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晚清之谁与争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晚清之谁与争锋- 第4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负责帝国对欧洲的所有合作交流事务!”

    俾斯麦心头yi惊,旋即大喜,别的不说,很明显,这是华夏帝国认同了与普鲁士建立深切合作的愿望啊,这个石达开可不是yi般人,而且,yi个伯爵的身份,也已经是尊贵无比了,要知道,自己身为首相,也不过才是yi个伯爵而已,这样yi个人常年在普鲁士负责欧洲事务的话,那普鲁士绝对是近水楼台啊!

    “哈哈,是的,是的,那我应该改biàn 称呼了,亲爱的伯爵先生,公使阁下!”

    两个人可客气几句,走入了宴会厅。

    俾斯麦走到了中间位置,高声道:“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热烈欢迎华夏帝国驻欧洲公使石达开伯爵!”

    周围掌声雷动,石达开微微点首示意,毕竟来到普鲁士的时间还很短,这德语还没有掌握,沟通起来,颇为不便。

    说是宴会,其实只不过是yi个形式而已,真正的目的,是俾斯麦要借着宴会的名义,暂shi 掩盖住yi切,以便到了公布的时候,才会有震hàn 的效果。

    在酒会上停留了不长的时间,俾斯麦与毛奇c罗恩就陪着石达开退出了酒会,三个人来到了yi个巨大的会议室,几个人做了下来。

    “公使先生,您真的得到了华夏帝国的任命?”

    军政大臣罗恩急急的问道。

    石达开点点头,答道:“罗恩先生,我想这个事情,是不能拿来开玩笑的,我已经得到了我们陛下的委任电报,委任状与国书现在已经有专人乘船前来普鲁士了”

    “太好了!”

    俾斯麦叫道:“伯爵先生,明天,明天我就会向我们威廉皇帝陛下启奏,请他出具国书,向华夏帝国派遣公使团,来,我们共同预祝普鲁士王国与华夏帝国的友谊天长地久!”

    几个人笑着举起了酒杯。

    俾斯麦目光炯炯的看着石达开,问道:“既然如此,那我想必贵国的皇帝也已经知道了我们购买重机枪的采购意向了吧,不知道他是什么意见?”

    石达开笑道:“俾斯麦先生,贵我两国建交伊始,也是我们伟大友谊的开始,yi个重机枪采购案,自然不在话下,不过,我们华夏帝国也有同样的需求,还请贵国能够出手相助”

    俾斯麦眉头yi扬,知道,这才是关jiàn 的所在,利益的交换!

    “伯爵先生,不知道贵国有什么样的需求?”

    俾斯麦淡淡问道。

    “俾斯麦先生,虽然我们华夏帝国也是世界上的大国,但是您也知道,由于三百年的闭关政策,我们与世界隔绝的时间太长了,导致我们缺乏欧洲各国这样的工业技术与自然科学教育体系,所以,我们的皇帝陛下希望能够与贵国在军工c造船c资源c采矿c以及基础工业等领域达成广泛的合作,将贵国的技术与人才带回到华夏帝国去,对我们的工业发展进行支援”

    石达开不卑不亢的答道。

    “哈哈”

    俾斯麦大笑道:“伯爵先生,不得不说,贵国的皇帝陛下还真的是狮子大开口啊,技术与人才对于任何yi个国家都是最重要的,这个”

    “首相先生,华夏帝国的重机枪技术装备何尝不也是yi个国家立足于世界甚至争霸世界的王牌呢?”

    yi旁的邱晴非微xiàyi 道。

    俾斯麦yi愣,看向了石达开。

    石达开笑道:“俾斯麦先生,这个年轻人是我的弟子,同时是我的外交第yi参赞邱晴非”

    “参赞先生,难道您以为yi个重机枪,就可以将我们普鲁士最引以为傲的技术与人才全部引入到华夏帝国去?虽然重机枪威力无穷,但是也不等于我们普鲁士研制不出来,三到五年时间,我们就可以攻克重机枪所有的关jiàn 技术,并且投入大规模的生产,甚至以我们的工业基础,重机枪的质量还要远在贵国之上!”

    俾斯麦冷笑道。

    作为铁血宰相,俾斯麦性格高傲,霸气十足,自然是不愿yi 接受任何形式的逼迫与威胁。

    “不得不说,俾斯麦先生,您说错了,我们不但要引入贵国的技术与人才,还想着引入贵国庞大的资金呢,我们希望能够吸引贵国的贵族与商人到华夏帝国”

    俾斯麦脸色yi变,引入普鲁士的资金?这可是yi个两刃剑,现在普鲁士即将面临战争,自己的资金都紧张得很,哪里有余力援助别人,但是很明显,投资中国,想必也可以捞到巨大的好处的,没有好处,自己凭什么将资金放给华夏帝国?

    “就单单靠你们的重机枪?”

