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请抽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上,请抽卡-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曦现在还不知道龙阳君是上面那个,但也被这一看吓得够呛。他突然发现,有一个长得太漂亮的基佬当下属,实在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特别是在他还“没长大”的时候。

    无论如何,刘曦还是怀着虔诚的心情领取了奖励。

    “恭喜获得战国名将杀神白起!”

    “白起?!”看到眼前的人龙阳君也是惊呆了。

    白起是秦国的将领,真正意义上的战神,曾大破魏韩联军,贡献出国国都,长平之战重创赵国,生平七十余战未尝一败,为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白起出身贫寒,从最低一级的武官做起,一路升迁最后被封武安君,令六国闻之丧胆。常常有仗还没打起来,听说秦军主帅是白起,士兵就先溃逃的事情发生。

    白起一生最辉煌的一战要数长平之战,歼灭了赵国主力,此战中白起坑杀赵国降兵四十万,因此被称为杀神。

    杀降一直被认为是不祥之举,白起后来因为受丞相范雎嫉恨,被逼自尽而死。不过就事论事,长平之战秦国动用了六十万军队,补给线的压力已经达到了底线,要再养活赵国四十万降卒是不可能的,但要是把人放回去就等于白打了一仗。假如是四十万民夫,倒是可以送回去当劳动力,但是四十万军队的话要分化看管,花费的人力和时间是秦军负担不起的。所以白起选择了杀,以一场大杀震慑六国,同时也决定了自己的命运。长平之战中他唯一没有料到的大概就是赵军败得太快了。

    白起用兵强在打歼灭战,在运动的过程中找到敌军的主力,一举攻破!历史上同样擅长运动战的是孙膑,但是桂陵之战的规模远不是长平之战可比的。此后又有名将卫青、霍去病,但是这两人打的都是突袭战,攻击的都是固定目标,并没有像白起那样精准地预料敌人位置的本领。白起的战法开创了大规模集团作战的先河,他战术多变,不以攻城略地为目标,看重寻找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是一位军事才能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屈指可数的统帅。

    有幸看到这样一位名将站在自己面前,刘曦的激动可想而知。他想要走近一步,却被龙阳君挡在身后。此时白起也抬头看见了龙阳君,只是被他眼角的余光扫到,刘曦就觉得心跳顿了一拍。

    “龙阳君?今日可否一战?”白起一脸跃跃欲试。

    白起久闻龙阳君剑术冠绝天下,他攻打赵国的时候,魏国出兵援助赵国,龙阳君也在军中,他当时就想和龙阳君交手,不过后来才听说只是讹传。之后他倒是见过龙阳君一面,但那时龙阳君是使臣,不愿和他比试。因此此时又见到龙阳君,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和龙阳君比试一场。

    龙阳君冷笑道:“白将军要战龙阳随时奉陪,不过还要看皇上的意思。”

    白起这才打量刘曦一眼,咧嘴笑道:“这样可就打不起来了。”

    言罢拜倒在地:“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既来了此地,我愿为皇上效命。皇上什么都不必说,只要给我一壶烈酒一匹劣马,三年之后我定为皇上荡平天下!”

    刘曦目测白起身高超过两米,就是跪在地上依然像一座铁塔。他样貌凶恶,眉骨高高隆起,双目如电,山根很高,阔口厚唇,唇上和下巴上都蓄着短须。听到白起这样说,刘曦不禁有些好奇:“白将军要用这三年时间做些什么?”

    “自然是一口气把酒喝光,骑着劣马到边关去。三年时间,足够我在军中了解一切需要了解的事,此后皇上要用我也用得放心不是吗?”

    刘曦觉得白起这个人十分有趣,明白白起大约是想跟从前一样从最底层的军官做起,笑了笑走到白起身边把他扶了起来。

    “白将军一去三年,一壶酒怎么够?朕给你三十坛御酒如何?至于马嘛……御马监有一匹谁都驯服不了的丑马,将军可看得上?”

    白起不想要好马是为了不要让人发现他的与众不同,听刘曦这么说不由哈哈一笑:“丑马配丑人,岂不是天生一对?”

    “那朕就在长安等白将军的消息!”

    “好!龙阳君,咱们下次见面再比高下!”

