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祸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祸害-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有人竖起耳朵、伸长脖子等下文。

    “以史明鉴可知兴替。王朝的覆灭不外乎:外敌入侵、皇帝失德、官员贪腐、土地兼并百姓造反等原因。本宫几乎看过所有的史书,本宫只看出一点:阶层固化的危害。不流动的水,只能成为一滩死水。不流动的阶层,只会造成皇朝的灭亡。”

    “举个例子,在没有科举前,世家就是不流动的阶层。官员的孩子生下来就能做官;农户的孩子只能种田。隋唐之后,平民可凭借科举鲤鱼跃龙门。此后除了几家特例,再也没能出现猖狂的世家。”

    “平民百姓可以通过科举当官、军功封爵改换门楣。大家有了梦想,就有了奋斗的动力。”

    “流动的阶层,让有能者居之,无能者淘汰。皇帝失德,让天下人过不上好日子,百姓造反推翻统治者。出生草根的太祖推翻了元朝,让皇位流动到我们老朱家。通过军功得到爵位的勋贵,一旦打仗失败被除爵,子孙无法承爵。科举授官的官员,不能把官位留给自家孩子。”

    “反之,固化的阶层,不在乎接替者的能力。若是碰到无能者长期霸占高位……例子很多,本宫不一一复述。”

    很多话点到为止即可。说出来,朱寿估计会被疼爱他的便宜老爹打死。

    杨廷和风中凌乱,不,他快要神经错乱了。同样错乱的还有弘治帝、奉天门前的官员、偷听的百姓。

    “太子爷,皇爷召见。”广播里出现戴义火急火燎的声音。

    朱寿双手紧握话筒,在话筒被抢夺前大吼一声,“想要家族昌盛,唯有把子孙培养成有能力的人。以为杀了本宫就能保持你们代代富贵?他大爷的,祝你们的儿孙各个脑子进水!”

    戴义一把扯掉话筒线,无语地看着朱寿。“太子爷,您……”

    “本宫真是心胸宽广,能忍住没骂脏话。”朱寿摸摸下巴。

    “恶念值+1……”

    挤在人群中的老王结结巴巴地说:“我……觉得去学校读……读书的主……主意不错。”

第219章 闭门‘训’子() 
奉天殿御书房,气氛阴沉。

    弘治帝左手端起茶碗托盘,右手用茶盖轻轻刮了几下,把漂浮的茶叶撇开,低头抿了一口。闭上眼睛,让茶水在口腔流转。

    细细品味后,弘治帝睁开眼睛笑着对陈宽说,“你去转告李荣,论泡茶的水:玉泉第一,大庖井第二。朕金口玉言,今后无人敢对此有异议。竹楼,让他安心地去吧。从子全家……哎,毕竟李荣伺候朕二十多年,从子死罪,其余家人流放云南永昌。”

    跪下地上的朱寿眉头挑了挑。

    “是,老奴这就去。”陈宽、戴义两人的视线不敢往朱寿身上瞄,拱手倒退着离开。

    御书房内只有弘治帝和朱寿两父子。弘治帝默默地喝茶,朱寿静静地下跪。

    两人出奉天殿。逗留在奉天门两月有余的谢铎等大臣围上前。

    “陛下发怒了?”谢铎焦心地问。

    南京国子监祭酒刘震一板一眼地说:“太子殿下的确是胡闹,但殿下毕竟年幼,少年心性。好好教育便可。”

    前任北京国子监祭酒费訚摸着胡子赞同:“刘大人言之有理。”

    “诸位大人,”戴义向大家拱手,“咱家有皇命在身,还请大人们让一让。”

    陈宽对诸人笑笑,紧跟戴义离开。

    “陛下一定很生气!”牵头死谏的刘震断言。

    谢铎忧心忡忡,非常担心弘治帝会对太子失望。

    “我等是否离开,别给陛下添堵?”南京吏部尚书王华趁机问同僚们。

    王华是王守仁的爹,也是李东阳的好友。王华受李东阳的委托,混入奉天门死谏的官员中,防止群情激奋,找机会把众人劝离。

    刘震询问大家的意见,大家一致同意撤离。虽然他们的抗议没有取得弘治帝的支持,但太子传达的‘反对阶级固化’,让他们恨不得举双手赞同。

    从开国起,文官封爵的人寥寥无几,且都是不能世袭的爵位。去年封赏威宁伯爵位世袭,出于军功而非王越曾担任过兵部尚书的官职。

    最容易固化的阶级,除了勋贵,就属卫所武职承袭。

    去年改革军机处,查出卫所实职士兵只有十分之三,七成士兵空缺。殿下竟然没有处罚渎职、吃空饷的武官。不患寡而患不均,太子监国对文官严苛、对武官宽容。很多人忧患殿下会区别对待文武官员,所以支持刘震的死谏。

    “老夫反对推行简化字教育,老夫会不断地上书弹劾,直到取消简化字。望各位同僚力挺。”刘震朗声说。

    “一定,一定。”

    “我等以刘大人马首是瞻。”

    很多人纷纷附和。在附和声中,大家收拾行囊离开皇宫。等大臣们走光,司设监内侍前来收拾。清点数量后,发现少了几十顶帐篷、睡袋等物品。

    朱寿小幅度移动身体。跪在地上小半个时辰,膝盖以下好似失去了知觉。

    识时务者为俊杰,朱寿抿着嘴卖惨,“父皇~”

    一直盯着茶杯瞧的弘治帝抬头:“知错了?”

