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那些事儿- 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要是在过去以往,鸦儿军对兵力比自己多一倍有余的卢龙军、是不会放在眼里的。然而今天不一样。经历了几次内部的分崩离析、和昨日的药儿岭大败,鸦儿军无论是士气还是战斗力都大打折扣,降至历史的最低谷。而卢龙军则恰好相反,锐气正盛!眼看又一次让人包饺子,李克用仰天长叹:“呜呼!天灭我也。”

    在雄武城外这片开阔地上,两军展开了电光石火、惊天动地的骑兵大决战!

    几乎是与此同时,李琢和赫连铎的数万蕃汉联军包围了蔚州城。李国昌手里仅有二千余守军,双方兵力悬殊。城内还有一个数量庞大的非战斗团体——朱邪家族、需要保护。这会儿,李国昌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理压力。他站立在城楼上望眼欲穿,仿佛在撕心裂肺的呼唤:“克用吾儿,你在哪儿?快来吧!”。

    李克用真的来了。

    随李克用突出重围的只有三千余人马,又有约一万鸦儿军骑士倒在了雄武城外的土地上。卢龙军也损失不小,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所以见好就收了。

    李克用领着这三千疲惫之师,发疯似的向围城的政府军猛攻。城楼上的李国昌看得真切,身经百战的他,掌握火候的技巧是不需要旁人来教的。他迅速作出反应。倾巢而出,保护着数百口眷属突围。

    两支哀兵会合之后,如洪水咆哮。冲破堤坝,奔涌而出!他们一路向北,走出约百里地,才停下来歇息。李克用清点人数,除了老弱妇孺的眷属之外,主要成员只有李国昌、李克宁、李克让、盖寓、薛志勤、李存璋、康君立等十余人。其余人马死的死、散的散,已所剩无几。李克用无比沮丧地面对这样的现实:鸦儿军全军覆没!这使他刻骨铭心、夜不能寐……

    一行人继续向北,越过长城。向北,消失在陌生的、烟波浩淼的茫茫阴山之中。

    政府军大获全胜。捷报传至京师,天子李儇喜出望外。敕令嘉奖。为歼灭李克用叛军立下汗马功劳的主要人物都升了官:李琢任河阳节度使,赫连铎为云州刺史兼大同军防御使。白义城为蔚州刺史,米海万为朔州刺史,李可举兼任门下省侍中。

    其中最大的赢家就数赫连铎了,李琢的原太仆卿职务与节度使平级,卢龙节度使李可举所兼任的门下侍中只是个虚衔。只有他赫连铎,一跃而为大同防御使,坐上了李克用连做梦都想坐的位子。

    赫连铎高兴之余,心里总有几分不踏实。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匪首李克用去向不明,一个多月来渺无音信,成了“马航失联客机”一样的谜。必须要找到他,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不然,叫我如何睡的安稳?

    于是,他派出斥候(侦察兵)四处查访…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的一首《出塞》,向我们展示出一副汉民族反侵略战争的壮丽画卷,同时也凸显了阴山自秦汉以来得天独厚的战略地位。

    横亘于长城以北的阴山,平均海拔在1500——2300米之间,连绵1200多公里。其东段在河北省北部,这里是古燕赵大地,春秋至秦各个历史阶段都修建了好些个长城,重重叠叠,有些就建在阴山山脉的脊梁上。西段则处在浩瀚的、人迹罕至的大沙漠之中。所以,阴山中段便成了游牧骑兵侵扰中原的必由之路。

    唐朝灭东突厥、薛延陀,以及唐回(纥)联军灭后突厥等战役,也大多是从阴山中段出击的。现在,回鹘已消亡,契丹还没有做大,阴山沿线一下子安静了许多。

    阴山南北宽50——100公里,南坡山势陡峭,北坡较为平缓,山下到处是绿油油的大草原。正如南北朝民歌《敕勒川》所唱:“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阴山南北以及大山里。生活着很多大小不等的鞑靼部落。鞑靼人据说是后世蒙古族的祖先,他们在这里以游牧和狩猎为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广明元年(880)冬十月。阴山山区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空旷的山谷。除了皑皑白雪和一些散落在各处的圆顶蒙古包之外,似乎找不到生命的迹象。远处,渐渐出现了一队不速之客,这是一支十余人的骑兵小分队。他们身上穿的是鲜卑服装,外罩铠甲,腰佩刀剑。这是些什么人?来这儿干什么?

