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那些事儿- 第5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五月二日,柴荣命后周先锋都指挥使刘重进率军先行出发,进驻固安,准备进攻幽州。此时摆在柴荣在面前的形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自他出兵以来,仅仅四十二天之后,一仗未打。一兵未失,就轻而易举地得了三州(宁、莫、瀛)、三关(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十七县,人口一万八千三百六十户,可称得上是威震天下。

    反过来再看辽国,满朝上下都被柴荣这次北伐惊得慌作一团,唯一一个不着急的人居然是辽国的皇帝耶律璟。当他听到柴荣夺取了三关三州之后,竟不慌不忙地对左右人说道:“我还当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呢!幽州本来就是汉人的地盘。他们要夺就让他们夺去算了。”然后就把这件事撇开不管了。

    能与耶律璟这样的昏君作对手,对柴荣而言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但实际上,真正应该感到庆幸的人却是耶律璟。因为就在柴荣召集群臣商议攻打幽州的这天晚上,他突然感到身体不适,之后就一病不起。在这种情况下,柴荣显然是没有办法再继续北伐了。只好率军返回京城。其后一个月内,柴荣的病情越来越重,最终竟于当年的六月十九日病死于宫内,享年只有三十九岁。

    柴荣的这次北伐,就这样匆匆收场了,应该说还是充满遗憾的。尽管我们不能因为他初战的胜利,就去断定他一定能完成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业。但应该说。这是自燕云十六州丢失以来,最有希望被汉人收复的一次。这次北伐没有能够最终成功,是非常让人遗憾的。而一代雄主柴荣也因在这次北伐契丹的过程中染上重病,并最终身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更大的遗憾。

    柴荣是公认的五代第一明君,人们在他身上几乎找不到什么明显的缺点。柴荣不贪财、不好色、不喜欢音乐、游宴,工作是他的唯一爱好。柴荣早年在地方工作时,不贪污、不**、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有了成绩不吹嘘,受了委屈不抱怨,其优良的工作作风深受上级领导的认可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

    柴荣即位之后,立刻表现出其英明神武的一面。在面对北汉的疯狂进攻时,柴荣力排众议,御驾亲征,特别是在战事不利时,他果断地带着五十名亲兵冲入战场,终于成功地扭转了败局,并一战奠定了他霸业的基础。

    此战结束后,柴荣在国内大搞各项改革,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做出了突出的成就。他统领军队,号令严明,无人敢犯。

    攻城野战时,飞矢箭雨,有时就落在他的身边,左右人都被吓得心惊胆颤,但柴荣从来都是镇定自若,神色如常。

    柴荣处理政务时,事必躬亲,从来不辞劳苦。文武百官如有过错,他就当面指责,等对方承认错误后就不再追究,有了功劳还要给以奖赏,用人不避亲疏,一视同仁,能做到量才而用,所以人们既畏其明又感其德,无不尽心为其用命,这才使他能开疆拓土,所向无敌。

    柴荣在处理邻国关系时,能够严格区分何者可以羁縻,何者必须坚决打击。在南唐没有臣服时,他三次率领大军攻入其境,亲临前敌,不避矢石,不将其战胜绝不罢手。然而南唐一旦臣服,他又能设身处地得为他们找想。

    就在柴荣死前的一个月,南唐主李璟派他的儿子李从善和大臣钟谟来大梁朝见柴荣,柴荣就问他们:“江南还治兵修守备吗?”钟谟听完立刻就慌了,赶紧答道:“这都是敝国以前自外于中华时所做的错事,如今已经臣服于大国,怎么还敢去做这些事情。”

    柴荣听完却笑道:“不然,我与李璟昔日为仇敌,今日为君臣,既然名分已经定下来了。我是绝对不会再去难为他的。可是人生苦短,后事难期,回去告诉你家主人,叫他为了子孙着想,也要趁我在世的时候,抓紧时间修理城郭、缮治甲兵,据守要害。我是不会因此怪罪他的。”

    钟谟将这番话带回国内后,不由南唐君臣不对柴荣心悦诚服。而对于北方的契丹。柴荣却一直将其视为死敌,甚至宁肯放过唾手可得的江南,也要掉过头来与其作战,虽然最终没有能够完成战胜它的心愿,但是他的气概,却要远远胜于后世那些“勇于灭同种而怯于排异族”的帝王多矣!

