席之地,我也争定了。”
张辅原本的心思一直在交趾,在京城根本没有组建蹴鞠队,但是在南疆军中,蹴鞠照样流传开来。
京城第一次组织蹴鞠大赛,是在三年前。然后內监通过坐庄,获利万两,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每年都要举办。
如今的蹴鞠队自然没有职业联赛,每年只有两次循环赛。
春耕之后,夏收之前有一次,为期一个月,称之为初赛。
初赛选出十六支队伍,到了十月中旬,秋收之后,进行决赛,同样为期一个月。
获胜的队伍不仅有金钱奖励,还能获得更重要的名望,因为朱棣是个球迷,每年都会抽时间观看比赛,还会亲自为冠军颁奖。
十七年春,张辅和黔国公沐晟联合起来,组建了一支南疆队。
他们虽然是第一次参赛,但是实力不俗,不仅初赛顺利突围,在决赛中也获得桂冠。
他们蹴鞠队的头号球星王大锤如今在京城可是最火的蹴鞠偶像,据说去逛青楼都有花魁愿意不要银子相陪。
朱瞻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忍不住有些好笑,在这几百年前的大明,就已经有第一代足球偶像了。
如今各支蹴鞠队其实已经有了盈利的势头,一些普通百姓组建的蹴鞠队,就经常租用一些场地,举行一些比赛。观看的人收五枚铜钱,十枚铜钱,也能生存下去。
贵族们组建的球队当然不好意思,也不屑去赚这点小钱,因为一般的场地都是平地,能容纳几千人观看,就是多的了。
但是现在有了竞技场就不同了,一个十万人的竞技场,哪怕只是坐一半人,一人收五十个铜钱,一场比赛就能赚两千多两银子。
在银子还非常值钱的现在,这笔钱对任何人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一个朝鲜,一年拿一百五十两黄金,七百两银子还叫苦不已。不是因为这笔钱太多,而是如今的金银数量极其有限啊!
那所谓的腰缠十万下扬州,且不论能不能缠的下,在南梁时期,十万指的是十万铜钱,可不是十万两银子。
宋代为什么要用交子,也是因为没有现金,没有现银。
明朝给官员发放俸禄,为什么要用粮食,布匹,也是因为没有金银。
至于那许多小说里面写的唐宋,甚至更早时期动不动就几十万两白银,那都是笑话。
在原本的历史上,一直到明朝中期,东瀛的金银出产就占了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到了明朝后期,西班牙从美洲发现了无数金银矿,用金银交易才成为主流。
因为开始已经见过了礼,张辅说完这次只是向众人平揖,算是打了招呼。
而跟他进来的沐昕却是一个长揖,向众人行礼。“昕见过殿下,见过同袍。”
他是姑父,朱瞻基也还了半礼,其他人也都是按照身份回礼。
见礼完毕,沐昕就迫不及待地说道“惟真,你们的球队夺魁那是三年前了,去年可是我们两家的球队获胜,这竞技场,我们必须要有一位。”
朱勇的爵位高,但是沐昕的年龄大,身份尊贵,朱勇耍不了威风,只能撇嘴道“我们与宝钞司已经谈妥,今后将会与宝钞司合作,每旬举办一场比赛。除去费用,门票我们可以获利五成,赌注我们可以获利两成……”
沐昕哈哈笑道“你以为我们就没有跟宝钞司谈妥?钟瑞那个老狐狸怎会只跟你们一家谈?”
