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儿答应了下来,有些担忧地问:“夫君为何愁眉苦脸,可是父兄他们为难了你?”
“没有的事,只是殿下帮我安排了这门好亲事,我在想该如何感谢于他。”
李晴儿笑道:“我幼年时倒也曾入宫几趟,那个时候皇后娘娘还在世,对我也很关爱。只是后来父亲出事,才门庭冷落起来,此后再没进过宫,其他娘娘也都不认识,否则倒是可以替夫君斡旋一二。”
“男人……”他本来想说男人家的事,女人少管。但是想到了李晴儿的身份,她虽然家族爵位被褫夺,但是现在嫁给了自己,也算是朝廷四品命妇,有资格进宫拜见了。
自己以往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机会进宫一两次,但是现在有了妻子,似乎也补上了自己不能进宫的缺陷了啊!
他转变了语气说道:“我们的婚事是殿下亲自主持的,如今回门礼已毕,也算圆满了,自然该递牌子去拜谢一番。”
李晴儿见丈夫转变了态度,也为自己能帮上夫君感到开心。不过她又有一些担忧,有些为难地说道:“只是不知道太子妃是否还记得我,昭懿贵妃进宫之前也见过我两次,但是也不一定能记得我了。”
“你是我的妻子,看在太孙的面子上,也没有人会为难你。唯一有一点……”杨章德有些为难地说道:“这太子的嫔妃也太多了一些,我们送礼都有些送不过来。”
李晴儿却笑道:“这倒好办,……夫君不要想着讨好所有人,讨好所有人,最后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让所有人都不满意。我们只需要讨好几个重要人物就好了,比如昭懿贵妃,太子妃,还有太孙妃。最多,两位良娣那里,我们也表示一下心意……”
杨章德点了点头,摸着她的小脸说道:“你可真是我的贤内助啊,有了你,以后这些事我可就不用操心了。不过宫里还有一位马良媛,她年纪虽幼,不显于人前,但是她是太孙殿下亲自指进宫的。她的兄长马迪,父亲马致德,伯父马致才都受到了太孙殿下重用,不可疏忽了。”
“妾身晓得了,当不会误了夫君前途。”
杨章德嘿嘿笑道:“你替为夫考虑的如此周详,当要好好犒劳你一番。”
一见杨章德露出了坏笑,李晴儿就想要跑。可是她哪里跑得过杨章德,没跑两步就被杨章德拦腰抱了起来。
她推着杨章德的胸口求饶道:“夫君且容妾身去安排酒席,省得误了时辰。”
杨章德抱着她走到了门口,向两个面红耳赤的小丫头喊道:“你们跟厨下的王娘子说一声,让她整治一桌好一点的酒席。”
两个小丫头连忙应是,匆匆忙地跑掉了,根本不敢向他们这个方向看一眼。
李晴儿用手捂着脸,从指缝里看到没人了,这才安心了一些。
这个夫君什么都好,就是那方面没个够,只要是兴致来了,就能白昼宣淫。这几天她也是痛并快活着,不堪挞伐,根本想不到这世上竟然还有这么多羞人的情趣。
三月初六,杨章德携新婚妻子到宗人府报备,想要给宫中贵人请安。
他的官职还有些尴尬。
因为三品以上的官员命妇,是直接能获批的。而四品和五品命妇,却只能等待批准。
至于六品以下的官员命妇,则是没有资格申请的。只有立下大功的时候,宫中贵人会按照礼仪召见一次。
杨章德如今是指挥佥事,四品官员,报备了以后就要等宫中回信了。
不过他们也没有等多久,第二日午后,就有内侍来到了杨家通知,太子妃将于初九午时,接见李氏。
得到了这个消息,杨章德喜出望外,要拿出二十枚银币,打赏两个内侍。
李晴儿虽然家道中落,却不像杨章德出身微末,知道这可不是充大方的时候,在他拿银子的时候,连忙劝阻了下来,只是一人给了五枚银币,也就是五两银子。
这报讯的小太监都是相通的,今日杨家一人给十枚银币,明日整个內监就能都知道了。
今日给了两个小太监都是十两,以后给别人怎么给?级别更高的人怎么给?要是少给了,指不定别人在背后骂不懂规矩。
杨章德以前做事都是随心,却没有想到这些,这个时候越发觉得这个妻子娶的好。
杨章德级别不够,加上是太孙这边的关系,所以报备的时候,递的牌子是觐见太孙妃。
但是太孙妃怀孕,现在是太子妃掌管兴庆宫事务,所以出面应承了下来。选择午时,也就是十一点接见,那是肯定要留在宫中吃饭的,这也是杨章德开心的原因。
虽然只是拜见太孙妃,但是进宫的礼物却不能只送给太孙妃。出面接待的太子妃,包括现在后宫中名义上地位最高的昭懿贵妃,还有其他人那里都要备下礼物。
光是为了送礼,李晴儿就派人回了娘家,请嫡母袁氏安排了在李家效劳了近四十年的孟氏,帮自己安排各项事宜。