    柴荣当了五年半的皇帝,时间很短,但做出的功绩却很多。对外他西攻后蜀、南征南唐、北伐契丹,声威震动夷、夏。对内他兴水利、拓荒田、减赋税、扩都城、修历法、调音律、精兵简政、广开言路、排僧斥道。正是这一系列地举措,才使国家逐渐富强起来,也使五代这个极乱之世,终于算是即将要走到了它的尽头。

    像柴荣这样的有道明君,英年早逝,不能不令人扼腕痛惜。假如再让他活上十年,他即位时提出的“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三十年从政纲领。就有可能提前一半时间完成。然而历史是最不能假设的,柴荣就这么死了,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我们也就不能够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去进行主观的臆测。不过好在柴荣之死虽然令人痛心,但是并没有能够改变天下一统这个大的趋势。因为随着柴荣的死,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超级大人物也即将步入当时政治舞台的最中心。

    中原王朝总是自我毁灭的原因。在于生产力总是不能取得有效突破,所以只好在土地和人口总数上找平衡。关于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的情景,历史证明确属实情,只要一进入中原,必定会被迅速汉化,无论辽、金这种半入主还是元、清彻底征服,都是如此。关键在于中国传统思想把皇权抬到了太高的位置,太有利于统治阶级的需要了

    柴荣死时,只有39岁,而且诸子年幼,又未立太子,这就给政权的平稳交接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柴荣第一任妻子姓刘,不能知其身世,在柴荣微末之时就已经嫁给了他。刘氏与柴荣的感情很好,并给他生有三子,可惜后汉末年,隐帝刘承佑在朝中搞大清洗,将郭威和柴荣满门屠尽,这样柴荣那三个儿子也就都夭折了。在这之后,柴荣又陆续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宗训、宗让、宗谨、宗诲,但都还年幼,最大的柴宗训当年还不满七岁。

    柴荣在死前,将长子柴宗训封为梁王,领左骁卫将军,使他成为皇位的第一继承人。所以在柴荣死后,群臣就顺理成章地保着柴宗训坐上了皇位。

    在这一件事情上,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可是柴宗训当时毕竟只有六岁半,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个小皇帝坐稳他的皇位,这就成了一个让人大伤脑筋的事情。

    自古以来,能从内部对皇权造成威胁的,不外乎三种势力,一为后宫,二为朝臣,三为军队。这三大势力中,不管是哪一种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对皇权造成致命的打击。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又是哪一种势力,将对柴宗训构成最大的威胁。

    先说来自于后宫的势力,这里面可以把后妃、皇族、外戚、太监都包括进去。柴荣一生热爱工作,不喜声娱,也就不亲近宦官,所以宦官集团在后周是没有势力的,直接就可以排除掉了。柴荣是郭威的养子,又是柴家的独子,自己没有兄弟,柴宗训倒是有三个弟弟,但他本人才六岁半,他那几个弟弟又能对他构成什么样的威胁?

    所以皇族这一块也可以不去考虑。柴荣一生有三个正妻,第一任正妻刘氏早死,不提了。第二任正妻符皇后,是天雄节度使符彦卿的女儿,也于柴荣征南唐期间病故。

    最后一任正妻是符皇后的妹妹,这个小符皇后自己并未生有子嗣,所以她的利益是跟柴宗训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作乱的动因,所以也可以排除掉,那么在这一大类中,只有外戚有可能对柴宗训的皇位造成威胁。

    外戚当中,首屈一指的当属天雄节度使符彦卿。符彦卿是后唐名将李存审之子,后晋时期就已经成名,时任天雄军节度使,拜太傅、封魏王,官爵都已到了极品,又是柴荣两个皇后的老爹,荣耀无人可比。

    不过符彦卿为人比较低调,从不遭灾惹祸,再加上当朝皇太后是他的女儿,小皇帝柴宗训也就算是他的外孙,所以他也缺少作乱的动因,可以不去考虑。但除符彦卿外,还有两个人对柴宗训的皇位是有很大威胁的,这就是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和殿前都检点张永德,这两人的威胁程度稍后再说。

    再说一下有可能对皇位造成威胁的第二种势力,也就是来自朝臣的势力,这在当时就没有什么威胁了。柴荣是个很有识人之明的领导人,他手下的这支管理团队,可以说是整个五代的最佳领导集体,都是忠臣、能臣和干臣,

    也是柴宗训可以完全相信和倚赖的对象。可是在当时,这支团队也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在柴荣率兵北伐契丹的前一个月,他手下的头号宣力大臣王朴,因为操劳过度,突发脑溢血而死,年仅四十五岁。

    王朴这一死给后周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而且在他死后,柴荣紧跟着就死了,也就没来得及再培养出王朴的替代品。

