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晚清之谁与争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晚清之谁与争锋-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畚唬暇故遣煌模飧瞿愕故侨绾巫觯空饬轿惶蟮淖鸷牛绾紊希

    (。。。)

第九百三十四章 拥立之争 2() 
这个问题搞笑了,惇亲王虽然号称不学无术,就会斗鸡遛狗,但是这个东东扔出来,那可真的是深水炸弹!不管如何,恭亲王当了皇上,那成为太后的也只能是自己的老妈,太皇太后,倒是不会变,肯定是道光的老婆,但是太后的位子给了两位嫂子,这可是怎么论?

    连醇亲王奕譞都傻眼了,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的话,人家两位太后凭什么支持你恭亲王继承大统?但是,怎么解决?尊称皇嫂?可是现在人家都已经是皇太后了,再给降到皇嫂,实在是令人无语得很,谁肯接受?尊称太后?不要说奕忻,连奕譞自己也不愿意接受!谁肯给自己弄个便宜老妈供上?

    “艮山大人,您乃是理学宗师,一介大儒,哀家见识有限,您来说说,这件事情可是有解?”

    慈安缓缓问道。

    “启奏母后皇太后,咱们大清国祚延续两百余年,还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即便是当年的多尔衮也不过是上号“国父摄政王”,而没有夺去世祖的皇位,自行称帝,其余的更是有子嗣绵长,不用考虑这些环节。不过,前明有成例,天启帝崩,其下无后,其弟信王继位,是为崇祯帝,崇祯帝尊先皇后张皇后为皇嫂,上尊号“懿安皇后”,懿安皇后因为明亡自缢殉节,为世祖皇帝敬佩,钦赐与天启皇帝合葬!”

    一旁的倭仁乃是宋明理学的一代宗师,对于经史子集研究精深,自然是信手拈来,躬身向慈安说道。

    “住口!”

    惇亲王脸色一变,喝道:“倭仁大人,崇祯乃是亡国之君,不管如何,前明却是亡在他的手里,如今你这是要让朝廷效法崇祯帝,是何道理?”

    倭仁为人耿直,姜桂之性,老而弥坚,自然是不怵惇亲王的,不满道:“惇亲王,本官只是就事论事,懿安皇后乃是一代贤后,更是为世祖皇帝以及圣祖皇帝所尊敬,以前警后,有何不可?母后皇太后,现如今大清正是最危急的时候,非才能德行出众者,难以担起国祚存续的重任,现在不要说爱新觉罗一脉,即便是满清八旗之中,才能德行过于恭王者,没未必有吧?论资历、论威望、论才能,论德行,恭王当之无愧,老臣为国一片苦心,请您明鉴!”

    慈安眉头轻皱,半晌没有说话心头不断的在衡量着两个人的话语。

    良久,慈安方才怅然一笑,答道:“艮山大人说得好,国事为重,既然懿安皇后能做得到,哀家又有何不可?至于什么尊号,很重要吗?即便是哀家不是皇太后,不是太皇太后,还是先皇帝的皇后呢,难道真的恭亲王继位的话,哀家就会被他赶出皇宫?呵呵,想必恭王宅心仁厚,不会冷落我这个皇嫂的,这件事情就初步这么定了吧,如果皇上病情好转的话,一切休提,如果真的龙御归天,那我们就要准备后面的事情了,六爷……”

    “启奏太后,此事臣以为还不能太过草率,应该在朝中更多的征求重臣的意见,同时,圣母皇太后还在美利坚,如何定夺,也需要听听圣母皇太后的意见才行……”

    看到事情已经不可逆转,惇亲王奕誴无奈道,只能以慈禧的名义先拖一拖了,然后自己再在臣工之中斡旋一二,希望能够找到其他的同僚支持。

    “惇亲王,这件事情就这样吧,等到圣母皇太后回来,哀家会亲自跟她解释,这件事情可拖不得的,谁也不知道皇上什么时候龙御归天,一旦拖延,会危及到大清的江山稳固,你想一下吧,一旦亡国,我们就是亡国之君,亡国之臣,九泉之下也无言面对祖宗的……”

    慈安缓缓说道。

    “太后!太后圣明!”

    一旁的奕譞大喜过望,连忙跪倒在地,叫道:“太后,江山社稷面前,所有的事情都要往后摆,祖宗基业如果都没了,我们这些亲王、甚至皇上又有什么用?到了地下,都没有脸见列祖列宗的,太后放心,只要恭亲王继位,他绝对不会乱来的,这些年来满朝的臣工都看着呢,恭王绝对不是这样忘恩负义的人,如果他真的胆敢冷落太后的话,那臣就跟他断去兄弟之情,进太庙焚表参他!绝对不与他善罢甘休!”

