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来看他们和那些人在那里聚在一起以为干什么坏事,就回去叫了捕快,没想到他们居然察觉可我们的动作提前跑了!”陈云说着也很愤慨,毕竟他也是有名的好身手了,居然追不上这么几个夷人。

    朱厚照听周围的锦衣卫都在抱怨那些夷人跑的快,不好意思的在心中笑道:这可是基因优势。只是陈云他们到底白跑了一趟,朱厚照也不好笑出来只好忍着。

    看着那些人跑了,杜若看那些捕快也在那里休息,便默默的过来打听消息。捕快们跑了也追了这么一大圈,还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人给放跑了,只觉得面子尽失,哪里还能给别人好脸瞧,对杜若也爱理不理。

    倒是杜若持之以恒将话套出来了。原来这伙夷人是一个帮派的头目在一个叫满剌加的地方碰见了这一伙人,见他们还算富贵就骗他们来泉州,想要将他们骗光。哪里想到被打听消息的陈云戳破了好事,当场就让他们给逃了。

    大概事情是明白了,一些小细节杜若也想知道但是捕快也是匆忙之间听那些人讲的,也不甚明白。杜若给了带头的捕快一块五两的银子,请他们兄弟喝酒。又说自己对这些夷人很感兴趣,能不能明天去探一下那些欺骗夷人的小混混的监。捕快收了杜若的钱自然爽快的答应了,让他明天去就是,反正不过是些不三不四的人不是要犯,让杜若探探监也无所谓。

    这件事先放下,反正人都跑了。朱厚照愁的是这些东西怎么搬回去,大冬天的不怕鱼死了,就怕衣服湿了。最好还是旁边卖粗面馒头的大爷给朱厚照出了主意,让他花了二两银子,叫了一队码头工人,将这些鱼一次就给搬进去了。他们是做惯这个的,竟然一点衣服都没有弄湿。

    晚上三个院子里的厨房都忙了起来,蒸煮煎炒,弄出了几大桌菜来,又买了几坛上好的沉缸酒,温了来吃。三个院子的人无论是主子还是仆妇都吃的很是尽兴。

    杜若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来的快又不受控制,第二天早上起来,紧挨着他睡得朱厚照身上也有点湿润,朱厚照又是嫌弃又是害羞,坚决的把他赶回了自己的房间坚决不让他和自己睡了。

    闹成这样,高凤也知道杜若的事了。杜若才比朱厚照大一岁,杜若有了,朱厚照却没有动静。高凤虽然从小入宫,但是身体上的缺陷让他更加注意这种事情,如今朱厚照的身体状况他就更担心了。

    刘瑾倒是还记得那个早上,可是杜若已经威胁了他,他和朱厚照的事一点不能漏出去。于是他也看着高凤一个人在那里愁朱厚照的事,自己在那里偷偷的笑。这是这样一件事倒是让刘瑾想通了,他知道了连高凤都不知道的秘密,这可不是自己的一大优势吗?当即把怕被朱佑樘责罚的担心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第二日朱厚照收拾好了和杜若一起去泉州官府的监狱探监去。这还是一个比较新奇的体验,因为朱厚照既没有去过现代的监狱也没有见过明朝的监狱。到了这里朱厚照才发现这里的监狱和电视剧里的监狱完全不一样,漆黑,湿冷,阴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朽夹杂着恶臭的味道,陈云想把朱厚照拉出去,朱厚照却坚持要进去,陈云只得由他。

    黑漆漆的木头关着几个一看就不是老实人的人,捕头在前面带路。杜若看朱厚照一张小脸皱的已经不成样子了,在捕头耳边耳语了几句,捕头答应了杜若,让他们先出去。

    闻到了新鲜空气,朱厚照才知道古代为什么那么多人做个牢就是死了。这哪里是牢房呀,简直就是地狱。有钱能使鬼推磨,杜若使了几个钱,在监狱狱卒守夜的地方见了这几个犯人,虽然屋子依然跟狗窝一样,但是好歹还能忍。

    听了这些人的话,才知道这些弗朗机人靠着大船占了一个叫满剌加的国家,将人家的苏丹打跑了。他们想要还想冒充人家满剌加人跑去广州想取得堪和证明,好向明朝进贡,得到传说中皇帝赏赐的金银财宝。

    但是广州官员什么样的夷人没见过,满剌加现任苏丹当太子的时候还来过广州呢。满剌加人哪里长得像这样黄头发,蓝眼睛。当场就被识破了。他们又拿不出国书,广州官员就鸟的不想鸟他们。这几年过来诓骗的人多了,哪里少他们一帮人。

    在广州受了挫,这群佛郎机人只好另寻办法。一个小帮派的帮主往满剌加做生意,碰见他们,就骗他们说泉州这里可以帮他们搞定堪和,就把他们骗过来了。

第八十七章 弘治十五年() 
一个小帮派的帮主肯定不能带着这么一帮人瞒天过海,有钱大家赚嘛,就出现了先前的那一幕,一大堆人和一群长相怪异的佛郎机人在那里不知道干什么。陈云带捕快来时,他们正在那里忽悠佛郎机人呢,看见捕快来了,那些佛郎机人以为又像在广州一样被人识破了,拉起包袱就跑。

