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夏想夺过朱寿手里的喇叭。把台等彪悍的蒙古汉子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睛,把瘦小的他阻拦在外。
“鞑靼杀了我们五万同胞,远征军不杀50万鞑靼人绝不还朝!”朱寿跳上达延汗的黄金马鞍,举着霰弹枪向天扫射,“杀!”
“杀!”朱寿四周汇聚而来一批手持霰弹枪、穿着陶瓷盔甲的远征军士兵。
远征军士兵们向达延汗大部队发起猛烈的进攻。江彬不畏死地冲在最前方,打响远征军的第一枪。
“太子殿下是个疯子!”刘大夏此刻才清醒,刚才太子殿下在誓师!
兵部没有一支名为远征军的军队,这完全是太子殿下的私军。他跟在太子殿下身边数日,完全没有察觉太子殿下组建军队的举动。
他急得嘴角冒泡:“太子私建军队!这可是死罪!”
“刘大人,我们怎么办?”刘大夏手下的将领问道。
他们这支5000人的军队隶属于兵部,是朝廷的兵马。打退鞑靼人是他们的职责,可是跟着太子的远征军一起行动?这位将领此刻手足无措。
皇后娘娘的肚子还不知是什么情况,他们这时候跟从太子打鞑靼人,将来是否会被划入叛军?太子自封什么威武大将军,可比成祖在靖难前威风多了。
“恶念值+1……”
刘大夏看向势如破竹的远征军,决定让副将带兵在大同镇外清剿鞑靼人,叮嘱副将决不可出大同都司的范围。他快马回大同镇,打算向御史许进、宣大总督等人汇报此事。
刘大夏回大同镇的途中,遇上挂着‘平江伯府’、‘英国公府’、‘成国公府’等字样的旗帜,领头的不是在哈伦告鲁遇到的各府家将,而是每个府上少爷、孙少爷。
“小伯爷为何会出现在此处?”刘大夏拦住陈熊质问。
陈熊冠冕堂皇地回道:“少年胜于鞑靼,则国胜于鞑靼;少年雄于东方,则国雄于东方。……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大明,与天不老!壮哉我大明少年,与国无疆!”
陈熊慷慨激扬地朗诵热气球的第二篇传单《大明少年说》。他心里腹诽:明面上太子发表了激昂的好文章。暗地里太子威胁他们跟着一起打河套。‘过时不候’四个大字吓得长辈们把他们推上前线。如果成功,他们将顺利继承爵位;如果将来有变故,他们则是被抛弃的一群人。
别的府邸派出的或许不是嫡长子,可平江伯府只能是他出面。
太子殿下,您能不能消停点!刘大夏颓废地回军队,和副将一起杀鞑靼人。
“刘大人,您怎么回来了?”副将惊讶地问。
刘大夏摇头长叹:“一切已成定局,我们尽人事听天命吧。”
远处太子殿下的盔甲闪闪发光,如同人群中的小太阳,照亮众人冲锋的道路。
朱寿不想被达延汗的黄金马鞍比下去,他骚包得让内行厂在他的盔甲上镀金。因此,朱寿绝对是阳光下最闪亮的人,也是吸引鞑靼箭矢最多的人。
把台等人和战马被陶瓷盔甲覆盖,像重骑兵一样守护在朱寿四周。枪炮把鞑靼人逼退,鞑靼远距离射来的箭矢打在他们身上掉落,连个印子也没留下。尽管如此,还是让不少人看的冷汗直流。
“太子殿下啊,您到底想哪样!”刘大夏恨不得抱着朱寿大哭。“保护殿下!”他不得不率领手下的兵紧紧跟上。
大明皇太子身在第一线,马升、秦恭等人更加没有后退的借口。大同成为鞑靼人的绞杀机,后退每一寸都让鞑靼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达延汗看着身边一个个倒下的猛士痛心疾首。他想不通,为何大明小太子一出现,像绵羊一样的大明军队瞬间变成猛虎?他不该让手下人掠劫高山城,当时就应该收兵返回草原。
“令火筛放弃哈伦告鲁前来救援。”达延汗不得不拉下脸求援。至于火筛如何从哈伦告鲁脱身,他们事先早有后手。
火筛收到达延汗发出的求援信号,收拢残部准备救援。胶着的哈伦告鲁战场上突然出现了几封信函。捡到信函的各府家将聚在一起讨论。
“我们的目的是金矿。鞑靼人答应不会来攻占此地,我们的任务完成了。”魏国公府的家将头领暗中鄙视几个伯府的人。为了勋贵的整体利益,他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你怎么事先不告诉我。”魏国公府的家将朝定国公府的人抱怨。两家都是徐达的后人,关系自然比其他府更近。
定国公府的人苦笑:“这事我也刚知道。好在内行厂、西厂、刘大夏提前撤走,不然此事捅出去后果难料。”
“别忘了内行厂、西厂的人出自锦衣卫和东厂。此事我等必须及早回禀国公爷。”
“你的意思是我等从喜峰口回京师?”