朱勇大吃一惊,看着两个老狐狸,说不出话来。
而另一个小狐狸,则在一边偷笑不已。
宝钞司的大太监钟瑞,可是从洪武七年,刚发行宝钞的时候,就在宝钞司干活的老人了。
他一辈子沉淫一件事,在宝钞的印制,发行,以及财政统筹方面,都有着无与伦比的经验。
朱瞻基早在发明新的蹴鞠规矩的时候,就想到了开办赌局,并且拿出了后世几大菠菜集团通行的投注方法。
谁来执行这个任务,当然是宝钞司了,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印制专家,他们印制出来的投注票,也是极难防制,而且他们能轻易辨别真假。
不过这件事朱瞻基交给了他就不管了,没有想到,几年下来,这项事业还真的就做起来了。
菠菜虽然算不上正当的来钱渠道,但是确实现金流通非常大的产业。
在这个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赌博的年代,也能通过菠菜将民间的财富盘活。
当然,不是到必要的时候,他不会轻易破坏规则,因为规则建立艰难,破坏起来却易如反掌。
他现在已经建立了银行,老百姓也逐渐相信朝廷的信用,开始将钱财存进银行里面。
但是越大的商户,越是不相信朝廷,如今民间的大额金银交易依旧旺盛。
不过这些商人已经认识到了金银币纯度和质量都是值得可信的,內监银作局这几年压铸了数亿的银元和价值数亿两白银的铜钱,压铸机都坏了几十台。
可是银行的存款总额,流动资金,还不足压铸钱币的数额七成。
之所以有七成,还是因为內监限定了商户与朝堂交易,必须把钱财存进银行。
而且朝廷各种公费,工程用度,官员士兵俸禄也都是通过银行。
还差了三成,除了少数流通到境外的金银铜币,那就只有大商户们私藏起来的金银币了。
朱瞻基因为出海,对金银现金交易一直没有进行治理,朱棣也没有认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认为朝廷到处设卡,耗费人力物力,还会增加的环节,所以没有控制。
但是朱瞻基很清楚,如果大量的金银被作为剩余物资私人存储起来,只会造成市面上的钱币短缺。
社会的发展需要钱财流通,金银不能吃,不能喝,再不拿出来用,逐渐会因钱币短缺造成财富饥渴。
虽然转变人们的认识非常艰难,但是第一步必须要走。
清查银行账目,促进商品流通的同时,也要促进货币的流通,这样经济才不会失衡。
在以金银实物充当货币的年代,在没有第三产业的年代,是不用担心金融危机的,但是要谨防货币短缺危机,货币充裕危机。
一帮五毒俱全的老家伙们将话题从蹴鞠又扯到女人身上,老家伙们得意洋洋。晚辈们一个个装作腼腆,实则不屑地倾听老家伙们互相揭短,或者是卖弄自己的风流史。
朱瞻基见话题逐渐扯远,干咳了一声。众人虽然看似一直在扯淡,但是实际上一直在关注朱瞻基的神情。
听到他的干咳声,登时所有人度住嘴了,看向了朱瞻基。
朱瞻基这才说道“提到宝钞司,孤倒是想起了一件事。这大明发展银行才开了三年,现在竟然就有了三百万枚银币的亏空。
孤最近准备好好清查一下账目,你们各家若是在银行有挂账,没有到期的就暂且不提,超过期限的,还是尽快将账目抹平。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啊!”
(今天还要去打一天针,怕又更新晚了,所以昨晚睡了两个小时就起来码字。如果下午状态好,就加更……但是不要抱太大指望,牙疼虽然缓解了一些,但是为了码字没有休息好,今天怕是还要难受一天。希望大家体谅,谢谢!)
。
第五十五章 希望()
在张辅的寿宴上提醒众人,是朱瞻基早就考虑好的,因为大部分勋贵都会出现。
而因为他的出席,文官们也会派人关注这里,他这个时候说一句话,堪比在大朝会上提。
但是追债这样的事,放在大朝会上提,未免有些太过了。
如今这个时代,君子不言利啊,即使是小人,也要在辗转几番,在外面套上一层光环。
虽然人人是为了名利,但是对公可以谈利,对私谈利就显得粗鄙不堪。
直接谈钱,那是会让人看不起的。
听到朱瞻基这样说,不少人的脸色尴尬了起来。
沐昕也是欠债方之一,他现在在发展银行的借债就有三万枚银币,除了还了半年利息,本金是一分没有还。
他自认与朱瞻基关系密切,笑着问道:“殿下,这发展银行的情况,真的如此严重了吗?”
朱瞻基叹道:“孤创办银行,目的是为了活跃我大明经济。但是如今亏空甚多,就如同血管里面没有了血,这人的身体还怎么能好?”
沐昕笑道:“三百万亏空,相对于殿下自西洋获利两千万,不值一提吧?”