孟氏是袁氏的小丫头,自幼随袁氏嫁入李家,在李家辉煌的年代,袁氏每次进宫都带着她,他也非常了解宫中的规矩和人事关系。
看到她们细致的准备,杨章德这个时候真的有些明白了,殿下为何要给他安排这样一个勋贵的女子为妻。
一般的勋贵,家族势力庞大,不一定能看上他这个锦衣卫。朱瞻基也担心他会因此变得难以控制。
但是李家家道中落,为了避讳猜疑,他们即使想要振兴家族,也不敢有任何逾规之处。
对他杨章德而言,有了这样一个妻子,可以让他知道很多上层阶级需要懂得的规矩,让他身上的江湖习气淡化一些。
因为一个遭遇上层阶级抵制的恶狗,和一个能融入上层阶级的恶狗,发挥的作用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纪纲为什么会遭到所有人的抵制,真的是因为他作恶多端吗?难道他的所作所为不都是皇上指使的吗?
关键还是纪纲没有融入武官阶层,也没有融入文官阶层,甚至从来都算不上是个上层阶级。
给自己披上一层外衣,不是为了让自己与其他人抱团,更主要是太孙想让他显得更温和一点而已。
跟在太孙身边已经两年了,他自认自己也算比较了解这位太孙了。
论起心狠手辣,杨章德自认自己也有所不及。自己的狠是露在外面的。而这位太孙才是真的杀人不眨眼,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但是,他让人看到的只剩一个长袖善舞的温和继承人,一个八面玲珑,怜悯下人的领导者。
看似有情,却是真正的无情。
不,也不能说无情,而是一种丝毫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的淡漠。
这才是真正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将李氏送到了东华门,杨章德还在想着自己该到那里去打发着一天的时间,却听守卫的大汉将军王礼禀道:“佥事大人,殿下吩咐你来了到內监咨情司见驾。”
出了东华门瓮城,往北靠着城墙就是咨情司新建的院落。这里被单独隔离了出来,算不得内宫,还能允许外臣进入。
初春的气温还算凉爽,但是朱瞻基却跟一帮内侍在草地上搏斗,将自己弄得满头大汗。
这也是杨章德又一点佩服这位太孙的地方,虽然贵为太孙,但是他却丝毫没有贵人应该有的自矜,对打磨身体,有着一种偏执的热爱。
也不想想,哪怕他就是练成大明第一高手,又有什么施展的地方?
见了杨章德,朱瞻基接过了李亮递过来的一条毛巾,擦了擦汗笑问:“对这门亲事还算满意吧?”
ps:书友们,我是摇摇…欲坠,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八八章 阶级利益()
杨章德躬身行礼说道:“章德愚昧,至今仍然不能完全明白殿下的意思,还望殿下能明示。”
朱瞻基却笑了笑说道:“这件事不急,等从东瀛回来再告知你也不晚。今日特意见你,是想让你代我到武当走一趟。金顶落成乃是武当一大盛事,去年我曾答应了玄真会去金顶一趟,不过现下出征在即,各方兵马调配都需我亲自出面,所以让你代我走这一趟。”
武当金殿可谓是这个时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准。
金殿坐落在湖北省武当山天柱峰顶端,是一座鎏金铜亭,全部为大型铜铸件。其高5.54米,宽4.4米,深3.15米,整个大殿均为铜铸鎏金,造型壮观华丽,纹饰繁缛,光彩夺目,殿内宝座、香案和陈设器物,均金饰。
由于金殿在铸造时似已考虑到构件的膨胀系数,构件装配比较严密,而且成吨重的铸件用失蜡铸造法铸造,然后运至峰顶进行装配。
一直到后世,这个金殿依旧保存完好,让人能清楚地看到六百年前的精湛工艺。
杨章德精神一振,虽然新婚燕尔,但是他出身武当,哪怕被驱逐出了武当,却也一直将武当当做自己的家。
如今能够衣锦还乡,这件事比新婚妻子更能让他心动。
他躬身问道:“此行殿下可有何方略,章德也好见机行事。”
朱瞻基对武有亲近之感,是因为他前世就是湖北襄阳人,也曾经到武当去过几次,对那里的道家文化沉淀有着很深的向往。
不过他现在肯答应玄真,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想在如今的儒释道三教之间故意做出一种偏重的态度。