    李鸿藻也站了出来,沉声道:“母后皇太后,臣也以为嗣君人选,非恭亲王莫属,如果是太平盛世,我们或许可以另当别论,甚至可以慢慢的挑选,可是如今大清实乃危急存亡之秋,山河崩裂,如果没有一位才能仁德兼备的宗亲继位的话,实在是难以维系大清江山,祖宗基业可是重过一切的,皇太后此举实乃贤德之举,却是要超过懿安皇后了,必将留名青史!”

    “好了,既然如此,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下吧,过几天,如果皇上病情持续加重,那就请皇上留遗诏,艮山大人,这件事情还请您跟恭王沟通一下,就说这事哀家的意思,看看他怎么说……”

    “嗻!臣遵旨!”

    倭仁连忙跪倒答应,倭仁与恭王的关系并不是多亲密,恭王开明,倭仁保守,两个人各是两派领袖,但是在这个大是大非面前,老倭仁还是显示出了自己的胸襟,哪怕是未来两个人意见相左,为这朝政争执的面红耳赤,现在老倭仁照样也要支持恭王,因为,没有一个宗亲的能力超过恭王,这是明显的事实,国事为重,这点大局倭仁看的透透的。

    一旁的惇亲王暗自叹息,母后皇太后都这样说了,再想改变什么,那都不可能的了!

    “好了,哀家身子乏得很,你们就先下去吧……”

    慈安疲惫的揉揉额头,说道。

    几个人连忙行礼,从里面退了出来,经过惇亲王面前的时候,醇亲王冷冷的哼了一声,仰着头扬长而去,想跟自己和六哥斗?老五,你还嫩了好多,即便是我老七,也能够压制住你!

    (。。。)

第九百三十五章 挑拨离间() 
关外如今乱作一团,关内也安生不到哪里去。

    袁啸与李鸿章跟四国公使团最终达成了合约,陈海将雇佣军团第一师与山东水师部分舰队留在了吕宋岛,自己回归天津,这一次归来,陈海可是满载而归。

    先是在马来半岛抢了一个痛快,紧接着在菲律宾群岛又抢了一个痛快,两个地方,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抢掠,可以说雇佣军团大发横财,雇佣兵们自然是吃得饱饱的,但是吃的最饱的自然还是陈海了。

    陈海将最贵重的珍宝以及金银英镑全部拉上了运兵船,一口气运载了回来,整整三个大型运兵船,可想而知这些东西价值几何。

    反正是根据陈海递给郭烨的那些清单就可以看出来,这次在两个地方抢到的东西,绝对超过了一千万英镑,也就是说至少价值七千万两白银,这笔财富足以顶的上,山东两年的财政收入了!完完全全可以将这一次山东的消耗给补充回来!

    不过,众人没有在天津多做停留,全部回到了北京城。毕竟,现在京畿一带已经安定了下来,四国联军全部退去,应该将眼光放回到国内事务了。

    满清的朝廷已经退往了关外,不过现在重要的是关内的事务,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关内各省的局势给稳定住,方才能够谈到其他。

    北京城,郭烨可是没有住进紫禁城,这个地方虽然龙气兴盛,但不是自己喜欢的地方,所以郭烨选择了醇亲王府作为自己暂时的住所。

    王府巨大的客厅之内。

    众人围坐一团。

    “明帅,现在给各省督抚的命令已经下发了,想必多数的督抚都会看清局势,表示臣服的……”

    郭嵩焘沉声说道。

    郭烨叹口气,苦笑道:“唯一一个失策的地方就是没有能够将曾国藩留下来,有一个曾国藩在,最起码南中国是不用担心的了,可惜了,他的心思还在那个没有希望的朝廷身上……”

    “嘿嘿,大哥,即便是没有曾老头,咱们照样能够将整个中国给平定下来,那个曾老头,我总是觉得他有些虚伪,城府太深,太难对付了……”

    闫春雨在南京吃过曾国藩的亏,对这位老先生,依旧有些不忿。

    郭烨白了闫春雨一眼,答道:“你懂什么?整个南中国都是湘军旧部,几乎每个大佬与曾国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他在,可以省去我们不少麻烦,现在没有他,想要理清下面的谈事情,谈何容易?高琪现在已经回到山东了吧?”

    闫春雨点点头,答道:“已经回到了济南了,在李俊峰的帮助下,开始再次招募兵力,按照您的吩咐,再次扩并五万,以咱们在山东的底子,一个月的时间,足以将新军搭建起来了。”

    “好!”

    郭烨沉声道:“既然如此,命令,高鹗担任第五师师长;张松担任第六师师长,罗必成担任第七师师长,从三个师里抽调精锐,尽快使三个师操练成型,接下来的局面不会很轻松的,必要的时候,我们可能还是要动武的,必须保证在半年之内,北至京城,南至广州,全部处于我们的实际掌控之下!”

    “启谋大哥!”

    何启谋闻言一愣,这个时候,兄弟竟然要点自己的将?

    何启谋连忙应声道:“烨子,什么事情?”

