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在几百年里一直控制着这条路线,也等于了掌握了无数的财富。

    一直到真正的蒸汽时代的来临,船舶可以不受风力和洋流的限制了,这个路线才失去了原本的垄断意义。

    朱瞻基现在已经有心发展蒸汽机,但是蒸汽机容易做,压力表却难以做。

    蒸汽机实际上就是一个锅炉,利用蒸汽产生动力。

    相比水力,蒸汽机在动力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只有一点就是水力比不上的。

    那就是蒸汽机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不仅可以随地建设,还能安装在车上,船上。

    所以发展蒸汽机其实没有技术困难,只需要捅破这层窗户纸。因为现在水力水车的传动系统,其实与蒸汽机没有太大区别,关键就是压力表的制造

    但是压力表的制造,朱瞻基就完全没有一点概念了。而没有压力表,锅炉的燃烧没有一个标准刻度,就容易爆炸。

    在朱瞻基汇报完毕之后,立功的易信,朱真,黄渊等一众海军将领,都受到了朝廷的表彰。

    朱真率领第三舰队,完成了对东瀛和朝鲜的封锁,截获东瀛向济州岛输送的物资两船,在封锁对马岛期间,又截获物资七艘船,并且在两次会战期间,杀敌三千有余,抓获四千有余。

    因此,朱真获封瀛洲伯,在瀛洲获封地一千顷,并着力开发瀛洲。

    现在的瀛洲,就是后世的台湾,那里如今还是土著人的天下,瘴气横行,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人居住。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能获得一千顷的土地,远超内地受封伯爵的几百亩免税土地。

    即便是如此,朱真也激动不已,强忍着才没有流下眼泪。

    从一介白身,直接封伯,从今以后,他的家族命运就将彻底改变。

    而易信率领的第二舰队,因为和朱瞻基率领的第一舰队在西线,虽然杀死的人更多,抓获的人也更多,但是封赏的时候考虑到朱瞻基和郑和的影响,所以略逊于朱真。

    即便是如此,易信也获封中连伯,受封地是被朱棣将对马岛改名叫中连岛的那个岛屿,并且着易信的第二舰队在岛上建立第二舰队的水师基地。

    第三个获得封伯的是率领一万三千人在济州岛封锁倭寇的唐敬,他治军严整,行军有度,征战有方,受封济州伯。

    不过济州岛星主高乙德还没有与大明完成主权交接,所以他的封地暂时只能挂账,待与高乙德谈好了济州岛投明的条件,才会给他三百顷土地。

    最后一个获得封伯的就是朱瞻基的羽林卫指挥佥事赵永亮。

    虽然羽林卫刚刚换装火器,但是训练有度,临阵不乱,在济州岛和对马岛都取得了超出所有人期待的好成绩。

    所以赵永亮不仅受封家乡的广成伯,受封五百亩土地,还直接顶替了年老的何福,担任了羽林左右卫的指挥使,受命为整个羽林卫换装火器。

    如今,朝廷各位大员都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火器的重要性。特别是如今的水力机床可以直接打磨枪管以后,火铳的炸膛现象也几乎消失,火器就变的更好用了。

    现在的两军交战,根本不需要跟敌人接阵,就能直接用火器将对方击败。特别是这次在济州岛,羽林卫除了几个倒霉蛋自己熏伤了眼睛,扭到了脚踝,竟然无一伤亡,更是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从北平专程赶回来的柳升如今就驻守在了工部的作坊里,每天出来五百根左右的枪管,都被他一一截下,想要全部给他的神机营换装。

    除了他们四人,其他受封子爵和男爵的将士也有不少。在朱瞻基的劝说下,朱棣不仅没有取消子爵和男爵的授爵,还准备像朱瞻基说的那样,搞一个终身爵士的级别出来,为这个蒸蒸日上的帝国补充更多的新鲜血液。

