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的锦鲤女配[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影帝的锦鲤女配[重生]-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黎刚也放了心:“电影的宣传,不像电视剧有持续性,如果能有口碑传播,比什么宣发都有用。如果这几天票房数字破了整,要补宣传,你就去,别错过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咱们这边剧本筹备,你不是主力,我和小孙都在,你不要有压力。”

    冯棠棠听到师父说“人生中第一部电影”,也多了许多感慨,连连点头称是。

    她从工作室出来,直奔左言的住处。

    左言还在公司里开宣发的会,冯棠棠便独自一人,先看起第一波影评来。

    豆瓣的的评价数不过2000封,评分将将破了8分,着实不算低的。

    说明第一波观众很是买账,尤其是这些有口碑传播能力的高分用户。冯棠棠料想,后面随着评价数的上升,观影范围的扩大,评分可能会适当走低。——在他们不买水军的情况下。

    当下不知道以后如何,冯棠棠当下先兴冲冲的把网页保存成图片留念。

    冯棠棠浏览了下高分长评,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最不吝好评的演员粉丝。有冯棠棠的、有左言的、有范巧彤的,甚至还有左言和冯棠棠的西皮粉。

    他们抱着看偶像的心情进了影院,偶像的表现出色,当然是忙不迭的夸赞,好评也是从颜值到演技,从演技到角色,再从角色到整部影片的。

    “那样的感情太美好了!如果可以经历这样的青春与爱情,我一定死而无憾!几位的演技绝赞,尤其是男女主之间的那种细腻的眼神交流,真的是太厉害啊,一定是真情侣!能看的出现实中也很甜蜜!眼睛里面都是那种,超级专注的爱慕!”

    个人粉的评价,虽然不如日后微博兴起时的“啊啊啊啊啊啊她好可爱作为女人我都要弯啦麻麻我要娶她!”那种评价那么的奔放和直白,但几乎也是溢美之词的堆叠,那种粉丝对明星的追捧感呼之欲出。

    冯棠棠纵然喜欢粉丝的夸耀与宠爱,但对这类评价总是在感恩的心情外,格外怀着些警惕心。

    所谓的“粉丝滤镜”,就像是爱情光环一样。

    当他们爱她的时候,她的优点会被无限放大,她的缺点亦会变成萌点。在满篇的爱慕中,多少是掺杂着些盲目的,尤其是新粉。

    怎么把这类观众的爱意,转化为细水长流的陪伴,却是另外一个课题。——那需要源源不断的优质戏,保持着一定频率的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谢谢你们爱我,我会努力演戏,让你们一直爱我的。”冯棠棠在心里默念着,继续滑动着长评。

    第二类是和宣传预期相符的,影片故事评价,集中在爱情的互动上。关注点在于从虐心到温馨的爱情故事上。

    他们更关注角色和角色之间的互动,同时又会把主人公的爱情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先前小蔺定制的,大学宣传策略起了作用。冯棠棠翻了翻,许多评论都是感动深受类的:

    “从高中到大学,又从大学到毕业工作的爱情。青春里最美好的岁月,有那个人陪伴,我在影院里泪流满面。很想念曾经陪我长大的他。”

    “看着很有年代感的高中学习环境,仿佛自己一下子年轻了!回到了爱恋隔壁文科班妹子的时候!要是当初我也像周泽一样表白了,是不是我们就像他们一样,进入同一所大学,又一路走下去了呢?听说那个女孩已经结婚了,希望她永远幸福!”

    能带给观众共鸣感,可以让观众带入自身,是作为演员,最有成就感的事件之一。

    自己所创作的角色,带着某些人没有完成的梦想,体验了另一番人生,为他们创造了另一个可能性。

    这就是故事和虚拟角色本身的魅力,及意义所在。

    有些评论,根本讲述了和影片没太大关联的故事,但无一例外都在追忆青春。还有些比他们预计的年龄更大的观众,远离高中的学生生活十多年了,写起过去的往事细节,与影片中的情感的丝丝扣扣的相似之处,很多都令人动容。

    从一个青春故事,到一群人对青春本身的回忆怀念,在巨大的评论磁场力,产生的是另一种东西——情怀。

    冯棠棠为自己感到自豪。

    哪怕“情怀”这词,被之后的媒体用烂,冯棠棠还是很喜欢“情怀”。

    一个小小的人物,能映射出千千万万个小小任务,这就是演员与观众之间,最隐秘又紧密的联系。

    就像是,一起分享了生活的一部分的朋友。

    她新建了个文件夹,粘贴了几分令她很有感触的影评。有些人分享的青春细节,对作为演员的她来说,也很有参考意义。丰富的表演,总是从丰富的生活积累中来的。

    第三类影评,应该是左言最想看到,冯棠棠却有点怕的,专业影评。

    他们不关注演员和创作班底,也不会投入到故事中间,而是作为更专业的电影发烧友,从导演、剧本、影评的各种细微之处,来作为“电影”去评判这部作品。

    有些影评人,是十分中肯随意的,另一有些,则是刻薄而不留情面。

    冯棠棠打开那种影评,感觉就像是上交了一份试卷,现下拿了分数,要对着扣分点和得分点写总结笔记似的,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笼罩在被班主任支配的恐惧中

