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那些事儿- 第4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如从山中偷偷地直抵幽州。形成跟幽州结合的形势。如果在途中遇上敌人,我们就占据险要的地方来抵御他们。”

    十七日,李嗣源、阎宝、李存审率兵从易州向北出发,二十三日,翻过大房岭,沿着山涧向东进发。

    李嗣源和他的养子李从珂率领三千骑兵为前锋部队,在距离幽州六十里的地方,与契丹军相遇。

    契丹军感到惊恐而开始退却,晋军从两翼紧随其后。契丹军在山上走。晋军在山涧走,每到一个谷口,契丹军就拦截晋军。李嗣源父子奋力战斗,才得以继续前进。

    到达山口之时,契丹军用一万多名骑兵挡在晋军前面,晋军将士大惊失色。

    李嗣源带领百余骑兵率先前进,他脱掉甲胄,扬鞭上马。并用契丹语对契丹人说:“你们无故侵犯我国的疆土,晋王命令我率兵百万直捣西楼。消灭你们的种族。”于是跃马奋击,三次冲入契丹阵中,斩杀契丹酋长一人。

    晋军后面的部队也赶了上来,一起向契丹发起冲锋,契丹军队退却,晋军才得以冲出山口。

    李存审也命令他的士卒伐木,做成防御营寨的鹿角,每人手持一根,部队停下之时,就做成营寨。

    契丹军队绕着晋军的营寨经过,晋军从寨中万箭齐发,射击契丹军,飞出来的箭遮天蔽日,契丹死伤的人马几乎把道路都堵塞了。

    晋军快要到达幽州时,契丹军早已严阵以待。李存审命令部队先在后面摆好阵势,告诫他们先不要动。

    又命令老弱残兵拿着点燃的柴草前进,烟雾遮天,契丹人不知道晋军的虚实。

    这时,晋军击鼓喧闹,一起出战,李存审催促后面的军队乘势追击,契丹被打得大败,席卷其全部士卒从北山逃跑,满山遍野都是契丹军丢弃了的战车、帐蓬、铠甲、羊、马。

    晋军乘胜追击,俘获和斩杀了的契丹兵马数以万计。

    二十四日,李嗣源进入幽州城,周德威见到他,握着他的手痛哭流涕,感人至极。

    921年,赵国发生兵变,王德明怂恿乱军杀死王镕,自己取而代之担任成德节度留后,恢复原名张文礼。

    在李存勖讨伐张文礼的时候,王处直认为平时镇州、定州唇齿相依,恐怕镇州失守后定州难以独存,因此劝说李存勖应该对张文礼宽大处理,李存勖不同意。

    王处直又想暗中勾引梁军,但又恐对易、定不利。

    于是让儿子王郁贿赂契丹,使其侵略晋国边境,围魏救赵以解镇州之围。阿保机本来已经允许卢文进出兵援救张文礼,这时王郁又劝他说:“镇州美女如云,金帛如山,天皇王如能迅速赶到,那里的美女金帛就都归您所有了,不然的话,就会归晋王所有。”

    阿保机见财起意,被王郁忽悠的一愣一愣的,于是带领全部人马向南进发,述律平劝他说:“我们有西楼羊马之富,这里的乐趣已不可穷尽,何必要劳师远征,冒着危险去求得那里的利益呢?

    我听说晋王用兵,天下无敌,如有危险或被击败,后悔就来不及了。”阿保机这次没有听老婆的话,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十二月二十日,契丹人向幽州发起进攻,晋将李绍宏环城自守。契丹人于是向南深入,包围了涿州,十几天后将之攻下,并抓获了涿州刺史李嗣弼。又进攻定州。定州向李存勖告急,李存勖从镇州率领五千亲军前往援救,并派遣神武都指挥使王思同率兵驻扎狼山以南抵御契丹。

    十三日。李存勖到达新城南面,侦察兵回来说契丹的前锋驻扎在新乐,准备过了沙河向南进军。

    将士们听了都十分害怕,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主将把跑路的士兵都杀了以儆效尤,但也还是无法禁止。

    诸将都说:“契丹人把全国的军队都调到这里。我们寡不敌众。又听说梁军入侵,应当把部队调回魏州以救根本之地。或者撤了包围镇州的部队。向西进入井陉以求回避。”

    李存勖正在犹豫不决,郭崇韬上奏说:“契丹人被王郁诱惑,本来是为了夺取货财而来的,他们并不能解救镇州的危难。大王最近击败梁军。威振夷夏,契丹人听到大王已经到来,一定会灰心丧气,如果能锉败其前锋部队,后面的部队就就会不战而逃。”

    这时李嗣昭也从潞州赶来,说:“现在强敌在前,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否则会动摇人心。”

    李存勖不仅精神大振。说:“帝王的兴起,自有天命,看契丹人能把我怎么样?我曾用数万军队平定了太行山以东地区。现在遇到这样小的敌人就回避他们,还有何面目面对天下人?”

