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水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门水浒-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哟,这当官人家的小娘还真是水灵!”

    王节乃是京师将门出身,老子娘一家子都住在东京城里,来这登州任上四年,刚好纳了四房小妾,这次前往淄州,自是带在身边,不想却是便宜了登云寨的一众贼寇。

    “住手!”

    也就在邹润这厮拿朴刀挑开车帘,见着一个美娇娘,准备登堂入室之际,一根铁枪突然横在胸前,转过头瞧去,却正是一脸严正的少年杨再兴。

    “老五,这,这……”

    名义是杨再兴不过是山寨排位最末的一位头领,可实际上,除了寨主石秀外,山寨中其他人,哪怕是焦挺,一想到这位少年悍将的枪术也是头皮发麻。

    “老四,你要是真想给你们邹家留个后,做兄弟的不拦着,如果只为图个乐呵,这回钱财不少,你自去找粉头,却不得在寨子里做这事!”

    石秀见着这边情况,留了一句话就走开,杨再兴亦收回铁枪,站到一旁。邹润讪讪一笑,摸了摸后脑勺,嚷道:“成,老子回山寨就明媒正娶!有这等小娘做浑家,这辈子死了也不冤!”

    这一日,登云寨做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买卖,不论粮草财货,仅金银铜钱就足有万贯,这可是王节在登州四年搜刮所得,这一回却是尽数落到了登云寨的石秀等人手中。

    回了寨子,邹渊邹润这对叔侄倒是一起进得洞房,曾经只有两个光棍汉子的邹家也算是子孙有望,一同做新郎的还有几位武艺出众,逢战必勇的山寨头目,至于石秀焦挺同杨再兴,却是瞧不上王节那些姬妾丫鬟。自家相公官运亨通,这回连升三级,以后还指不定有怎样的锦绣前程。有这样的恩主照应,日后要什么样的女子没有,现在恩主以要务相托,在绿林中隐伏,唯有一心办差,哪能牵扯上男女情爱。

    不提登云寨的热闹,收到这个消息时,西门庆正在自家的后宅中宴请自家的大舅子,来接替王节任水师团练使的“小李广”花荣。

    席上没有外人,仅西门庆和花家兄妹三人。花荣能够入西门府内宅,除了两家联姻的缘故,也能瞧出西门庆对于花荣此人的信重。

    这个时代虽说已经有了火器,不过因为冶炼技术的低下,只能算是**的萌芽时期,特别是**的配比远未成熟,军中大都以此为引火之物,没有真正发掘出这等划时代武器的恐怖威力。因此,此刻的宋军还是首重弓弩,军中几乎有六成的弓弩兵,而在海上,各式规制不等的弓弩武器更是关键。

    花荣本就是神射,至于海战方面,除了箭矢火烧,依旧以接舷战为主,西门庆相信以花荣为登州水师团练,必能有所成。至于说阮氏三雄那等水性精绝之人,既不会操持千料大船,亦没有统帅千人战阵的经验,在八百里梁山水泊中,借助地利之便尚算有些能耐,真要到了大海之中堂堂而战,十之**是不成的。

    也是因为这番考量,西门庆自始至终都未曾考虑招揽软氏三雄或者李俊张顺之辈,似这等人物出身草莽,行事多无所顾忌,若是放诸海上,自己一时控制不住,说不得就养出一群海上盗匪,到时候收拾起来,只怕不易。

    登州水师是重中之重,万万轻忽不得,唯有交到真正的亲信手中,西门庆方才安心。而在这个以宗族为根基的时代,联姻无疑是最为牢固的结盟手段。

    “一年之内,物流所至少会有三百万贯投入到登州水师的重建之中,能否成事,全看你的了!”

    面对自己将托以重任的花荣,西门庆亦不隐瞒,将自己垄断海上商路的盘算仔细剖析了一遍,至于其他更为隐秘的事情,则还需进一步的观察。

    “恩主知遇之恩,花荣必肝脑涂地,以为报答!”

    想到异日率领数千水师劲旅纵横大海,花荣激动难抑,心中顿起报效之心。

第102章 人口瓶颈() 
(感谢书友“哈哈大侠王”的打赏!东楼顺便也求一下票!)

    人,还是人!

