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圣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第二圣人-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墨迹未干,金灿灿的才气从文字中散发出来,没入王素的眉心,王素口中默念着这句话,无奈一笑——他的重生与穿越绝非巧合,一切皆有天注定,既然上苍给了他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他就有责任去独自面对这一切,去改变历史,让人族的悲剧不再重演。

    王素闭目,脑海中再次显现出那两本古书,文乃天下至宝,但凡与文道沾边的,应有尽有,不过可能是因为王素尚未拥有文位,天地人三卷,他只能看到前面人字卷的初篇百圣传,后面的皆是空白。

    王素此次并未翻看文,而是打开了那本写着武的古籍,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想要避免悲剧发现他决定文武兼修!

    翻开古书的封面,第一页上密密麻麻的写满蝇头小字,王素已经开智,看起来比之前要明了了一些,书云:“武乃旁支末流,为文人所不屑,谓匹夫之计,然盛世兴文,乱世兴武乃千古不变之理,老朽一生无子无徒,近日深感天地之力,恐将飞升,特留心得,以供后世之人参考,杨某记。”

    王素记得特别清楚,百圣传中有一篇只有寥寥数字——“杨某,春秋吴国人,以武入道,白日飞升,证圣位。”

    “真奇怪,居然还有人取名叫‘杨某’的,真真是个妙人儿。”王素在心中感慨,他下定决心,从今以后他要做一个文武双全顶天立地的君子。

    还没等王素继续翻阅那本古籍,外面的鸡已打了三遍鸣,外面天色也已泛白,王素只得从冥想中醒来,洗涮完毕准备今日的考试。

    林婉君从睡梦中惊醒发现王素不在身边吓得大哭起来,王素闻声赶忙跑过来抱着她安慰了几句,好歹林婉君的眼泪是止住了,可精神状态很差,王素也不放心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便把她送回了西城的娘家。

    考试的地点在北城的文院,离西城还有些距离,好在赵知县提早派人驾着马车来接王素,王素也没客气,道谢之后便坐上了马车。

    听闻马车是赵知县派来的,林老汉激动的险些昏了过去,考童生知县便亲自差人接送,看来自己的这个女婿定是有大才啊,这下他就可以放心了。

    武宁县全县人口不过十四万,考童生的居然有差不多三千人,其中考生的年龄跨度特别大,小到七八岁的孩童,大到六七十岁的老翁,像王素这个年龄的倒显得很正常。

    三千考生能够录取的堪堪五十人,这个比例只能用惨烈来形容。

    文院外黑压压一片,人山人海,王素不得不感慨,这果然是一个文道的世界,单就一个县试就这般轰动,很难想象以后的童生试、乡试、会试会是怎样的场景。

    因为人太多,有考生也有送考的,马车行驶很不方便,王素便早早的下了马车,独步朝前方走去。

    “王素!”

    只见三人背着书箱举手打着招呼,王素点头致意走了过去,这三人早年和王素同在一个老先生那里学习,后来王素虽然因为要到面铺去帮忙便退学在家自己看书学习,可几人的关系一直挺好。

    “听我爹说昨晚你家闹贼了,还闹的挺凶,都死人了,你没事吧?”说话的是陈七宝,今年才十二岁,他是家里的独子,老娘连生七胎才有了他,他父亲是知县府上的一名管事,昨晚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

    “我也听说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你脾气那么好应该没得罪什么人才对啊,下次再有这样的事记得叫我,看我不拧掉他的脑袋。”说话的是朱涵,他家境普通,不过为人仗义,才十四岁已经是一米八几的大个了,体型也够彪悍,孔武有力,这话说的倒是一点都不虚。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我听说这事儿是赵宝财挑起的,就是王素之前做活的那个面铺老板的恶霸儿子,这会儿应该关在大牢里呢。”朱涵话音刚落三人中的另一个少年开口说道。

    这个孩子名叫范金铭,乃是武宁县县丞的儿子,对这件事他知道的肯定会多一点,此时他看王素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

    “哦,居然是他,活该他坐牢,那个恶霸早该被抓进去了!”朱涵和陈七宝听完都同仇敌忾的说道。

    “好了好了,哥几个,今天还要考试呢,什么事等考完了再聊好不好,我这不是好好的嘛。”王素摆手笑道,他知道几人都是好意关心自己。

    几人同笑,不再继续讨论这个话题,一同排队走进文院。

    因为考生众多,文院门口临时搭起了一道篱笆墙,一干闲杂送考之人皆不能跨过那道篱笆墙,看着考场外的人山人海王素恍惚回到了高考时的年纪,心中感慨连连。

    忽然,人群中出现一片躁动之声,所有人都纷纷侧目望向西面的大道,王素也颇为好奇的转过头去。

    “李家双杰来了。”

