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那些事儿- 第4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并赏赐他御笔书写的“忠贞”二字。

    这一年朱温占据东都洛阳,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导致李茂贞、韩建和李克用建立暂时的联盟,

    他们决定宁可让昭宗回到长安,也不能让他落到朱温手里。于是昭宗在乾宁五年八月回到长安,同时宣布改元“光化”,

    以资庆祝。

    一回到长安,宦官和官僚们之间的旧有矛盾又引起了另一场危机。光化三年(900年)十一月,

    刘季述将昭宗关在少阳院,为了防止昭宗逃跑。又熔铁浇在锁上,每日的饭食则从墙跟挖的小洞送进去。光化四年,

    大将孙德昭杀了刘季述。昭宗再次复位,改元天复。此后宰相崔胤想借朱温的力量诛杀宦官,大宦官韩全诲则和李茂贞联合,

    请来李茂贞的几千兵马驻守京城,保护长安。半年后朱温领兵讨伐韩全诲,韩全诲便迫使昭宗一起逃到凤翔。朱温紧追不舍,将凤翔城包围起来。

    一年多后。李茂贞粮草用尽,将韩全诲等二十多名宦官斩杀。把他们的首级送给朱温,同时将昭宗也交

    给了朱温。朱温带着到手的皇帝撤兵东去。

    回到长安,朱温命令他的士兵将几百名剩下的宦官赶到内侍省,在那里将他们通通杀掉。

    困惑中晚唐的宦官问题终于被解决了,但是这个解决方法付出的代价也大的惊人,

    从此以后昭宗完全落入了朱温的监控之下。或许是出于讨好朱温的缘故,昭宗任命朱温为诸道兵马副元帅,

    又加封朱温为梁王,并赐他“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荣誉称号,还有御笔《杨柳词》五首。

    考虑到把皇帝放在长安远没有带在身边放心,朱温准备将昭宗迁到洛阳,但是又担心朝臣有意见。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让朱友谅假托昭宗密令,擒获宰相崔胤、

    京兆尹郑元规等人并将其杀害。又加上邠州、岐州的军队正在侵犯京城。朱温乘机威逼利诱,要求昭宗迁往洛阳,昭宗不得已,只得顺从。

    天祐元年(904年)二月二十日,昭宗到达陕州,这时候皇后正在坐月子。于是对朱温说:“皇后正在产褥中,不能立即上路。希望能在陕州多停留一段时间,

    预计十月可以到达洛阳。”朱温说:“这哪行,陕州是小地方,哪能放的下皇帝您的大驾,您最好还是四月到达洛阳吧。”

    昭宗无奈,只得再次屈从,四月三日,昭宗到达穀水,当时,昭宗身边还有小黄门(宦官)、内园小儿(杂役)、

    打球供奉等二百余人陪同,朱温于是密令医官许昭远诈言有变,在帐中设宴,将这些人全部召来并将之悉数杀害,

    然后现场施工,将他们都埋在了帐中地下。随后,又找到体态样貌跟这些人极其相似的二百多人,穿上他们的衣服,

    以假乱真伴随在皇帝周围,居然得以蒙混过关,直到很长一段时间昭宗才发现其中猫腻,不过这时,昭宗前后左右已经都是朱温的人了。二十日,昭宗到了洛阳。

    八月,朱温为了永绝后患,密令朱友恭、氏叔琮、蒋玄晖等人弑杀昭宗。天佑元年(904年)八月十一日深夜,昭宗正在皇宫安歇,蒋玄晖和史太带领一百多人来到宫中,

    说有军中大事面圣禀奏。昭宗的妃子见来人众多,正在犹豫,史太挥刀杀了她,闯入宫内。蒋玄晖入宫后见到昭仪李渐荣,问她:“皇帝在哪儿?”

    李渐荣大声说:“宁可杀了我们也不能伤害皇帝!”当晚昭宗由于内心苦闷,喝了些酒,正在睡觉,听到有人入宫寻他,暗觉不妙,

    急忙起身,只穿着单衣绕柱躲藏,史太逼近,将昭宗杀害,时年三十七岁。昭仪李渐荣为了保护昭宗,伏在昭宗身上,

    也被乱刀砍死。昭宗死后,第九子李柷继位,是为唐哀宗,

    结束了吗?貌似还没有结束。

    我们再来介绍下这次事件中的几个主人公以及他们的结局。

    朱友恭,本名李彦威,寿州人,早年追随朱温,被收为养子。历官汝、颍二州刺史,官至左龙虎统军。乾宁二年(895年)正月,朱温派朱友恭率军围困兖州。

    乾宁四年(897年),朱友恭进攻青州。一生鞍前马后为朱温效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当朱温得知昭宗死后,洋装震惊,大哭道:“奴辈负我,令我受恶名于万代。”

    然后杀了朱友恭。朱友恭临刑前说:“卖我以塞天下之谤,如鬼神何!行事如此,望有后乎!”