“不,委托西厂送信。我等去大同助太子一臂之力。万一将来事破,也能将功赎罪。”
第84章 反攻河套1()
自从印有《大明少年说》的文章从热气球上撒下,李东阳府上天天会进行一场争辩。
“爹,你为何不让我去大同参军!‘少年胜于鞑靼,则国胜于鞑靼’,难道鞑靼人攻入大明而我等只能眼睁睁看着吗?”李东阳的嫡长子李兆先想去大同杀鞑靼人。
李东阳头疼剧烈:“太子胡闹,你也胡闹!”
“爹,身为太子本就该守土有责,如何算是胡闹?”李兆先折服朱寿的两篇大作之下,丝毫不能容忍别人侮辱太子。连他老子也不行。
李东阳被内行厂弄出的一系列事情搞得焦头烂额,大儿子的话点燃他心中的怒火,“9岁的奶娃应该在文华殿读书,而不是在外掀起腥风血雨。”
内行厂出售一系列的技术中,杜仲胶的提炼技术成为多方争夺的焦点。许进暗中上报内行厂在榆林发现煤矿和盐矿的消息,可榆林上下彻查也没发现蛛丝马迹。朝臣每日围绕太子私自建军一事争吵,早朝比菜市场还要热闹。首辅刘公坐山观虎斗,很多事全压在他一人身上,他烦不胜烦。
“9岁的孩子都懂得保家卫国,我已经成年,更要为大明出力。”李兆先不忿地回答。
李东阳拍着大腿大叫:“太子蛊惑人心,蛊惑人心啊!”
“爹,您对太子殿下有偏见。前朝岳飞精忠报国为世人赞扬,太子保国怎么成了蛊惑人心?”李兆先大声驳斥。
李东阳被儿子顶撞,突然感到胸口一阵抽痛,他捂着胸口倒下。李兆先吓得脸色发白,急忙请来太医诊治。
一盏茶之后,太医行色匆匆而来。
“李少爷,在下刚给隔壁马尚书瞧病,两位大人病情相同。”太医留下保心丸拱手离去。这几天他很忙,太医院的人手全在赶制保心丸。至于看病的官员是真病还是假病,不可说,不可说。
李东阳让儿子出门打探‘生病’的同僚,得知除了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其余人全都病倒,也让儿子替他请病假。
当官的没有傻子。太子殿下以打退鞑靼的名义建立军队,无论是河套还是大宁全在关外,朝廷鞭长莫及。一旦皇后娘娘诞下皇子,大明恐怕要经受一场比靖难更加严重的兵灾。
按理此时应该问罪太子,可哪有人顾得上此事。
李东阳幽幽一叹,既然弘治帝都不急,他们等人也无须多操心。
“老爷,不好啦!大少爷不见了!”管家大呼小叫地寻来。
“恶念值+1。”
李东阳这下真病了。
早朝很安静。三位阁老相继‘病倒’,六部除了户部和工部,其余四部大部分官员请了病假。尤其是此刻应该忙碌的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病的只剩下五品官坚守岗位。
皇亲国戚关紧门户,都不敢串门聊天,更别提上朝。
“陛下身体不适,今日罢朝。”陈宽前来传旨。
出席的官员并不惊讶,依次退朝离开。
“徐尚书,您对内行厂的技术了解颇深,他们真在榆林发现煤矿和盐矿?”户部尚书周经悄悄地问。
徐贯摸摸胡子:“听说内行厂弄出了什么探测仪找到金矿,此事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周尚书,内行厂拍卖杜仲胶提炼技术,为何就不卖电土成银的技术呢?陶瓷加上铝打造的盔甲轻便而坚固,打造一支重骑兵的难度降低很多。”
周经呵呵一笑:“在下并不觉得太子殿下手头缺银子。内行厂高价卖技术,转移视线而已。玻璃、水泥、火器等重要技术,内行厂压根无意流出。”
“内行厂招收大量的百姓制造水泥。还从工部借走不少工匠。”徐贯步履沉重,“说是要修建大同城墙,可瞧生产的分量,围住河套都绰绰有余。”
周经苦笑:“愿天佑大明。”周经觉得大明有一位能折腾的皇子足够。和他有相同想法的人何其多也,只是没人敢说。
张皇后摸着隆起的肚子十分不安。太医每日三次请平安脉,每次都说孩子很好。可她经常感到肚子痛,总觉得有人想害腹中的孩子。陛下不同意张家人探望,她只能凡事都让身边信任的人亲力亲为。
“联系到李荣了吗?”张皇后焦虑地问。
李荣被安排在仁寿宫庄,现在每日都需要喂马,定然会对太子不满。李荣虽然退下,可他在内宫的人脉广,很多人是陛下的亲信,不管是陈宽还是宁瑾都动不得。张皇后想再次找李荣帮忙。
“回禀娘娘,我们的人出不了坤宁宫。”嬷嬷一脸苦恼地回禀。
张皇后气得砸了个元代青花梅瓶。身边聪颖的女官被弘治帝处死,其余人使唤时一点也不合心意。坤宁宫内侍从內库取来新的花瓶,安静地站在角落。
朱寿捂着胸口也想服用保心丸。元代青花梅瓶,后世十个亿也未必能买到。败家娘们,实在是太败家了!
