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龙图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龙图天下- 第4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牧景从不担心手下人揽权,他担心的是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的人,所以刘劲算是惹怒了牧景。

    “那两条驰道进展如何?”

    “汉水驰道都是很顺利,但是东山驰道遇到了不少困难,开山铺路,终究是艰难的!”霍余回答,他能作为牧景身边的秘书文吏职务,下面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了解一番,只要牧景询问,他都能回答一二。

    “有困难就克服困难!”

    牧景道“人家商行的资金投进来了,如果我们不能克服困难,打出这条驰道,丢的将会是我们明侯府的声誉,这一点是决不允许的!”

    声誉很重要,特别是明侯府新建,若不能有一个守信的声誉面对天下人,不会有人和明侯府结盟的,这个乱世之中,诸侯成群,单打独斗是会死的。

    “嗯!”

    霍余点头“我去督促一下工曹!”

    “还有多少奏本!”

    “剩下的应该都是北武堂送上来的奏本!”霍余回答“这几个月主公都在前线,但是军中一些事情还是需要主公过目的,毕竟训练的成果也需要主公知道!”

    “好!”

    牧景一一翻开“你去忙,我仔细看看!”

    “诺!”

    霍余拱手而去。

    “等等!”

    牧景叫停了他。

    “主公,还有吩咐?”

    “伊籍放出去历练了,你还要去物色一个可以顶替他的人选,昭明堂不能让你一个人扛着!”牧景轻声的道“能在身边的人,需要什么能力,你比任何人清楚!”

    “是!”

    霍余点头。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同自己一样,一直在牧景身边,想要在牧景身边,能力必须过关,还要忠诚,另外还要有一定的情商,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

    九月,天气骤冷,初秋已至。

    秋收也如期的来了。

    今年的秋收,对于汉中来说是一个不一样的秋收。

    春耕的时候,农曹提出用了育苗法,改变了这个时代的播种,用插秧的技术代替了之前撒种的落后技术,能不能有成果,就看这一季的秋收了。

    这一天,牧景亲自领农曹一众官吏,来到了一片试验田之前,上百亩的良田,到处都是黄澄澄一片,这景象是无数农户最喜欢看到的一幕。

    “开始收割!”

    牧景卷起脚上的袍子,又把袖子拉起来了,拿着新型的镰刀,亲自踏入了水田之中,一脚泥巴一脚水,走上了良田。

    一众官吏对视一眼。

    无可奈何的苦笑。

    他们就是来视察了,没想过做农活,但是现在牧景都亲自上场了,他们也只能上场,农曹如今可是一个大衙门,从主事以下,有数十官吏。

    收割,脱谷,打谷……一系列的程序,颇为复杂。

    这时代,收割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几天下来,他们也就收割了五亩地而已,这都把他们这些人忙得腰杆子都挺不直了,适可而止,牧景也不能非逼着他们去当农夫,剩下的就让人集体收割。

    “告诉某家,收成如何?”

    牧景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这一次农曹用了育苗法,先育苗,后插秧,和传统的那种直接把种子毫无规则的丢尽去发芽不一样,看起来是好上不少,但是还需要用数据说话。

    能不能把育苗法直接推广出去,就看收成的问题,最少要让农户信任,才可能推广。

    “二十七石!”

    农曹主事柳陵激动回答。

    “五亩地,亩产五石有余?”牧景眸子湛然亮起来了。

    这个时代,亩产很低,能有三石的就不错了,能一口气提到亩产五石米,这绝对是一个突破性的进步。

    。

第六百六十二章 汉中的丰收() 
“哈哈哈!”傍晚的昭明堂中,传出了牧景中气十足的笑声“将近六石的亩产,恐怕天下也唯我汉中能做到了!”

    “天佑主公!”

    胡昭刘劲等人都高兴的很。

    要知道,这是一个农业的世界,无论是什么,都比不上吃饱饭更重要。

    落后的耕种,让这个时代亩产很少。

    稻谷的亩产,其实也就在两石和三石之间起伏而已,即使关中之土地肥沃,江东之天气温和,号称粮仓之地,亩产也不会超过四石。

    而这一次收割,一百亩的试验田,足足收了五百八十石的粮食。

    亩产高大58亩。

    这样的产量,绝对是史前不见的产量,一旦汉中所有的耕田,都有这样高产量的收成,那么紧紧凭借汉中一地,不仅仅养活百万民众,还能支持十万大军。

    “奉仁!”

    牧景很满意的看着农曹主事柳陵,亲切的叫着他的字。

    “属下在!”