    然后向也被处决的张廷范说:“勉之,公行自及。”朱友恭死后,朱温剥夺了以前赐予他的姓名,使其恢复了原来姓名。

    氏叔琮,河南尉氏人。唐中和年间,氏叔琮应募为骑兵,最初效力于庞师古麾下,因壮勇沈毅,胆力过人,不断提升。朱温曾与黄巢战于陈、许二州,氏叔琮作战勇猛,

    功出诸校,朱温对他非常器重,自行伍间把他提升为后院马军都将。当时,朱温与其它藩镇连年征战,

    氏叔琮每次都身当矢石,奋不顾命,以功升为指挥使、许州刺史和检校右仆射。朱温攻襄阳,氏叔琮作战失利,被降为阳翟镇遏使,但又因抵御李克用的晋军有功,升迁为曹州刺史。

    天复元年,朱温命氏叔琮领大军攻打泽、潞二州,氏叔琮乘胜引兵北掠太原。次年,朱温屯军于岐下,晋军潜袭绛州,前军不利。晋军恃胜攻临汾,氏叔琮严设备御,于军中选壮士二人,

    深目虬须,貌如沙陀者,令其潜伏于襄陵县牧马道间。晋军见之不疑,二人因杂于其间,伺隙各擒一人回来。

    晋军大惊,疑有伏兵,遂退据蒲县。朱温命朱友宁率军数万赴援,归氏叔琮节制。氏叔琮认为晋军将退,派军队截其归路,

    遇晋军游骑数百,尽杀之;于是攻其营垒,破之,斩获万余众,夺马三百匹。朱温听说后,喜谓左右曰:“杀蕃贼,破太原,非氏老不可!”氏叔琮于是长驱收复汾州,与晋人转战,

    直抵并州。回师后,以其功加封检校司空,此后数年,晋军不敢入侵。昭宗死后,朱温为了洗清自己,

    降氏叔琮为白州司户,并强迫他自尽。氏叔琮临死时,高呼道:“卖我性命,欲塞天下之谤,其如神理何!”

    再说蒋玄晖,朱温暂时还用得着他这把快刀。

    昭宗死后的第二年,朱温命令蒋玄晖杀害德王李裕、棣王李祤、虔王李禊、沂王李禋、遂王李祎、景王李秘、祁王李祺、雅王李禛、琼王李祥,然后沉尸于水中。

    这时,昭宗诸子仅剩下昭宣帝。朱温想登上皇位,蒋玄晖和宰相柳璨认为应该仿效汉魏以来的规矩,先封大国,加九锡,然后受禅。

    朱温认为他们故意拖沓,不想让自己登基,正好宣徽副使王殷、赵殷衡诬告蒋玄晖和宰相柳璨忠于唐朝,于是朱温在十二月十三日以此为借口斩杀蒋玄晖,追削蒋玄晖为凶逆百姓,

    在城门外焚尸扬灰。王、赵又诬告何太后和蒋玄晖有染,十二月二十五日,在积善宫杀死太后,敕追废太后为庶人,

    十二月二十六日,又为皇太后发丧,废朝三日。随后柳璨亦被送往刑场斩首,临刑大叫:“负国贼柳璨,死宜矣!”(未完待续)

第23章【大梁帝国】() 
李振在咸通、乾符年间屡次不第,由是痛恨士大夫,对朱温说:“此辈自谓清流,宜投于黄河,永为浊流。”

    朱温笑而从之。天佑二年(905年),朱温在李振的鼓动下,于滑州白马驿(今河南滑县境);一夕尽杀左仆射裴枢、新除清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右仆射崔远、吏部尚书陆扆、

    工部尚书王溥、守太保致仕赵崇、兵部侍郎王赞等衣冠清流三十余人,投尸于河,史称“白马之祸”。

    从此,唐政府的势力基本被扫除。

    青州王师范

    王师范,青州人。相传夏朝初年,大禹把天下划为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州。然后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

    将九州之内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

    事成之后,将九鼎集中于王朝都城阳城。从此以后,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而其中的青州大体指泰山以东、渤海以西的这片区域,

    其范围远远超出今天的青州市。晋朝以后,青州的范围大大缩小,治所也迁移到今天的青州市境内,故而逐渐成为该地区的名称。

    王师范的父亲叫王敬武,早年为平卢牙将。

    平卢于唐开元七年(719年)置镇。治营州(今辽宁朝阳)。安史之乱期间,平卢反正。上元二年(761年),节度使侯希逸为史朝义部所迫。南迁青州,从此青州有平卢之号。

    广明元年(880年),巨盗洪霸郎在齐、棣二州打家劫舍,扰乱社会治安,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平卢节度使安师儒命王敬武前去剿匪。当时的社会,礼乐崩溃。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各藩镇员工抄老板鱿鱼的事情层出不穷,对于这种事情,大家也见怪不怪,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王敬武于是有样学样,

