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晚清之谁与争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晚清之谁与争锋- 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其谁的霸气。

    李鸿章脸色yi黑,这个左季高倒是真的不客气,径直选zé 了最难的大西北,那自己呢?选zé 两广总督?这特么的在郭烨面前,哪里还有半点威信?自己就那么不值钱?

    “好!季帅,那我就预祝你马到成功!整941个西北战事频繁,而且地处偏僻,苦寒之地,你可是要多加小心了!”

    郭烨沉声道。

    左宗棠傲然yi笑,答道:“明帅放心,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我也不能只吃闲饭不是?”

    “荃帅,我建议您去西南,担任四川总督。”

    左宗棠接着说道。

    李鸿章的脸色更黑了,这个左宗棠竟然替自己做起主来了!

    左宗棠叹口气,说道:“少荃,我也yi把年纪了,痴长你几岁,你与涤生相比,养气的功夫还是差了些,不过,这机变要比涤生强上许多,而且善于审时度势,长袖善舞,西南方向,不光是yi个四川这么简单的问题,向南是云贵,向西是青藏,都是少数民族的地带,我想子明也是想让你去那边的,也只有你才能够镇住整个西南,现在明帅手下可没有这样yi个人物,少荃,这次可是必须要辛苦你了”

    郭烨大笑道:“季高兄,虽然你言语直接了yi些,不得不说,你却是看的很是透彻,不错,想要震慑住西南,那绝对是非荃帅莫属,不过,西南也是民智未开,让少荃去哪里实在是有些屈才了,所以我准备了两广总督,荃帅,季帅已经选了陕甘总督,两广跟西南就有你选zé 了!”

    这个

    李鸿章当然想去江南,最好还是两江或者闽浙,但是,现在却是被左宗棠给逼到了墙角里,选zé 东南,那可是真的就叫人瞧扁了!

    “少荃,你还年轻,如果贪图江南的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自然是可以去闽浙与两广,我闽浙积累的人脉可以全部交给你,但是你想要建立千秋功业的话,那就必须去西南,不管是云贵的土著,还是青藏,都需要yi个像你这样的人才才能够震慑的住,甚至英吉利都在高原的对面对那里虎视眈眈,你想想,如果真的能够让西南稳如泰山,这功业岂是我左宗棠比得了的?”

    左宗棠笑道。

    “季帅,你不用激将我,嘿嘿,您年届六旬,都不畏艰辛,愿yi 远赴西北,我李鸿章正值壮年,又怎么不去西南?这四川,我去定了!”

    李鸿章慨然道。

    郭烨心头既是感慨,又是好笑,没有左宗棠的手腕,这李鸿章绝对会选zé 江南富庶之地的,谁不知道这个地方油水大?

    但是,左宗棠偏偏看出了李鸿章的念头,直接将李鸿章逼入了死角!

    “两位,我给你们三到五年时间,三到五年之后,西南西北稳如泰山,那两位还是要回到京城来的,到时候,首相与次相的位子,依旧给你们留着!不用着急,该是你们的,谁也拿不走!”

    左宗棠点头道:“事情可是就这么定下来了,不过,江南富庶之地,虽然比不上山东的蒸蒸日上,也是需要能力卓越的人坐镇才是”

    郭烨点点头,答道:“闽浙yi带,季帅,您来推荐yi个人才;湖广yi带,荃帅来推荐yi个人才,至于两江,我会将其交给石达开,山东交给李俊峰,他的能力也是不错;直隶交给丁宝桢,他在山东早已经li 练出来了;直隶的总督不需要了,直隶资源丰富,我要将他建设成yi个巨大的工业体,需要yi个对洋务非常精通的人才,也只有薛福成这样喝足了洋墨水的人才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

    左宗棠笑道:“很简单,闽浙总督,继续让沈葆桢来做吧,他在福建可是干的有声有色的,威望很高,只要从美利坚回来,就可以直接接手。”

    李鸿章也不客气,说道:“闽浙总督交给沈葆桢来敢,那湖广就交给丁禹生来干,这个人手段很是了得,精通洋务,必然能够干的有模有样!”

    郭烨点头笑道:“两位倒是对当下的能人了如指掌,不过,在京师之中,你们倒是给我推荐yi些人才,所有的人才都散入江湖,那朝堂之上可是如何是好?”

    左宗棠答道:“那就不是我跟荃帅的事情了,你自己看着吧,反正是军事方面,你有yi干虎将,文治方面,还有郭嵩焘等人也可以独当yi面,我不相信你就没有后着!”

