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晚清之谁与争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晚清之谁与争锋-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烨喝道:“不要多问,王爷可在府中?”

    侍卫吓了一跳,连忙点头道:“今天王爷没有出门,正在府中休息呢。”

    郭烨喝道:“快。带我去见王爷!”

    在侍卫的带领下,郭烨来到了书房,见到奕忻。

    奕忻看到郭烨吓了一跳,这个家伙到底是怎么了,两眼血丝,一身的尘土,什么事情,这么紧急?

    奕忻问道:“郭烨,你这是……”

    郭烨急声道:“王爷,两件事情。一喜一忧!”

    奕忻心头一惊,问道:“喜得是什么?忧的是什么?”

    郭烨叹声道:“条约。皇上已经盖印了,这是大喜,至于大忧,皇上……驾崩了!”

    啊!

    奕忻犹如五雷轰顶一般,傻在了当场,皇上驾崩了,那不等于清朝塌了半边天,这个郭烨啊,真的不知道轻重,皇上驾崩面前,任何事都是浮云啊!

    “皇上啊!”

    奕忻一屁股跌坐在了椅子之上,放声痛哭!

    兄弟之情,君臣之义,即便是两个人速来不睦,这个时候,也不能不悲从中来。

    郭烨登时就急了,连忙扯起恭王,急声道:“王爷,这个时候还不是悲伤的时候,报丧的信使只怕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到的,现在这个热河都在肃顺一党的控制中,只怕新君当政,王爷,咱们的处境,两宫的处境,甚至新君的处境都不妙啊,你这个时候还有心思大放悲声?”

    恭亲王闻言,身体登时一僵,缓缓的看向了郭烨。

    郭烨苦笑道:“皇上在临终之前以交换条约为名,将我赶出了热河,不就是怕我们里应外合么?现在肃顺已经掌握了朝中的大权,新君年纪不过五六岁,什么都还不懂,一朝政令全部掌握在肃顺的手里,您说你现在的处境……”

    恭亲王心头咯噔一下,推开门喝道:“额吉尔!立即那我的名帖去见文祥大人,请他过府议事,十万火急!快!”

    时间不长,文祥就抵达了恭亲王府,见到了两人。

    看到恭亲王满面悲戚,文祥心头涌起了一股不祥之兆。

    文祥连忙问道:“王爷,郭大人,什么事情,这么着急?”

    郭烨苦笑道:“文祥大人,我刚刚从热河回来,皇上驾崩了……”

    啊……

    文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开始了悲号:“皇上啊,老臣没能见您最后一面啊……”

    恭王喝道:“好了,文大人,不要这样了,现在情况不妙,咱们先说正事,再叙悲情……”

    文祥抹抹眼泪,悲声道:“王爷,还什么比这更不妙的吗?”

    郭烨答道:“文大人,现在整个热河行在都被肃顺控制了,咱们与肃顺速来不睦,新君少不更事,你说我们能够有好果子吃?”

    文祥犹如晴天霹雳一般,顿时脸色苍白,这个肃顺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倒在他手里的大佬没有几十个,也有一打了,如今他大权在握,真的要动手打击自己这些政敌的话,只怕没有一个能够躲过一劫的,即便是王爷,也绝对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文祥嗫嚅道:“郭大人,不会吧,再怎么说,王爷也是堂堂的大清第一亲王,皇家贵胄,能力、资历、身份、威望,哪一项是肃顺能够比拟的?”

    郭烨苦笑道:“文祥大人,您也太天真了,如果真的如同你说的那样,皇上感觉到自己撑不住的时候,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召王爷急赴热河,进行托孤大计!但是现在呢?皇上都已经驾崩了,你们都还没有得到任何消息,虽然我是第一时间就往回赶,但是我们毕竟不是七百里加急啊,我们能够比得上朝廷七百里加急信使?”

    恭王沉声道:“不错,郭烨说的有道理,现在我们已经成为板上之肉了,只能任人宰割了,但是我不甘心,凭什么?论才能,论身份,论地位,本王哪一样比他们差?”

    文祥问道:“郭大人,那你的意思呢?”

    “静观其变!”

    郭烨答道:“现在我们也只能静观其变了,我想最迟明天下午,热河方面的消息就会传到京城来了,我们必须要赶紧将条约进行换约,敦促英法联军退兵了,剩下的事情,王爷,这个时候只有你才有足够的能量与肃顺掰一次手腕了,其他的,即便是僧王都差得远,毕竟肃顺现在是顾命大臣,由托孤遗诏,等闲人是奈何不了他的……”

    (。)

第二百二十六章 顾命臣 下马威() 
此时的热河却也已经是素幡一片,哀声遍地了,驻扎热河的京营、衙门以及当地的僚属无不举哀,满目凄惶!

