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让朱厚炜学着点,朱厚炜一句:“天塌下来,有哥哥顶着呢。”几乎把朱厚照气个半死,朱厚照又不可能告诉他,我就要和杜若双宿双栖了,以后这个偌大的帝国就要担在你的肩上了。他也只能自己郁闷,看着小胖子在一边愉快的享受口腹之欲。

    听自己派出去的人讲了乾清宫中的事,朱佑樘笑得将自己喝的茶水都喷出来了。大笑之余,又觉得寂寥,一个光想着甩手不做,一个尚是懵懂孩童,到底是怎么办自己还要想办法。他还是更加属意朱厚照的,从这两年看来,朱厚照无疑是成功的。不过是这么短短的时间,京城就已经大变样了。再对比只知道吃和练武的朱厚炜,更衬得朱厚照的贤明。就是和杜若这件事实在不成样子,朱佑樘想自己还是要想些办法才好。

    朝鲜使团和日本使团从京郊回来,喜不自胜。玉米,红薯还好,那个土豆着实讨两国使团的喜欢。耐寒,又对土地和种植水平要求不高,还高产,再没有更好的选择了。第二日,朱厚照就写下了诏书,各赐朝鲜和日本土豆一大篓子,让他们拿去做种。使团又递上谢恩折子,纷纷准备将这筐好不容易得来的土豆送回国去。

    将土豆送回去容易,可是这分量实在是拿不出手。他们又不敢打皇庄的主意,皇庄里戒备之森严是他们亲眼看见的。于是在朱厚照派出去的人的挑拨下,日本一方决定先动手,假装成强盗将朝鲜一方派回去送货物的商队给抢了。朱厚照的本意可不是单单一起抢劫案,于是埋在日本使团里的探子又将这个消息卖给了朝鲜使团。

    这下子可就捅了马蜂窝了,朝鲜使团气不过,在日本使团还没有动手的时候自己就冲到了日本使团驻扎的地方大闹了一通,一言不合就开始又砸又抢。五城兵马司和京城府衙的人一直等到他们闹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冲出来维持秩序,将两国的人都抓进了大牢。

    等案子判下来,谁都有错,且都是人证物证俱在,不过是训斥一番、勒令赔偿就把他们放出来了。等大家回了自己的地方,不仅仅是日本使团处暂存的货物已经被哄抢一空,就连朝鲜使团处也被锦衣卫扮的日本人给抢的差不多了。面对一院子痛哭流涕谢罪的随从,两方都把对方恨到了骨子里。摩拳擦掌就要准备把对方收拾了,朱厚照听了哈哈大笑,只有朱厚炜什么也不懂,像是被自己疯了的哥哥吓傻了似的。

    看笑话是看笑话,可不能让他们真的在京城打起来。朱厚照下旨赏了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说了俩方都有错,就此一笔揭过谁都不能闹。他们碍着朱厚照的旨意不敢大闹,但是却默默和对方较上了劲。

    杜若一听这件事就知道一定是朱厚照的鬼主意,否则那些官老爷们可没有这么小的度量和这么两个小国较量。不过也实在解气,毕竟不是自己人,大家各位其主,谁的后手也不干净。他们只打量着大明不注重辽东,不知道在辽东假装是土匪抢劫犯边的是他们朝鲜,也不知道海上这两年慢慢多起来的海盗里面多是这些表面正经的日本商人。

    等杜若进了宫,朱厚照在杜若面前说这些事,简直没把自己笑抽抽了。杜若看他笑得高兴,自己也跟着乐了一场,放松一下自己这几天紧张的不得了的神经。杜若这次来乾清宫也不是来找朱厚照说笑的,也是有正经事。

    “我还是要找你写一封国书,明日朝西北去的人就要出发了。”这可不是小事。杜升他们说是安国公府的商队,其实也是在为朝廷做事。里面不仅仅是商队的成员,甚至还有张越军营里的人和礼部的官员。这么一大群两百来号人遇难了还好,都是国家的英雄。但是要是落在有心人手里,有人把他们在做的事,已经得到的成果透露出去,这就不是小事了。锦衣卫,礼部和兵部的人组成的使团已经准备好了,是死是活一定要有个结果才行。

    “我早就写好了,已经给礼部了,你放心就好。”这的确是一件大事,他们不仅掌握着杜若要他们勘探的矿产资源,还拿着西北的地形图,鞑靼人内部和大明交好的人的书信,还有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结识的达官贵人的信物。这些东西只要有一样东西爆出来都是震动西北的大事,是万万不能泄露出去的。“这一次你手下去的,还是你前几年网罗的那些人?”

