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晚清之谁与争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晚清之谁与争锋- 第4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第九百六十九章 西伯利亚铁路计划() 
“嗯,不错,就是侵略,在华夏帝国整顿完内部事务之前,一定要完成对乌苏里江流域的控制,甚至连蒙古高原都不能放过!”

    亚历山大眼睛中冒出了贪婪的火焰,上一次,是沙俄打输了,那是因为当时侵略乌苏里江的兵力都是最弱小的,而且仅仅不到万人,这一次一旦动手,那就绝对不会那么大意了!

    “特里耶维奇,即便是满清帝国不是对手,我们也必须要做好准备才行,而且也要知道华夏帝国的态度,一旦他们坚决反对的话,我感觉我们不会占到什么便宜的,毕竟现在英法各国已经承认了华夏帝国有资格击沉满清帝国所有的疆土,现在就开战,绝对会影响到我们的军购的……”

    “我们只需要做好准备就行,陛下,从中西伯利亚军区调动六万兵力,向着远东地带运动,威胁远东与蒙古高原,时机成熟,就一口吞掉外兴安岭的广大区域,时机不成熟的话,那就搂草打兔子,将蒙古高原给抢了……”

    特里耶维奇阴声答道。

    “那好,就依你的意思,不要说两三千挺了,直接订购四千挺,我们用得着!”

    亚历山大二世不愧是十九世纪的一代雄主,雄心勃勃,做事果断,远东地带是沙俄扩大侵略的最佳跳板,只要掌握了远东,不管是日本,还是华夏帝国都会处于自己的威胁之下!

    下定了决心,亚历山大就不再犹豫,调兵,“特里耶维奇,六万兵力只怕难以控制远东的局面,要么我们不做,要做,那就必须战而胜之,有着足够的把握,反正时间有的是,我们不可能立即发动战争,再从西西伯利亚调动六万兵力,向着中西伯利亚地带运动,等待时机成熟,出动十万人以上的兵力,再次入侵中国!”

    即便是华夏帝国真的要出兵干涉,那也要试上一试,最好将华夏帝国给打趴下,如果普鲁士与华夏帝国一东一西全部崛起的话,那整个沙俄帝国的日子也不好受,到时候谁也惹不起啊,趁着华夏帝国还没有崛起的时候,先将关外地区占领,站稳脚跟,到时候,即便是那个郭烨再厉害,想要将自己的雄兵驱逐会西伯利亚,也难如登天!

    亚历山大心头盘算着,不过,他也忘记了,英法西三国联手都没有奈何的了郭烨,他仅仅靠着沙俄一个国家的力量,就想遏制住华夏帝国的崛起,无疑是痴人说梦!

    亚历山大在国内做着准备,北京城,埃尔南德夫则是一次次的与李鸿章、唐廷枢等人进行着沟通,希望能够拿到一个合适的价格。

    现在为了能够拿到一个便宜的报价,埃尔南德夫连脸都不要了,这件事情让他办得已经惹得沙皇不满了,如果还拿不出一点成绩,只怕自己的公使位置都要搬家了……

    “李大人,李大人,咱们万事好商量,希望贵国能够将重机枪的报价降低一些……”

    “唐大人,唐大人,求求你了,两千两一挺重机枪,我真的很难想沙皇陛下交差啊……”

    ……

    埃尔南德夫不厌其烦的央求着,软磨硬泡,最后,将两个人磨得的实在是受不了了,不得不答应给沙俄优惠五十两银子……

    五十两?

    埃尔南德夫嘴里一片苦涩,两个人态度坚决,五十两已经算是最大的让步了,要知道这个价格比之普鲁士要贵上三百多亮银子啊,整个军购拿下来,要多付出数百万卢布的!

    不过,便宜一点算一点,总比什么都得不到强得多。

    最终,埃尔南德夫不得不硬着头皮签订下了军购合同,向华夏帝国采购四千挺重机枪,分三年付清。

    消息很快传回了圣彼得堡。

    亚历山大二世气得脸色铁青,特么的,这就是欺负沙俄啊,郭烨,你等着老子的,老子跟你没完,早晚要将这笔钱给成倍的收回来!

    不管是亚历山大生气,其他的人也气得不行,欺人太甚!

    “嘿嘿!陛下,可惜现在咱们没钱,如果有足够的金钱的话,我们就修建一条从圣彼得堡直通东西伯利亚的铁路,只要修剪好了,咱们沙俄帝国的大军就可以沿着铁路长驱直入,直抵华夏帝国,到时候,调动数十万大军,将华夏帝国给彻底打趴下!”

    特里耶维奇狠声说道。

    “哼!”

    亚历山大二世怒哼一声,特里耶维奇说的不错,如果自己的军队能够大规模的调往远东,真的想将华夏帝国给覆灭了,凭借着沙俄近百万的兵力,这个也不是做不到!