    懵懂无知的大阿哥载淳在八位顾命大臣的拥戴之下,登上了大位。

    顾命八大臣面奉圣旨,辅弼幼主,赞襄一切政务;皇后晋位太后,称母后皇太后,恭号慈安;兰贵妃封太后,称圣母皇太后,恭号慈禧。两宫太后共同掌管着先帝的印鉴,一切旨意均须两宫盖印之后,方才能够生效。

    一匹匹快马信使从热河奔向四面八荒,将皇上驾崩的消息传递开来。

    不过,随着消息的传开,朝野上下不满的声音也一步步的迸发出来。

    第一,顾命八大臣竟然没有第一亲王恭亲王奕忻,这是什么道理,论亲疏,奕忻乃是先帝胞弟,论地位,更是道光先帝遗命的铁帽子亲王;论能力,奕忻的的才华有目共睹,论功绩,奕忻在两次谈判之中,可是作为中流砥柱出现的,两次条约都是以他的名义签订的!顾命大臣之中竟然没有恭亲王,这让几乎所有的大臣们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第二,顾命八大臣全部进入了军机处,但是,八位军机大臣,全部都是肃顺一党的人把持,几乎没有一个其他派系的人,哪有这样行事的?虽然肃顺为先帝器重,但也不能这样为所欲为啊,朝堂与地方,大佬们比比皆是,总要有所制衡跟照顾才是,看看八大臣。除了那个景寿之外。清一色的肃顺党。甚至连皇家一系的一个亲王都没有,如果说恭亲王受到先帝猜忌,大家还能够接受的话,那其他的亲王呢?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啊!

    第三,肃顺与两宫不和的声音,也开始渐渐传扬了开来,特别是西宫与肃顺之间。自始至终就有些不睦,现在更加不平和,肃顺以顾命大臣之尊,手握大权,只顾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却全然忽视了两位太后的意见与感受,那这闲话,还不飞似得从热河传播开来?

    西宫西暖阁,西太后慈禧的脸色通红,叫道:“姐姐。有他肃顺如此做事的吗?这还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天下吗?真是岂有此理!”

    刚刚的那一幕实在是将两宫太后气得不轻,肃顺竟然拿着一道谕旨过来。请两宫用印,没有想到,谕旨之上,写的赫然是改元之事!

    先皇大行,新皇登基,这改元乃是重中之重,皇帝亲政的话,也会想众臣们垂询,皇帝年幼无知,那就更要慎重了,军机处的大佬们,自然是应该合议拟定出几个来,请两宫太后圣裁,然后用印的,没有想到,这个肃顺竟然直接提出了“祺祥”的年号,而且只有这一个,写进了谕旨,那岂不是明摆着说,这年号就这样定了,我们几个商量下来的事情,没有反驳的余地吗?

    肃顺骄横的嘴脸登时暴露无余,不要说脾气刚烈的慈禧了,即便是生性敦厚的慈安,也是脸色大变,心头大是不悦!

    “哼!”

    慈禧冷哼一声,问道:“肃顺,先帝在日,你们也是这样的规矩?”

    额……

    肃顺脸色大囧,没有想到慈禧的词锋竟然如此犀利,这与直斥其非没有什么区别了!

    不过,肃顺不愧是肃顺,旋即镇定下来,冷笑道:“太后,建号改元,乃是国之重事,现在皇上年幼,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也只能多担待一些了。建元祺祥,取其丰足祥和旨意,现在朝廷内忧外患,内忧悍匪,屡剿不绝,外有列强欺凌不断,国事日艰,臣以为此年号正好上体天意,下合民心,期望个吉利啊。”

    说这话,肃顺从身边拿出来了一个锦盒,打开来放在两宫的面前,笑道:“太后,这是臣命人督造的祺祥通宝的样子,一旦我们改元祺祥,就立即下旨命户部督造,通行天下!”

    慈禧的脸色涨红如同茄子一般,一旁的慈安也有些做不出了,这是什么行径?如果说之前的那个算是弄权的话,现在这种行为,那不啻于狠狠的打脸了,现在改元的圣旨都还没有钤印呢,这个肃顺竟然连新的通宝都给做好了,这不等于完全将两宫架空了吗?

    但是,肃顺现在就这样立等着两宫用印,怎么办?不给盖章?那岂不是把两宫跟顾命大臣之间的矛盾完全计划并且公开了吗?现在新皇刚刚登基,可是容不得出现半点乱子!

    慈禧与慈安忍气吞声,也不得不在圣旨上用印,肃顺拿起圣旨,得意洋洋的向着两人微微躬身,昂头走了出去!

    太嚣张了,太嚣张了!

    简直是岂有此理!先皇尸骨未寒啊,这个肃顺就如此的嚣张跋扈哦,如果再过一段时间,被他将朝廷的局势完全掌控了的话,那还得了?即便是他要篡位,又有谁能够拦得住他?

    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件了,之前的用印,虽然偶有分歧,但是,两宫太后,还能够勉强接受,但是这一次,使得他们两个人实在是难以接受了!

