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张伟早就有所准备,通过身边张草的翻译郑重的回道:“前来的这些人,只要是没有两三人或一两人被全灭的,有一个算一个,至少一族要留下一人来。十几个人至少在我们这里呆上一天的时间,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人真正认识到我们所掌握的技术带来的实际意义。他们才会以一定的东西来交换。否则,如果我们现在就说,不是浪费了我们这些新式的工具,就是会让那些人觉得我们是在漫天要价或者掠夺,很可能会带来一些有可能伤及元气的波折。”
听到张伟这样说,霞也就明白无误的对那些人讲道:“南河、北树、长风、清水、东山。。。这些今天曾经前来在神使面前做乱的人轻留下来。不是让你们做人质也不是要你们的命,只是让你们在神使面前两日时间来验证我刚才所说的那些话。。。”
见到在自己的威慑乃至霞的威信之下,前来的这些人在议论了很久之后终究还是打赢了这个要求,留下了三分之一的人并且绝大部分人放弃了手中的武器,张伟才知道这一天所面临的危机终究过去了。
在这件事情之前的时候,张伟曾经的想法是按照父系时代甚至是更“进步”时代的规矩把这些人像祖鲁人或者牛录或谋克一样有效的重新组织起来,至少自己能够做到有效的动员起这几十氏族上千人口范围内的力量,使河口一代的原始民众变成一个真正的军事性部落。可是当见到这些人的神色乃至表现的时候,张伟就最终放弃了这个打算:如果现在就这样做,那太冒进了。自己所掌握的资源,还根本无法拥有这样的权威。原因很简单:这些人暂时还并不是定居人群,就算有了陶器或腌制食物乃至可以从渔网中获得更多的猎物也一样。如果想要弥补这一点儿,那么唯一的办法是:自己亲自养大一些此时代的婴儿,品性虽然不能保证,但可以让这些孩子只学自己的语言,缺乏与这个时代其他人群的交流能力。
当然,如果持续下去,一个地方的人口多了也会最终扩散到其他地区,形成新的方言区,但那至少是两代或几代人以后的事了。如果这么长的时间自己也无法在或是打渔养鱼或是农耕相关技术方面有必要的突破,那么自己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能说天意如此。
张藤的两个男孩加上霞身边还没有此时代任何母语基础的至少七个男孩子就算都活下来,那也仅仅只有九到十个人,在张伟的眼中是有些不够的。人数越少就意味着组织和形成派别的成本越低,至少要有接收自己教育的五十个男孩乃至在其他方面能够有所创意的一些人才,自己才能说拥有了最初级的实力,以五十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外族人”为基础,才有可能整合整个大河河口一代拥有几百丁壮潜力的所有人,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危机。
如果在这一代人的时间内,自己就遭遇到“小组对手”内的其他强敌,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就这样,在随后的两天时间内,张伟乃至霞等人一起让最终留下来的周围十三个氏族的代表明白了这些用火烧出来的陶器配合上腌制的食物拥有怎样的意义,“改良”后的渔网在打渔的效率和选择性上相比鱼叉和骨矛强出了多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试探性的提出“能储蓄一月物资的陶器换一个还没有学会语言的男婴”“一张渔网换使用期内折算一个成人的所食所耗的供奉”才没有被那些留下来的人最终拒绝。
(本章完)
第39章 新石器的关键()
第三十九章新石器的关键
留下来的那些人最初感觉到的是无比的紧张,觉得自己可能因为这一件事而遭到残酷无情的报复。尤其是张伟在夜晚那一战的表现也让不少人为之胆寒。不过这种怀疑,很轻易的就在随后几天本就没有太大敌意的生活中消除了。
当逐渐了解张伟掌握的一些器具和技术所带来的意义后,几个人虽然没有像霞一样轻信于人,但对张伟的怀疑却没有一开始的时候那样大了。而且,也不介意以神使的名义相称。
张伟这个时候也才明白为什么在殖民时代的西方,有“一个传教士顶的上一个营的殖民军”的说法。西方人掌握的不少超越时代的生活生产技术加上更为完善的宗教理论体系,即便对于新石器时代组织更为完善的不少部族也是有着重要的杀伤力与作用的。
“神使放心,这个代价在不了解的人眼里可能高了一些。不论是一个男婴还是一个人月把时间的食物都不是个小数,一开始可能会有阻力,但我会尽量说服我的族人的。。。”临别的时候,一名南河族的年轻人对张伟说道。
