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艾草倒是一如既往的傲娇,只要朱厚炜一有犯蠢的举动,艾草就把他骂个狗血淋头,他也不恼,就认真听着,等艾草不生气了,再上去哄她。艾草对朱厚照这个大哥一如既往的亲密,第一天就一脸公主样的站在朱厚照面前,眼神却是“你抱我呀,你抱我呀”的讯号。

    实在无法的朱厚照只好抱着她过了一天,晚上吃螃蟹还要负责给她拆蟹肉。应付了一个大的两个小的,到周太皇太后,王太后那里胡乱应付了一下。朱厚照才有了时间和朱佑樘两个人交谈。

    朱佑樘留下朱厚照在乾清宫留宿,这边早早的就上了锁。朱厚照和朱佑樘两个人一个人睡床,一个人睡凉塌,在那里说话。

    既然是这样朱厚照也瞒不住朱佑樘,只好将背上的伤痕给他看。朱佑樘快心疼死了可是他没有流泪,只是想着一定要狠狠收拾何鼎他们才行。看了朱厚照的伤口,等朱佑樘平复了心情,两人各自说起了自己的事情。

    朱佑樘当然说些朝廷的事,比如徐溥要致仕,朱佑樘拦着不让,一定要等刘健除孝回来干满一年才可以。这样刘健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做内阁首辅了。比如鞑靼又开始蠢蠢欲动,朱佑樘升了许进为大同总兵,抵御鞑靼。

    轮到朱厚照这边就简单了,左不过就是织造,改稻为桑,葡萄牙占领满剌加国三件事。其中一件事已经解决了,还有两件事,织造的事要慢慢来,葡萄牙占领满剌加的事情就刻不容缓了。

    他说的这些,在以前寄回京城的信里也说过,但是篇幅有限到底说不明白,如今面对面就好解释的多了。两人一直说到三更,蒋琮进来催要睡了,才睡着。

    第二日,杜若进宫来请安,看朱厚照乖乖带着戒指,原来阴霾的心情感觉整个天都亮了。

    如果满剌加国真的像朱厚照说的那么重要,那么这些葡萄牙人就不得不解决了。第二天朱佑樘就把马文升召进了宫,谈的就是葡萄牙人的问题。马文升是一个好官,在他的管理下兵部成了六部中最让朱佑樘省心的部,但是这并不代表马文升事事都明白。

    比如朱厚照坚持要控制满剌加这就让马文升很是不解。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属国,和它相比,无论是安南,占婆还是其他地方,任何一个地方带来的收益都比它大。

    事出无奈之下,朱厚照只好当场和朱佑樘他们秀起了自己画地图的功力,当然北美洲只是一个不知道什么的东西,南美洲和南极洲肯定是不存在的。纵使是这样这幅地图也震撼了在场的两个人。

    朱佑樘从来不知道他统治的帝国是这样的渺小,连这个地图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马文升直接质疑了这幅地图的准确性。其实这幅地图还是相当准确的,朱厚照文科就只有地理还过得去,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其他的科目他成绩越不好他就越不学,而越好的科目他花的时间越长。但是中学学的东西只有那么点,这么熟能生巧,朱厚照掌握了几项绝活,凭手画地图就是其中一种。

    当然朱厚照不能说,这是未来经过卫星测量以后进行数次修正的,他只能说这是他从一个佛郎机人商人那里见过这个东西,那个商人又不肯卖,朱厚照只好自己将他记了下来,虽然不十分准确,但是也差不多了。

    在这张地图上满剌加国的位置显得尤其的重要。

第九十三章 弘治十六年() 
朱佑樘和马文升是不能理解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的,至少光看朱厚照的地图他们是体会不出来的。他们的观念还停留在天朝上国上,对于他们来说,海贸不过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他们还不知道未来海贸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而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性也只有朱厚照和杜若知道,马六甲海峡成为“生命线”的日子还很远。

    但是他们很幸运的遇到了朱厚照。朱厚照着重给他们讲了一下欧洲史。当然资料由杜若友情提供,否则要让朱厚照这个历史白痴现在就说肯定是讲不出来的。

    这件事给了朱佑樘极大的震撼,他不知道就在西北的群山荒漠的那边还有这样一片土地,他们美丽富饶,有着不逊于中原的悠久历史,他们所创立的帝国曾经的领土甚至比自己的国家还大。

    朱佑樘看着这张地图陷入了深深的沉默,这幅地图的打击远超于在现实中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这种自尊心是有从小生活的环境给他的。虽然他想做的不是千古第一明君,仅仅是超越自己的父亲。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看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时觉得自己的渺小。

    察觉到了朱佑樘的震惊,朱厚照给了他一记安心丸,欧洲十四世纪才经过一场巨大瘟疫黑死病的侵扰,暂时还没有恢复元气。但是朱厚照同时强调了他们的野心,他们血腥的海盗文化。朱佑樘他们之所以对海贸如此不重视说到底是因为中国和印度是相对资源丰富的国家,他们几乎不需要寄希望从海贸中获得任何东西。