    “姐姐,难道我们就这样一让再让吗?在这样下去,我们会被肃顺一党活活逼死的!”

    慈禧恨声道。

    “妹子,肃顺却是嚣张跋扈了些,可是,毕竟他是先帝的顾命大臣,托孤之重,我们又能如何?咱们不过妇道人家,对于政事都是外行,皇帝有年幼无知,我们即便是想要改变局面,也不可能啊……”

    慈安虽然心头愤恨,然则毕竟稳当些,涩声答道。

    慈禧不由的一滞,是啊,即便是肃顺嚣张一些,又能怎么样,整个朝堂,连个掣肘的人都没有,还能够怎么样?

    旋即慈禧冷笑道:“姐姐,这大清朝毕竟还是爱新觉罗家的,不是他肃顺家的,我这就想辙子,我就不信了,整个大清朝就没有人能够制得住他肃顺,实在不行,京城不是还有老六呢么?”

    慈安心头一惊,疑声道:“老六?你说恭亲王?他能行吗?现在他可是没有什么权力,只是一个清闲王爷罢了……”

    即便是名分再高,没有权力,尤其是没有拿到先皇遗命,再怎么样都是名不正,言不顺!

    (。)

第二百二十七章 老娘跟你们死磕到底!() 
慈禧咬牙道:“姐姐,行不行,咱们也都得试试!总不能任由着肃顺这样肆意胡来,我就不相信没有人能够制得了他了,可惜了……要不然,一定将他收拾了!”

    慈禧那句可惜了,没有说出来,但是在她心中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郭烨,那个无所不能郭烨,不论是在床上,还是在战场上,亦或是洋务上无所不能的郭烨,如果不是皇上突然将他派回了京城的话,自己又怎么会如此惶惶不安呢,毕竟他可是与自己有了那一回了,肯定会全力以赴帮助自己的。

    只是,这样的场合,这样的话,绝对是不能说给慈安听得,不然的话,后官与外臣过从甚密,这个端正方严的圣母皇太后,眼中可是容不得沙子!

    慈安问道:“妹子,你打算怎么办?”

    慈禧低声道:“朝廷上,我还是能够找上几个人的,我打算让人上折子,奏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垂帘听政?

    慈安大惊失色,急道:“妹子,这可是在历代没有成法的啊,坏了祖宗的规矩,我们即便是贵为太后,也难逃恶果……”

    慈禧低声答道:“所以,姐姐,我是让人上折子,如果不成,那也没有什么影响,大不了咱们不用印,就当没有这回事,罪责都在上折子人的身上,如果成了,垂帘听政,我们也就有了话语上的一些权力了,总是可以给肃顺一些掣肘的!而且,不搞出一些动静来。那个老六又怎么会露面?他可是谨慎的很……”

    果不其然。第二天。监察御史董元醇递上了折子,言当朝皇帝年幼,不能视事,即便有顾命大臣在彼,然则尽皆外人,实有不妥,是以恭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并从近支亲王之中简拔两人进入军机处。处置朝政。

    折子刚刚递上去,肃顺等八个人就已经急眼了,什么意思?垂帘听政?哪有这样的道理,先不说大清开国以来,从来没有这样的祖制,即便是辅助三任皇帝的孝庄太后,都没有这样做,两个没有见识的妇人就想垂帘听政,这不是母鸡司晨吗?荒唐!再有一点,什么叫再从亲王中简拔两人处置朝政?近支亲王。那不明摆着是让恭老六进入军机处吗,如果那个顶着铁帽子亲王的家伙进入了军机处辅弼朝政。那哪里还有他们施展的地方?更加的荒唐!

    肃顺头一个跳了出来,厉声道:“荒唐!垂帘听政,大清开国至此近两百余年,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垂帘听政一说,你是想要效法武周之事吗?董元醇,你置大清江山于何地?来人,给我打去董元醇的顶戴花翎!”

    效法武周?

    这一下子不要说是慈禧了,连慈安都脸色激变,岂有此理,肃顺好大的胆子啊!

    “肃顺,你无礼!你将本宫与东宫太后看做什么?那个窜了李唐天下的武则天?放肆至极,我看该摘去顶戴花翎的是你!”

    慈禧愤怒的咆哮道,实在是忍无可忍了,这简直是当中扇两宫太后的耳光啊,忤逆犯上,无过于此!

    肃顺心头也是大惊失色,意识到了自己说错了话,毕竟两宫太后才是名义上最高的权力掌控着,两枚印章可是掌控在他们手上呢,自己刚才的话,实在是过火了。

    肃顺脑袋一低,不变在说话,向着一旁的杜翰使眼色,这顾命八大臣之间,有点真本事的人并不多,肃顺算一个,杜翰与穆萌算一个,其余的都不足为外人道。

    而且杜翰的老父更是堂堂的帝师,享尽了咸丰一朝的荣宠,地位最是超然不过。

    这个时候,该是杜翰站出来说话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