    但是,亚历山大二世以前也就想想而已,如果还是满请朝廷当家做主,那不用太多兵力,仅仅出动数万兵力就可以做到,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华夏帝国崛起,郭烨麾下的精兵太不好惹,没有二十万以上的兵力,想要席卷整个中国那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想要正面击败郭烨都不可能!

    不过,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虽然这个计划,没有十年八年的时间,不可能完成,而且投资巨大,但是,一旦完成了,那其中蕴藏的巨大的利益是不言而喻的!

    “修建西伯利亚铁路?”

    亚历山大说道,“这个主意倒是不错,不过,横贯整个西伯利亚的话,起码也有六七千公里,这样的投入可是太大了吧?”

    财政大臣维特维奇嘴角一抽畜,答道:“陛下,这个投入只怕不是一般的大,而且西伯利亚气候严寒,太冷了,途中要经过冻土带、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地形复杂,气候恶劣,想要修建铁路,比之在东欧地带修建铁路要贵上一倍不止,六千公里铁路,我们起码要消耗一亿多卢布啊,根本不是我们现在的国力能够承受的起的……”

    一亿多卢布,要知道现在整个沙俄一年的财政也不过七八亿卢布而已,占据了一年财政收入的七分之一还多,确实是难以承受……

    “一亿多卢布?哼,对于开发西伯利亚的广阔资源与远东利益来说,也算不了什么,我决定了,立即启动西伯利亚铁路筹备委员会,对这个工程进行前期论证与地质勘测,一年不成,两年,两年不成三年,哪怕是花上十五年、二十年的时间,也要修建好这条铁路,这将使我们侵略远东最关键的战略,绝对不能够动摇!”

    亚历山大二世对于特里耶维奇无意间说出来的这个计划,非常的感兴趣,依然是兴致盎然了,迫不及待的下达了命令。

    “是,陛下,我这就着手准备!”

    特里耶维奇答应一声。

    (。)

第九百七十章 送行() 
终于搞定了各国公使,郭烨的心情总算是放松了下来,济南兵工厂一年七千挺重机枪的产量,全力生产,单单是这一个工厂,一年就可以为帝国提供六七百万两白银的利润了,算上弹药以及步枪、火炮的话,突破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的利润,都很有可能,这就是一个庞大的印钞机!

    京城的事务渐渐的安稳了下来,左宗棠与李鸿章,也开始了前往西北、西南的准备,每个人统领一个军团的兵力,至少要在边陲赶上四五年时间,等待边陲彻底稳定了方才能够回来。

    郭烨亲自来到了南苑大营,为两位疆臣送行,两支兵力虽然并不是人民军的主力,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整顿,战力也已经不容小觑了,仅仅是震慑边陲的叛乱,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战旗猎猎,枪炮森森,人民军将士气势如虹,早已经不复数年前绿营、旗营那样的萎靡的态势。

    如今所有的人民军全部剪掉了长长的辫子,根据郭烨的要求,所有将士头发不得超过两寸,至于服装也是全部都褪去了花眼鵰翎,蟒袍玉带,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身英姿飒爽的新式军装,以中山装为基础的新式军装,干净利落。

    为了给两个军团七八万将士赶制这些军服,京畿一带的被服厂都要忙疯了,两身夏装加在一起,可是十余万件夏装,可不是那么容易赶出来的,赶完了这些夏装,还要再次赶制冬装,西南方向到还少说,冬季到没有多寒冷,但是西北方向,到了冬天可是寒冷很,没有棉服御寒可是绝对不行的。

    左宗棠与李鸿章都是行家,自从随着曾国藩剿灭太平军以来,大小仗打了十余年,都是名重一方的帅才,单单是这身衣服的变化,两个人就已经感觉到了郭烨力图变革的决心,衣服只是外在的,最重要的改变就是来自于人民军的风貌,鲁军的精神已经渐渐的渗透到了五个军团的内部了,这股精气神绝对不是满清的军队能够比拟的!

    两个人对郭烨打心底里佩服,真的是服气了,凭借自己两个人的能力,训练一支精锐,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想要如此大的变化,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季帅,有了这数万精兵,不管是西南,还是西北,我想都应该是稳如泰山了吧,什么西北的回乱、马匪,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李鸿章豪气大涨,高声笑道。

    左宗棠点点头,笑道:“不错,少荃,现在我们所有的军队都已经完成了火器的装备,整个军队都几乎再也看不到刀剑的影子,至于弓箭,现在只怕都要当做木柴烧饭了吧?陛下,这可都是您的功绩,没有您,咱们想要完成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那是不可能的!”