朱瞻基抱拳说道:“姑父此言差异,这一码归一码,不可混为一谈。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是规矩,这是伦理。建立银行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我大明经济,让银行为所有人服务,而不是让银行成为少数人的钱袋子。
若人人如此,今后银行资金枯竭,反倒是让那些存银在银行的百姓人人自危,形成挤兑。银行信用一失,今后谁还会把银子存进银行?谁还会用银行来行便利之事?
内库不能没有底线地拿银子来补足亏空,如果真要如此,开办银行的大计,岂不是一场笑话?”
朱瞻基口口声声为了便利,却不能明着说我皇家的银子不能任由你们侵吞,在后世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如今是家天下时代,人人把占便宜也当做天经地义。
就像朱棣挪用银行资金是天经地义,大臣们自认自己占点便宜也是天经地义。
这天底下的银子不能老朱家一家占了,他们这些功臣,同样也该占一点小头。
朱瞻基如果为了银子,向他们追债,那才是不对的。
不过朱瞻基也不是没有手段来对付他们,如果他们真的不敢还钱,他不用要债的理由,用其他理由也能对付他们。
如今的特权时代,谁家没有一些阴私之事!真敢不还钱,朱瞻基有的办法对付他们。
就以沐昕来说,他虽然因为是驸马都尉,平日比较注重形象,没有多少违法事迹。
但是沐家家大业大,也因农庄争水械斗有过人命官司,也因管家仗势欺人,强占了一貌美女子当了儿媳妇。
朱瞻基只需要借题发挥,也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不过这种盘外招一般时候还是不用为好,只要他们能老老实实还钱,在他掌权的初期,这些人还是要维护的。
帝王的权力需要稳固,需要得到体现,而他们这些人,就是帝王权力衍伸的重要途径。
朱瞻基只是一个人,他不可能三头六臂,什么东西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这也不可能。
帝王的意志想要得到执行,除了建立规则,关键还有控制住人。
沐昕其实是不在乎三万两银子的,他们沐家现在控制了云南,贵州一带。那里是大明在北明山铜矿之前,最大的铜矿产地。
沐家镇守几十年,早就赚的盆满钵满了。
感受到朱瞻基的坚决,他沉吟了一下问道:“殿下可是有急用银子的地方?”
朱瞻基点头说道:“这大军出征,兴修天下水利,修路架桥,哪里不需要银子?孤欲用水泥路将大明所有的县城都连接起来,这笔耗费可不会小啊!”
众人皆是一惊……
自水泥发明的四五年来,朱棣修路的重心一直是往北方发展。目前,往西北的水泥路已经修到了哈密,往北的路已经修到了北明山。
但是在大明境内,还有大部分州府都没有通水泥路。
特别是往西南方向,水泥路只修到了湖北,湖南的大州府,再往山里,就没有水泥路了。
现在朱瞻基说要给天下的所有县城都修上水泥路,这个工程大的惊人了。
沐昕追问道:“殿下,可是也修往云南的水泥路?”
“当然,不仅要修到云南,孤还欲修到勃固,修到大城去。”
勃固是指缅甸,大城是指泰国。朱瞻基这样说,就意味着未来将会有无数的工程要开工。
虽然这些工程是由工部主导,但是这几年,不少大家族因为修路的配套服务,都赚了不少银子。
不管是给工程送沙子,石子,送粮食,还是直接参与工程建设,都能获得稳定的收益。
朱瞻基这样一说,立刻就有许多人心动了起来。
沐昕却颇为激动地说道:“若朝廷修通直达云南的水泥路,臣不仅立即归还借贷的三万银子,还愿联络西南土司,为朝廷提供更多的人手。”
沐家镇守云南,虽然获利颇丰,但是因为山高路远,获得的利益并不能带来太多的受益。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京城,普通百姓都能隔三差五地花五十文钱去看一场大戏。
但是在云南,想要看一场大戏,需要养一个戏班子,花几百两,甚至几千两银子。
在京城,吃一份一两银子的席面,到了云南,花几十两银子都置办不起来。
金银再多,不能转化为实际的好处,这就代表了沐家实际得到的好处并不多。
但是如果道路全部修通,在云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