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铁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铁卫-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都按照陈雨的设想稳步进行,此时的威海卫备御后千户所,已经不是当初的废柴集中营了,而是水陆两栖发展、武装到牙齿的精锐军队。

    陈雨在邓范、蒋邪等人的陪同下视察队伍的训练。新建的演武场上,一队一队的士兵分别进行着队列和火铳装填练习,气氛热火朝天。

    邓范禀报:“大人,按照你的安安排,所有的战兵按营、旗、队、什、伍编制,老兵和新兵混混编,按照训练的表现和战功选拔了伍长、什长、队官、旗官,其中营官和营副分别由我我和蒋邪担任,现在已经初步成型,只要拉上战场锤炼一番,就是一支强军。”

    这种区别于传统卫所军的编制,是陈雨想出来的。脱胎于卫所,但又不完全相同。他摒弃了繁琐而无用的官职设置,将指挥系统扁平化,营官直管部队,包括作战指挥和日常训练,而旗官、队官、什长、伍长则协助营官掌控部队,类似于现代的班长、排长之类。

    在他的计划中,千人为一营,五百人为一旗,百人为一队,十人为什,五人为伍,前三个官职是为了便于指挥,后两者基本就相当于班长和副班长了。这种自行设置的官职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架空世袭的百户、千户等军官,把这支军队变成自己的私人军队。

    

第一百五十二章 山地榴弹炮() 
陈雨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景,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对蒋邪说:“让你做营副,你没有什么想法吧?”

    蒋邪摇了摇头:“邓营官兢兢业业,事必躬亲,很多方面都比我强,我没有任何想法。”

    陈雨盯着他的眼睛,除了平静和自信,看不到任何不满,心里暗自高兴,想通了之后,这家伙的思想境界和格局就上了一个档次,换做以前,是绝不甘于人下的。

    演武场上,苏粗腿所在的队正在以什、伍为单位进行刺杀训练。

    训练用的人型靶以木头为骨架,外面层层包裹麦秆和渔网,模拟人体的肌肉和骨骼,体验刺入躯体时的感觉。苏粗腿在什长的命令声中,一枪又一枪地刺向“敌人”,对面的麦秆被戳得碎成飞絮,四处飘舞,木架上也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刀口。

    什长的声音在刺杀的间隙不时响起:“副千户教导咱们,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你们把刺杀的本领练好了,战场上敌人就近不了身,活命的机会就更大,记住了吗?”

    士兵们齐声高喊:“记住了!”

    陈雨带着人慢慢地走过来,观看这一队人训练。队官看到以后,立刻大声说:“第二旗第四队战兵见过大人!”

    正在训练的第四队士兵全部停了下来,在队官的率领下跪倒:“见过大人!”

    “你们不用管我,继续训练。”陈雨连连摆手。

    等士兵们再度开始刺杀训练后,陈雨来到了苏粗腿的身后,仔细观看着这个年轻士兵的刺杀动作。这名士兵手臂孔武有力,刺杀动作标准,态度也很认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等到连续十次的刺杀动作结束,苏粗腿在什长的命令下暂时休息,陈雨踱到他身后,笑眯眯地问:“这铳和枪刺还算好用吧?”

    苏粗腿这才发现千户所最大的官(他没见过千户顾大锤,以为陈雨就是)就站在自己身后,吓了一跳,回过神后,腼腆地回答:“回副千户的话:这东西结实得很,也轻便。不过有件事俺一直不明白,白刃战为什么不直接用长矛呢?”

    “呵呵,等以后你上了战场就会明白这样做的好处。”陈雨解释,“火铳兵只能打远处,近战无能为力;长矛手可结阵肉搏,但对远处的敌人鞭长莫及。火铳加刺刀的组合,就是把这两者的长处合二为一,让你们远近都能打,成为全能的士兵。”

    苏粗腿似乎听懂了,连连点头:“俺明白了”

    陈雨继续问:“你是本所的老兵还是清勾进来的新丁?”

    “回大人的话,是上次清勾进来的新丁。”

    “新丁才训练这么长时间,就有这样的功底,不错不错,说明邓营官抓训练到位,同时也说明你刻苦。”

    等陈雨走远后,旁边的人羡慕地对苏粗腿说:“大人居然单独跟你说了话,肯定是记住你了,以后只怕要飞黄腾达了。”

    苏粗腿憨厚地摸了摸脑勺:“是吗?”

    在演武场上转了一圈后,邓范建议:“炮坊那边按照您的要求,改改进了小炮,要不要去看看?”

    陈雨欣然同意,点头道:“走,去看看。”

    炮坊旁边的试炮场上,陈雨端详着新鲜出炉的青铜小炮,满意地点头:“这种炮的大小很适合陆地野战,重量和性能如何?”

