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堪堪达到第二宇宙速度而已,勉强可以绕行。
又是十几个小时过去了。
“老板,即将抵达月球近地卫星的范围,二十分钟后,降落月球表面。”
“嗯,降落吧。”狄文昌点了点头。
想了想,忽然道:“三十分钟后,将控制的卫星信号解除吧,让其恢复正常。”
“这样一来,肯定会被拍摄到的……”
“怕什么,返回的时候,再屏蔽就行了,谁知道是从地球来的?”
“好吧,如您所愿。”
狄文昌眯着眼睛看着前方,他可以想象得到,不久之后,整个地球的航天局,将会大乱。
他很期待,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当然,这也是他尝试的另外一种获取声望的方法,用‘外星生物’或者神秘人的身份,获得关注。
已经提供了声望值的5。8亿人,是不可能会重复提供的,但是那些没有提供声望值的人呢?
声望值是否会落在自己身上?
第481章 风波()
十五分钟后,狄文昌连同太空舱,冲入了月球。
由于月球质量小,产生不了足够的引力,不能将气体分子大量吸附在月球的表面,所以月球上并没有大气层,也不会出现像在地球那般的阻力。
当然,微量的大气还是有的,只是几近于无而已。
也正是这样,才使得来自宇宙的各种陨石,直接撞到了地球表面,而非想地球那样,被大气层燃烧掉。
月球表面,诸多坑洼,也是源自与此。
靠近地面的时候,狄文昌将飞船重新变回了战甲,在太空舱的下方,直接顶住,减缓它的速度。
距离一万米之时,已经可以完全控制太空舱,使之在掌控之中。
五分钟后,连同太空舱,平安抵达地面,而太空舱也没有一丝损毁。
其实在降落过程中,他完全可以将太空舱收入储物空间,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了,毕竟从储物空间中取出物品的速度,等同于他本身。
降落地面之时,再取出来,就已经没有任何速度了。
但这样的话,会额外消耗声望值。本着能省则省的念头,加之也想试试战甲的能耐,最后便只依靠几个推动器的力量,生生将其安全降落。
“老板,十分钟后,卫星控制将解除,您最好想好要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形态。”
想了想,狄文昌道:“就按照7号的模样变形吧。”
7号也就是当初他在金银岛上空变化的那个肌肉男,算是一个两米多的小巨人,只是外表看上去,与人一般无二。
他很期待,一个可以在太空行走的人出现在世人面前,会造成多大的轰动?
“老板,我建议您将太空舱伪装一下。”红后突然道。
“也对,毕竟这玩意可是从米国佬那里定做的。”
接下来几分钟,狄文昌开始将太空舱进行隐蔽处理,当然不是拆卸重组,只是将其弄到了岩缝中,露出一笑部分,再进行喷色处理罢了。
处理好之后,他对着红后下达了变形的命令,一阵蠕动,狄文昌变成了7号的模样。
战甲内部的供氧系统,可以保证几个小时的呼吸,只需要隔一段时间,回太空舱补给就行了。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因此,自身的重力也会变成地球的六分之一,走起路来会感觉轻飘飘的。
还好,有战甲精细的控制系统,以及元宗的控制力,很快就熟悉了下来。
十分钟已过,狄文昌对红后下达了解除屏蔽卫星的命令。
因为月球离我们有三十多万千米之遥,因此讯息并不是同步的,红后利用卫星,给地球的分身发讯息,让分身接触信号的屏蔽。
一来一回,需要不少的时间。
下了命令之后,狄文昌便没有再理会这个。
地球那边也不可能会时刻注意这边的动向,或许,被发现,要在很久之后了。
钻进了太空舱,开启里面的循环系统,准备将种子种下去。
仓库,是一个标准的太空舱,进入其中,需要向进入一个很小的压力平衡仓,随后才会进入内部。
从储物空间中,将种子取了出来,并且开启了太空舱的循环系统。
忙忙碌碌几个小时,总算将种子种了下去。
这次,来到月球,所带的水并不多,除了种植需要的,只够支撑一个多月而已。
来到这里的第一件事情,他打算先找找看,有没有地下水之类的。
没有的话,在月球逛几圈就回去了,就让太空舱里面的循环系统自主发展,留待下一次回来看看。
关于月球上有没有水的问题,不论是这个世界,还是前世的地球,对于月球的研究基本都差不多。
20世纪60年代初,行星科学家就提出,月球不乏水资源。
不过这些水不在阿波罗登月时已探测过的赤道地带,而是在两极附近。
红后搜集的资料中提到,这些水,不在‘波浪滔滔’的‘江湖河海’,而在极地附近那些终年不见阳光的深不可测的陨石坑中。
当然,那只能是冰。
它们可能是几十亿年来被太阳烘烤而提取的水蒸气重新冷凝而成,也可能是彗星、小行星与月球碰撞的馈赠物。
在以前,这只是一个推测,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尤其是阿波罗号登月事件,甚至不知道真假。
根本不能成为证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月球水是月球上被探测证实确实存在的水,并且以气态水和固态水存在。
美国航天局科学家安东尼·科拉普雷特,在2009年11月13日说:“不是一星半点,而是数量惊人。”
可见,这已经是经过检测而得出来的结论,并不是推测。
狄文昌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固态水,也就是月球上存在的冰!