    “这一次有多少耕田是用育苗法耕种的?”

    “属下统计了一下,在南郑,只有三千亩,而其他县城,加起来也不到一万亩!”柳陵禀报。

    “你盯住收成的情况!”

    牧景轻声的道“把所有数据落实了,明岁的耕种,所有耕田都必须要用育苗法,任何人不从之,可以数据讲道理,若是再不行,那就强硬来了,我要明年汉中来一个大丰收!”

    “遵命!”

    柳陵点头。

    “此法大兴农业,农曹居功甚为,此当嘉赏!”牧景对着胡昭说道“孔明,此事交给你,我们明侯府从不亏待立功之臣,莫让某失望!”

    “诺!”

    胡昭点头,如何嘉赏是需要考虑的,轻一点不可以,重一点不可以。

    “奉仁,传令下去,各地加紧收成!”

    “是!”

    “下去吧!”

    “诺!”

    一个小型的会议散去之后,农曹众人离去,刘劲和戏志才也赶紧去忙碌,唯有胡昭留下来了,他有事情和牧景禀报。

    “孔明,和益州谈的如何?”

    牧景看着胡昭,沉声的问道。

    “这个赵韪不简单啊!”胡昭轻声的说道“在粮草方面,他们不是说不给,只是捏的有点紧张!”

    “正常啊!”

    牧景平静的道“以益州对我们的态度,不可能对我们这么友善的,我估计想把我们推出去当炮灰而已,让我们和荆州两败俱伤,才符合他们益州的利益,粮草方面怎么可能大方起来了,捏住粮草,他们才感觉能捏得住我们!”

    “在战场上,这样很危险!”

    胡昭轻声的道“一旦粮道出了问题,我们就等于把身家性命捏在了别人身上,他们随时可以把我们推出去送死!”

    “所以接下来做好两手准备!”

    牧景眯着眼眸,眸光冷厉“从他们身上能刮出过少粮草,就多少粮草,但是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在南阳,我们也要屯仓!”

    “屯仓?”

    胡昭道“秋收已经开始,倒是有机会,只是把所有粮草屯来打仗,必对我们来年的发展不利,毕竟上半年我们已经几乎把去岁的收成都压在了西边的战场上,万一明年战事紧张,今年又没有存粮……”

    “走一步算一步吧!”

    牧景苦笑“我也空手变不出粮食来了,要是有益州,或者有荆州在手,我倒是有点自信,可我们只有汉中可用,巧妇难成无米之炊!”

    说到底没有足够的地盘,怎么可能发展起来了农业,汉中的土地相对于益州的天府之国,荆州的湖广之仓,都远远不如。

    “这几年还算是风调雨顺的!”牧景轻声的道“要是来一个天灾,颗粒无收,那我们的日子就更难过了,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冒进一点,益州也好,荆州也好,南阳也罢,必须取得一地,方能补上我们的短板!”

    九月份的汉中,到处都陷入了一个丰收的气氛之中。

    南郑,郊外村落。

    “七亩地,足足收的三十三石的粮食,哈哈哈,今年可是大丰收啊!”

    “扣除了粮税,我们都二十余石的粮食,足够一家老小撑过明年了!”

    “老天爷保佑!”

    “明侯殿下果然是我们的大恩人的!”

    “……”

    这个村落不少人被当初农曹派下来的官吏说服,用了育苗法来种植粮食,而且这一年风调雨顺,让他们的粮食来了一个大丰收,人人高兴。

    百姓都是淳朴的,谁能让他们吃得上饭,他们就信任谁。

    这让明侯声望在汉中爆发,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五斗米教死灰复燃,恐怕也难以撼动明侯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了。

    当然有人高兴,也有人不高兴。

    “该死,当初为什么不和白家那般,听从官府了,用育苗法,他们家的粮食大丰收,我们家亩产只有三石而已,种了十几亩地,也就收的三十来石粮食!”

    “我们家更惨啊,早知道就该听那些官府的官人们劝谏!”

    “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用这法子!”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按道理来说,今年的收成也算是可以了,汉中商税高一点,粮税不是很高,延续汉朝的税赋规定,三十税一的规模,并没有如同各地诸侯大幅提升税赋的打算。

    但是看到人家种植几亩地,必自己种植十几亩地的收成还要高,很多人心中不平衡了。

    ……

    西城。

    “为什么老许家的粮食这么高产啊!”

