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祸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祸害-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谓天子之怒,黄伟总算见识了。

    “山东的段鋹闹得如何?”朱寿换了几个姿势,都不觉得舒服。

    黄伟立刻严肃了起来。“我们的人把段鋹那厮往金矿山里头钻。段鋹顺利夺下了山东几大金矿。山东的时机已经成熟,是否要收手?”

    “经历赈灾、皇爷的云南之行、违规修建泾王大墓,支持了草原北伐,内承运库马上就要见底。连小爷的登基大典,都没银子大半。小的去礼部打听了一下,弄得很寒碜。”黄伟替朱寿觉得委屈。

    “给外人看的都是虚的,好处要捏在手里藏着。”朱寿掐着手指算了算:“按照原定计划,我们的人应给接管了鞑靼人发现的金矿。等草原传回确切的消息,让山东那边加紧速度平叛。给御马监传话,山东叛乱一止,让腾骧四卫抽调人手保护金矿。”

    “是。”

    “去把王岳找来。”朱寿吩咐道。

    黄伟应声离去。

    朱寿让内侍拿来书写本套装。

    王岳来的时候,看到太子趴在床上,用吃人的表情在纸上涂涂改改。

    “小爷,您叫我?”王岳恭敬地问。

    朱寿埋头制定计划,头也不抬地问,“密云铸币厂的事办了如何了?”

    “铸币厂方圆百里的地方都清空了。厂房又建了五座,生产线上的水压铸币机已调试完毕。现在唯独缺人。”王岳汇报。

    朱寿嘿嘿冷笑:“人会有的。还会源源不断地进来。东厂可要把铸币厂看严实了。从技术到原材料,一丝一毫都不能流出去。关键技术一定要掌握在内侍手里。本宫不会亏待了他们。”

    他动作幅度一大,立刻牵扯到屁股上的伤口。疼得脸都变了形。不知第几次告诉自己:这个仇一定要报!

    “我愿以项上人头担保。”王岳举高手,重重承诺道。

    正在此时,陈宽满脸堆笑地进屋。“小爷,老奴来看您了。王厂督在发什么毒誓呢?”

    “事关大明昌盛、华夏立足世界的顶顶重要大事。”朱寿歪着头问,“陈公公,父皇今日身体如何?”

    “皇爷说:他不好。”陈宽见朱寿说得慎重,知趣地不在问下去。

    朱寿惊道:“父皇怎么了?”

    “官员们在乾清宫跪了几个时辰。皇爷心里堵得慌。”陈宽回道。

    朱寿大笑:“本宫推行依法治国不好吗?不是正如刘阁老他们的意?”

    “刘公说,有些律法不合时宜。一味遵照,只会适得其反。”陈宽陪笑。

    朱寿在书写纸上重重画了个圈。笑眯眯地说:“前年刑部刚整理出《问刑条例》。当时刘公可没指出《大明律》有什么不妥的。不过既然官员们都觉得不妥,那就让他们上个折子,着内阁主持各方坐下来议议。依法治国,别弄得连依照的律法都拿不出来。”

    陈宽、王岳吃惊地看向朱寿。太子怎么突然这么好说话了?

    太祖深恨贪官污吏。《大明律》中对贪渎处置的极为严厉。太祖时期,户部侍郎郭桓贪污了2400多万石粮食。太祖连同同党杀了三万多人。

    太子免费发放各种高产粮种,各地粮食丰收。南涝北旱一场天灾,暴露了地方严重的缺粮问题。加起来远远不止2400万石粮食。

    朱寿咧开嘴角,露出一口大白牙,“本宫不但要依法治国,还要以德服人。”

    可手中的书写笔,不断地在纸上画圈划重点。

第427章 劳动改造() 
大明律中的有些律法确实不合时宜。制定大明律的朱元璋是丝逆袭的典范。丝的出身,让他不了解世家大族、官宦门阀的生存之道。

    朱元璋一咽气,他最看重的孙子先修规了他的规定。紧接着,夺位登基的儿子又改了一遍。

    一百多年后,朱元璋的的执政痕迹留下了不多。大明宝钞作废、军屯制度弊端横生、盐法铁矿处处漏风,《大诰》成了一堆废纸。黄册库,不提也罢。

    朱寿不是理想主义者。相反,他非常务实,十分了解人的贪欲。剥皮、斩首等严苛的手段止不了的沟壑难填。

    躺在床上养病的朱寿,就像潜伏在草丛中的毒蛇,时不时在书写本上写写画画,准备伺机而动。

    就连杨慎都说他远远瞧去令人慎得慌。

    太子隐忍不发,这是风雨欲来的前兆。

    刘健顶着巨大的压力,领着众人在文华殿商议修改《大明律》的条条框框。

    每一天,廷臣们都过得提心吊胆。商议时,他们时不时往门口望一望。总感觉太子会随时随地出现。把他们耗尽心血修改的律法草案撕得粉碎。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本宫是那样的人吗!”朱寿正义凛然地说。

    对面坐着的的李东阳、杨廷和沉默。

    朱寿撇撇嘴。算了,不和这帮小人斤斤计较。名声什么的都是人设,努力努力宣传,几年后也就能洗白了。

    杨廷和和气的问“殿下召我们前来,是有什么吩咐吗?”