    他没有去铲除巨盗,反而兵锋一转,打回老巢,把老板安师儒给轰走了,从此他接手平卢,自己当了老板。后来,倒霉老板安师儒经过艰苦拼搏。努力奋斗,

    终于东山再起,又成功的成为义成节度使。但没过多久,就因放权导致兵变,结果他们内部相争,被朱温得利,义成从此成了朱温囊中之物。

    一个人一次倒霉不可怕,怕的是次次倒霉。安师儒凭着两次被抄的经历,成功的挤入了五代奇葩人类榜的榜单。开始。王敬武投降了黄巢,不久之后又倒戈归唐。

    随后,他派军为身为伐齐诸道行营都统的宰相王铎助战,投资成功,事后被王铎正式任命为平卢节度使。

    龙纪年间,王敬武病死,16岁的小屁孩王师范接掌大权,棣州刺史张蟾不服,

    朝廷于是派崔安潜为平卢节度使,崔安潜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个别人打马球用他的地盘做奖品,最后赢了他地盘的前忠武军节度使。张蟾派人迎接崔安潜,王师范于是命都指挥使卢宏率兵攻打棣州。没想到,

    卢宏前脚出门,后脚就跟着叛变了,并带着王师范给他的兵马打算回去干掉王师范。王师范得知后,并没有暴跳如雷,

    大骂卢弘的祖宗十八代,而是遣使重重赏赐了卢宏,并对他说:“我因先人的缘故,被众军推举为节度使,因年纪尚小,

    不能胜任,如果您看在先父的面子上,让他有后人祭祀,就是您的仁慈,如果您认为我难以成事,那就请留下我的一条小命,以便能为先人守墓,不管你的意见如何,

    我完全听从您的安排。”卢宏见王师范言词恳切,认错态度不错,再加上他认为王师范不过是黄毛小子一个,

    估计也没有多大能耐,于是便丧失戒备,打算回去好好跟王师范谈谈交接工作的事情。王师范是毛头小子不错,光靠他自己的能力也确实翻不了天,但他找了个帮手,这个帮手就是刘鄩。刘鄩,

    山东密州安丘人,从小爱好兵略,喜欢涉猎史传,有这两个爱好可了不得,古往今来所有算计人、谋害人、打击人的方法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先例,所以,刘鄩有“一步百计”之称。

    王师范命刘鄩杀掉卢弘,并对他说,事成之后,给你升官。

    刘鄩于是暗中设伏兵于要路,干净利索的在宴席上就把卢弘给做掉了。然后,王师范犒赏士卒,亲率大军攻下棣州,杀了张蟾,见大势已去,崔安潜逃回长安。

    后来,朱温派兵攻打兖、郓二州,身为二朱邻居的王师范自知不敌,于是不顾唇亡齿寒、居安思危的道理,

    不顾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向朱温抛出了橄榄枝,从此,双方结为秦晋之好,互不攻伐。

    901年,韩全诲劫持昭宗到了凤翔,朱温派兵围攻,凤翔陷入绝境,韩全诲让昭宗下诏呼吁周边节度使攻打朱温,昭宗没办法,

    只能照做。王师范接到诏书后,痛哭流涕,对亲信说:“我们本是皇帝的藩属,君父有难,却无奋力救难之人。

    纵容逆贼如此大逆不道,使皇帝失守宗庙,危难之际不去救助,是谁的罪过?我今日不管成败都要去营救皇上。”

    于是派人联络杨行密,并让诸将化装成商人,在朱温治下的汴、徐、兖、郓、齐、沂、河南、孟、滑、河中、陕、虢、华等州同时起事。马克思爷爷教导我们,做事情要善于抓重点。

    抓主要矛盾,王师范早生了一千多年,没能聆听到我们的马克思爷爷。他的马克思孙子的宇宙真理,所以战事虽然遍地开花,结果却是遍地凋零,计划起事的平卢诸将均事泄被擒,

    只有刘鄩所部一花独秀。像很多战争片里演的那样,刘鄩为了窥探虚实,派人乔装打扮。洋装买油,潜入兖州城内。

    并最终发现了城外一处储水的地窖可以引兵而入。于是刘鄩率兵五百,趁夜入城,神兵天降,一夜之间就占领了兖州。入城之后。刘鄩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因此市民安居如故。

    当时葛从周为兖州节度使,他领兵在外,家属却留在城中。刘鄩发扬了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没有虐待葛从周的家属,反而供给有礼,并升堂拜见了葛从周之母。

    同时挑选壮丁固守城池,而把普通百姓礼送出城。刘鄩与将士同甘共苦。同吃同睡,同心守城。但葛从周围城日久而援兵不至,

    城外的人进不来。城内的人却想出去,节度副使王彦温扛不住了,逾城而出,直奔葛从周而去,当然,他不是去拼杀。而是去投降,其属下也有很多人随之而去。看到这一切。

    刘鄩跟没事人一样,一如既往的很镇定,他只让手下人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对王彦温说的:“请副使少带点人出去,

    不是所派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