当今民间,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信仰。除了自己的祖先,然后就是儒释道三教占据了民意。
在朱瞻基看来,道家的哲学主义思想,在管理一个国家的时候还有一些用处。而且道家在医学和化学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而儒家这种显学,更是所有人已经融入骨子的研究学问的方法和渠道,在没有更好的取代方法之前,根本是动也不能动。
只有和尚们,是朱瞻基一直深恶痛绝的。因为佛教传扬的教义主要思想,就是不争与往生。
这种思想在古代君王的眼里,可能是有一些用处的,但是在朱瞻基看来,却是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
但是为了现在整个西南的佛教势力都非常庞大,虽然中原和佛教和西南的佛教已经不是一回事了,他们之间的许多教义却是想通的。
所以朱瞻基也不能在没有登上王位,没有把握控制西南之前,着手对付佛教。
被元朝统治了近百年,作为元朝的国教,佛教在这个时期虽然经历了从朱元璋,到朱棣,他们的抑佛阶段,但是佛教的势力依旧很大。
朱瞻基做出这种偏重,也是做给所有人看的,让所有人知道,他这个帝国的继承人更喜欢道教而不是佛教。
听到杨章德的问话,朱瞻基笑道:“所有事宜我都已经交待了玄真,你代表我出席武当盛典,只要自始至终表现的恭恭敬敬就好。”
这趟任务如此简单,也让杨章德更感轻松,他试探问道:“那微臣是否可将娇妻带上,武当也是微臣长大的地方……”
朱瞻基哈哈笑道:“倒没有想到你也是个多情种子,竟然还能想到带妻子去度蜜月,顺带衣锦还乡。孤准了!不过,你可不要误了行程,我最迟四月十五就会动身,那个时候,你要是没有回来,就自个赶去东瀛吧!”
虽然杨章德没有听明白什么是度蜜月,却也知道朱瞻基答应了他的要求。大喜说道:“臣绝不会因私废公,误了行程。”
这话只是一说,从应天府到武当山虽然路途不近,但是一路都是水路,可以直接从应天府坐船到武当山脚下。
大队人马出行,这一天走多少行程,在哪里投宿,吃食,都是事先都安排好的,绝不会误了行程。
打发走了杨章德,朱瞻基望着杨章德魁梧的身影消失在视线里,才吩咐说道:“去将户部今日呈上来的物资筹集进度抽出来,我午后要看。”
孙林躬身应道:“是!”
正待转身,却听朱瞻基又问道:“你觉得杨章德此人如何,能否担当勋贵搅屎棍这个角色?”
孙林顿了一下身子,沉吟了一下才说道:“我对此人了解不多,不过从资料上面分析,此人寡情薄意,残暴凶狠。殿下既然能看中他,自然也能帮殿下把勋贵阵营给重新梳理一遍。”
朱瞻基摇了摇头笑道:“你不是李亮,也当不了李亮,就不要学他那套拍马屁的功夫了。好好做事,用心做事,你以后的前途不会比他低。”
给杨章德结一门失势的勋贵亲事,不仅仅是为了扶持杨章德,更是朱瞻基想要利用杨章德将目前已经固化的勋贵阶级搅散。
自朱元璋立国,他对勋贵的手段不能说是错误的,只能说手段太激烈,吃相太难看。
朱棣为了标榜自己的仁慈,对勋贵就格外优容一些,导致了大明如今的勋贵阶级迅速膨胀。
虽然这个阶级对如今的大明来说还不算什么负担,但是跟朱家的王爷一样,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大明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不是哪个人的原因,而是整个体制的问题。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爵位的继承,都是世袭制的。
一人为公,子子孙孙就为公爷,躺在祖辈的功劳簿上享受荣华富贵。
明中期,宗室受封人数不断增加,禄米成为明政府的沉重负担。
而藩王也竞相非法占田,少者几千顷,多者数万顷,减少了明政府的赋税收入,激化了社会矛盾。
万历以后,为解决这些矛盾,朝廷被迫开放宗室出仕的禁令。允许镇国将军以下参加科举考试,以期宗室自养,而不再寄生食禄,但这些人已经完全腐化,收效甚微。
所以,朱瞻基在期望从一开始就改变这种发展趋势,先生对勋贵收紧绳索,让他们不至于快速腐化,等他登上大宝,改革勋贵制度,就会成为重要的施政方针之一。
杨章德这个人的能力是有的,但是他出身微末,根本不懂得勋贵的世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