    李鸿章叹道:“说道郭嵩焘,我们相识还是在十年之前,那个时候,在老师帐下同时老师的幕僚,伯琛虽然是大才,但是还是有些书生qi ,太过迂腐,现在在山东几年时间,已经超过我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确实,同是湘军yi系的干将,十年前,李鸿章就得到了曾国藩的看重,yi直接力培养,将他看做得yi 门生,郭嵩焘确实没有这样的机遇;但是十年后,遇到了郭烨的郭嵩焘yi鸣惊人,从yi个普通的幕僚yi跃成为了政坛之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执掌山东的三年时间,将山东搞得繁花似锦,实在是令人叹服。

    “不错!你们两位不在京中,那首相的位子,自然要留给伯琛了,不过,他yi个人终究不是三头六臂,哪里能够忙得过来这么多的事情?yi句话,人才越多越好,我不怕多,你们的幕僚之中,绝对是有人才的,而且你们两位久历地方,对于流落江湖的人才,更是知之甚捻,给我推荐过来,我量才录用,哈哈,可不要敝帚自珍哦?”

    “明帅,你这是周公吐哺,天xià 归心啊,哈哈”

第九百四十二章 登基(一)() 
说到人才,不管是左宗棠,还是李鸿章,两个人都是执yi方牛耳的扛鼎人物,手下的能人异世可是有不少,左宗棠倒是还差些,毕竟太过傲气,等闲的人才,入不了他的眼,李鸿章可不yi样了,堂堂的淮军与北洋在未来的数十年,撑起了晚清的半边天!

    虽然北洋yi系因为眼界局限等原因终究没有让晚清雄起,甚至力挽狂澜,但是在这个时代,也已经算得上是中国真正的精英人群了,而且现在李鸿章也不过四十岁出头,他的那些幕僚年纪也不过与其相仿,甚至还不如他的年纪大,正是风华正茂的阶段,只要稍稍加yi点拨,都可以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如今郭烨求贤若渴,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挖墙脚的机hui 。

    左宗棠笑道:“好了,我们两个人身边是有不少人才,不过,不管是稳定西北,还是稳定西南,都缺少不了这些人,我们还嫌人不够用呢,也罢,为了不让你失望,我跟少荃都留给你几个人,算是完了你的心愿了,你可不要埋怨我们!”

    李鸿章附和道:“不错,千军易得yi将难求啊,我跟季帅虽然有些人才,但是跟你比起来,可是差的多了,都交给了你,我们两个不成光杆司令了?不过,现在朝廷仓促之间北逃关外,却是留下了不少人才在关内的,而且我跟季帅在这些年里,也认识了不少的年轻俊彦,从留守的这些人物之中以及年轻俊彦之中,选拔出yi些人来帮助你,也就是了。”

    郭烨大喜,毕竟,满打满算,他来到这个世界方才不过六年时间,六年里,几乎没有过过几天安稳日子,四处南征北战,即便是留意,也无法招揽更多的人才,即便是手下人才济济,也根本满足不了现在的需要!

    左宗棠笑道:“少荃,既然如此,我们就在现在,给明帅列出yi个名单来,天xià 英雄进入明帅彀中了啊”

    李鸿章点头,两个人在书案之上,提起笔来,开始罗列!

    “潘祖荫c陈宝琛c彭玉麟c丁日昌c刘坤yic刘长佑c王凯泰c张树声c刘铭传”

    两个人罗列出来当今各省官声不错c能力出众的人物,其中有yi些更是两个人的嫡系心腹,前往西南与西北,虽然需要不少帮手,但是两个人都已经形成了yi个庞大的集团,足以应对局势了,分润给郭烨yi些,倒也承shyiu得起,而且,跟随了郭烨,那就是给这些人找了yi个光明的前途啊!

    不过,这些人不是重点,毕竟这些人都已经入仕了,接下来两个人给郭烨拿出来的才是真正的力量——“张之洞c张佩纶c曾纪泽c陈宝箴c黄遵宪c盛宣怀”

    后面的这些年轻人,几乎都是yi时的俊彦,都还没有入仕,只不过已经进入了两个人的眼中,在当地享有盛誉,yi旦进入政坛,必将成为璀璨的政治新星。

    郭烨很是满意,非常的满意,前面的人,可以用来支撑现在的局面,后面的这些人可以说都是未曾雕琢的美玉,自己将他们全部都送出去,赴欧美留学或者考察,yi旦归来,那就是擎天白玉柱了。

    时间过去的飞快,很快,半个月时间过去,山西c河南c安徽c浙江c等地督抚,yi个个都表示愿yi 臣服,并且入京觐见。

    郭烨登基大典,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左边左宗棠,李鸿章;右边则是郭嵩焘c丁宝桢,下面则是鲁军的yi干嫡系力量,在众人的簇拥下,郭烨正是坐在了乾清宫的大殿之上!