    但是,这次率军出征的副主帅郑和的封赏,却一直没有确定下来。

    虽然朱瞻基想要把他剔除内臣的行列,直接要到海军来,朱棣也答应了下来,却坚决不肯为他封爵,甚至不允许他挂海军都督的职衔。

    从明朝立国开始,内臣与外臣有严格的界限。

    武将负责战争,文臣负责管理国家,内臣负责铸币,经济,海关等一系列管理。

    内臣虽然是臣,也有相应的级别,但是因为是皇室的家臣,所以地位虽然高,自身却不能发展任何势力。

    朱棣不是不相信郑和的能力,他只是担心,开了这个先例,会导致一系列矛盾出现。

    哪怕郑和这次的立功最少也可以封伯,甚至朱瞻基提出了可以用爵位换职位,朱棣都没有同意。

    如果内臣可以脱离皇室的约束,这对整个皇室的根基就会有根本性的影响。

    郑和可以脱离内臣身份了,对目前大明各地近十万的内臣们,人心都不维尔稳了。

    朱棣虽然愿意让有能力的郑和到海军帮忙,却不愿意让郑和变换身份。

    朱瞻基也觉得现在就进行这样的改革,有些冒险了。

    他毕竟是利益既得者,如果这件事影响到了自己的根基,就必须要慎重。

    他想了想后来的清朝是怎么做的,到了清朝的时候,皇室就不再用太监们来管理经济和商业了。

    他们成立了一个内务府,专门管理这些事,为皇室服务。比如鼎鼎大名的织造府,其实就是内务府的一个下属机构。

    但是在如今的明朝,这些事,全部都是太监在管。

    这种涉及到体制的改革,还是应该缓缓推动才可以啊。

    本来答应了郑和,朱瞻基以为自己能做到,现在却是这样一个结果,朱瞻基也有些愧疚。

    所以他还是说服了朱棣,为了表彰郑和的功绩,允许他择一子侄继嗣,以郑为姓,传宗接代。

    虽然他不能直接挂海军都督之职,但是朱瞻基也以海军司令和大都督的名义,调郑和为海军总监,只在自己之下,与海军都督刘江不分上下。

    经过一番衡量,朱瞻基不得不承认,这是如今最好的结果了。

    真要把郑和一下子就变换身份,不仅武将们难以接受,整个內监也不稳了。

    不过,这是他欠郑和的,等到时机成熟,他还是要完成整个內监的改革。

    以后的大明,绝不需要这么多的太监。

    十二月十九,朱瞻基接到了庄敬从东瀛长崎发回来的情报。他们抵达东瀛的第一时间,就遭到当地驻军的炮击。

    庄敬本来就是为了立威来的,他们人数虽然少,舰炮却比东瀛人更强大。

    所以第一时间,庄敬和率军的游击钟豪就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在长崎港,他们击沉了东瀛商船数十艘。

    随后在晚间,他们利用夜色,用小舟载数百人,每人携带一坛火油,全部倾泻在长崎港,然后点燃了火油。

    这一场大火不仅烧毁了长崎港的数百艘货船,大火更是烧毁了港口的码头,甚至将港口的民宅也烧了一大片。

    点燃了大火之后,他们并没有原地停留,而是驱船直奔室町幕府所在地的京都。

    虽然他们的船队人数太少,不足以攻击京都,但是他们还有一船火油,准备以同样的手段袭击大阪府。

    大阪府是东瀛目前最大的港口之一,目前的经济远超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江户,也就是后世的东京。

    这里也是京都的门户,只有这里受到袭击,损失惨重,才能真正让整个东瀛恐慌。

    对于庄敬和钟豪的“疯狂”,朱瞻基当然是乐见其成,只要他们的舰队不受到大的损失,他们给东瀛的破坏越大越好。

    不过,在给庄敬的命令中,朱瞻基当然不能说的这么直白。他要求庄敬便宜行事,保存自身力量。

    如果势头不对,就立刻撤回对马岛,当地还有郑和率领三万大军驻守,凭东瀛的海上力量,很难形成真正的威胁。

    不过,他们要是撤回到了对马岛,当然也就要受郑和的节制,那个时候,就不能为所欲为了。

    郑和算是一个和平主义者,是不会赞同如此的大规模屠杀行为的。

    过了这半年,等出海的时候,还是让郑和继续去西洋宣扬大明国威,这才是真正符和他能力的工作。

    朱瞻基一直没有下定决心,自己究竟去不去西洋。

    现在他的上面还有皇帝和太子,所以他还相对自由。这也可能是他唯一出海的机会了。

    真的等他登上皇位,以如今的交通条件,他也就最多只能在国内到处浪浪,再也没有机会出海。

    出海的风浪暂且不说,这种长途航行,大部分时间都是沿着海岸线行驶,危险并不大。

    但是这个时代的传染病,实在太吓人了。

    不管是瘟疫,天花,还是痢疾,这个时代都是要人命的疾病。

    欧洲黑死病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散,整个欧洲死去了两千五百万人,差不多是整个欧洲的二分之一人口,想想都有些让人恐惧。

    但是在这个时代,如果不去一次欧洲,朱瞻基总是心有不甘。

    就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中,朱瞻基迎来了永乐十四年的新年。

    ps:书友们,我是摇摇…欲坠,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六七章 产学研一体化() 
人与人之间是讲究缘分的,孙娴自小被张氏培养,一心想要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孙妃,以后合格的国母。