    郭烨笑道:“所以说,要有变革的胆略与气魄,要有经济天下的胸怀与抱负,于是畏缩不前,永远无法改变当前的状态,我们现在遇到的阻力还小吗?民间对于削发、易服这样的事情,抵触可是不小,都是满清的一老一少,这些人都已经被满清的统治给洗脑了,他们也不想想,什么才是真正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三百年前,为了保住头发衣冠,多少前辈英烈,人头落地?汉家衣冠才是真正的正统,这些辫子马褂只不过是满人强加给我们的,倒成了他们的宝贝,实在是可怜的很……”

    左宗棠与李鸿章都是饱读经史,对于这些故事,自然是耳熟能详,原来他们也都未在意,不过,渐渐的才发现,原来时间真的可以磨灭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记忆,一旦养成新的习惯与观念,再想改过来,又是一场新的腥风血雨,只是这腥风血雨被郭烨给制止了。

    郭烨对于这些,只是提倡,诱导,却不是死命令,只有军队与百官才必须削发易服,对于老百姓来说,你们愿意留着,就留着,那也是无所谓的事情,一旦潮流涌起,这些落后于时代发展的东西,毕竟被淘汰,用不了三年的时间,只怕华夏帝国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减去那条丑陋的辫子的!

    “季帅,荃帅,其他的都不说了,治理地方的经验,你们远胜于我,到了成都与兰州,只有两件事情是我要叮嘱你们的……”

    左宗棠眉头一挑,问道:“那两件?”

    “第一,轻徭薄赋,鼓励农商,要注意引入西洋的技术,如果财政有宽裕的话,不妨筹办几个大型的工厂,可以在未来很好的补充地方财力;第二,重视教育,特别是西方的教育,别的不多说了,想要尽快改变民间愚昧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推行教育,不要怕有阻力,也不要怕民众开蒙之后难以管理,只有他们的智慧完全爆发出来,咱们泱泱中华,才可能算得上真正的崛起,你们两位可是要给这些地方夯实基础!”

    两个人对望了一眼,点头道:“陛下放心,这两件事情,我们自然会全力做好的。”

    李鸿章沉吟了一下,答道:“陛下,只是不管是西南,还是西北,都是民生凋敝的地方,手中没有钱粮,什么事情可是都做不成的……”

    郭烨微笑道:“这个还不简单?为了让你们放手大干一场,我决定西南与西北六省五年之内,无须向中央政府缴纳任何税赋,所有的税赋都留在当地,助力你们的发展!”

    免去五年税赋!

    好大的手笔!

    虽然六省贫穷,但是一年的税赋也不再少数啊,五年时间,六个省份起码可以截留上千万两白银,有了这上千万两白银的收入,什么事情做不起来?

    “陛下果然是明见万里,深谋远虑啊,臣等佩服!”

    左宗棠与李鸿章都兴奋了起来。

    “其他的不多说了,你们记住了,给你们免了这么多的钱粮,可是不能让底下的官员都给贪了,到了成都兰州之后,全力整顿吏治,不光要杀鸡儆猴,必要的时候,牵出几个猴子、甚至老虎,都给我杀了,满清遗留下来的官僚,我信不过,这些人没有几个干净的,不狠狠的整治,我们新帝国用不了多少年,照样会垮掉!”

    (。)

第九百七十一章 有子郭望() 
渐渐已经到了启程的吉时,郭烨笑道:“好了,季帅,荃帅,我就不在于你们废话了,大西南与大西北可就全部交在你们手里了,祝你们一路顺风!”

    左宗棠与李鸿章笑着拱手行礼,转身准备上马。

    正在这个时候,郭烨机要参谋秦天快速的跑了过来,来到郭烨面前,敬礼道:“陛下,美利坚薛福成大人急电!”

    左宗棠与李鸿章心头一愣,停了下来。

    郭烨皱皱眉头,问道:“什么事情?”

    秦天嘿嘿笑道:“陛下,当然是喜事了,那边的,可是给您添了一个百变胖胖的皇子……”

    郭烨心头狂喜,一把将电报抢了过来,“七月十三日辰时,皇子降生,举国之幸,臣为陛下贺!”

    短短的几个字,郭烨心头清楚,远在美利坚的兰儿给自己添了一个儿子啊,当然是大喜事了!

    左宗棠与李鸿章心头有些疑惑,美利坚?皇子降生,怎么电报从美利坚发过来的?难道陛下在美利坚还有一段姻缘?

    “陛下,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了,臣等恭贺陛下又得皇子,华夏帝国后继有人了……”

    即便是有些疑惑,两个人同样也要先行恭贺再说,皇子降世,可不是小事情。

    “陛下,您在美利坚……”

    李鸿章不便多问,但是左宗棠可是没有这个避讳,两个忘年之好,交情深厚,现在虽然有君臣之别,却也不用那么见外。

    郭烨脸色一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