    客观上来说,中国人是不可能在欧洲人之前发现新大陆的,因为他们没有对于海外物资的**。他们是不同于欧洲的,欧洲大部分贫瘠的土地寒冷的气温逼迫着他们向外扩张。这个道理很容易解释清楚,看了欧洲地图你就会发现,越靠近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乌克兰的国家,他们在世界海洋史上的存在感就越低。

    朱厚照想给朱佑樘一个理由,一个大力发展海军的理由。发展军队是一个国家最烧钱的项目,但是也是最容易出科技成果的项目。在自己没有登台之前,让朱佑樘将经历都放在发展海军上是最稳妥的想法。明朝的海军基础为零,这也是最容易出成果的一项投资,做这个事同时也会给朱佑樘带来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朱厚照的想法。

    倒是马文升反应过来。这几年朱厚照老说什么海贸海防之类的事,马文升是很关注的,他可不想再来一个支持太监耗费举国国力远洋的皇帝,即使他现在还只是一个太子而已。这也是他支持开放海禁的原因,不过这么样开放海禁花的钱总是比下西洋来的少。

    现在他曾经看过的那些资料让他能很快的理解这个满剌加国的重要性。像朱厚照说的,以后那个什么欧洲的人将成为来大明贸易的主流,这样的话这个马六甲海峡就是他们来到大明最重要的通路,一旦过了这里,他们就可以凭着他们的商船到达这里的任何一个地方。他们不仅可以给大明带来财富,也可以带来灾难。

    这样这个海峡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了,只要大明的军队在此设防,就不用惧怕这些海盗的侵袭了。至少他们不会直接冲击现在越来越重要的广州港和泉州港。这点军事嗅觉,马文升还是有的。

    朱佑樘没想到自己的孩子外出回来改变了这么多,他的孩子一向是温文儒雅,是一个特别符合儒家规范的人。但是正是这样让朱佑樘发愁,一个皇帝可不能做一个“君子“,否则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会被这些大臣吃的连骨头都不剩了。

    现在朱厚照的这种变化是朱佑樘乐见的,道德情操虽然很重要,但是手段还是不能少的。朱厚照以前太过于重视每一个人,却忽略了利用手中的权利让他们臣服。现在这样,朱佑樘觉得很好,这才是为君之道。为君要有帝王的手段和帝王的小气,否则他就只能是帝王,不能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了。朱佑樘不想朱厚照做一个只为了国家的政治机器,他希望他的孩子幸福。可是一想到朱厚照的改变是因为他受伤了,朱佑樘又觉得心疼。

    回去的时候马文升贴身带着那副地图,这可是宝贝一点差错也不能出。而朱佑樘开始听朱厚照听他讲在泉州的所见所闻。丰腴的外国美人,难得一见的稀奇水果,只用右手吃饭的阿拉伯人。途中加入了来找哥哥个两个小包子,朱厚炜是对这个最感兴趣的,朱厚照从小的教育培养了他的探知欲和好奇心,到最后都是他追着问朱厚照那些夷人的具体情况。

    而小公主艾草更对朱厚照说的那些植物感兴趣,传说中果实是红色的火龙果,酸得不得了的柠檬,还有朱厚照带回来的大大的椰子。

    听说朱厚照还带了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夷人回来,三个人的兴趣更浓了,朱厚炜一直缠着朱厚照问他那个夷人长什么样,朱厚照只要给他画了一张罗志坚的卡通小像。虽然朱厚照画的不太好和本人对比实在不怎么相像,但是这样黄头发、蓝眼睛、鹰钩鼻的夷人也成功的让朱厚炜大为惊异。

    最后几个人很久都不回去吃晚饭,成功的把张氏也勾过来了。三个人看着自己,朱佑樘干脆大笔一挥写了圣旨,宣召罗志坚进宫觐见。喜欢的两个孩子乐的跟什么似的。

    罗志坚跟着杜若一起住进了安国公府。北方建筑自然和南方有差别,不同于南方建筑的温柔婉约,安国公府的大气庄严让罗志坚说不出话来。对于对中国知之甚少的罗志坚来说,他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大规模的建筑,更何况这只是一个人的府邸。

    唯一具有相比性的就是杭州布政使衙门,但是那毕竟是衙门,不可能向安国府收拾的这样利索。罗志坚发现他来到大明的每一步都是一场震撼之旅。他已经无数次的在他的日记里感谢上帝,感谢上帝给予他这个机会到达东方,也感谢上帝给予他机会能够传教。

    安国公府满府的人都对这个夷人很感兴趣,侍女们抢着往这边送东西,小厮们找各种理由也要来看一看。杜若是不禁这些的,他还特意把罗志坚安排到了最显眼的梧桐苑,让大家更容易看见他。