    “大哥,现在朝廷已经退居关外,势力已经不足为惧,至于关内,也不成问题,北方有我们鲁军坐镇,翻不了天,南方有左宗棠在,也震慑得住,唯一我们需要提防的就是蒙古,蒙古如果与朝廷再次达成一致的话,那将是我们巨大的麻烦,一旦我们进兵关外,蒙古的骑兵突袭关内,我们将会遭遇到巨大的威胁,所以这件事情需要您出马了。”

    何启谋精神一震,郭烨说的不错,虽然蒙古草原人数不多,但是几乎人人可以骑马,随时都可以成为士兵,一旦蒙古还是心向满清,那两个互为奥援,可是麻烦的很。

    “烨子,你的意思让我去招降?”

    何启谋问道。

    “大哥,僧王在蒙古地位尊崇,威望素重,虽然人已经去世了,但是人脉依旧还在,这次就要劳烦您带着博彦纳谟祜大哥走一趟蒙古,我给你一个营的骑兵,人任由你挑选,点到那个就用哪个!”

    何启谋嘿嘿笑道:“这个差事肯定要接下来,不过我人脉倒是有,脑子不够用,你可是的给我派个得力的人帮助我才行,这么着吧,把春平交给我使用几个月……”

    郭烨笑道:“你小子倒是很会挑人啊,罢了,既然你相信他,那就让他跟你一起行动!”

    何启谋大喜,张春平这个家伙文武全才,精通中洋,可是一个通才,给他做参谋,那是万无一失的。

    郭烨接着说道:“这件事情,也少不了金钱开道,从小海缴获的战利品之中,拨付给你黄金一万两,银子就别带了,可以在带上两万英镑,其他的珍玩也带上一些,恩威兼施,方才是上策!”

    闫春雨奸笑道:“大哥,我认为不但要恩威兼施,还要挑拨离间才行,咱们也得给他们下点套儿,让蒙古诸部与满清朝廷尿不到一个壶里,自然是万无一失了。”

    “哈哈,”

    郭烨大笑道:“看到没,还没有等到春平给你献计呢,春雨倒是给你出了一个好主意,挑拨离间,不错,春雨的脑子越来越活了,大哥,不管你们怎么折腾,我只要一个局面,那就是一定不能要蒙古与满清再次结成同盟,哪怕是暂时保持中立都可以!为我们争取时间,只要局面稳定下来,我们腾出手来,怎么收拾蒙古都行,但是这个时候,必须要把蒙古的局势稳定住!”

    “好了,烨子,不用你说,我也知道,没问题,僧王在蒙古诸部中的威望几乎无人能及,即便是在外蒙诸部都有着巨大的人脉,跟随僧王这么多年,我早就已经熟门熟路了!都交给我吧!”

    (。。。)

第九百三十六章 左李让权() 
郭烨有条不紊的安排着所有的事务,这个时候,左宗棠也来到了北京城,如今英军已经离开的福州,完全撤回了南洋,整个福建都安定了下来,左宗棠没有其他事物缠身,乘坐着轮船赶到了北京城。

    如今郭烨、郭嵩焘、左宗棠、李鸿章全部都来到了京城,再加上鲁军、淮军与楚军的强势,使得关内各省根本就不敢有所异动,连四国联军都给击败了,那中国还有谁能够挡得住郭烨?

    即便是现在左宗棠与李鸿章联手也不是郭烨麾下鲁军的对手,不管是军事力量不是郭烨的对手,连忙经济后盾都差的太远,如今除了山东之外,整个直隶也在郭烨的控制之下,山东、直隶两省的财政收入已经足以顶的上大半个中国的财政收入了,至于可用财力,更是远胜其他省份,怎么抗衡?根本无法抗衡!

    更何况左宗棠与李鸿章也不会与郭烨作对,这两个人是明白人,在中国,想要完全复兴,只有把希望寄托在郭烨身上,如果没有郭烨,他们也许会继续忠于朝廷,因为他们没有压住各方的绝对势力,现在郭烨横空出世,已经完全打破了平衡,那自然是支持郭烨了,毕竟这是咱们汉人,总比满人要好得多吧!

    只是,另郭烨没有想到的是,左宗棠一来到京城,就给了郭烨一个巨大的震惊,当然,与其说是震惊,不如说是惊喜,因为,左宗棠向着郭烨提出,将楚军的军事权力全部移交给郭烨,自己愿意在京城协助郭烨整顿朝纲!

    没有想到,确实没有想到,虽然郭烨对左宗棠钦佩的很,但是没有想到,左宗棠竟然做出了如此巨大的牺牲,要知道军队,在这个时代,那是真正安身立命的根本,曾国荃当初在南京大杀四方,肆意屠戮,为什么御史们屡次参劾,依旧可以屹立不倒?还不是湘军势大,朝廷为了笼络住曾国藩、笼络住湘军一系,不敢轻举妄动?

    现在左宗棠将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全部交了出来,甚至愿意在京城协助郭烨,这样的胸襟,却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郭烨喃喃道:“季帅,你这是做什么?”

    左宗棠洒然一笑,答道:“明帅,其实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