    白起做事丝毫不拖泥带水,说走就走,连头都没回一下。刘曦目送他离开,龙阳君却暗自松了口气。

    “皇上下次见白起可要小心些,那人发起疯来没人挡得住。”龙阳君自认剑术无双,但在白起面前却没有多少把握能胜过白起。他曾见过白起动手,白起有着惊人的直觉,在军事上如此,在武功上也是如此。

    能够获得杀神白起,刘曦觉得未来变得更加光明了。

    七月初十,左丞相赵文山上书弹劾右丞相王庭串通已故的中山王刘靖谋反。这份奏折一出,满朝哗然。

    一石激起千层浪。

    其实对这件事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毕竟王庭已经位极人臣,就算换一个皇帝又能怎样,他总不能自己当皇帝吧?但是弹劾王庭的人是赵文山,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扳倒王庭,赵文山会这么蠢跳出来吗?要知道只要被证明是诬告,赵文山这辈子也就到头了。

    满朝文武都在好奇赵文山的奏折里到底写了什么。皇帝倒是没有让大家等太久。收到奏折后,皇帝立即下旨由大理寺出面调查此事,左右丞相都需要避嫌暂时不用上朝。

    赵文山提供的证据很快被公布出来。最主要的证据是王庭和中山王刘靖的盟书,盟书上盖有王庭的印章。这个印章王庭不常用,但是同时提供的一系列家书证明,这还真是王庭的私人印章之一。然后大理寺传召了证人王鸩,并请旨搜查了右丞相府。

    王鸩的出现让局势瞬间变得对王庭很不利。他证明王庭的确在去年年底和中山王刘靖有所勾结,中间人就是他本人,他同时也说出了王庭这么做的理由。

    原来王庭在皇帝登基的时候认为皇帝年幼可欺,打算趁此机会把持朝政,哪知道皇帝少年睿智,竟一天比一天更难糊弄,于是他就产生了换一个更听话的皇帝的想法。恰好中山王刘靖心怀不轨已久,想要谋朝篡位,双方就达成了协议,由中山王负责解决皇帝,王庭负责推举中山王登基。事成之后中山王会娶王庭的孙女为妻,并立她为皇后,而王庭的次子王鹄也会和中山王的母族李家联姻。

    这下子真相大白了。对于王庭来说,还有什么比让自己的亲孙女成为皇后,未来的亲曾外孙成为皇帝好?谁都知道当今圣上和王家已经没有血脉关系,只是出于对太皇太后的敬重才会依旧重用王庭。两相比较之下王庭会有这样的想法简直太容易理解了!

    很快有人联系到去年年末的时候,皇帝那场突如其来的“重病”,以及此后中山王意外的畏罪自杀。盟书里王庭表达了帮助中山王谋反的意愿,而中山王刘靖曾经做过什么已是昭然若揭。

    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原来当时的刺客是中山王派的。皇帝肯定知道这件事,但是为了顾及皇家体面,并没有声张。那皇帝知不知道中山王和他倚重的右丞相相互勾结呢?大多数人认为皇帝应该是被蒙在鼓里的,毕竟这一次要不是王鸩突然“大义灭亲”,连他们也没想到王庭和中山王刘靖之间会有这一层关系。王庭何其老奸巨猾,差一点欺骗了全天下的人!

    此时搜查右丞相府的衙役回来了,他们带回了另一个重要证据。王庭伪造了玉玺,还用玉玺伪造了一份传位诏书,以皇帝的名义立中山王刘靖为继承人!假的玉玺几乎和真玉玺一模一样,不过真玉玺被皇帝不小心敲碎了一个角,刚刚用黄金补上,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可见王庭是在此之间伪造的玉玺。

    连玉玺都已经伪造了,谋逆的重罪基本已经可以确定,剩下的就是一些其他罪名了。王鸩同时还揭发王庭的两个嫡子王鸥和王鹄贪赃枉法。这件事其实之前在官员审核中被查出来过一次,只是因为当时太皇太后突然重病被压了下来。但是这一次显然证据要更充足,王鸥和王鹄做的事情也的确令人震惊,国库里只有数百万两银子,而这两人这些年贪污所得竟有两千万两之多,足足是大焉国库的近四倍!更不用说这两个平时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谋财害命,强抢民女,那都是家常便饭,甚至连王庭的庶子们也都饱受他们欺凌。王鸩的一个嫡亲兄长就是因为新婚妻子被王鹄强占,一怒之下自尽而死。

    大焉讲究的是齐身治家平天下,王庭家中有如此大逆不道之人,王庭以往还对他们百般纵容,这立即激起了士大夫们的反感。王庭连家都治不好,又怎么能治国?怪不得大焉国力日益贫弱,看看王鸥和王鹄搜罗的那些金银珠宝就知道王庭管着的国库里的钱都去了哪里!

    更有一些低级官吏,朝廷经常说国库没钱,延发他们的俸禄,令他们的生活过得极为拮据。如今听说了王庭的事,这些人纷纷做起了打油诗嘲讽王庭。猛然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右丞相,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上到皇帝下到百信,竟没有一个同情他。

第38章 黄粱美梦已成空() 
玉玺又回来了。虽然不得不把玉玺敲掉一个角再镶上黄金,不过刘曦一点也不心疼。他倒是很好奇龙阳君在这件事中扮演的角色,龙阳君到底是几时和王鸩扯上关系的呢?

    现在玉玺在刘曦手上,他想怎么偷梁换柱都可以。“伪造玉玺”的事一曝光,王庭就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这可比一份语焉不详的盟书给力多了!