    朱寿身下垫了几床被子,吃力地趴着说,“本宫觉得,你们修改的律法惩罚尺度有点问题。”

    杨廷和、李东阳正襟危坐。他们知道,太子还是忍不住了。

    内阁修改律法时,删去了斩首悬挂示众、剥皮抽筋做成稻草人的残忍处罚。把贪污的底线从十两银子提升到五十两。受贿超过1000两,才会发配充军。

    也别怪他们把贪污的底线提高。实在是因为太子太能赚银子了。

    虽然取消了盐商,提高了商税,可太子每开一条商路,就会连起无数的地方百姓、商人发财。现在十两银子,别说是商人,就连条件好一些的百姓之家都拿的出来。

    朱寿换了个舒服点的姿势,开始了侃侃而谈。

    “先说流放充军。大明处处是宝地,能流放到哪里受罪?就是因为把犯了罪的人充军,才造成当兵的被人看不起。从而造成军队逃兵现象严重。军户都想着更改户籍。”

    “再说杖责吧。十丈、二十丈打得是很疼,可伤好了之后还是该干嘛干嘛。何况板子打多了也容易死人。”

    “发银子更是不得到的举动。不能让百姓们养成花钱消灾的坏毛病。”

    “犯了罪就要受处罚,是要让人从心底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要用下半辈子来赎罪。单纯的关在牢里有什么用呢?”

    朱寿侃侃而谈。把内阁修改的大明律的处罚手段从头劈到尾。倒是对刑法的内容没有提到只言片语。

    这倒让两人琢磨不透了。

    李东阳问“殿下何意?”

    “以劳代罚。罪责轻了就在当地修补修补城墙,街头打扫打扫卫生,为百姓做些实事。罪责中的,就判刑,然后押送到铸币厂用劳动赎清他们的罪孽。”朱寿笑眯眯补充道,“铸币厂会负责他们的食宿不会收钱的。”

    犯人,将会是铸币厂免费劳动力。

    李东阳和杨廷和相视而望。

    “两位大人是本宫的左膀右臂。希望两位大人尽力促成此事。”朱寿叹了口气,“前几天黄伟找到了本宫,内承运库没银子了。当日本宫许诺百姓,为他们重新融入铸造钱币不收手续费。本宫也没想到积少成多,加起来是一笔巨额费用。大明律中的有些律法确实不合时宜。制定大明律的朱元璋是丝逆袭的典范。丝的出身,让他不了解世家大族、官宦门阀的生存之道。

    朱元璋一咽气,他最看重的孙子先修规了他的规定。紧接着,夺位登基的儿子又改了一遍。

    一百多年后,朱元璋的的执政痕迹留下了不多。大明宝钞作废、军屯制度弊端横生、盐法铁矿处处漏风,《大诰》成了一堆废纸。黄册库,不提也罢。

    朱寿不是理想主义者。相反,他非常务实,十分了解人的贪欲。剥皮、斩首等严苛的手段止不了的沟壑难填。

    躺在床上养病的朱寿,就像潜伏在草丛中的毒蛇,时不时在书写本上写写画画,准备伺机而动。

    就连杨慎都说他远远瞧去令人慎得慌。

    太子隐忍不发,这是风雨欲来的前兆。

    刘健顶着巨大的压力,领着众人在文华殿商议修改《大明律》的条条框框。

    每一天,廷臣们都过得提心吊胆。商议时,他们时不时往门口望一望。总感觉太子会随时随地出现。把他们耗尽心血修改的律法草案撕得粉碎。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本宫是那样的人吗!”朱寿正义凛然地说。

    对面坐着的的李东阳、杨廷和沉默。

    朱寿撇撇嘴。算了,不和这帮小人斤斤计较。名声什么的都是人设,努力努力宣传,几年后也就能洗白了。

    杨廷和和气的问“殿下召我们前来,是有什么吩咐吗?”