“不信的人很正常,我听说你们所在的地方离这里也不算多远。让那些怀疑的人自备食物来看就好了,很多事情,当然是眼见为实。”
话说到这里的时候,张伟忽然间想起了什么,就让经常跟在身边的小鱼儿把一个早已准备好的木板拿了过来。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以来,张伟最常用的东西是几乎消耗了大部分液体、不敢再怎么用的喷雾剂。弓箭、钢刀即便在一些战斗中也很少用了。
武力,是需要实战演练中的熟练度的,这些铁器时代还算精良的武器因为缺乏必要的使用保障和更换保障,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很小心的保管起来。
不过张伟还是曾经决定利用那现代弓箭的箭头和钢刀制作了不少这个时代的器具很难制作的木板、竹刻。将这些宝贵的木板和竹刻曾于他人在小鱼儿看来也是很不寻常的举动。
“临别前,大家可以来看一看这木板刻着上植物的样子,大家有没有见过这种带有颗粒,像长了虫卵一样的草?”张伟虽然五谷不分,不过谷物的共同特点有哪些还是知道的。而且,谷物的样子是什么也是了解的,张伟这个比方可让人感觉到有些恶心。
不过临别前的各部青年都赶过来仔细看了看那木板上的植物的样子,似乎都觉得没有见过。但是张伟的描述,却还是让那名南河部的年轻人想起了什么:“我小的时候在河边见过这种‘虫卵草’,果实的瓤很硬。而且最重要的是摘起来很麻烦,根本不能果腹。就是在没有东西可吃饿死人的时候,也只是偶尔有人把它当做品尝物。所以我们族知道,那有可能不是虫卵,吃了虽然胃不好受却不会生病。。。”
听到这样的话,张伟的心中也就感觉到有底了:看起来,那低保大神还真没给自己太过出难题。起码谷物在这世上是存在的。
“如果有人能找到一百粒这种食物的种子,并且可以确定这种草的年份在一年以内。那么我将以三张渔网相赠,并且不要额外的报酬。哦对了,如果有人能找到一些明显比其他石头更重的石块,一块石头大小的重量至少是别的石头两块以上,我们也会最终以三张渔网相赠,还会赠与必要的淘器。”张伟在思索片刻后还是决定并不吝啬的说道。
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几年的时间,才觉得有些具有重大价值的事情并不是那样简单的,仅仅是找矿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就会是一件需要耗费很大精力又要碰运气的事情。因此在许诺赏赐的时候并没有吝啬。
张伟这些年的经历告诉自己:即便除了陶器,渔网,还有腌制食物,仍然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因为即便是腌制食品也只能保证一个冬天是安全,顶多半年时间。如果再多,那不知道怪兵会增加多少。而且吃久了也会出问题。渔获和狩猎的稳定性决定了如果遇到连续数年年景不好的情况,可能还是需要迁徙他乡了。
“主上,这些植物很重要么?如果很重要,会不会被。。。”跟随在张伟身边两年多时间,张草也聪明了许多。
“放心吧。这些东西如果仅仅是拿来自己种,没有靠谱的工具,是解决不了多少问题的。”张伟颇有自信的回道。
晚上进入梦乡的时候,张伟发现自己对梦境的控制经过两年多的历练精进了不少,不仅仅梦境更平稳和宁静了,而且还能够被自己随心所欲的控制。似乎:自己就是这片天地间的主神一样,只是还是有一些规律是自己的意念所无法左右的。
“石斧石斧你快现身!我要看看你是怎样做的!”张伟咋梦境中张开双手认真的默念道。
一柄石斧真的出现在自己的手中,可是这石斧怎么感觉都有些奇怪,当张伟用这石斧试着砍了砍幻想出来的大树的时候,没有四五下石头与木柄就脱离了。原来:这石斧仅仅只是镶嵌在被挖了窟窿的木头中的,不仅太薄,而且十分的不牢固。甚至可以说:这根本就是以件没有价值的石器。
张伟的心中左思右想,忽然间,又一柄石斧出现在了自己的手中,不过不仅仅是镶嵌在木柄内,还用藤条五花大绑看似固定起来。然而仅仅用了几下张伟就清楚:这仍然是一件用不了多久就会散架的东西。张伟不相信实用化的石斧是这样制成的。
在寻思了很久之后,张伟又开始认真思考起来。就用出现在自己手中一根看似磨好的石条在另一个石块上摩擦,可是几乎磨了估摸一个时辰的时间也只有一个浅浅的凹痕。估算起来:没有几个月的时间,就连磨出一个像样的小孔都很难。
如果不是了解一些事情,很可能张伟就会认为直接靠长条的石头来“磨制”就是所谓的新石器了。