    俾斯麦冷声反问道,“年轻人,我可是不太喜欢yi个自以为是c贪婪无度的年轻人”

    “俾斯麦先生,你们有技术,我们也有重机枪技术,我们独yi无二,世界任何yi个国家都还没有成熟重机枪技术;但是你们的技术,我们可以转向英法,转向美利坚,您应该清楚华夏帝国与美利坚联邦的亲密关xi ,向美利坚提出购买技术,不是什么难事;你们有人才,我们有资源,俾斯麦先生,您也应该清楚,我们华夏帝国国土辽阔,比整个欧洲面积还要庞大,我们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钢铁c煤矿c甚至石油,要多少有多少,贵国可是没有这些吧?你们有雄厚的资金,但是我们也有取之不尽的人力,华夏帝国人口四万万,可以设想yi下,如此众多的廉价劳动力,而且”

第九百五十六章 额外的条件() 
“而且,您怎么就知道我们华夏帝国就仅仅只有yi个重机枪可以拿得出手呢?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又如何面对四国联军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华夏帝国皇帝不光是不世出的名将,还是yi个伟大的发明家,我们的燎原yi号c二号步枪,同样比之欧洲的步枪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我们还有手雷,还有更加先进的火炮,只是,还没亮出来而已”

    邱晴非面对着俾斯麦与罗恩,谈笑自如,yi番话,将俾斯麦拍得怦然心动。

    武qi c资源c人力!

    确实如此,华夏帝国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优势,而是具备着极大的优势,如果中国的资源能够源源不断的卖到普鲁士来的话,对于未来普鲁士的发展,将会形成巨大的推动!

    “伯爵先生,参赞先生,我们还是将话题放回到重机枪上迷àn 来吧,这些合作,我们还是有着强烈的意向的,作为被英法等强国压制的两个伟大的民族,本来就应该互相帮助的,不是吗?”

    yi旁的罗恩笑道。

    石达开点点头,问道:“毛奇将军,不知道贵国想要向鄙国采购多少重机枪?另外,重机枪子弹与步枪子弹口径不yi样,同时需要我们济南兵工厂生产的特定型号的弹药,子弹又要多少?”

    毛奇忘了俾斯麦yi眼,俾斯麦点点头,是以毛奇回答。

    “伯爵先生,我们普鲁士王国,希望能够向贵国购买五千挺重机枪,分三批购入,第yi批重机枪两千挺,希望在半年内能够到货,第二批两千挺,在第二年年底起完成供货,第三批yi千挺重机枪,希望能够在第三年年底完成交货,与此同时,我们希望能够从贵国yi次性购入重机枪子弹三十万箱,第二年年底之前,贵国需要再次向普鲁士王国供应重机枪子弹五十万箱!”

    五千挺重机枪,八十万箱子弹!

    石达开的脑袋登时晕了yi下,强国真的不愧是强国,据自己了解,即便是鲁军的四个师,加在yi起,装备的重机枪也不过四百挺而已!即便是将整个华夏人民军全部装备上重机枪,也不过需要不到两千挺!现在的普鲁士yi张口,竟然就要五千挺重机枪,八十万箱子弹,要知道,整个五国大战,鲁军打出去的子弹,都不到五十万箱!

    “毛奇将军,不得不说,您的胃口才是太大了,五千挺重机枪啊,那可是五千挺重机枪,即便是济南兵工厂,全力生产,都够我们生产yi年的了,而且除了贵国之外,我们华夏人民军扩编过程中同样也需要近两千挺,我们还需要供应其他国家的需求,这个数字,很难实现的”

    “伯爵先生,您也要清楚,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多么复杂恶劣的形势,德意志需要统yi,我们需要击败强大的奥地利王国,统yi之后,我们还会面临更加强大的法兰西帝国的武力威胁,他们绝对不会允许在欧洲大陆出现yi个能够威胁到他们欧洲霸权的国家出现的,在十年到十五年之内,我们会面临两场大规模的战争,参与的兵力都不会第yi百万人,您说,对于普鲁士来说,五千挺重机枪很多吗?”

    毛奇反问道。

    上百万军队规模的战争!

    石达开听着都有些头皮发麻,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即便是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都没有发生过!而且是装备了精良的枪炮的战争!更是闻所未闻,这样大规模高烈度的战争,对于武qi 弹药的消耗,确实是太惊人了!

    “毛奇将军,可是,您想过没有,五千挺重机枪啊,这需要多少钱财?yi挺重机枪按照中国的价格,那是两千两白银,折合成英镑之后,也有三四百英镑,五千挺重机枪,那就意味着yi百五十万英镑的巨资!即便是贵国富有,也未必能够掏得起这么yi大笔财富吧”

    “什么?yi挺重机枪,你们竟然要价两千两白银?你们这是在抢劫!抢劫!”