    “孩儿没觉得错。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朱寿跪着挪到便宜老爹身边,抱紧大腿抱怨。

    “大臣们处理事情总是对事不对人。太祖取消对士大夫的优待,《大明会典》明确规定大臣奏事需要跪拜。可太祖死后一百多年,这些规矩逐渐松懈。孩儿在文华殿让大家坐着奏事,满朝上下竟然无一人上奏反对。”

    “臭小子!”弘治帝放下茶杯,一把拉扯起儿子。

    他忍住没问儿子跪的疼不疼。一见儿子皱着眉头揉膝盖,长叹一声,把儿子拉到身边坐下。

    罚儿子在地上跪半时辰,已经是弘治帝对儿子做出的最大惩罚。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弘治帝恨不得捧在手心宠。外界推测弘治帝对太子发怒,根本不可能存在。

    弘治帝慈爱地摸摸儿子的头:“生气了?”

    “不是生气,是非常的失望。一群扶不起的阿斗!”朱寿磨牙。

    弘治帝哈哈大笑:“如果人人像照儿一样文武双全,父皇会睡不着觉的。”

    朱寿唉声叹气:“父皇,孩儿把满朝文武都得罪了。”

    “照儿有自知之明,不亏是朕的儿子。”弘治帝欣慰地道。

    朱寿嘴角一抽,见过宠孩子的,没见过这么宠孩子的。

    弘治帝趁机教育儿子:“你想要取缔武职承袭,透露出去一丝口风,就招致暗杀。你还坚持想提高宗室地位吗?”

    朱寿重重一哼:“国库每年支付给宗室俸禄庞大,怎么能让宗室只吃白饭不干活!”

    “不知道你倔强脾气像谁!”弘治帝敲敲儿子的额头。

    朱寿嘿嘿一笑:“肯定像父皇。父皇的脾气被现实磨平。如今父皇给孩儿创造条件,孩儿才可无所顾忌的倔强。绝对不向恶势力低头!”

    “臭小子,你才是大家眼中的恶势力!”弘治帝顿时神清气爽。儿子的马屁拍得很到位。

    太子被传唤到御书房,朝政却不可暂停。次辅李东阳主持当日的文华殿会议。

    “三法司修订《问刑条例》,若大家无异议,今后作为常法。”李东阳说。

    刑部尚书闵珪提议:“既然作为常法,在下建议把《问刑条例》刊登在报纸上,让百姓们都知道。想要百姓遵法守法,首先要让他们知法。”

    “百姓中识字的有几人?”吏部右侍郎吴宽嘲讽,“难不成闵大人赞成简化字?”

    王琼反唇相讥:“吴大人说这话变相承认了简化字易于学习。”

    “一码归一码。现在商议《问刑条例》,不要转移话题。”李东阳敲敲桌子。

    坐在李东阳身边的谢迁表态:“《问刑条例》作为《大明律》的补充条例,还需陛下首肯。殿下毕竟年幼,怕是无法在此事上做主。英国公觉得呢?”

    “此事定是要陛下做主。”愁眉不展的英国公僵硬着笑脸说。

    太子在广播中的话让英国公忧心如焚。在场的人都有一颗七窍玲珑心,虽然太子没指名,文官们已经猜到刺杀和武官勋贵有关,他们乐得看笑话。

    吴宽轻笑:“今日出了此事,太子不可能继续监国。”

    “吴大人到时说说太子做错了何事?皇宫只有太子一位皇子,才能让殿下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能听到太子的肺腑之言,是我等的幸事。”李东阳正色道。

    吴宽一时语噎。

    王琼很想给李阁老竖起大拇指。太子殿下口出狂言,李阁老都能给圆回来。

第220章 论考试的重要性() 
不管是天塌还是地陷,大明的权利中枢顺畅的运转。

    太子殿下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喊出“不流动的阶层,只会造成皇朝的灭亡”,内阁和军机处却不敢忽视众人的反应。刘健和马文升匆忙结束病假,应对可能出现的兵乱。

    军机处着令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戒备,刚成立一年的宪兵队四处督查。军机处参谋部、提刑部找各军将领‘聊天’;后勤部忙着准备物资;通信部传达军机处指令,并且检查线路、确保通信畅通。

    内阁命令五城兵马司、顺天府盘查一切可疑人等。各部大佬要求下属不得议论广播内容。

    军机处、内阁分别约谈京中勋贵。

    直属于弘治帝的锦衣卫和东厂忙着抓人,并没有干涉言论的举动。

    “你们说朝廷的官到底听谁的话?”