降落的地方,是月球的正面,也就是正对着地球的那一面。
如今正是白天,接近傍晚时分。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
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摄氏度,夜晚,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摄氏度。
对于一般人来说,想要找到地下水,基本不可能,当今世界上也没有那么先进的机器人。
狄文昌知道,月球是存在永久阴暗区的,也就是太阳永远照射不到的地方。
球的轴线与垂直面大约呈23。4度倾角,这意味着太阳光能够到达地球表面每一个地区,即使是北极和南极,至少在一年中某些时候太阳光能够照射到它。
月球的倾角却只有1。6度,也即它几乎垂直于太阳光的方向,这意味着月球极地地区的某些深陨石坑可能20亿年都暗无天日不见阳光。
没有太阳照射的地方,温度低至零下183摄氏度,极有可能存在冰。
那里,也是狄文昌的目的地。
但是月球的永久阴影区内,到底有多少水冰,如今还是未知数。
趁着还有光亮,狄文昌直接利用脚下的推进器,整个‘人’朝着月球的极地飞去。
殊不知,解除卫星与天文台的控制之后,这一幕,在Kryoneri天文台的1。2米口径望远镜,拍摄了下来。
2012年2月,雅典国家天文台和欧洲航天局启动了‘近地天体‘月球影响和光学鉴定NELIOTA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通过监测近地物体的频率和速度来检测对月球造成的实际影响。
这也是地球唯一一个可以观测近距离星体的望远镜,甚至可以探测到月球表面的砂砾。
这一幕,把即将下班回家的一群科学家给惊呆了。
随后,不知怎么,被一个工作人员,毫无保留的发送到了社交网络上。
仅仅半个小时,一个名为‘实拍会飞的月球人’的视频,就传遍了整个世界。
而这一切的主导者,狄文昌,这会才刚刚降落在了月球的永久阴暗面。
地球上,一场风波,开始了!
第482章 寻找月球水()
由于通讯并不是实时的,这会狄文昌根本没有收到来自地球的消息。
整个世界,炸锅了!
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虚拟世界升级,以及驱魔术,搞得全世界鸡飞狗跳。
如今,又有报道称,突然有人发现了‘月球人’?
这个消息搞得不少人晕乎乎的。
并且,那个视频,经过专家的核查,绝对不是合成的。
又是十几分钟后,欧洲航天局,公布了一组高清的图片,图片正是月球表面的场景,上面清晰的拍摄到了狄文昌‘隐藏’的那个太空舱。
这下,证据更充足,原本还有些怀疑的人,有不少都信了!
月球有人!
有外星人!
而且,月球人还会飞,不用呼吸?
这些名词,出现在了各大媒体之中。
原本就很喜欢用震惊开头的标题党,现在可以名正言顺的写上诸如‘震惊!月球出现人类!’的话题。
总之,这将是一个不眠夜。
狄文昌也是在40分钟后,才得到了消息。
这个消息,不是来自红后,而是来自穿越之门。
声望值!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极地中探索,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狄文昌抽空看了一下声望值,没想到短短不到一个小时,就涨了足足8000万。
他知道,自己的身影,肯定是被拍摄到了。
狄文昌问道:“红后,分身那边还没有消息传过来吗?”