    但是孙娴的性格天生缺少那种雍容大气,有点小儿女的作态。她天生就是那种小鸟依人类型的女人,能讨男人的喜欢,却没有那种撑得起大场面的风度。

    以前没有比较,张氏对她倒也还认可,可是现在有了比较,胡善祥忠厚善良、天性贞一,虽然在姿色上与孙娴不相伯仲,难分上下,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却比孙娴要大气成熟许多。

    如今后宫中以昭懿贵妃为主,但是实际上,太子妃张氏的势力并不低于昭懿贵妃。

    昭懿贵妃是明日黄花,太子妃却是如日中天。朱瞻基的势力越大,地位越稳固,太子妃张氏的势力也就越稳定。

    所有的太监和宫女都是趋炎附势之辈,在这样的情形下,哪怕昭懿贵妃挂着长辈的名义,也要让张氏三分。

    张氏的喜好,同样影响了一大批人的态度。朱瞻基这些妻妾,不管以后的地位再尊贵,在张氏面前,都要逢迎顺从。

    不要说她们,哪怕就是朱瞻基当了皇帝,在张氏面前同样也要百依百顺。

    这个时代的以孝治国,可不是说说而已。

    后世的婆婆为了儿子,可能会儿媳妇曲意奉承。但是这个时代,哪家的儿媳妇也不敢在婆婆面前高声说话。

    张氏平日里还是秉持一碗水端平的,但是胡善祥的性格就入了她的眼,虽然进宫刚两个月出头,但是张氏却感觉跟胡善祥相处的比相处了六年的孙娴还要投契。

    如果是孙娴先怀孕,这种征兆还不会表现出来,但是现在只有胡善祥先怀孕,张氏自然表现的就对胡善祥更加亲近一些。

    不管吃的,用的,虽然不至于超出孙娴这个正牌太孙妃,但是也不遑多让。

    这些都让孙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朱瞻基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些弄巧成拙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朱瞻基的确是偏爱孙娴,所以会废了胡善祥后位,扶起了孙娴。

    但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历史就已经改变了,他不会对任何女人有偏爱,自然也不会废胡善祥。

    现在说服了朱棣和张氏,立了孙娴为正妃,反而把局势弄的复杂起来了。

    朱瞻基不喜欢这种后宫中的勾心斗角,但是偏偏是他导致了这一切。

    现在想要让局势平和下来,那么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尽快让孙娴也怀孕。

    所以他回宫的这段时间,白天忙着跟海军将领进行军事总结,还要与內监进行新年筹备,然后还要清算今年自己的收入。

    到了晚上,他还要忙着维系后宫各女之间的关系,尽量让整个后宫有些诡异的气氛正常起来。

    他现在只能祈祷,胡善祥这次不要生下儿子,否则的话,这件事可真的难以解决了。

    虽然他不怕出现任何困难和挑战,但是少一事总是好过多一事。

    胡善祥既然已经怀孕,那就不能伺候朱瞻基了。不管是怀孕的女人,还是来了月事的女人,都失去了侍寝的权力。

    像后世那种怀孕了的女人还想躺在男人的怀里撒撒娇,在宫中是不可能的。

    每天,他都要去胡善祥的小院去坐坐,陪她说上一会儿话。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正经的男人,擅长的是**和调戏。跟这个女人在一起,不知怎么回事总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只能说,这个女人天生就带着强大的气场。

    孙娴的美貌不下于她,却是另一种风格。这种小鸟依人的性格其实是符合大部分男人的乐趣,朱瞻基也不例外。

    但是具体到婚姻方面,她的妻子必须要具有统帅整个后宫的能力,所以孙娴要做的还要更多。

    虽然她从十一岁开始就被教育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孙妃,但是自身的性格限制她在这方面的能力。

    从选妃开始,她就努力地培养自己的势力。但是胡善祥的先怀孕,一下子将她努力打造的权力基础变的摇摇欲坠。

    孩子,继承人,这才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凭仗。

    如果她不能尽快有孩子,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朱瞻基对她也有一丝怜悯,从十一岁她就被送进宫里,她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获得朱瞻基的欢心,诞生合格的继承人。

    她的亲族的期待,人生的价值都系于朱瞻基一己之身,现在又陷入这种尴尬的境地,所以也算得上是处境艰难。

    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这几日,朱瞻基一直更多地留在她的房中,一方面是证明她的荣宠不减,另一方面也是想让她早点怀孕。

    不过,此举却又有些忽视了其他诸女,她们本来陪朱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