    “阶级固化对他们最有利呗。文武官员相互看不顺眼,这次为了自个儿的利益,联起手对付太子。”

    “两百多大官白拿俸禄不干活,在皇宫死谏抗议两个多月。就是不想让我们老百姓读书认字!”

    “怕我们识字后抢他们子孙的饭碗。”

    “勋贵承爵也就算了,‘无军功不得封爵’,天下间也没多少爵爷。可武官一退就让子孙顶上去,下面的士兵哪有机会升上去。还有文官,他们庇荫子孙入国子监当监生,强掉十年寒窗苦读学子的官职。有能力的人升不上去,无能者霸占高位,怪不得……”

    “闭嘴,锦衣卫来了。”

    忙得只能在附近食肆吃上一口饭的锦衣卫小旗郁闷了。论阶级固化最严重的绝对是锦衣卫!

    今日抓捕的锦衣卫都指挥同知李珍,可是司礼监太监李荣的从子。李珍二十二岁的儿子李旻已经是百户。小旗所在的卫所张百户,在肃州经历大大小小战役不下五十次。前年收复哈密时战功赫赫,得到太子殿下赏识,才得到调遣到锦衣卫的好机会。平日出了事,上头把麻烦事交给张百户。做错了,是张百户的责任;做好了,李旻百户插一脚分功劳。

    小旗偷偷瞄了眼手下的校尉。他管着十名校尉,以他的能力比不上手下的毛校尉。要没有身为小旗的爹,他也不可能越过毛校尉成为小旗。

    小旗烦躁拍桌子:“店家,饭菜怎么还没上!”。。

    万一太子殿下想要改革,他还能保住小旗的官位吗?将来还能让他儿子顺利得到从七品小旗的官位吗?

    “小旗,这家店的主家可是李家的远亲。您还是客气点。”四十多岁的毛校尉提醒。

    小旗愣了愣:“哪个李家?”

    “除了李阁老还有哪家!李阁老军户出身,以会试二甲头名当官,抬高了李家的门楣。可李家的穷亲戚蛮,好在李阁老约束下,平日极为低调。”毛校尉的双眼流露深深的羡慕。

    毛校尉时常拿李阁老做例子,要求儿子一定要读书出人头地。可儿子不是读书的料。本来毛校尉已经绝望,没想到太子殿下推行简化字,儿子的简化字学的很快。虽然没有通过吏目考核,但儿子被内行厂本部招为账房,羡煞一群人。

    毛校尉绝对是太子殿下的铁杆支持者。刚才彻查太监李荣同党时,小旗遇到小时候的玩伴,轻易放过那人。校尉凭多年的经验感觉那人有问题,可提出来严查,被小旗臭骂一顿。

    得知店家是李阁老的亲戚,小旗收起嚣张的态度,连声道歉。就差没给店家跪下了。

    毛校尉低下头隐去眼中鄙视的眼神:“小旗,我想去一趟茅房。”

    小旗转而把气撒在毛校尉身上,骂骂咧咧地道,“懒人就是屎尿多。”

    毛校尉握紧拳头,忍下年轻的小旗给予的侮辱。在其他校尉的帮助下,毛校尉瞒着小旗离开,找到总旗举报小旗放过玩伴的行为。总旗不敢轻忽,亲自带人前去补查。

    “老毛,甭管谁的老子或者后台是谁,太子殿下不留无用之人。你的机会来了。”总旗走之前拍着毛校尉的肩说。

    毛校尉双手捂脸哭泣。

    被毛校尉视为偶像的李东阳,迈着泰然的步伐,和军机处大臣兼兵部尚书刘大夏走出平江伯府。

    大同据城不出平江伯陈锐,在女儿成亲半年后,跪在大同城门口自尽谢罪。陈熊承了平江伯的爵位,常年驻守河套。

    “也许从陈锐不敢出城抵抗鞑靼火筛起,殿下就起了变革的心思。”年迈的刘大夏精神抖擞。

    为了协助太子完成变革的宏愿,刘大夏几乎被文官们集体排斥,儿子和孙子升官无望。可他不曾后悔过。他知道河套的收复只是开始,今后的路会更艰难。只要太子不后退,他也绝不会退缩。

    李东阳没有接过随行地上的马鞭,背着手慢慢走向下一家忻城伯府。在如今的大小九卿中,他的出身最低。一路走来,对‘阶级固化’深有体会。原本因为儿女的原因维护太子,在太子在广播说出‘阶级固化’四个字后,他彻底站在太子一边。

    李东阳笑得如沐春风:“英国公担心勋贵们会起反抗之心,似乎忘了京师的勋贵家子弟,两年前被太子连蒙带骗、软硬兼施弄去了河套。他们才不怕太子除去爵位。”

    “英国公担心的不是承爵的勋贵,而是勋贵家无法袭爵的旁支。上一任英国公张铺承袭爵位,两位弟弟眼红不已。卷入夺门之间封爵,之后又被清算。”刘大夏笑道,“听说英国公有十几位孙子,对世子的位子虎视眈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