    突然,从四面八方涌现出无数的鞑靼人,手执弯刀、弓箭。把这一行人围在了核心。这支骑兵小分队的头头是一名校尉(唐军対团一级长官的称呼),说:“请带我们去见你们的酋长,有要事商谈。”

    他们跟随这一群鞑靼人来到一座白色的帐篷前,这帐篷大而豪华,四周哨兵林立。一人进去禀报后,出来说:“大汗有令,请校尉进去说话。”

    校尉进去后,对酋长和众头面人物自报家门:“我奉唐大同防御使赫连铎大帅之命,来贵地进行慰问。”说罢,他击掌两下。从外面进来几个人,手提着沉甸甸的丝绸和黄金等物品放在桌子上。

    “区区薄礼,还望笑纳。”

    酋长一手抓住一个金锭。张开嘴巴狠狠地咬了一下,然后看了看咬的牙痕,喜形于色、自言自语:“嗯、成色不错!”

    他的眼光又移到了两个“美人儿”上了,这是两个五光三色的瓷雕——骑着马、手持马球杆的仕女,体态丰满,栩栩如生,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把在座的鞑靼人眼睛都看直了。有人问道:“这是啥玩意,值钱不?”

    校尉介绍说:“这是一种名曰‘唐三彩’的陶器,朝廷常把它作为礼品赠送外宾。”

    酋长听了连连点头说:“噢。好、好、好!”

    校尉说:“还有更好的呢,大汗请看。”他端着四个瓷碗。小心翼翼的放在酋长面前。在座的头面人物也都一个个伸长脖子看,但见瓷碗晶莹剔透、白中泛青、温润如玉。这帮化外之人哪见过这个。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校尉滔滔不绝的当起了讲解员:“这叫影青瓷,老外称它为假玉器,产自于长江以南的昌南镇。这影青瓷在西方,也就是欧洲,只有王公贵族才有可能拥有,它的市场价格是黄金的好几倍。”

    听到这里,酋长好像想起了什么:“阿阿,赫连铎大帅送这么贵重的礼物给我,一定有什么要事需要我帮忙,说吧,什么事?”

    校尉这才从怀里取出一封赫连铎的亲笔信,呈上去。酋长展开书信一看,不觉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李克用是不是那个沙陀人,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的?”

    “正是,正是。”

    “听说此人非同寻常,我想,他没有两把刷子哪敢造反?要捉拿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汗不必过滤,李克用的大军不是刚刚被我们赫连铎大帅给灭了么?现在,就算他是一只斑斓猛虎,那也是一只落入平阳的虎……”话一出口,校尉自觉失言,见酋长和在座的诸位若无其事的样子,他才咳嗽两声接着又说:“而一只落入平阳的虎,还不如一只病猫呢!古人说得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在你的地盘,李克用的势力一旦形成气候,对大汗你可是大大的不利啊!”

    鞑靼酋长听了这一席话后,不由得暗暗攥紧了拳头,额头上冒出了汗珠。对校尉说:“你们且回,等我的好消息。”

    鞑靼酋长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回去的路程远,又是下雪天,你们就在此歇息两日再走吧。”。于是,不速之客于第二天回云州复命去了。

    我由衷地叹服这位不知姓名的校尉(史书上未见其名),是个人才啊!即使是苏秦、张仪,也不过如此吧?赫连铎没有选错人。话虽如此,赫连铎贿赂鞑靼人捉拿李克用的计划,能否成功?是不是肉包子打狗?主要还取决于鞑靼酋长的态度。而鞑靼酋长持何种态度,则完全取决于李克用!

    有朋友问道:“阴山鞑靼部落的上一级领导到底是谁呀?从上述情况看,大同防御使赫连铎不像是鞑靼人的领导啊?”

    鞑靼部落的领导人的确不是赫连铎,是谁呢?是原振武节度使李国昌(新节度使还未到任),也就是说,阴山地区是属于振武镇的管辖范围。两年前,李国昌在振武镇任职期间,鞑靼人给他的印象是胆小怕事、安分守己。闹事闹得鸡犬不宁的是回鹘、党项、吐谷浑那些家伙。

    现在,鞑靼人的顶头上司李国昌同志深入群众、检查工作、体验生活来了,可他们却连个非正式欢迎宴会都没有举办。人走茶凉啊!不仅如此,他们还准备绑架顶头上司的公子,天理何在!