    于是亲率五千骑兵率先前进。到了新城北面,一半军队刚走出桑林,契丹一万多骑兵看到,都吓得逃跑了。

    李存勖将部队分为两路追击他们,追出数十里。抓获阿保机的儿子。当时沙河桥窄冰薄,契丹人掉在河里淹死了很多人。当天晚上。李存勖住在新乐。阿保机随军带的车帐扎在定州城下,败兵到来,契丹军全部退到望都坚守。

    十七日,李存勖率兵直捣望都,契丹兵迎战,李存勖率亲军一千多人率先前进,正好遇上奚族首领秃馁五千多骑兵,被秃绥包围。

    李存勖奋力冲战,出入好几次,从午时一直战到申时都没有冲开包围。李嗣昭听说后,率领三百骑兵从侧面攻打秃馁部队,秃馁的部队退走,李存勖才从包围圈中冲了出来。

    于是放手让士卒奋力追击,契丹大败,一直向北追到易州。此时正好遇上十几天大雪连天,平地积雪有几尺之厚,契丹军没有吃的,冻死饿死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在道路上。阿保机举起手指着天,对卢文进说:“老天没有让我到这里来。”于是向北回去。

    李存勖带兵跟踪,契丹人走,晋军也走,契丹人休息,晋军也休息。李存勖看到契丹人在野外睡觉的地方,地上铺草,环绕的方方正正,都像编起来用剪刀修剪过似的,

    虽然他们已经离开,但地上铺的草还没有一棵乱的,李存勖很感叹地说:“契丹人执法严格,所以才能这样,这是中原地区的部队所不能比的。”

    李存勖到了幽州,派二百名骑兵跟在契丹军后面,并告诉他们:“契丹人出了边境以后你们就返回来。”

    但这些骑兵仗着勇敢,边追边打,结果被契丹人全部抓获,只有两人从别的路上逃跑才没有被抓获。阿保机责怪王郁,把他捆着带了回来。从此以后阿保机不再听他的计谋了。

    李存勖两战两捷,得儿如此,李克用泉下有知,可以瞑目了。

    河朔三镇之镇州

    成德节度使,又称恒冀节度使、镇冀节度使,为河朔三镇之一。也是河北藩镇中最为稳定的一个,160年间只有三姓更迭。

    首任节度使李宝臣原名张忠志,原为史朝义旧将。宝应元年(762年)投降唐朝,唐朝为了笼络河北旧部,任命张忠志为恒阳节度使(777年改为成德军节度使),赐名李宝臣,统恒、赵、深、定、易五州,增领冀州,驻恒州(今河北正定),

    拥兵十万,形同割据,与田承嗣、李怀仙合称河朔三镇。建中二年(781年)一月,李宝臣死,其子行军司马李惟岳谋袭父位,朝廷不允,李惟岳联合田悦等人起兵造反。

    唐德宗任命张孝忠为成德军节度使,与朱滔联兵讨伐李惟岳。建中三年(782年)正月,朱滔、张孝忠破李惟岳于束鹿(今河北辛集)。契丹人成德兵马使王武俊趁机倒戈,生擒李惟岳,缢死于辕门外,传首京师。

    本来,王武俊的想法是,杀了李惟岳自己当老大,不过,这只是他自己一厢情愿,没事yy而已,唐德宗一直担心藩镇势力尾大不掉,所以趁机将成德节度使分割为义武节度使(定州、易州、沧州)、恒冀都团练观察使、深赵都团练观察使,而仅仅任命王武俊为恒冀都团练观察使。

    王武俊以功高赏薄,对朝廷不满,又瞧不起现任节度使张孝忠,于是与魏博节度使田悦、幽州节度使朱滔再次相互勾结,联兵反叛。

    朱、王引兵救田至魏州,十一月筑坛联盟,相约称王: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又约淄青李纳称齐王,于是乱事进一步扩大。

    直到兴元元年(784)正月德宗下诏罪己,重申待河北三镇如初,叛乱才逐渐平息。王武俊归顺朝廷,进位检校太尉兼中书令。王武俊死后,其子王士真袭位。

    元和四年三月(809年),王士真病死,其子王承宗自称留后,估计是突然当了老大有点太兴奋了,这小子头脑一发热,就把德(山东陵县)、棣(山东惠民)二州献给了朝廷。不久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出来挑拨,王承宗又后悔了,于是囚禁德州刺史薛昌朝。

    唐宪宗劝谕王承宗放薛昌朝还镇,王承宗拒不奉诏。元和四年,唐宪宗下诏削夺王承宗爵位。

    元和五年(810年),宪宗遣河东、义武、卢龙、横海、魏博、昭义六镇对成德进行讨伐,但以宦官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首的二十万唐军久战无功,左神策大将军郦定进战死,昭义节度使卢从史又暗中与王承宗往来,表面上请求朝廷出兵,向朝廷求取宰相之位。实际上却逗留不进,还诬告说各道讨伐军多与成德叛军有关,不应信任。