    这可能与冯棠棠和“学霸”两字不沾边有关,左言那种好孩子,就十分喜欢看专业影评,对扣分项和苛刻的言辞,都能以谦虚的心态去接受。

    冯棠棠建了另一个文件夹,帮左言存了几篇。

    其中有一些,她看了,是心有戚戚的。譬如文章中毫不留情的指出“女主在打光不利的情况下哭到脸部变形,情绪宣泄得太严重了,只放不收的表演还是缺乏成熟经验。”或者“回忆杀段落的剪辑仍然翻了国产电影的通病,冗长得令人怀疑是在拖延时间。而且回忆的段落也拼接生硬,新晋导演的经镜头语言,到底没有老导演那么流畅。”

    有些冯棠棠看着冒气,特想冲上去回复“you bsp;you up”之类的,但转念一想,别人就是吃评价这碗饭的,人家也是术业有专攻。

    话虽然说的不中听,但有些能改进的地方,也要好好听进去才能进步。

    这些评论给个6分、7分,冯棠棠简直就要感谢对方的不杀之恩了。遇到评价导演和剧本的,冯棠棠就替左言整理保存,遇到评价演员的,她就自己忍着气,细细的看、细细的想。

    有一篇影评冯棠棠留了意,那是特意评价咖啡厅分手那一段的表演。

    “女主入戏太深,似乎主创在宣传中也特意提过这一节。在我看来,女主不仅入戏深,而且入戏极快,说明对爱情本身,演员自己恐怕也有不安和恐惧。对爱情的恐慌和不安,是任何恋爱中人都有的通病,换个角度说,也是种甜蜜的负担。女主的肢体语言很好的表现出了,对分手难以置信的抗拒,甚至爱情中自卑感,作为女性的我,那一段十分有代入感,很压抑。为后面的转悲为喜,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爱情中成长的女孩子,仿佛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一般。后面欢快的镜头语言、轻松的背景音乐、亮色调的影片调色,都塑造了一个梦幻般的结尾,为女主的蜕变加以佐证。但我们都知道,真正的爱情成长,是无法在影片浓缩的一小时内做到,甚至无法像片中那样用五年的时间做到。”

    “或许,永远对爱情充满期待、充满小小的危机感,提醒着自己在爱情里变得好一点、变得再好一点,才是这条必经之路上的真正课题。女主在片尾里获得的幸福,或许是另一端坎坷道路的开端,这一点影片给予的暗示太过晦涩,也许是照顾青年观众对幸福结尾的期待吧。”

    冯棠棠看完之后,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落寞。

    可能是被影评里的那种悲观感染了。但它说的那种“爱情中的自卑”,她是结结实实体验过的,从上辈子,到这辈子的开端,最近半年才渐渐觉得,她可以任意放纵自己在左言面前撒娇不设防了。

    而想想它所描述的“每一个好的结尾,都是另一端坎坷道路的开端”冯棠棠就觉得,其实无法反驳。

    谁不是,一个坎接着一个坎的迈上来的呢?

    门厅穿来一阵响动,左言换了鞋子进门,他终于开完了他的会。

    “我回来了。”他带着一身的疲惫对她笑,好像回家看到她,一天的劳累都烟消云散了,眼睛里只有无限柔情。

    冯棠棠走到她身边,踮起脚尖吻了他的薄唇:“欢迎回来。”

    他把她抱在怀里,抚着她后脑的发丝,加深了这个吻。

    冯棠棠想,管它什么坎坷道路,放马过来吧。

    拥有彼此,相互陪伴,无所畏惧。

97 票房的碾压() 
第二天,豆瓣评论超过五千封,评分还没有掉下8。

    第三天,豆瓣评论超过两万封,评分甚至上了8。5。

    专业影评媒体,开始对这部电影引起重视。

    开始有影评人,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去看电影,在各大报刊杂志上评价这部电影。

    影评人一向苛刻,但这对部四月恋歌的评价,大多用了“瑕不掩瑜”这样的词汇形容:在某些处理上,能看到创作班底的经验不足。但这部片子,从题材、立意到最终展现出的完整性上,确实不像是新人导演及刚刚触电的新人演员所做,或者说正是因为这种“新人新气象”,激活了整部青春片的能量。影片中的爱情,令人动人之处正在与它的稚嫩和纯真。