    随着花荣开始整饬登州水师,叶春开始在那三处新船坞中铺设新船的龙骨,不论是军中抑或码头上,人口无疑成为水师下一步扩张的瓶颈。+。。

    西门庆对于登州水师的构想相当宏伟,断然不是依靠的金钱投入一支海上无敌船队就能满足的,而是要在登州这处偏远军州建成一个以水师为中心的,辐射各个行业的完整产业链。

    从采集木材,到泡制合格的船料,再到船舶建造,还有其他海船补给各项营生,其最终目的,是将登州成为大宋北方最大的海运商贸中心。到时候依靠山东物流所的货运能力,其影响将辐射到整个山东乃至于北方沿海数路,甚至足以影响到汴梁东京。

    这无疑是一个宏图巨制,而目前最大的制约就是人口。

    登州地处偏僻,在籍的口众不足十万,虽有流民,不过却是从其他州郡逃来此处,官府根本就无法掌控。而且水师所需的兵员也得是擅水的青壮,登州在籍百姓不愿更为军籍,而大宋厢军主要构成的流民山贼,官府又不能将其收拢起来,这问题在花荣叶春两人看来,根本就是无解。

    也就在水师方面颇有些焦头烂额之际,身为一州之首的孙知州也是麻烦事缠身,王节这样一位将主,竟然在登州地面被盗匪劫杀,包括王节在内的一共四十七人罹难,这种事,即便是在山东地面盗匪最为猖獗的青州,也未曾发生过。

    不用说,仅此一事,孙知州这一任的考评肯定会受到影响,现在只能亡羊补牢,想办法剿灭那伙胆大包天的登云山贼寇。只不过,这伙贼人敢在官道截杀武臣眷属,甚至还能得手,其战力怕是不俗,遍观登州府县,也只有孙立下辖的驻泊禁军或能一战。当然,西门庆下属还有近百精悍战力,只不过那可不是孙知州所能置喙的。

    依着三衙兵册名录上,登州府该有两指挥步卒禁军,可实际上只有六百之数,幸好这六百人尽皆战兵,由此观之,那“病尉迟”孙立还存有几分武人本色,不是一味贪渎的蠢货。

    也正是由于孙立和这六百战兵,登州城在灾年中能保得城池不破,阻住那些山民流寇对州府的冲击。因此,孙知州等闲不会将这支劲卒派出去剿贼,毕竟登州虽无大股贼寇,可闲散各处的山民流寇却是多如牛毛,若是那些贼人趁虚而入,破了登州城,到时候悔之晚矣。

    总之,现在的孙知州是左右为难,既想使孙立出城剿贼,又怕登州城有失,倒是通判陆宰胆气颇壮,径自闯进物流所衙门,求见此际已经升官的物流所正使西门庆。

    对于这位通判的来意,西门庆自然清楚,一番推拒后,最终勉为其难的应承下来,一旦府城周围出现贼人踪迹,西门府上的护卫会尽力相助,算是卖了这位通判的面子。

    直等着这位陆通判离了物流所衙门,西门庆嘴角方才挂上一丝笑意,随即命亲信往登云山走一趟。

    得了西门庆的保证,孙知州当即下令步军提辖孙立领军进剿登云山,只不过还没等孙立的禁军靠近登云山时,下面两处临海小县就传来公文,有大股贼人洗劫沿海各处渔村,一路焚烧房舍,劫掠物资,短短数日,已经先后有十数个渔村惨遭劫掠,民财损失无数,幸好那伙贼寇似乎志在财货,不曾杀人,到目前为止,倒没有百姓伤于贼手。

    听得这等消息,孙知州哪里还敢犹豫,当即令人将孙立的禁军召回登州,严阵以待,就怕有贼人袭击府城。

    对于此等情况,西门庆也是颇为纳罕,官军不知剿匪,只求自保,任由贼寇肆虐乡里。幸好身边有明白人,花荣身为清风寨的前任知寨,此中缘由倒也清楚,归根结底还是太祖当初制定“强干弱枝”的军制。

    这一国策虽然保证了中央的实力远远强于各路州府,消弭了后唐五代以来地方对于中央的威胁,可也使得地方州县在应对一些山贼流寇时,很是软弱无力。时至今日,朝廷秉政愈发严苛酷厉,而不论禁军厢军尽皆糜烂,更使得整个大宋的山贼流寇实力剧增,一增一减间,各处州府县城在应对实力稍强一些的贼众时,莫不以自保为上。

    毕竟,乡野遭劫还能搪塞一二,若是被贼众攻破州府县城,那却是怎么也瞒不下来的,到那时,朝廷追究下来,为政一方的官员们免不得要夺职远窜偏僻军州。

    随着时日迁延,短短不过一月,积聚在各处府城县治的失业贫民已达万人之多,对于那些为政一地的主官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隐忧。这些没了居所食物的贫民,就像是层层叠叠的干柴,只要有一点火星,就会成为燎原之势,说不得又是一场席卷整个登州的流民潮。

    也就在孙知州同陆宰两人束手无措之际,西门庆却是使人送来一个消息,登州水师愿意收纳这些流民,只不过需要孙知州将这些流民的民籍转为军籍。

    事实上,灾年时将流民编为厢军乃是国策,只不过现今大宋各地厢军数目已达百万之巨,却是毫无战力,徒靡朝廷钱粮财赋,各州府县本就连日常花销都多有亏空,却哪里再去找这一块新增的厢军钱粮。

    西门庆现在掌着物流所这宗大财源,触角蔓延至山东各地的大小商贾,对于民间财货的掌控和影像,比之官府不知高效多少辈。因此论财力,登州一处偏远军州自是远远不及。

    而且更为的是,现在的登州水师已经划归物流所衙门兼理,西门庆要扩张水师,其钱粮自然由物流所承担,用不着登州府衙花一个铜子。

    有这等好事,孙知州和陆通判哪能拒绝,当即点头应下。

    不过半月,花荣的三千水军足兵满员,投入训练之中,而叶春那边亦是人手充足,整个水师码头人头攒动,竟比登州府城还要热闹。

第103章 辽东大乱() 
(感谢书友“泪落红尘5、asjkjkwahwag、哈哈大侠王”的打赏!今天终于拜年完毕,晚上还有一更,从明天起恢复一天两更!)