第一百二十一章 弘治十九年() 
杜若一直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可靠的人,杜意德是留下了一些人,但是这些人只是精通武艺,打仗保护自己还行,论到忠心也尚可,要是谈到经济学问那就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了。杜若没有办法,自己想了一个主意,在那些遭了灾的地方选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孩童,自己花钱教导,使劲的洗了洗脑,培养了不少人,现在看也还是可靠。这几年杜若都有意识要将这些人培养出来,好多事情都放手让他们做,锻炼锻炼。

    只是这件事却不适合用来练手,杜若可不放心让他们折腾。“不是,还是杜任他们这些老手,此行十分凶险,还是他们来我比较放心。”杜若培养的这些人现在一共有四批,第一批是用人字旁取名的,也是最大的,现在是安国公府里的中坚力量。后面就分别是草旁,虫旁和木旁三批人。

    看杜若想的妥帖,杜若也点点头,说道:“要是实在没有办法,就准备把潜到鞑靼的那些人都给召回来吧。到底不能寒了他们的心,否则我们也是良心不安的。”这些人都是朱厚照亲手选出来,训练有素的间谍人员,很多都是前程似锦的军官,要是就这么折损了,实在令人伤心。

    “已经放出信去了,只要是真的被鞑靼截住了,马上就开始撤退。只希望来得及,毕竟已经失踪了好几个月了。”杜若也是心焦不已,这么一件事把朱厚照和杜若在西北的整个布置都打乱了。现在只希望这件事能安安稳稳的过去,否则西北边境不稳,恐怕又是一场战事。一打仗有些事就身不由己了,到时候波及的恐怕就不只是西北了,整个改良的全盘计划恐怕都要有调整。

    “实在不行,只能我自己去一趟西北了。”杜若还记得甘肃大片大片的戈壁滩,还有藏着自己这辈子最大伤痛的家族墓地。杜意德和江氏已经在那里沉睡了十多年了,自己就去看了他们一次,说起来也是实在不孝。“正好我也好几年没有回去过了,族里的事儿也可以处理处理。”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杜家族中虽然没有亲近的族人,但是到底也是一个大家族。借着杜若的名声也做了不少坏事。

    听杜若说他要去西北,朱厚照的心瞬间又提了起来。“你要去西北,那可不行,你忘了往年的事儿了?”杜若一共去过两次兰州,一次是年幼时和杜意德他们一起回家扫祭,结果杜意德和江氏就这么沉睡在了那片土地之下,一次是弘治十一年杜若回乡扫墓,结果遇着小股鞑靼兵袭城,杜若狂奔几十里才回到了兰州,没有性命之忧。两次遭遇,朱厚照想起来就后怕。

    有人这么担心自己,杜若再累也是高兴的。“现在不比往年了,鞑靼和火筛越来越弱,我也长大了。出去必然是有人陪着,难道还能在这样安全的时候送了命不成。”他这话一说,朱厚照忙把他的嘴捂住了,皱眉道:“这么不吉利的话你可不要乱说。”

    将朱厚照的手拿下来握着,杜若笑道:“你什么时候也这么神神叨叨的了,放心吧,我自己注意着就是。”看杜若嘻嘻哈哈的样子,朱厚照嗔怪道:“我这不过是担心你罢了,只要你平安,便是在不靠谱的事我也愿意做。”其实重生后的朱厚照内心还是有一些对这些事的敬畏之情的,只是不浓罢了,现在只是被怕失去杜若的恐惧给激发出来了。

    “不怕,不怕,看我来手撕鬼子。”说着,就摆着马步,做出了撕扯状。朱厚照又是担心他,又是乐的慌,急了干脆一巴掌打到了杜若的头上。杜若看他终于好了些了,摸着头自己笑了一会。

    这件事朱佑樘也有所耳闻,杜若正要出宫去,被朱佑樘派蒋琮叫去了未央宫。朱佑樘好歹把身体养回来了,现在也不用人搀着走路,看见杜若来了,还高兴地自己煮了一壶茶,给杜若也倒了一杯。“西北之事真的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了?”朱佑樘这个上皇也是真的不管事了,好多的事他也不明白。

    茶是好茶,陈年的步日茶醇美非常。轻轻地啜了一口,杜若解释道:“到还不是火烧眉毛的时候。只是他们手里的东西实在太重要了,要是泄露出去,我们好多的布置计谋都要功亏一篑。他们也不一定是被鞑靼人抓住了,或许因为天气异常或是其他什么事滞留了也是可能的。”在朱佑樘面前,杜若总是要把事情往轻里说,要他担心就不好了。

    再给自己斟一杯茶,朱佑樘算是放下心来,看了看杜若,叹气试探道:“小若,子嗣这件事上真的就没有商量的余地吗?”说到底,他们之间最大的阻力还是子嗣问题,要是有了子嗣,便可以有千个万个理由可以不立皇后不要嫔妃。朱佑樘还是想要留住朱厚照才好,现在他的要求已经直接降到要一个孩子这么简单。

    长辈已经退到了这个地步,要是常人早就答应了。但是他们都不是杜若,他们都没有这世界上只有一个的朱厚照,只属于杜若的朱厚照。在爱情里面,任何一个人都是盲目而充满独占欲的,一想到这世界上还会有另外一个人会流着朱厚照的血,杜若就觉得自己已经受不了。“要是母亲一直没有孩子,那么爹爹会和另外一个女人在一起吗?”