红后解释道:“这里的地理太特殊了,无法接收到来自分身消息,要回到太空舱那片区域才行。”
“好吧。”狄文昌点了点头,继续埋头寻找地下冰。
永久阴影区内,到底有多少水冰,如今还是未知数。
即使水冰数量足够多,如何把它们取出加以利用,在工程技术上也是道超乎想象的难题——因为要从…240℃左右、几公里深、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坑中,将水冰加热转化成水蒸气再收集利用,很难。
如果不是有战甲,狄文昌甚至不会去想这个问题。
寻找水源,与地球不同,在这里,必须通过战甲检测到湿度后,往深处挖掘。
大概半个小时后后,在一处低洼地区,检测到了相对较多的湿气。
当然,这个多,也只是相对而言。
“红后,变形吧,变成钻地车吧!”
“收到!”
钻地车,和各种动画片出现的差不多,而在现实当中也有,一些国家开发的隧道挖掘机器,前面装了一个大大的钻头。
只是因为材料的限制,只能在相对疏松的土质中使用,添加能源也很不方便。
战甲变化的就不一样了,以方舟反应炉作为动力,艾德曼合金变化的钻头,根本不会有任何磨损,也不会缺少动力。
一阵蠕动,艾德曼合金变成了一辆威风凛凛的钻地车,狄文昌正坐在驾驶舱里面。
驾驶舱并没有任何按钮,也没有操作按钮,一切将由红后控制。
“老板,可以开始了吗?”红后问道。
狄文昌点了点头,“开始吧!”
心里隐隐有期待,月球的内部,到底有没有大量的冰。
一声令下,钻地车开始工作,瞬间,扬起了一阵灰尘,可以清晰的从屏幕上看到,坚硬的岩石被凿开。
月球,其实也有份各种形态的地形,根据月面的地形特征可粗略地划分为3类,即月陆、月海撞击坑和火山地形。
所谓的月海,其实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这些大面积的阴暗区就叫做月海。
当然,它其实并不是海洋,只是一个称呼而已。
在月球表面,高出月海的区域称为月陆,它是月陆是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区,一般高出2~3公里。
月球的表面却被巨大的玄武熔岩,也就是火山熔岩层所覆盖,在很久以前,有人认为月球阴暗面就是广阔的海洋,但是随着科技发展,发现那些阴暗区,其实是由玄武熔岩构成的平原地带。
狄文昌现在挖掘的地方,就是玄武熔岩构成的平原,还有低洼地带。
玄武岩的硬度极高,相当于石英的硬度,在硬度的划分中,金刚石硬度为十,而玄武岩在5…7之间,可见其硬度。
加上月球表面的玄武岩,已经经过了几十亿年的沉淀,硬度绝对不低,因此,起初钻地车的速度并不快,几分钟才能前进十几米。
但是随着红后的调整,输出功率的加大,速度也逐渐加快了不少。
想要在月球找到水,就必须要深入地面一公里以上,二十分钟过去了,才抵达了500米的深度,还好,这时的地质已经变得没有那么坚硬了。
又过了五分钟,已经到了1公里的深度。
“老板,湿度增加了几十倍不止,估计再有几百米,就能找到冰了!”红后调出了检测仪上的数据,显示水的成分,已经大大增加。
“加快速度,如果能找到水就太好了,而且,这里距离正面并不是太远,我觉得可以这里的土层,打一条通道,通往正面,作为以后的主要基地。”
地质变得疏松,让狄文昌看到了希望。
后面这一段的地质,一分钟可以前进100米,这绝对是极为惊人的。
红后解释道:“这里应该就是月壤层,和地球的沙土差不多,很疏松,不知道为什么,会被一层这么厚的玄武岩覆盖在表面。”
又是五分钟过去了,原本高速运转的钻地车,忽然停了下来。
“怎么了?”狄文昌皱了皱眉头,还以为是出什么问题了。
“老板,找到冰了!”
红后略带兴奋的声音响起,只见它手一拉,屏幕中出现了雪白的一片。
灯光啊照射之下,显得特别的明亮。
是冰!
可能是钻地车钻头的热量,影响了冰,使得靠近钻地车的一些冰,开始融化了起来。
透明无色的水,从冰块的表面流了下来,发出滴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