    首先,就是定国号,号称华夏帝国;

    其次,进皇帝位,定勋爵;

    再次定国徽c国旗c军旗;

    最后定国家机构

    yi项项的环节部署下来,可是很浪èi 人的精力的。

    郭烨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号称华夏大帝,公布公侯伯子男五等勋爵,非于国有大功者,不得授爵;非军功者,不得授爵;

    郭烨正是颁布了第yi批爵位,候爵两个人:左宗棠c李鸿章,这是因为两个人的资历与地位的原因,执掌着最dà 两个派系,同时拥有巨大声望的人得到了侯爵的勋号;伯爵六个人:郭嵩焘c陈海c高琪c闫春雨c左宝贵c何启谋;其余的子爵与男爵还有数十人。

    紧接着明明华夏帝**队为华夏人民军,在三个月内,解散各省所有的地方绿营兵以及旗营兵c练军,给予抚恤,解甲归田,华夏革命军为海军c陆军两支,海军分为黄海舰队c东海舰队以及南海舰队,其中遗留在长江的湘军长江水师经过选拔后,全部纳入海军;陆军则是成立四个军团,加上皇家近卫师,yi共十三个陆军师。

    yi个庞大的华夏人民军建制形成了:

    郭烨自任人民军总司令,陈海则被众望所归的任命为人民军总参谋长,兼任第yi军团的司令;

    第yi军团下辖第yi师c第二师c第八师,驻地京畿;

    第二军团:司令高琪,下辖第三师c第六师c第九师;驻地江南;

    第三军团:司令闫春雨,下辖第四师c第七师c第十师,驻地湖广;

    第四军团:司令左宝贵,下辖第五师c第十yi师,追随左宗棠前往西北坐镇;

    第五军团:司令罗必成,下辖第十二师c第十三师,追随李鸿章前往西南坐镇;

    散落在关内的湘军c淮军以及楚军全部按照建制,充入第四军团与第五军团;十四个师的兵力,总兵也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人,只不过,中国如此辽阔的疆土,如此绵长的边界线,想要靠着二十万人撑起来,可是难得很,不过即便是如此,郭烨也不愿yi 在短期内,再次扩充军队,军队扩充太快,会被许多人滥竽充数,会导致军队单位战斗力大幅度的下滑,这可不是郭烨愿yi 看到的,十四个师,基本上可以涵盖到任何yi个地方,从此以后,军队与地方全部脱离从属关xi ,直接受控于中央政府,哪里有事,则yi声令下,距离最近的yi部可以快速抵达,将隐患消灭于襁褓之中!

第九百四十三章 登基(二)() 
其实,军队整编最dà 的好处,不是扩军,而是裁军,整个中国,在编的绿营c旗营c不在编的练军,加在yi起,起码有六七十万人的军队,即便是练军没有占用政府的财政,那也是必须要用老百姓养着的,这样yi支庞大的军队,没有半点的战斗力,也就是湘军c淮军c楚军的战力,还可以勉强看看,其他的就是纯粹浪èi 老百姓的粮食。

    yi口气将五六十万的绿营与旗营全部裁撤,可能要花yi部分遣散费,但是却在未来给国家省了太多的钱了,哪怕是yi个士兵,yi年十两银子的饷银,那加在yi起,也要五六百万两,这是yi笔何其巨大的开支?除了绿营跟旗营之外,还有各地的练军呢,要知道,练军可是不止简单的湘军c淮军以及楚军三支,几乎凡是被太平军c捻军以及地方混乱的地方,都有练军的存在,所有的练军加在yi起,怕也有二十多万呢!

    除了湘楚淮三支练军外,其余的练军全部解散,再加上绿营c旗营,每年可以节省六七百万两的白银!这些银子可是可以用来做太多的事情了!

    当然,实际上是不会节省这么多的,毕竟原来的鲁军,现在的人民军,还是要扩编的,鲁军c加上湘军c淮军c楚军,总兵力差不多有十余万人,在此基础上,扩编成十四个师,二十二万人,yi年的饷银加上装备,也要不少的银子,比之原来的绿营c旗营以及练军加在yi起,也少不了太多,但是,用原来养废兵的银子,来养精兵,却是大赚了,即便是仅仅有二十万人,那战力也决不可不可同日而语的,yi旦二十万精锐成型,即便是原来两百万的绿营在人民军面前,也如同纸糊的yi般。

    郭烨对此非常得yi ,如何开源节流?开源,yi时半会是很难的,节流却是可以立竿见影,精兵简政,就可以了。

    非但如此,郭烨直接在京城成立了武穆军事学院,以岳飞的封谥作为军事学院的名zi ,其中含义不言自明。与此同时,从人民军之中抽调各级将领进行轮训,只有完成三个月以上的轮训,毕业之后,方才能够真正成为人民军之中的指挥将领;

    按照左宗棠与李鸿章的推荐,再加上从鲁军各部抽调的优秀将领,第yi批yi百多位军官进入军事学院进行培训,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火器使用c火器研究g qi 时代的工事构建g qi 时代的战略战术,甚至工业时代的后勤供应,军事工程,应有尽有!

    诸如聂士成c马玉昆c刘锦棠等众多青年优秀将领,全部在列,至于军事学院的老师,则是被郭烨从鲁军中抽调出来的干将,甚至郭烨与陈海都会挑选时间亲自上k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