    往事犹如逝水,一去不复返。朱佑樘已经开始慢慢记不清当年的事了,他还有些印象的就是清宁宫里永远也少不了的美人和成堆的让自己选秀的折子。要是当年弱弱的朱厚照真的没有养活呢,要是两个孩子真的死于天花,他还会像现在一样和张氏一生一世一双人吗。答案会是怎么样,朱佑樘自己也不确定了。

    “要是说什么时局不一样的,我知道你是不服的。要是说不会的确是有些虚伪了,只是回首前半生我是一点也不后悔的。”不后悔容忍张氏的小脾气,不后悔耐心等待朱厚照的到来,不后悔扛住了周氏和朝廷的压力,两个人的世界依然是两个人,朱佑樘自觉很幸福。“我想我知道你的答案了,你回去吧,你也忙。”

    辞了朱佑樘回家来,杜若就看见克里木正要出门,忙招呼道:“你这大包小包这么晚了是要打哪里去?”克里木看杜若回来了,也迎上来,欢快的答道:“我在这里遇见了几个罗刹国的商人,约好了要做一笔生意,要给他们看我的货物。”杜若这时知道应该是那几个鞑靼商人了,怕克里木受骗,忙问道:“你可知道那些罗刹国人的底细?”

    一下子就窜到了马车的顶上,克里木朗声笑道:“我知道,鞑靼人嘛。”话还没说完,马车就已经出发了,克里木的声音也随着马车越来越轻,直到消散。杜若也是对这个人的精力很是敬佩,见他没被骗也乐得让他去。

    见国公爷回来了杜林也迎上来,笑道:“这个小伙子也是不错的,我看着好几家都想将女儿许给他。”他口中的好几家自然是杜若家中效力的几家人了,他们都把克里木当成了杜若手下的人。看小伙子虽然是异族人,却生的甚好,还知书识礼,手里握着这么大的产业,当然是女婿的好人选。

    “结亲?他们也想得出来,现在他的身份便是寻常官宦人家也是配得的,这些人也忒想的出来。”克里木现在掌握着哈密的大半运输线,在其他几个新开的互市地点也很有作为。他又帮朝廷做了不少事,熬到四十来岁也少不了封号。无论现在的财力,还是以后的发展前途,自己家里的这些人可配不上他。

    “我已经回了他们了,让他们都别瞎想。这位公子是客,可不能打搅他。”杜林做事杜若还是放心的。杜若看他已经传下话去了,想了想说道:“前些天我看他们也太不像话了些,现在又开始打客人的主意了,我看的确这国公府是该好好管管了。”他这话说的和缓,杜林却从里面听出了寒意。他也不敢说话,只噤声侍奉杜若,杜若看了一眼过道上站着的小厮们,哼一声进去了。

    这就是一向的规律了,杜若父母刚刚逝世时侯府里面人口少、事情简单,大家还都能一心的做事。当杜若一下比一下高升,手下的产业一个比一个赚钱时,有些人的嘴脸就露出来了。杜若到底不是古人,即使有满身的心眼子,也防不了所有人。现在的国公府面上看着还是很整肃的,下面却是按暗流涌动,杜若总想着要使劲来一下才好,就是一直不得空,现在只好让他们再逍遥几天。

    这里是一个边陲的小镇,曾经因为鞑靼人的入侵一度荒废,最近和平了好几年,因为是几个互市地点要道的必经之路,这几年忽然间就繁华起来。如今人来人往,各式客栈酒店林立。到大街上瞧瞧,满面风霜的商人,披坚执锐的将士还有亚麻色头发、白皮肤、蓝眼睛的异族人,什么样的都有。

    杜升已经困在这里第三天了,今天早上才从窗外的人的嘴里偷听到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摸摸自己身上穿的上好的丝绸衣服,他已经猜到了掳了自己的人到底是谁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弘治十九年() 
叹了一口气,杜升从床榻上爬起来,伏在墙上隐约能听见悠远的驼铃声和大街上熙熙攘攘的声音。正在那里还想多听些时,门一下子就被人从外面打开了,走进一个穿着白色薄衫器宇轩昂的男子来。他手里拿着一个托盘,上面有碗筷并一个青花白瓷的钵盂,另一手还在扶着门框,看见杜升像个小老鼠似的蜷在墙角,笑道:“多年不见,怎么霁华也开始听起墙角来了。”霁华是杜升的字,想不到他还叫自己的字,一时真是思绪满怀。

    整理整理衣裳,杜升站了起来,默默的坐在了一旁,为自己倒了一杯茶。一看居然是在北方难得一见的明前新茶,心里更加郁闷,又把杯子放下了。来人将东西端进来,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