    国家大事都集中到了宰相范质和王溥手里,这两个人也都是忠臣,但是他们的能力与王朴相比,还有着很大的欠缺。

    这就使柴荣死后,国家的权利重心发生了严重的倾斜,急剧地向着能给皇权造成极大威胁的第三种势力,也就是军方的势力偏移过去。

    在军方势力中,能给皇权造成最大威胁的是两个人,即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和殿前都检点张永德,其中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所以这两个人又都有外戚的身份,而且如果从郭威那里论起血缘关系,这两人也不比柴荣要远。也就是说,这两个人在柴荣即位时,就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未完待续。)

第111章【大周王朝】() 
这么一看,问题就严重了,这两个人既是外戚,又有兵权,功劳既高,能力又强,又要靠什么来对他们进行约束呢?

    对于这个问题,柴荣早在生病前就已经有很清醒的认识了,特别是对于年纪要大于他的李重进,更让柴荣感到不安。所以自柴荣即位起,就一直有意无意地对其进行打压,通过扶持殿前军的手段,来对身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李重进加以制衡。而在柴荣夺得南唐江北十四州后,又将李重进留在了扬州,使他远离了当时的政治中心,似乎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这样又造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张永德在国内的地位又因此而大幅上升。

    张永德在柴荣死前任殿前都点检,这一官名是从后唐年间大内都点检那里衍化过来的。高平之战后,柴荣甄选天下勇士,编为殿前诸班,都点检有巡视检阅之意,以此为名似乎能更贴切一些,所以在柴荣二次南征回京后,就将张永德任命为殿前都点检,另将赵匡胤升为殿前都指挥使。但这只不过是改了个名字,其实两个人在殿前军中的地位并未发生变化。

    张永德年纪要比柴荣小上几岁,所以柴荣对他的猜忌之心要远远弱于李重进,甚至还通过提高张永德在军中的地位来对李重进加以制衡。然而到了柴荣病重期间,却猛然发现,以张永德在军中的功劳、能力和地位,一旦自己死后,是没有人能控制住他的,所以急忙将罢了张永德的军职,转升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来接过张永德的位置。

    史载柴荣在北伐契丹的回师途中。某日处理公文,忽然在案牍中翻出一块小牌,上面写着“点检作”这三个字。柴荣看完一惊。认为是上天给他的警示,意思是说殿前都点检要作天子。所以柴荣赶紧把时任殿前都点检的张永德罢落下去,换成赵匡胤担任这一职务。

    这段记载是否就是当时的真实情况,现在没有办法去证实,但即便是没有这个事情,柴荣对张永德这种处理方式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张永德作乱的先天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把他拿掉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但这么一来,却给赵匡胤最终的黄袍加身。创造出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种种迹象表明,早在赵匡胤开始担任殿前都虞候时起,他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显示出有不甘于久居人下的远大志向。

    赵匡胤是将门虎子,自幼就对武学有一种天生的偏爱,而对于文化知识却兴趣了然,家里把他送进了私塾,他也不好好上课,经常逃学出去喝酒、赌博、打架,是个典型的问题少年。

    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重武轻文。家里面见他这个样子,也不以为意,简单地批评两句。也就随他去了。这就造成在赵匡胤的成长过程中严重偏科,论起武功深不可测,若论文化则是一塌糊涂。

    赵匡胤这种学习态度在当时很有代表性,因为乱世学文用处不大,倒不如练出一身好武艺,将来也能为自己谋得一个好前程。赵匡胤年纪轻轻就当了大官,属于典型的成功人士,而且也是凭真本事上去的,并不是靠拉关系、走后门。溜须拍马才谋得的高位,这就给当时全天下不爱学习的孩子们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榜样。可是自从赵匡胤当上殿前都虞候之后。他又突然间感觉到自己的文化知识实在是太过贫乏,所以便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的影响下。转而开始发愤读书,恶补文化课程。

    赵匡胤在攻打南唐期间,身边带了数千卷书,以便随时柴荣知道这件事后觉得非常奇怪,就问他:“卿为将帅,应以治戎装、磨刀剑为正事,怎么读起书来了?”

    赵匡胤则回答说道:“臣本是个粗人,读书不多,自从担任要职以来,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所以只好读几本书,给自己充充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赵匡胤是柴荣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他肯上进,柴荣只会觉得高兴,表扬还来不及呢!当然不可能去责怪。

    但实际上,自从赵匡胤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是在军队系统任职,他的文化程度虽说不高,但也不是一般文盲可比,胜任一份武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在他担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