    唐宪宗知道内情后采取宰相裴垍之谋,令吐突承璀秘密逮捕卢从史,吐突承璀于是约卢从史前来赌博,暗中埋伏士兵,生擒卢从史,押送长安。

    卢从史被押到长安后,唐宪宗当众揭露了他密谋叛乱的企图,将其贬为驩州司马,不久又流放康州,810年,朝廷下令将卢从史赐死于康州,其子卢继宗等四人流放岭南。

    以前看过一个笑话:一个小学生想在家里多玩几天,于是就尽量装出他父亲的声音给老师打电话说:“很抱歉,我儿子病了,再过三四天才能返校。”老师说:“噢,好的,你是谁呀?”小学生说:“先生,我是我爸爸。(未完待续)

第45章【大梁帝国】()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在宪宗元和九年(814年)也发生了,当时淮西节度使吴少阳过世,其子吴元济匿不发丧,伪造他老子上表说:“我病了,请以我儿子吴元济为留后。”朝廷不许。

    吴元济一看软的不行,于是遣兵焚舞阳、叶县,攻掠鲁山、襄城、阳翟,宪宗发兵讨伐。

    王承宗、李师道暗中与吴元济勾结,出面为之请赦。李师道,平卢淄青节度使李纳之子,继承兄长李师古为帅拥有十二州之地。

    朝廷不许,李师道便遣人伪装盗贼,焚烧河阴的粮草,企图破坏唐军的军需供应;又派刺客入京刺杀宰相武元衡,砍伤大臣裴度,企图打击主战派。做完这些事情后,李师道一点事儿都没有,因为朝野认为是王承宗所为。

    宪宗不为动摇,以裴度继武元衡为宰相,主持讨伐事宜。元和十一年(816年),宪宗发兵六道,以十万大军进行讨伐,两年无功,才被迫罢兵。

    魏博田弘正奉召讨伐王承宗,将领何进滔率精骑千余奔袭镇州,大胜之,元和十二年(817年)田弘正大破王承宗于南官,王承宗势蹙请降,“自陈为卢从史所离间,乞输贡赋,请官吏,许其自新。”

    唐廷亦因久战乏力,遂接受其投降,以王承宗为成德军节度使。当年十月,邓节度使李愬在降将李祐导引下。于雪夜奇袭蔡州成功,破城俘获吴元济。十一月,吴元济被斩于长安。淮西平定。

    李师道听说后,十分惧怕,表示愿意听命于朝廷,元和十三年,请献沂、密、海三州,不久之后又反悔了。后在诸镇大军围攻下,被所部都知兵马使刘悟所杀。这段历史史称元和中兴。

    元和十五年(820年)王承宗去世,其弟王承元上表归顺朝廷;朝廷调田弘正为成德军节度使。长庆元年(821年)七月。田弘正准许卫兵三千人返回魏博。

    成德军都知兵马使王廷凑心怀异志,打算趁机造反。王廷凑的祖上是回鹘阿布思部的遗族,名叫没诺干,在王武俊手下担任骑兵将领。王武俊收他为养子,因而改姓为王,人称王五哥。

    没诺干之子叫末垣活,末垣活之子叫王升,没诺干、末垣活、王升三代都在成德军中担任骑兵将领。

    王廷凑勾结牙兵作乱,田弘正与家属、将佐三百余人同时遇害,又取冀州,杀刺史王进岌,并要求唐廷授予其节度使。

    朝廷对王廷凑的自立行径很是愤怒。于是任田弘正之子田布为魏博节度使,率全军三万人讨伐王庭凑,同时命令横海、昭义、河东、义武诸军协同作战。当时正值大雪缤纷,大军无法前进。第二年,卢龙发生兵变,朱克融夺取节度使之位,再次背叛朝廷。

    822年,魏博也发生兵变。史宪诚自立为魏博留后,背离朝廷。攻打节度使田布,田布兵败自杀。

    河北三镇几乎同时背叛了朝廷,在这种诸镇叛乱的情况下,朝廷只好承认王廷凑为成德节度使,从此,回鹘王氏开始割据成德镇。唐文宗太和八年(834年),王廷凑死后,其子王元逵继任节度使。

    王元逵一改其父骄横跋扈作风,对朝廷十分恭敬,贡赋不绝。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王元逵奉诏为泽潞北面招讨使,协同刘沔、王茂元一起攻讨刘稹,王元逵攻宣务栅,并在尧山击败刘稹。

    855年,王元逵去世,其子王绍鼎继位。王绍鼎在位两年后去世,由于其子王景崇年幼,所以由其弟王绍懿继位。

    866年,王绍懿去世,传位给王绍鼎之子王景崇。

    882年,王景崇去世,年仅十岁的儿子王镕继位。王镕继位之初,正是诸镇割据称雄的时候,李克用割据河东,李全忠割据幽州,王处存割据易定,赫连铎割据大同,孟方立割据邢台。

    诸镇军阀连年征战,互相兼并。其中,李克用和李全忠势力最强。王镕年幼继位,李克用对成德镇早已虎视眈眈,只因李克用当时正对孟方立用兵,暂时没有进犯成德。

    王镕为了与李克用修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