    这些意见领袖,又带动了新的观众去看,新的观众,又进行二次口碑传播。

    在那个没有微博和微信的年代,口耳相传的力量虽然慢而低效,传播的内容却很扎实。观影者的切身感受,通过语言和动作描述给朋友们,接到这个“安利”的人就更想去看。

    有许多男观众,是被女朋友强拉进电影院的。

    他们开始拒绝“偶像剧”,不要“帅气的男主”,但只要是二十几岁的恋爱中的人,在影院里看到那样的爱情,没有人会再次拒绝它。

    因为爱情的模样,不是去看俊男美女,不是看狗血的分分合合,而是在那样的生命阶段中,两个人为了微小的事情欢乐,又为了巨大的困难坚持。

    从影院里出来的男观众,还有很多对冯棠棠“路转粉”的:不走性感路线的女星,往往第一眼不会被异性观众记住。但她饰演的角色,可爱、敏感又坚强,让人渐渐的,想把这个女孩子,捧在手心里好好呵护。

    左言的女粉丝,更是呈指数级的疯长。他很多年未拍戏,老粉都是童星阶段积累的“阿姨粉”。现在以这样一部电影付出,自然收获了大批的“女友粉”。尤其是他的真人属性中,“导演”这个身份更为他加分。——谁不喜欢又有才华,颜值又高的年轻男人呢。

    冯棠棠和左言,都收获了很多打着“我羡慕你们的爱情”旗号的粉丝,实则都是对方的情敌。

    一周后,票房超过三千万,豆瓣的评分却掉了8。其他主流的电影网站,给四月恋歌的分数,基本定格在7。5到8。2之间。

    样本基数越大,不同的意见就会越多,左言自己的预期也是7。5左右,这在大批国产电影都不上7分的情况下,这已经是相当惊艳的成绩了。

    冯棠棠却注意到,评论里开始集中的出现恶意打1星的,无头像的新用户,齐刷刷的在午夜到清晨的时段打分。

    她给负责电影宣传的小蔺打电话,确认对方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水军来了。

    不知是不是上辈子被黑的太多缘故,重生后第一次见这么大规模的水军,冯棠棠还有点小激动:有人花钱黑我,天天黑,持续黑!这是要爆红的节奏!

    她兴冲冲的给江飒打电话,自然是被骂回来:“冯棠棠,你已经红了快了快两年了,片酬和找过来的代言费一直蹭蹭的长,你都没感觉自己要更上一个台阶?现在看见几个黑子,反而兴奋的像见了钱似的?”

    “那些水军,确实都是钱啊!”冯棠棠反驳道,“飒姐我跟你说,现在还没有社交网络,这种评分网络的水军可贵了,比天涯贵七八倍呢!”

    江飒一阵脑袋剧痛,恨铁不成钢的问:“这么贵,要不公司也给你买点?”

    “哎呀,飒姐别生气嘛,你有办法压下去的对不对?飒姐那么厉害,一定可以扭转风向”冯棠棠问道。

    江飒揉了揉脑袋:“倒是不用我怎么想办法。你和左言的粉丝,有许多是事业粉,文笔好得很,一篇几千字长评甩下来,言语夹带攻击水军的,在那种专业影评网站是很有说服力的。一个‘意见领袖’胜过一百个水军。那种网站的水军为什么贵?就是因为黑的太假没人相信。”

    “欸?我的粉丝那么厉害?”冯棠棠有些惊喜,“嗯,粉像爱豆,一定是我出身导演系,有才女之名哈哈哈哈哈。”

    江飒想:mdzz。这是我带过的最二笔的一届艺人。

    “所以我看那些没头像的,随便上去喷两句的,就是水军质量不行吧?”冯棠棠评估了下敌我悬殊,“看来他们还是舍不得花大钱来黑我。”

    江飒冷哼一声:“不是舍不得花钱,我估计,他们快没钱了。”

    “他们?”

    “你的老对手,还能有谁。”江飒都不屑于提对方的名字,“好死不死的,她一个档期的戏和你拼,题材还同是现代戏。据说观众是针对高端白领人群,所以宣发花钱花的比较狠。”

    冯棠棠知道她说的是老王制片,赵晴主演的片子。

    “高端白领?”冯棠棠也有点懵,“我看他们宣发,都是在异国风情啊,婚外恋啊。”

    “哪儿有什么异国风情,也是在影视城取景,自己的投资,钱不好好花在片子上,最后宣发弄的,天天在情感版块讨论什么小三之类的。”江飒沉声道,“这三观不正的玩意,最后过审硬补了一个结局,折腾资金。”

    “行了,这种事也用不着你操心。”江飒嘱咐了她一句,“你家粉就能顶上半边天。我这边再稍微运作一下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