    公沙德西劳解释:“经过反复试验,最终把炮的口径定为4。6英寸左右,炮管长度33英寸,发射9磅左右的实心弹——当然它的主要用途是曲射方式发射榴弹,直射实心弹的有效射程不超过700码,而榴弹可以达到900码的有效射程——最重要的改进在于,这样短小精干的炮身设计,重量控制达到了阁下的要求——除去炮架等辅助设备,炮身自重只有220磅!”

    220磅,也就是100公斤左右!陈雨乐得合不拢嘴:“这才是陆战用的神器啊!作为步兵支援武器再合适不过了。”

    至于实心弹600多米的射程、榴弹800多米的射程劣势完全被他忽略了,在对手没有性能相当的火炮的前提下,拥有这样机动性的火炮的优势就是压倒性的,至于大炮对射,还是交给其他大口径的火炮吧,至少后者在目前的军队规模下并非急需的武器。

    德西劳提醒:“虽然这种小炮的炮弹磅数接近12磅炮,但是炮弹的速度和穿透力还不如6磅炮,这点是必须注意的。”

    陈雨摆摆手:“这都不是事,长矛和匕首都能杀人,能干掉敌人就行了,数量多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差距,蚂蚁还能咬死大象呢。再说了,6磅炮800多磅的重量,在野战中实在太过笨重,我宁愿用这种更轻便的小炮武装部队,哪怕它的威力略逊一筹。”

    在陈雨看来,在古代糟糕的道路环境下,加上以骡马为主的运输手段极其原始,轻量化和机动性才是一种火炮是否优秀首要的衡量标准,炮口初速和射程等参数只能做适度的牺牲。

    他的这种观念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对抗日战争等战争的理解。抗战期间,因为类似的原因,日军使用率最高的是更为轻便的九二式步兵炮和九七式迫击炮,至于四一式山炮、九十式野炮等重型火炮仅用于大规模会战或者攻城战。其中,九二式步兵炮是侵华日军自认为“最理想”的步兵营支援武器,该炮为70毫米口径,全重仅212公斤,对运输要求低,既可畜力或人力拖曳前进,也可分解运输,对步兵大队的作战行动可提供较及时、准确、有效的支援;炮身矮小,易于藏身,可隐蔽部署在距作战目标较近的地点,突然、猛烈地压制目标;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和维护。

    当然,陈雨并不知道,德西劳在自己的授意下打造出来的这种小炮,在参数上已经很接近18世纪法军的12磅山地榴弹炮,这种一头骡子就能驮着走、分解之后人也可以扛着跑的野战神器直到19世纪还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大放异彩。这样的巧合,只能说明相同的设计理念导致武器最后殊途同归。

    

第一百五十三章 石墨化退火() 
见陈雨终于认可了炮型,公沙德西劳也松了一口气。他想了想,决定把这种炮唯一的短板告诉雇主。

    “很高兴您能认可这种火炮。但是不得不很遗憾地告诉您:由于目前钢铁材质的问题,这种炮不得不用青铜铸造。而铜这种材料的匮乏程度想必您也是心知肚明的”

    陈雨本来兴致勃勃,听到这话冷静了下来。德西劳的话换个角度来理解,就是可以小批量制造,但是大规模量产会受到材料来源的限制。

    明知是徒劳,他还是问了一句:“用铁不行吗?”

    德西劳回答:“小炮用青铜,重炮用铸铁,这是之前就得到您批准的方案。虽然用铁也能铸造这样的小炮,但是目前条件下炼出的铁,无法胜任高频率的炮击强度和温度,比青铜材质更容易炸膛,出于对士兵生命负责的考虑,个人觉得还是用铜为好。”

    陈雨默然。他对这种两百斤小炮的定位是步兵支援武器,射击频率肯定远远高于用于港口和城池防御的要塞炮,如果轻易就炸膛,那就违背了设计这种炮的初衷。可是铜料的贵重和获得难度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目前千余人的队伍还好,将来要是扩军,上哪里找这么多铜来铸炮,难不成收集铜钱融化吗?这种成本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就在他陷入两难之际,人群中的林继祖站了出来,对陈雨说:“大人,也许我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陈雨眼睛一亮:“真的吗?”

    林继祖转头问德西劳,“德先生,生铁铸炮的最大问题就是太脆,对不对?”

    德西劳点点头:“生铁的特性是硬而脆,抗拉性太差,高温和高膛压下非常容易炸膛。另外,材质太硬就意味着可加工性太差,内壁基本上没法切削镗光,粗糙不平、气孔很多,导致气密性变差,推力不够,炮弹的威力也会随之下降。而铜的延展性和可加工性都比生铁强,是目前最合适的材质。”

    陈雨插了一句:“说到延展性和可加工性,制作火铳的熟铁也够软啊,为什么不能锻造大炮?”