    出了监狱,朱厚照觉得浑身都痒痒的,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心里作用。杜若倒是很好奇那个什么满剌加国在什么地方,居然这么早被这些葡萄牙人给殖民了。

    朱厚照回去洗澡,刘瑾在他的衣服里发现了好几颗大跳蚤,吓得他立马把衣服脱了看,原先觉得痒痒的地方果然肿起了好几个大包。在刚刚洗了澡的绯红肌肤上更显有些恐怖,高凤赶紧拿了薛己配好的药膏给他抹上。于是护崽的高凤又开始在心中默默念上了杜若,要不是他带朱厚照去监狱,朱厚照怎么是招惹这么多跳蚤呢。

    杜若跟官府里的官吏们套了套近乎从他们大致的描述里猜测这个满剌加国可能就是马六甲海峡。人家说的明白,这个满剌加国虽然很小但是因为既是香料集散地又富含矿产的原因十分富裕,听名字也是谐音的“满剌加”可不就是马六甲吗。

    马六甲海峡也是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国的贸易中心,几乎所有的商船都要从这里通过。原来自己一直觊觎的马六甲海峡已经被葡萄牙人捷足先登,杜若挺不高兴的。但是一想到这些葡萄牙人还要靠骗来取得堪和证明,求着要对大明上供,又觉得有莫名的喜感。

    朱厚照却想的明白:“既然满剌加国曾经给明朝上供过,也算是明朝的属国吧。他们的苏丹也没有被他们杀害而是逃脱在外,只要大明以天朝的名义将这些葡萄牙人驱逐出去,那么马六甲海峡的归属到谁手里就不一定了。”毕竟是明朝派兵将葡萄牙人赶出去的,要让苏丹做个傀儡,明朝实际上掌握满剌加国事很容易操作的。

    海禁一开只要各国商人在自己国家拿到签发的证明,再到泉州,广州,福州等几个大港登记,分发每一个船员、奴隶的身份证明就可以上岸贸易。这样的便捷,泉州港里停满了各国的商船。吕宋、渤泥、安南、东埔寨、占婆、迟罗、日本商船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踪影。

    知道了满剌加国,朱厚照很快就在一个吕宋船商那里打听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本来满剌加国是明朝朝贡体系里很重要的一环,当然这是在开放海禁之前,开放海禁之后,除了周围的几个大国,明朝慢慢放松了对这些小国的控制。

    毕竟朝贡是赔钱的,贸易却是赚钱的。朝贡要那这帮人当爷爷对待,但是贸易的话这些商人就是孙子了。无论是治安压力,还是利益驱使,明朝的朝贡体系都在慢慢瓦解。这是很合朱厚照的意的,毕竟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世界警察的角色可是不好当得,至少在资本主义即将膨胀的十六世纪,朱厚照对这个角色是没有任何兴趣的。

    只是以前朱厚照没注意到原来这里还有一个满剌加国,忽略了他们。幸而现在葡萄牙人才刚刚占领了这个地方,一切都还来得及。

    这几天陈云他们就都在外面跑收集消息。杜若又去物色他的船厂去了。毕竟官府的船厂,以后的目标是尽可能的发展战舰和更加安全的运输船,连钱朱佑樘都已经准备好了,至少在十年以内这一项的资金还是能保障的,只要海贸还能像这样正常发展的话。杜若想要的远洋船还是要他自己努力了。

    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朱厚照却很清闲。实在是他的身份过于敏感,高凤刘瑾他们都被他吓怕了,一步都不许他到那些鱼龙混杂的地方去。各色人物齐聚的港口更是禁忌中的禁忌。朱厚照唯一的乐趣就只有天气晴朗时的码头海鲜之旅和逛街了。

    来泉州半个月,朱厚照已经吃遍了泉州的各种海产。除了那些季节性强,现在是在不常见的,其他的朱厚照都尝了一遍。就连现在还没出现的蚵仔煎都被他弄出来了。虽然没有红薯粉,但是直接用蛋来煎也别有一番风味哟。

    唯一还算正事的朱厚照可以做的事就是逛街了,拿上自制的鹅毛笔,在锦衣卫的重重包围中逛半天的街,记录下商品的名字、数量、买的人是谁、卖的人是谁还有这大街上到底哪一国的人更多。寻摸这这些商品的利润是多少,以后将市舶司改海关时自己心中也有些底。

    本来朱厚照是准备回杭州过年的,可是遇上这件事,不打听清楚实在不安心,也就准备在泉州过年。高知道朱厚照已经做了决定,也的确是有正经事,也开始准备起年货来。幸而泉州如今四处的货物都有,否则高凤还有的愁呢。

    在这里呆了这么久朱厚照和杜若也认识了些朋友,有几个商人还给朱厚照送了大盆的金桔来。朱厚照很是喜出望外,毕竟是萍水相逢,这样的一个礼品,也让在外漂泊的朱厚照体会到了一些年味。