    也就在登州水师按部就班建造新船,编练兵卒之际,东京汴梁的朝堂上正闹成一锅粥,缘由就是几年前那名燕地降人马植,现今赐名赵良嗣提出的“联金攻辽”之策。

    去年的政和七年,一直节制西北诸路军的童贯入枢密院,使得赵良嗣的这条远交近攻之策有了实施的可能。

    当初太祖为收复燕云设“封桩库”,太宗亦二次北伐,结果尽遭败绩,连赵匡义本人亦在北伐战场上受了箭伤,最终因旧伤复发而崩殂,其后神宗更是留下“复燕云者王”的遗训。

    对于当初“儿皇帝”石敬瑭手中割让出去燕云十六州,有宋一朝,莫不耿耿于怀,奈何北地辽人骑射犀利,终难如愿。

    现今金国已立,兵锋直抵辽河,辽东之地已得大半,眼见着昔日的大辽已有日薄西山之势,朝中借机收复燕云的呼声日趋高涨。

    对于此等言论,灵魂来自后世的西门庆自然嗤之以鼻。如果说,辽**事已是颓唐难复,那么大宋军制之败坏,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一个好大喜功的轻佻君王,一个半调子的宦官统帅童贯,加上一众吹嘘“丰亨豫大”的臣僚,这所谓的“联金灭辽”之策,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中就被敲定,一封诏书快马送到登州,要求登州水师护送使臣赴辽东订立盟约。

    对于此等利令智昏的国策,西门庆只能心中哀叹,在其看来,这一趟出使唯一的好处或许就是给新建的登州水师创造了一次海上锻炼的机会,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将这条连接登州和辽东的海路探查明白,就是西门庆对于此次出使最大的期盼。

    根据东京传来消息,这次出使辽国的竟然是两位武臣,正使是登州防御使马政,副使则是京中将门呼延家的子弟,呼延庆。

    马政所谓登州防御使乃是正六品的寄禄官,既无执掌,也无定员,能够得这一趟差事,也不过是朝中没有文臣愿意走这一遭,其人方才得了童贯举荐,被这位枢密使从亲信西军中挑了出来。

    对于这两位使臣,西门庆兴趣不大,现在的他一门心思都扑在水师上面,在剔除了一众只适合内河航行的平底船后,整个水师能够出海的战船仅余下五艘千料以上的大船,其中还有两艘是由高丽商船改造所得。即便算上现今码头三处船坞中在建的海船,也不到十指之数。就这,已经将水师库房中历年积攒下来的船料消耗一空。

    所谓船料,可不是直接从山林中砍下的粗壮木材,而是需要一系列的复杂工序加工而成,整个过程需两三年时间,因此缓急不可得。

    解决船料短缺,一方面西门庆使人前往附近登莱处州府收集合适船料,用以应付眼前,毕竟此两处军州临海,沿海渔村不少,只要舍得财货,总能搜集到一些。另一方面,在两个月前,登州水师的一艘千料大船已经沿海路南下,带着一船的财货前往江南。西门庆下了死命令,此行务必要购得足量的适用船料,如果可能,可以在杭、明两州众多船坊下订单。

    遍观大宋沿海,唯杭、明、泉、广四州海贸繁盛,此四处私人船坊无数,每年所造海船数以百计,虽说俱是商船,不过只要稍加改造,架上强弓劲弩,补上撞角踏板,即可充做战船。

    对于西门庆而言,不计财货人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出一支得用的海上强军才是关键。日后不论是全家远遁海外,还是在这末世挣扎求存,都是断断缺不得的。

    “恩主,燕地消息!”

    这一日,西门庆领着一众近身下属巡视水师码头,刚过晌午,登州城方向就驰来一骑,马上一伶俐汉子,不过二十出头,生得俊俏,却是西门庆一手简拔起来的“铁叫子”乐和。

    这乐和原为登州牢城营的一位小牢子,使一管玄铁萧,若说武艺,亦只寻常,不过为人精明,办事谨慎,不知什么缘由,却一纸调令征到了物流所中,着实羡煞一众昔日同僚。

    乐和有如此经历,自是由于西门庆从那《水浒传》中知其性子伶俐,现下身边猛将不少,可能够办些精细勾当的却不多,这乐和也算是人才难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