    很快好奇就被笑话取代,罗志坚总体上来说是一个很有教养的人,他是神父受着教会给与的最好的教育,但是东西方文化始终是有差异的,即使有再好的教养也难免产生误会,况且他本来也不是没有缺点的。

    首先就是吃饭用筷子的问题,罗明坚是会用筷子的,但是用的不熟,这就有一个问题,就是他的衣服老是弄脏了要侍女们给他洗,大家都觉得他这样像小孩子似的。很快侍女们的话题就从他穿的衣服好奇怪,变成了今天哪道菜又让他为难了。连厨房也知道了,每天特意做既好吃又不容易夹起来的菜看他的笑话。

    二是他不洗澡,杜若是天天要洗澡的,这一点基本上每一个安国公府的人都知道。因为为了杜若喜欢干净这一点,安国公府的人只要是明面上的人夏天每天也是要洗澡,冬天则是看具体情况。可惜的是罗明坚居然不洗澡,如果有人提醒他他当然会洗,问题是没有人提醒他。于是罗明坚带着航行两个月的浓重体味和油腻腻的头发就这么过了两天,弄得谁也不想靠近他。

    就重要的是有人看见他随地大小便。安国公府的茅厕是修的很好的,因为杜若忍不了。所以在安国公府你是绝对见不到随地大小便这样的情况,大家也想当然的接受了任何时候也不该随地大小便的规矩。可是早上负责整理园木的仆人在梧桐苑的花园发现了新鲜出炉的便便。本来还对他感兴趣的安国公府瞬间没了讨论他的身影。

    于是安国公府的人都从先前的好奇变成了鄙夷,也不怎么想理这个夷人了。杜若看效果达到了才让小翻译和他讲些规矩之类的话。小翻译原来就是海上一个跑船的,因为在满剌加国接触了一段时间的夷人,才学会了佛郎机话做了罗志坚的翻译。

    他跟着罗志坚不过是贪图那十两银子,如今杜若付他更多的钱他自然是对杜若言听计从了。刚刚进安国公府时杜若就交代他少跟罗志坚说话,让罗志坚自己摸索几天,杜若的目的就是让一府的人都知道罗志坚原来是什么样子,免得他用什么基督教的思想将府里的人发展成基督徒。杜若不得不承认基督教在贫苦人民是很有吸引力的。

    虽然这样做难免有欺负罗志坚的嫌疑,但是杜若实在不能接受以后自己府上出现一个基督徒,到时候要是出了什么事,杜若可不想见到的。不是杜若对基督教有偏见而是现在的基督教的确不遭人喜欢,排外,圣战,教会,杜若一个都不希望看到他出现在大明的土地上。

    按照朱厚照的意思,他毕竟是要进宫的人,到时候要是出了丑,罗志坚毕竟是住在安国公府的,丢的也是安国公府的面子。因为这样,现在杜若只好让小翻译慢慢的教罗志坚的礼仪,至少到时候能糊弄过去。

    圣旨在第三天到达了安国公府,一切的礼仪和出现的人物都让罗志坚感到新奇。尤其是听说大明帝国的皇帝要见自己,罗志坚高兴地快跳起来了。这可是这片土地的领主,这世间最富有的人。

第九十四章 弘治十六年() 
朱佑樘是在乾清宫见的罗志坚,罗志坚这时候已经像最驯服的绵羊一样,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泉州富商的宅邸到朱厚照的暂居之处,织造府,国公府,最后来到紫禁城,罗志坚已经深深臣服于这位明朝的皇帝。

    宫中自然有宫中的规矩,朱佑樘见罗志坚自然不能像朱厚照那样跟他天南海北的聊,只是见了一面,略微问些话,就给了赏赐,将他打发出来。一是因为宫中规矩如此,朱佑樘也不可能表现的太过亲密;二是因为这个小翻译实在是不给力,罗志坚还没有被吓着,他就已经吓得说不出话来了。没有了翻译,朱佑樘只能和罗志坚鸡同鸭讲,互相都不知道说什么,只能让他回去。

    这是一个很正式的场合,朱厚炜和艾草自然不能到前面去,朱厚照就带着两个孩子躲在帘子后面偷窥,朱厚炜终于看见了传说中的西洋传教士,兴奋的不得了,中午吃饭时还在那里手舞足蹈给张氏描述罗志坚的相貌行动。相比起来艾草就显得性子缺缺了,一直很高冷范儿的看着朱厚炜卖蠢。

    按朱厚照的建议,朱佑樘赏赐了罗志坚不少的丝绸布匹和瓷器。罗志坚看见这么多的东西,都是贵族老爷们梦寐以求的宝物,如今都属于自己了,开心的合不拢嘴,晚上睡觉也一定要放在旁边才能睡着,引得大家都在暗地里嘲笑他。杜若看着他这样也觉得好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