    朱厚照也收拾了不少回礼,让刘瑾一个个去送了。住的长了,一群大老爷们终究不方便,高凤就通过胡二请了不少临时的帮工,浆洗衣裳,缝缝补补。但是朱厚照和杜若也缺伺候的人,这些人如何使得,雇人照顾又不放心,只有想着买四五个丫头。

    毕竟要过年了,人牙子也没想到会有人上门来买人,这到底不是什么喜事。不过人家上门了,自己也只好好好招待。高凤就要几个会浆洗会缝补的丫头,模样也不能太差,以后回杭州也可以接着照顾朱厚照和杜若。

    第一次接触古代的人**易,朱厚照尴尬不已。这些一字排开的十来岁的小姑娘们到底不是货物,是活生生的人。以前在宫中,朱厚照是不知道宫女太监进宫事宜的,他自己也排斥这些东西。如今摊在面前,给朱厚照的震撼更深。

    高凤知道朱厚照是不会挑丫头的,细细的看了,挑了几个老实,女红好,爱干净模样也不差的人,让朱厚照自己从里面挑两个看起来顺眼的。朱厚照不好意思的看了几眼,挑了两个瘦瘦模样的女孩子。他总觉得这样的条件下能吃的胖胖的人,都不太能让人安心。自己在在外面,安全是第一准则,丫头还是笨笨的好。

    买了丫头回来,朱厚照一直是闷闷的。高凤自然猜到是买人这样的事刺激了他。高凤对这个小主子也是没办法,传统不道德的事比如寡妇再嫁这样的事他是一点都没有不舒服的,人家私奔他还说人家又勇气,可是到了这些司空见惯的事,他又难受起来。

    这一次一共买了四个丫头,朱厚照和杜若一人两个,杜若回来了,听高凤说了今天买丫头的事,哄了朱厚照半晌才把他哄顺了。杜若自己撑着偌大一个安国府,买人卖人这样是自然也经历过,也有过膈应的时候,但是见惯了也就好了,这是时代所限,不是一两个人呢的人力所能够改变的。

    腊月二十三送了灶神,二十四扫了尘,二十五接了玉帝,二十六洗福禄,二十九就算是要正式过年了。三个院子都布置好了,年就要到了。

    雇的仆妇也要回家,高凤多给了些银钱让她们每天只要将一天三顿饭做好就成。大家都是北方人,过年还是要吃饺子。在朱厚照眼里,自己和大家都是一样的,也不用分锅而食。

    朱厚照就在旁边一个院子里摆了十来张大桌子,大家一起包饺子,一边下饺子一边吃。这些锦衣卫也是习惯在外面跑的,多多少少也会做饭,在一起包饺子这种事还没有做过,不知不觉间大家竟然一起包了上万个饺子。虾仁馅的,鱼肉馅儿的,也很是新鲜。

    即使这样也不过是吃了不到一半,剩下好几大簸箕的饺子吃不了。泉州可不比北京,吃不完可以冻着,这里放着半天饺子受潮就要摊下去的。

    朱厚照看后面买的面粉还有一些,备的鱼肉也足,干脆又让刘瑾去买了不少的菜蔬,干脆再包些,去散给白菜巷的那些穷人。虽然里面不少恶人,但是大多数的还是安安分分的穷人,也当是做了一件好事了。

    用草纸包着,一张草纸里面是六十六个饺子,一家一份,白菜巷家家都有一份,家里人口少的就只有四十九个的小份,家里有积年的老人和幼儿的就给一份九十九的大份,白菜巷一共一百三十多户人家,家家都送到了。陈云他们回来时还抱着各样的回礼,虽然都是不值钱的东西,到底是人家的心意。

    只是这些东西要朱厚照他们吃也实在不能吃,高凤便叫陈云都拿出去舍给了那些乞丐。

    到底不是在京中家中,各人也没有玩兴,又思念家人,大年三十不过是吃了一顿饭就睡了,也都不守夜。高凤他们也忙碌了一年,朱厚照今天也不让他们守夜了,把他们赶回了自己的房间也让他们歇一歇。

    杜若又跑到了朱厚照的屋了,要和他一起睡。今天是大年三十,又漂泊在异乡,朱厚照也不好赶杜若出去,干脆两个人就在躺在一起在那里说话。

第八十八章 弘治十五年() 
“不知道爹爹他们在京城里怎么了,会不会也在守夜呢?”朱厚照望着绿纱的帐顶说道。这是他来到明朝以后第一年自己一个人过年,没有和朱佑樘他们在一起。

    “你爹爹身体一年比一年不好,今年你又不在,应该不会吧。毕竟明天所有的事都是他一个人的,也不能偷懒。”有朱厚照这个太子,祭祖之类的还可以让朱厚照上,如今朱厚照远在泉州,就只有朱佑樘自己努力了。毕竟朱厚炜还是一个小孩子,即使他想帮朱佑樘分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