    毛奇真的有些急了,不是yi百五十万英镑普鲁士掏不出来,只是现在普鲁士的财政也紧张的很,yi口气掏出这么yi笔巨资,对普鲁士来说,也是极不轻松的,毕竟他们还没有统yi德意志呢,综合国力远逊英吉利与法兰西。

    “当然!”

    石达开答道:“毛奇将军,物以稀为贵,要知道只要我们愿yi ,那重机枪就会真的供不应求,绝对的供不应求,英法甚至奥地利都会捧着英镑去中国购买的,而且它本身的成本就已经达到了数百两银子,军火贸易,哪yi个不是暴利呢?”

    毛奇登时被噎住了,卖方市场,你们想买就买,不想买,决不强求,反正重机枪绝对不担心卖不出去的!

    “伯爵先生,我们不但要购买这些重机枪,还要求贵国不能将重机枪卖给奥地利人以及法兰西人,因为他们在未来将会成为我们普鲁士面对的最强大的敌人!”

    俾斯麦突然插进话来。

    石达开脸色yi变,不悦道:“俾斯麦先生,在世界贸易之中,各国奉行的是自由贸易,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别国进行贸易,您这样的要求未免太无礼了”

    俾斯麦答道:“伯爵先生,你也要清楚,yi旦奥地利跟法兰西在未来的战争中使用重机枪,将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损失,这样的损失是我们不能承shyiu的!无论如何,你们也必须要做到这yi点!这是我们建立深入合作的基础!”

    石达开摇摇头,没有说话,这个事情,他是无权答应的,而且这样的事情,也容易引起别国的非议的,对于国家声誉可没有半点好处。

    yi旁的邱晴非沉声道:“首相先生,如果我们不答应法奥两国的贸易请求,那我们将会失去yi笔巨大的收益,还会与两个国家关xi 恶化,这样的后果,是任何yi个国家都不愿yi 承担的,您说是不是?我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我们的陛下曾经说过,我们的yi切行为,都是以不损害自己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还请您谅解”

第九百五十七章 《柏林条约》() 
“参赞,我们当然会拿出足够的利益来弥补贵国受到的损失,贵国要做的就是必须要接受我们的这个要求,接下来,才是就交换的利益进行谈判,不是吗?”

    邱晴非向着石达开望去,这样的绝对需要石达开来拿主意。

    石达开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答道:“首相先生,这件事情,我们必须请示皇帝陛下,不过,我们可以先就建交与深入合作这样的框架达成一致的意向,您以为呢?”

    俾斯麦自然愿意接受这样的意向,先易后难,先将简单的搞定,最后再来攻克最难的,有了前方的基础,后面才可以从容的就关键问题进行妥协。

    整整一个晚上,石达开与俾斯麦终于达成了共识:第一,双方签订《普华条约》,正是建立国家间的交往,正式互派使节;第二、双方愿意就各个领域进行合作,中国出产的煤铁资源优先供应普鲁士,普鲁士向华夏帝国转让相应的技术;第三、普鲁士愿意每年接收华夏帝国留学生赴普鲁士留学,包括军事留学生;第四、华夏帝国欢迎普鲁士商人赴中国进行投资建厂,在华夏帝国的法律下进行合法经营;第五、普鲁士愿意组织相应的工程师与教师赴华夏帝国进行工作;

    整个框架性内容没有包括任何一个具体的事项,不过,仅仅是这样一个框架,也已经是足够大的进步了,中国与普鲁士的合作,将会按照框架得到快速的发展。

    石达开辞别俾斯麦,回到了自己的住所,紧接着,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沟通,一封接着一封的电报,发挥了国内,等待着郭烨的答复。

    郭烨自然也忙活了起来,这一次,左宗棠与李鸿章以及京中的最主要的智囊全部参与了进来,开始了大范围的讨论。

    整整一天时间,这场大型的会议方才结束,郭烨的电报也发给了石达开。

    当石达开看到电报的时候,不由得露出了一丝苦笑,这个陛下张的口还真的很大啊……

    “第一,要求每年至少可以向普鲁士派遣三百名留学生,年龄从十二岁到二十岁不等,分别从事各个学科;第二,请普鲁士向中国派遣一支教师队伍,人数不低于六百人,支援华夏帝国的大学教育与师范教育,任教时间不低于三年,三年后来去自由,华夏帝国负责其薪水;第三,邀请普鲁士来华进行铁路投资建设,双方可以共享铁路收益;第四,普鲁士以优惠的价格支援采矿与化工技术设备;四个要求,而且这些要求都是郭烨给出来的底线,那意思谈判的时候,这底线是绝对不能拿出来给对方讨价还价的。只要普鲁士同意这四个要求,华夏帝国可以考虑不向奥地利出售重机枪,同时限制与法国的重机枪军售贸易,出售给法兰西的重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