    朱寿身下垫了几床被子,吃力地趴着说,“本宫觉得,你们修改的律法惩罚尺度有点问题。”

    杨廷和、李东阳正襟危坐。他们知道,太子还是忍不住了。

    内阁修改律法时,删去了斩首悬挂示众、剥皮抽筋做成稻草人的残忍处罚。把贪污的底线从十两银子提升到五十两。受贿超过1000两,才会发配充军。

    也别怪他们把贪污的底线提高。实在是因为太子太能赚银子了。

    虽然取消了盐商,提高了商税,可太子每开一条商路,就会连起无数的地方百姓、商人发财。现在十两银子,别说是商人,就连条件好一些的百姓之家都拿的出来。

    朱寿换了个舒服点的姿势,开始了侃侃而谈。

    “先说流放充军。大明处处是宝地,能流放到哪里受罪?就是因为把犯了罪的人充军,才造成当兵的被人看不起。从而造成军队逃兵现象严重。军户都想着更改户籍。”

    “再说杖责吧。十丈、二十丈打得是很疼,可伤好了之后还是该干嘛干嘛。何况板子打多了也容易死人。”

    “发银子更是不得到的举动。不能让百姓们养成花钱消灾的坏毛病。”

    “犯了罪就要受处罚,是要让人从心底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要用下半辈子来赎罪。单纯的关在牢里有什么用呢?”

    朱寿侃侃而谈。把内阁修改的大明律的处罚手段从头劈到尾。倒是对刑法的内容没有提到只言片语。

    这倒让两人琢磨不透了。

    李东阳问“殿下何意?”

    “以劳代罚。罪责轻了就在当地修补修补城墙,街头打扫打扫卫生,为百姓做些实事。罪责中的,就判刑,然后押送到铸币厂用劳动赎清他们的罪孽。”朱寿笑眯眯补充道,“铸币厂会负责他们的食宿不会收钱的。”

    犯人,将会是铸币厂免费劳动力。

第428章 三连跳?() 
对不起,先发后修稿。

    无论在哪朝哪代翰林学士始终是官员中地位最高的一群。明朝翰林院朝班站立位置,都是距离皇帝最近的。而明朝所谓的翰林清贵,则是因为非翰林不得入阁这项潜规则。

    朱寿刚知道潜规则这个词时,还是在后世的娱乐新闻中看到的。随着阅历的增长,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每个阶层都有潜规则的存在。到了明朝才知道,潜规则还是老祖宗玩的最六。

    曾经身怀系统一腔热血,以为凭一己之力能搅的明朝翻天覆地。结果发现自己深陷蜘蛛网,想要扯掉一个线头,却被整个蜘蛛网缠住无法动弹。让她安然无虞的竟然是父爱,以及无耻。

    朱元璋若知道此事,棺材板儿都压不住。老朱开创了军屯制度,无需百姓粮食,即可养兵百万。废除丞相制度,认为天下的权力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您老人家一定指望后人替你出气的。”朱寿在心里默念。

    看着书写本上最终成型的计划稿,脸皮比城墙厚的朱寿,也有点脸红。不得不搬出太祖爷的大气当遮羞布。虽然,他已经破坏了很多条皇明祖训。

    人至贱,则天下无敌。

    自个儿做通了心理辅导,朱寿安然入睡。

    朱寿睡踏实了,可有很多人睡不踏实。比如内阁所在的急一点,那可是人头攒动,灯火通明啊!

    “杨大人,你违规举行朝考,把汪红收入庶吉士也就罢了。这才几天呢?就想让他入翰林院!您是不是还想让他入内阁?”谢迁忍不住吐槽道,“我等已经为南京的事,修改大明律弄得焦头烂额。没精力再去应付官员们的非议。”

    殿试之后一甲三名能直接入选翰林院。其余近视要进行朝考选拔为庶吉士,庶吉士先要熬过三年后还需通过散馆,才能入翰林院。通不过的人就要打发到六部或者地方当官。

    入了翰林院也不一定能进内阁。那要才华出众被皇帝青眼,或者熬资历。

    杨廷和缓慢的点了点头。

    吐槽的谢迁,好像喉咙里刺了根鱼骨。四下嘈杂的讨论声噶然而止。

    李东阳叹了口气,替杨廷和挡住众人吃人般的目光。“让汪红入内阁是太子的意思。请诸位相信我的判断,若是不让太子满意,太子会一直折腾,直到我们妥协。”

    “昨日我与李工去见了太子。我们俩刚表达反对的意思,太子就扔过来一本厚厚的书写本。每一页进入了一位官员贪污受贿的例子。时辰地点受贿人受贿金额,违规操作证据,一一罗列。”杨廷和很想不认朱寿这个徒弟。在现实面前屈服了。帝师身份是他的护身符,他不能扔啊。

    有见过皇帝用官员贪污的证据,威胁官员的吗?这都叫什么事儿啊!绝对不是他教的。

    在场的很多人想起了午门砍下的上千个人头。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太子突然发难,东厂又提前备下了铁证,黄册库被淹一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快了结。

    失职的官员以及私垦湖田参与者,用几条蒸汽船从南京押往京师。处斩人里有魏国公的亲子,还有数位侯府伯府的嫡系旁支。几乎囊括了南京城的所有的地方大族子弟。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在东厂公公们的虎视眈眈之下,连一点手脚做不了。

    这群高门豪族家中子弟众多,死掉一两个不是很糟,糟糕的是犯事人父族母族妻族三族族人有做官的全都要被革职,并且十年之内不得参与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