张伟知道:一个熟练的工匠,几个月的时间在封建时代都可以制出铠甲了。就是土发制造的鸟枪,在铁上面钻孔,一个月也能钻的出来了。难不成所谓的新石器的成本真的这样高昂?不对,肯定不对。
(本章完)
第40章 神武一族()
此时的张伟,还并不能确信梦中的那些试验和想法是不是真实的。有心再次呼叫段云岚或是那位大神,却总感觉有些不妥:如果让自己得到专业的技术指导,说不定又会有什么代价。
因此从那梦中试验的第二天开始,张伟就琢磨如何才能制造出真正堪用的石木复合工具。
“去把取火用的火弓拿来,在找一件比较尖锐的石器。哦,你叫张草也过来帮下忙”在一块儿还算有些比较平的石头上,张伟对小鱼儿说道。
“在石头上取火么?要不要准备干树枝?”张草见到张伟有些郑重的样子,已经怀疑这并不是为了取火。因为此时的山洞内,火种并不缺乏。
张伟也并没有讳言:“火种我们已经有了。我的想法是在石头上打孔,这样就可以更牢固的把它和木棒接在一起制成新的工具。同以前发明和改造陶器一样,神并不能赐予完全的指引,甚至不能告诉我们真正的方法,以防止我们养成依赖于神灵的习惯而缺乏思考和钻研问题的能力。”
第一次张伟想到的石器正经打孔办法,差不多就和火弓钻木取火差不多。至于最简单的直接用石条去钻,或者想当然的顾名思义的直接去“磨”来加工石器,仅仅试了一天就知道肯定不可行了,和梦中一样,这种方法打磨一天往往也仅仅是一个小坑。
“火弓磨石”就像火弓取火一样不可能一个人完成。张草用双手用力固定着下面的石头,小鱼儿用双手钻了空的木板固定住石条并用双手尽力的稳定住,而张伟用火弓的弓弦绞住石条不断的拉动带动着石条飞速的转动。
大概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即便不是用手摸,张草也能感觉到底部的石头因为连续而猛烈的摩擦而带来的热流,而在这样接连不断的钻了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的时候,小鱼儿双手累的再也坚持不住,甚至那用于固定石条的木板都在接连不断的摩擦之下被烫的发黑起来。
用这种方法,虽然大概两个小时就在底部的石头上钻了一个大概一厘米深度的坑,但张伟还是感觉到这种石器打孔的方法很可能是错误的:效率虽然高了很多,可却要占用三个人弓,这样一来还是显得有些钻孔效率不足。更不用说若不是自己有未来带来的刀具器械,在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下光是带孔木板的制作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就这样,石器如果有效率的打孔乃至更有效率的研磨,就像一座大山一样挡在了哪怕思维方式不算差,也有很多见识的张伟的面前。最终解决的办法,也只能是像绳木石锤那样退而求其次了。毕竟陶泥的加工比起石头的加工来说容易了许多。
经过这两年多以来的不断实践,虽然张伟仍然烧不出那种青色的陶器和更像石头的瓦片,但也可以用木炭和很简陋的自制风箱烧制出硬度还不算太差的红陶。
石器打孔的难题在整个族内也成为了众所周知的一件事情,张伟也乐于集合更多人的智慧来思考这件事情。在此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张伟依然没有放弃过新石器关键技术的猜想和钻研,试探过用竹管固定石条配合火弓来钻孔的方法,并且通过时不时在竹管中加水的方法来控制温度。
可是控制摩擦温度容易,控制石条的摩擦给竹管带来的问题就不容易了,特别是这种火弓拉磨的办法很容易导致竹管内和石条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
最终,还是霞想出了在张伟看来根本不是办法的办法,私下里对张伟说道:“印象中幼年的时候,我和族人曾经在南方的一处溶洞内住过。我见过一些很规则的石坑,听长辈讲,那是由那如同笋一般的石头水经过很长时间的腐蚀与滴灌形成的。不知道如果用竹管内装满动物的胃液和沙石,再用火弓去让竹管内的水旋转起来会怎样?”
霞在张伟的启事下想到的办法实际上距离正确的办法仅仅只有一步之遥,但在张伟最初看起来的时候却并不是一个好办法。水毕竟是水,又不是现代工业那种水刀,怎么会有高效石器加工能力呢?
不仅仅是新石器的真正技术还是没有摸到关键,在这一年的秋季来临的时候,南河部找来的那些“农作物”在张伟等人的试种下结果也并不理想。虽然种植的面积仅仅是试验性的分把地,还是多人负责,但果实开始成熟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