    陈七宝轻声说道。

第006章 县试,曹操!() 
王素定了定神,思索一番,这才想起来武宁县大名鼎鼎的“李家双杰”来。

    “李家双杰”乃是武宁县灵泉镇员外郎李东生的双胞胎儿子,一人名李观海,一人名李观山,今年都才八岁,是武宁县文人们争相传颂的一双天才少年。

    以前李家兄弟的天才之名只在灵泉镇内广泛传播,真正让这对兄弟名声大噪的还是去年夏天,当时大学士张有志领命捉妖,途径武宁灵泉,作为灵泉镇最有名望的的李东生自然摆酒招待。

    席间李东生有意把自己的两个儿子推荐给张有志,张有志看兄弟俩也是聪慧可爱,很是欢喜,便以酒为题让二人作诗,兄弟俩也确实聪明,半盏茶的功夫便都出诗一首。

    二人的诗词虽然稚嫩,却对仗工整,颇有意境,李东生便亲自挥笔在纸上写了“李家双杰”四字以示嘉奖。

    从此“李家双杰”的名声便在武宁县传开了。

    “传说李家兄弟一个善诗,一个善对,且皆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对古之十三经也倒背如流,看来‘案首’就要从他们兄弟中选出了。”朱涵开口说道,语气里满是钦佩。

    “不过众人传言罢了,我读了六年私塾方才看完易、诗、书、礼、春秋五经,具体内容到现在有的都还记不全,他们才几岁,我不认为他们有那么厉害。”陈七宝有些不服气的说道。

    说来这二人和他王家还有些渊源,王守业的二夫人王李氏正是李东生的亲妹妹,三年前王素还曾在王守业的家中见过这对兄弟。

    看着兄弟二人不苟言笑的走了过来,王素下意识的点头致意,没想到这兄弟二人居然连眼皮都没抬便径直走了过去,这让王素颇为恼怒,心中暗暗苦笑,自己这不是犯贱嘛。

    “王兄不必介怀,说不定今年的案首会是你。”范金铭看出了王素的尴尬,拍了拍他的肩膀认真的说道,丝毫不是调笑。

    “能取得童生位我就已经知足了,案首倒是没想过。”王素报以微笑,说完几人便和众人一起继续排队等待进入考场。

    在文院的门外有四名士兵站在那里检查考试随身携带的物品和考试的牌位,他们皆表情严肃,身上透着让人生畏的气息。

    这种考试很少有人敢作弊,一旦发现今生都不能再参加考试,没人敢冒这个险,王素和几位好友先后通过检查进入了文院之中。

    在九阳大陆,每个地方最宏伟的建筑肯定是当地的文院,下到私塾、各级行政单位里的文院,上到圣庙,无一例外,武宁县也同样如此。

    进入文院便是广阔的广场,广场内假山绿色无一不有,比起县衙来的确是要气派很多。

    担任本次考试的主考官一共三人,分别是知县赵志文、武宁县文院院长蒋智、济道府府院君穆尔德,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安排,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预防徇私舞弊。

    在大唐,文院的地位极其特殊,它独立于军方和文官体系之外,并不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却又深深影响着大唐的方方面面,文院君的地位一般都高于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虽然文院极少参与政治,可像今天这样选拔人才的考试他们是必须亲自把关的,而且还要占据绝对的主导权,帝国的各方面人才都要由文院输送,他们在这方面不会有半点的马虎。

    在考试之前最主要的就是拜圣人,这是每年考试前必须举行的项目,在府院君穆尔德的主持下,考生与数百名考官一起行了弟子之礼,参拜完毕便进入了真正的考试环节。

    所有考房并排在一起,里面的空间十分狭小,王素按照考牌找到自己的座位,好在他的座位坐北朝南,太阳能够照进来,算是比较暖和。

    考场有考场的规矩,一旦坐下就不能出考房,中途吃喝拉撒必须全在考房之中,一旦出了考房则视为考试终止。

    王素坐在狭窄的考房内暗暗给自己鼓劲。

    王素在考前已经做了几套往年的类型卷,感觉也并不是太难,有些不会的他还可以“内观”文书,有这个作弊神器在,王素并不担心自己考不上童生。

    接到试卷以后王素大致浏览了试题,足足有五十页白纸,这种白纸的制作工艺极好,试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大类型。