    没等德西劳回答,在一旁观摩的铳坊管事林阿福接上话头:“大人,熟铁用来打制铳还成,炮就不行了。一来,人力捶打不了这么厚的铁块,铁皮卷成铳还勉强可以,炮就别想了;二来,熟铁太软,硬度还不如铜,最多做铳管,用来做炮管,只怕没几炮就要变形”

    德西劳赞善地说:“林的说法很专业,听说他是这里最优秀的铁匠。事实基本上就是他说的那样,熟铁做成火枪是锻造,而厚重的炮管是无法使用人力锻造的,所以只能融化成铁水之后用模具铸造。另外,相对柔软的熟铁承受不住火炮的膛压,很容易变形,使用寿命极短”

    陈雨对林继祖说:“那么你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林继祖指了指自己的父亲林阿福:“我爹就行。”

    林阿福莫名其妙:“不懂不要乱说,我就是个铁匠,打把铳还成,哪里会铸炮了?”

    “其实办法很简单,老祖宗已经给咱们指了明路。”林继祖说,“就是把已经做成成品的生铁铸件焖烧后再冷却,行话叫退火,这样就能让那个生铁变软,又不至于到熟铁那种软的程度,这样既能避免材质太脆,又有一定的韧性,还利于切削加工。”

    林阿福若有所思:“你说的,就是做锄头、镢、锛之类农具的法子?”

    “对啊,我就是看爹你给街坊做农具才想到这个法子的。”林阿福解释,“纯生铁的锄头硬倒是硬,可是容易断,焖烧退火之后就坚韧了很多,能够捶打,还不会轻易断裂。”

    其实这种工艺在汉代就出现了,学名叫做石墨化退火工艺,汉代称之为柔化处理。当时生铁打造的釜、剪、镰、斧、铲、铧等生产工具都是用这种工艺进行处理,让又硬又脆的生铁变为不易折断的韧性铸铁,也叫可锻铸铁,欧洲人叫展性铸铁,比18、19世纪大规模使用的灰口铸铁(注1)有更好的塑性和韧性,硬度和韧性接近于优质碳素钢,而且比钢更好加工。

    陈雨惊喜地问:“就这么简单,生铁焖烧退火就能代替铜?那么重炮也可以用这样的办法吗?”

    林继祖摇摇头:“这样的办法只能用于小铸件,锄头、斧头之类,太大、太厚的铸件没法控制焖烧的力道和内外壁冷却的速度,不管是外热内冷还是外冷内热都更容易炸膛。像这种小炮已经是极限了,更大就不行了。”

    “好吧,能够找到铜的代替方法就行了。”陈雨只能放弃了得寸进尺的想法,只要能保证小炮将来能够大规模量产,而且不需要耗费贵重的铜,就足够了。

    林阿福补充了一句:“大人,继祖说的这个法子一般是用来打制锄、镢、锛等农具的,工艺有些繁琐,如果在铸造大炮的成品之后再加上这样一道工序,那么铸炮的时间就长了许多,也不知道会不会耽误大人您的事情?”

    “生产周期长一点倒无所谓,只要能铸造出精良的火炮,我可以等。”陈雨对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增加倒不是很在意,现在首先是解决有和无的问题,不是追求效率的时候。

    众人拾柴火焰高,困扰火炮的难题就这样以“会诊”的方式破解了。

    ——————————————————

    (注1:古人炼铁得到的大多为白口铸铁,硬、脆,抗拉性差且不容易加工,而近代高温炉得到的灰口铸铁抗压强度和硬度接近碳素钢,减震性好,同时铸造和切削加工性能较好。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和西方在铸炮工艺、材质上的差距达到了顶峰,清朝的岸防炮材质全部是白口铁,粗糙、气密性差、容易炸膛,而英军大部分是灰口铁,其舰炮性能优越得多,射程和威力都远超对手,也不需担心炸膛。)

    

第一百五十四章 卡龙炮() 
对于能找到材质的解决方案,能让自己的作品发挥更大作用,德西劳也很高兴。他继续介绍旁边的另一门造型奇特的炮。

    “这就是按照将军您的思路设计的短重炮:炮管粗短,炮壁较薄,同样是牺牲了射程,保留了大口径,可以发射32磅的实心弹或者爆炸弹。为了保证炮弹有足够的速度,我将药室设计的很狭窄,这样可以让少量火药点燃时的爆发力更强。”德西劳略带遗憾地说:“可惜,炮弹的初速度略有提升,但是火药量少的先天缺陷无法弥补,后劲不足,有效射程进一步下降。经过初步测试,在200码左右是最佳射击距离——这已经很接近火枪的最大射程了”

    陈雨说:“只要在200码内有足够的杀伤力,射程短点不碍事的。”

    德西劳点点头:“希望它能发挥您所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