    “嘿嘿,你这就不知道了吧,老许家可是退役兵将,人家取了我们村的姑娘才落户我们这里的,分了足足五亩地,当初官府的人来推广那什么育苗法的时候,大家都没当一回事,可人家老许一声不响,直接就应了,结果现在人家就大丰收了,看看那稻谷,都把稻杆给压垮了,多饱满的米粒啊!”

    “那明年我们也学着老许家,用那什么育苗法!”

    “其实我认为了,现在官府可比昔日靠得住了,自从明侯殿下进了我们汉中之后,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我们老百姓,日后官府推广了东西,我们得学会去接手!”

    “谁说不是,当初明侯殿下没有来汉中的时候,我们汉中哪里有这样的大丰收!”

    “以前那些小兔崽子都去参加什么五斗米教,村里面的耕田都荒废了,现在看看,村里面的耕田,那一片不是黄橙橙一片的!”

    ……

    上庸。

    “只有一千亩!”上庸县令巡视秋收,看到那一片比较独特的耕田,有些面色难看“为什么只有一千亩地用了育苗法?”

    “县尊大人,当初农曹的官吏来推广的时候,我们不太当一回事,所以……”

    “混账东西!”县令大怒“给我传令下去,明岁开始,所有耕田都要用育苗法,不会的就派人去农曹学习!”

    “是!”

    ……

    整个九月份,汉中九县,大部分人的精力都投入了丰收之中,这算是汉中这么多年来,难得的一个大丰收,大丰收的喜悦,总能让百姓们高兴起来了。

    “主公,大喜!”

    刘劲带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昭明堂。

    “什么喜事啊?”

    “第一批的粮税已经收上来了,足足有一百万石!”刘劲拱手禀报“而且因为各地的丰收,百姓手中有了粮食还是比较多的,让我们汉中各地的粮价都在跌!”

    “南书房能挤出多少钱?”

    牧景突然问。

    “主公想要做什么?”

    “收粮!”牧景轻声的道“我们不能蛮横的从百姓手中要粮食,但是凭借官府的面子,从百姓手中购买粮食,这是一个不错的渠道,汉中今年虽丰收,但是不能因为丰收,让我们的粮食流出去,必须收起来!”

    百姓手中有余粮,必然会引起粮商的主意,汉中今年大丰收,粮价很低,可是未必各地都是大丰收,粮食贩卖出去,那可是高价格的倒手。

    这事情不得不防。

    “主公提醒的对,我这就去安排一下!”

    刘劲匆忙而来,又匆忙而走。

    牧景看着其之背影,不禁有些摇摇头。

    不过有一点倒是值得高兴的,今年的大丰收,最少能支持接下来牧军对荆州的战役,这一场战役一旦爆发出来了,那可不是几个月能解决的。

    靠着益州的支持是必然的。

    但是如果想要在荆州获取利益,牧军必须独立,就算没有益州支持,也能打的哪一种,才能在未来的博弈之中取得属于汉中的那一份。

    因此,粮食囤积,那是必然的事情。

    。

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黍() 
这一年的收成的确算是不错,算是解决了目前的困境,但是牧景还是贪心不足,心中有些惋惜:“即使如此高产量,已经很难得了,但是想要解决温饱问题,还是不太可能的!”

    这个时代,即使是所谓的盛世,也解决不了一个温饱问题。

    解决不了温饱问题,有几个原因。

    第一,时代落后,耕种困难,亩产始终高不到那里去。

    第二,乡绅豪族兼并土地的情况很严重,哪怕牧景一次又一次的打压,可除非从根本上改变,不然是无法改变这种现象的。

    “要不找点高产量的农作物!”

    牧景思考再三,想要另劈道路,看能不能解决这个吃饭的问题。

    打来打去其实说到底也是一个吃饭的问题。

    黄巾起义,是因为吃不饱饭。

    各方诸侯能割据,也是因为百姓吃不饱饭,既然跟着朝廷吃不饱饭,那就换一个主人。

    说来说去,就是一个吃饭的问题。

    要是汉中能解决这个问题,就等于立于不败之地,最少汉中的百姓会死心塌地的支持牧景,支持牧军,必要的时候可以全民皆兵。

    那些游牧民族为什么可以全民皆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捍卫食物。

    “要说收成高了,其实土豆红薯才算是神器,任何一样出世,都能彻底的解决这世界上的温饱问题,可是目前来说,想要弄出那些土地红薯什么的,那是根本不太可能的事情啊!”

    牧景也只是想想而已。

    这是奢望。

    因为这些东西根本不在中原,遥远的南美洲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