    第一块考的是墨义,顾名思义就是围绕十三经的经义及注解做出简单的回答。

    第二块是经贴,这一部分对考生来说既容易又是难点,它考的便是圣人的言论,故而经贴又叫做请圣言,容易在于只要熟读经书即可,难就难在经书实在太多,圣人言论太多,很少有人能够记全。

    第三块考的是对对子,这种题型在往年并不多见,想来可能是府院君按照个人雅好添加上去的。

    最后一块最能体现大唐的特色——诗词!唐人好风雅,最年轻的大儒李九道就是以诗词结文胆,传言他便是以诗神交古贤,耳濡目染,在二十五岁的时候突破成为大儒。

    王素以前虽然也经历了无数次的考试,可看着五十张试卷他还是颇为紧张,并未做过多的耽搁便开始答题。

    王素在地球时虽然毛笔字也还算凑合,可如果让他用毛笔来写那么多的字就太难为他了,好在这个“王素”乃是书圣后人,才智虽然一般,却写的一手好字,王素在融合了他的记忆和身体之后也得到了他的书法,所以写起来并不是太费力。

    前面的墨义和经贴部分对王素来说难度适中,大多脑海中都会留下一些印象,有些印象模糊的便动用作弊神器,所以通篇答下来根本没收到阻碍,两个时辰的功夫他便答完了墨义和经贴部分的全部内容。

    王素伸了个懒腰,一下子写了那么多的字他顿觉腰酸背痛,现在还只是考童生就那么多,将来的考试内容会比现在多得多,想想都觉得恐怖。

    其实在考经贴部分还有一件事让王素觉得挺有意思,这道题并没有什么难度,真正引起王素注意的是这道题所考的是历史上一位有名的人物,他叫曹操。

    然,此曹操非彼曹操,在九阳大陆曹操并没有建立魏国,而是大唐几百年前的一位圣人,说的具体点他是一位半圣,乃是近几百年来为数不多的几名圣人之一。

    在王素的印象中曹操乃是“乱世之枭雄”,特别是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曹操在王素心中的形象一直都显得很阴暗,当然他知道他的这种评价对曹操并不公平。

    罗贯中明显是贬曹派的代表人物,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评价却颇为中肯,他说:“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的才能并不是后人能够轻易抹杀掉的。

    因为这个世界并没有东汉末年的大乱,曹操生命的轨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里他是唐王朝历史上第一位连中三元的文人,在考中状元之后他却并没有直接在朝为官,而是选择匿名从军,时年恰逢西部蛮妖肆虐,他从一名戍边小兵做起,花了十五年的时间一步步走来,直至蛮妖西窜,不再骚扰边疆他才重回朝廷,此时他已经是人尽皆知的镇西大将军,在朝廷之中他弃武从文,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地方官一路做到丞相,把国家大小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民众安居乐业,大唐国泰民安。

    五十岁的时候他毅然放弃所有荣华富贵,带着妻儿重返家乡,专心治学,十年后封大儒,又五年成半圣,后游走四方,再也没人见过他。

    而更让人惊叹的是不止是他自己成为了了不起的圣人,他的两个儿子曹植、曹丕也子承父业,在十几年之后双双成为大儒,一门三杰,历史上难有哪个家族能够比肩。

    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今在长安的文庙和武庙中皆有曹操的雕像,真真乃是历史第一人。

    王素合上脑海中的文书,对曹操敬佩不已,低头在试卷上恭恭敬敬的写上他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因为历史的变动,曹操并没有成为皇帝,却在别的领域名耀千古,相比之下同样处在那个时代的诸葛亮则是悲哀的,纵然他学究天人,却终生未能踏出南阳,如果不是后人无意中发现了他生前的著作,恐怕他连在历史上留名都难。

    王素做完前面两部分太阳刚刚到头顶,他也不急着继续往下写,而是停下来吃了些东西,这都是昨天林婉君给他准备好的,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王素吃的却格外香甜。

    离考试结束还有三个多时辰,王素有大量的时间供他写下面的部分,在调整了一下状态之后,王素继续摊开下面的试卷。

第007章 三圣淬体,诗对无双() 
王素摊开试卷,第三部分对对子一共就五题,五题的形式各不相同,王素看完,不由摇头轻笑,这出卷之人当真是个妙人儿。

    对子颇为有趣,第一题便是回文倒顺的对子,题为:“雪映梅花梅映雪”。

    对对子说白了就是玩文字游戏,这对那些死读书、读死书的学子来说可能会颇有难度,但对出生在信息爆炸时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