    对王鸩这个人刘曦还有些印象。行刺事件发生后,要不是因为他和中山王喝酒作乐,回去后被王庭毒打了一顿,高力士也不会对王庭有所怀疑。

    王鸩作证揭发他的父亲,赵文山借此扳倒他的政敌,其中还涉及到龙阳君盗走的玉玺,这件事还真有些扑朔迷离。刘曦决定抽个空好好问问龙阳君,这份“大礼”的始末。不过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帮赵文山一把,毕竟王庭下台是刘曦喜闻乐见的事。

    从赵文山上书弹劾王庭那天起,皇帝就掐断了王庭和宫内的联系,以至于太皇太后至今对这件事还蒙在鼓里。

    第二天,皇帝一脸悲愤地宣布中山王谋反确有其事。当时皇帝才登基没多久,对这位素未蒙面的皇叔想要谋害自己感到十分伤心。因为顾念着骨肉亲情,事后并没有怎么处置中山王,不但保全了他的名誉,还赦免了他的家人。不过皇帝也没想到,中山王竟然会和他最信任的右丞相早有勾结,要不是这件事突然大白于天下,恐怕王庭还会找下一次机会来害他。

    皇帝很伤心,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群臣自然是更加激愤了,就连铁杆王党都不敢站出来为王庭说话,反而琢磨着如何戴罪立功,揭发王庭,好让自己逃过一劫。

    王庭被捕下狱,皇帝龙案上弹劾王庭及其党羽的奏章越来越多,大理寺里和此案相关的证据也越来越多。明眼人都知道,王庭这一次是彻底完了,就算皇帝饶他一命,他能不能熬过两个最爱儿子的死也是个未知数。这一回皇帝说什么也不打算让这两个败类继续活下去了,仅仅是案发后的第三天就宣判了王鸥和王鹄死刑。让刘曦觉得可惜的是,两王虽然同气连枝,王巨臣却和此事扯不上一丁点关系,他想要借机打击王巨臣的主意落了空。

    在狱中的王庭直呼冤枉,说他想见太皇太后。要说王庭冤枉的确是有一点的,抛开玉玺的事不谈,王庭让王鸩和中山王结盟的时候,曾叮嘱过王鸩不要留下证据,但是后来王鸩告诉他中山王一定要他立下盟书,于是他就让王鸩用假印章欺骗中山王,哪知道王鸩竟然取了一个不常用的真印章和中山王签订了盟书。

    杀王庭的呼声越来越高。皇帝带着王家的累累罪证去见了一次太皇太后,在大量证据面前太皇太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皇帝离开。她要闭门念佛,祈祷佛祖可以原谅王家犯下的罪行。太皇太后终于还是没有去见王庭,她让王家的族长将王鸩划出族谱,又命人把她亲手抄写的十疏送到皇帝面前。太皇太后的意思很简单,她不是不想保王庭,而是连她也保不住王庭,所以她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皇帝放过王巨臣。

    皇帝也不打算用这样的罪名牵连王巨臣,因为这样做只会让天下人同情王巨臣,成就他的名声。他倒是特意去见了一回王鸩,因为他实在很好奇王鸩是一个怎样的人。据龙阳君说,离宫的那些日子他有大半个月都藏在王庭府中,准确的说是在王鸩那里。

    刘曦原以为王鸩是因为有野心、想要出头才会和赵文山走到一起,但王鸩做这件事的理由却是为他的同母兄长报仇,他复仇的对象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和另外两个兄长。

    王鸩外表阴柔尖刻,王庭很不喜欢他,所以才会选他作为一颗可以随时丢弃的棋子。王庭甚至还为了表达不愿庶子和藩王混在一起的意思,真的把他的腿打断了,让他好几个月都不能出门。现在王鸩虽然被赶出了王家,但刘曦觉得他这个人做事很果断,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忍一般人所不能忍,等这件事过后倒是可以重用一番。

    “公瑾,你说接下来该怎么办?”

    早在嘉禾元年初,周瑜就给刘曦定下了坐山观虎斗的计策,先对付王庭,等赵文山动手,他需要做的只是在所有人都认准了一个“真相”之后做出决断。现在这个计策已经奏效,刘曦很想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周瑜笑了笑道:“皇上是担心太皇太后,还是王巨臣?”

    刘曦微微吃惊:“公瑾怎么知道朕担心的是此二人?”

    “王庭已经废了,是死是活都没什么要紧,以皇上的个性,必定不会杀他,但他此生都会活在悔恨之中,恐怕比杀了他更加让他难过。太皇太后毕竟是宫中地位最高的人,她历经三朝,对大焉有很强的影响力,要是因为这件事和皇上心生嫌隙,是皇上不愿看到的。并且皇上也的确不希望太皇太后为此事伤心,所以才会觉得难办。至于王巨臣,王庭倒了,他的党羽树倒猢狲散,除了那些有罪的,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