“宿主,河套没有天外飞石,你不去宣府跑河套去干嘛!”从得知朱寿要带兵打下河套开始,系统唠唠叨叨没完。
朱寿冷笑:“笨!等打下河套有了实实在在的权势,我可以下令收集天下奇石,还需要辛苦的出去找吗?”
“这办法好!”系统一下子变开心,“火筛正在往大同移动,宿主快去阻止他!”
朱寿翻翻白眼,他早收到西厂的消息。如果凡事依赖不靠谱的系统,他混不到这地步。
“让高伴伴不要再把母后的消息传来。”朱寿冷着脸对罗祥说。他怕英年早逝。
罗祥恭敬地回道:“是。”
“让魏彬好好打理肃宁田庄。等打下河套,需要大量的种子。”朱寿交代。
这次攻打河套,除了刘瑾和张永坐镇京师、邱聚在东北同女真人交易,其余人全部围绕河套打转。有先进的火器和激起希望的百姓,打下河套不难,难的是如何治理。唐朝之后,河套一直没能被外族很好打理,单纯的放牧太浪费‘塞上江南’的美誉。
“是!”罗祥不放心地问,“小爷真的不需要关注宫中消息吗?”他们都觉得此刻宫中的情况才是重中之重。
朱寿瞪他:“此刻全部的精力放在河套。等打下河套,大宁城的建设也需要动工。别把重心移到不值一提的小事上。”
“是。”罗祥无奈退下。
第85章 反攻河套2()
火筛带着残存的1万多人赶到大同,内行厂死士提前接到消息,假装不敌后退。达延汗抓住机会和火筛部汇合,两部人马向草原逃窜。
“为什么火筛部还没消灭!”朱寿在彻底被毁的长城段佯装生气,“本宫放过话,死一个大明百姓就要十个鞑靼人陪葬。远征军出击!”
朱寿一声令下,无数骑着战马的远征军士兵越过长城向草原追击。
刘大夏和许进等官员默默站在山坳上看太子演戏。内行厂死士撤退的时候有条不紊,暗中指挥的行迹明显;太子毕竟年幼,愤怒的表情不到位……当官多年的老油条们瞧出很多破绽。
太子放跑达延汗,想要得到组建远征军的借口。太子说远征军‘不灭50万鞑靼人不回朝’,可鞑靼人一共才多少。真杀五十万鞑靼人,鞑靼会和匈奴一样灭族。
刘大夏粗略一数,远征军骑兵一万多人、步兵三万多,总共人数应该不满5万。
“还好,人数不多。”刘大夏吐了口气。
许进眼中精光闪现:“根据本宫观察,西厂的人一直在暗中评估士兵的能力。大同府加入远征军的几乎都是卫所的精兵。若不是被战马数量受限,想必骑兵人数会更多。只要有精兵作为骨干,远征军扩军不是难事。”
“刘大人,‘太子殿下身边不留无用之人’不是白说的。”许进感触颇深。
大同都司他唯一看好的参将秦恭昨晚被太子殿下接见,今日秦恭的身影出现在远征军中。而副总兵马升等贪生怕死的将领在太子军帐之前跪了几日,没能见到太子。包括平江伯从京城来的儿子,也没有瞧见太子。
刘大夏正要接话,突然见到英国公世子张仑骑着马向他们靠近。
“许大人,刘大人。”张仑客气地拱手说,“太子殿下想问许大人是否有兴趣担任陕西巡抚?”
许进惊喜交加,他竟然受到太子的赏识!太子认可他处理大同政务的能力。六十多岁的许进高兴地像个孩子,比成化朝会试进士及第还高兴。太子在他心中绝对是太祖在世,是带领大明走向复兴的希望。
“下官愿为太子效犬马之劳。”许进没有丝毫的犹豫和矫情。他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历经两朝风雨,惟愿为大明尽绵薄之力。
刘大夏虎着脸不满:“太子殿下看不上老夫?”太让人气愤了!他的能力不比许进差。
“刘大人,太子殿下可不敢和陛下抢人。”张仑大笑离去。
张仑的话让许进会心一笑:“看来陛下和太子父子两人感情没有受到影响。”
刘大夏小声嘀咕:“没陛下撑腰,年幼的太子敢如此嚣张吗?远征军领兵的不少是九边这些年有突出战功的将领。没陛下首肯,兵部怎么敢放这些人走。”
‘病假’在家的兵部尚书马文升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