    自从李克用他们遁入阴山之后,终日里混迹于鞑靼人当中。由于他豪爽、仗义,深的当地人的喜爱,结交了不少朋友。几个月来,李克用在家里总是长吁短叹,茶不思、饭不想,多少个夜晚睡不好觉。他在反思,反思那段不堪回首的叛逆之路,心中充满着深深的愧疚——

    我朱邪家祖祖辈辈尽忠唐朝,从来没有人叛逆过。天子是厚道的,我们父子平庞勋有功,朝廷给于了太多的殊荣:赐姓受封、高官厚禄、整个朱邪家族都跟着沾了光。我怎么可以向河朔三镇学习呢?他们算什么东西?本来就是安禄山一个窝里出来的、没有礼义廉耻的贼!而我呢?我可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着贵族血统的、堂堂的李唐宗室成员!

    看着夫君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刘氏夫人疼在心里,开导他说:“不要想的太多,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我们只要平平安安就好。”

    李克用好像没有听见她的话,还在回忆过去、自言自语:“我只后悔当初不该听信了李尽忠、康君立这两个混蛋的话,结果不光害了我自己,还坑爹了。本来老爸当节度使当得好好的,前程似锦。要不是因为我,哪会落到这寄人离下的地步。”(未完待续)

第13章 【李克用13】() 
“你这个直性子得改改了,当着康君立的面,千万别暴露了你内心的愤懑。不然,后果会很严重的哟。当初,康君立游说你所说的话,我也是赞同的,是不是连我也要一块儿处置啊?”

    “还说啥处置不处置的,我现在什么都不是。”接着,李克用又长叹一声说:“淄青镇那个屡次科考落榜、贩卖私盐的黄巢,现在不知道闹腾成啥样了?也不知道皇帝陛下会不会想起我李克用来?盼只盼有朝一日、重新做人、脱胎换骨、以报国恩!用我坚实的臂膀,匡扶大唐的江山社稷。”

    刘氏夫人忍不住笑了:“这不是‘喝西北风的命、操太极宫的心,’吗?不过呢,我也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支持你!”。

    夫人的支持,使李克用心里暖洋洋的。平常就不爱说话的他,这回也只说了短短的四个字:“理解万岁!”

    赫连铎派人来贿赂鞑靼酋长的事,很快就有人报告了李克用。李克用又一次望着夫人,似乎在喊:夫人救命啊!

    “你看着我干嘛?我有什么办法?上次我出的馊主意,让你背上了‘屠戮忠烈之后’的黑锅,我至今也难以释怀。”

    “那不是你的错,是李尽忠太狡猾!再说了,就算你也有错,一次错不等于永远错,让我们用青春和生命再赌一把吧。”

    “好!我就欣赏你这种不服输的气概。通过这几个月和鞑靼人相处。我对他们多少有一些了解。他们有点儿像土老财,眼睛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胸无大志、鼠目寸光。你知道鞑靼人最忌惮的是什么?”

    “是什么?”

    “就怕我们长期赖在这里不走。然后抢他们的地盘。所以我们第一要使鞑靼人对你产生敬畏,不敢轻易对你下手。第二要向他们表明,我并不愿意呆在这个鬼地方,我名叫‘鸦儿’,其实是‘飞虎子’,早晚要一飞冲天,成就一番事业。只有他们的顾虑消除了。我们才安全。”说完这段话,刘氏夫人也自我感觉良好。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这是个好主意吗?后来事情发展的结果,完全验证了这个主意无比正确。从此,刘氏夫人在李克用的眼里,简直成了自由女神雅典娜的化身。对她言听计从。

    然而,刘氏夫人这一次正确,不等于永远正确。后来发生了“上源驿事件”,她出的主意,却又是一个馊主意(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如果李克用坚持己见就好了,这是后话,偶先卖个关子。

    李克用与鞑靼酋长约好了某一天一同去游猎,酋长与左右商议,都认为这是一个绑架李克用的好机会。决定到时候见机行事。

    这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李克用带着薛志勤、李存璋等几个铁哥们与酋长他们一起。策马走在山间的小路上。据《旧五代史》记载:“鞑靼指双雕于空曰,‘公能一发中否?’武皇(李克用)即弯弧发矢,连贯双雕,边人拜服。”注:这就叫一箭双雕!

    “(李克用)每召其豪右射猎于野,或与之百步驰射马鞭,或以悬针、树叶为的。中之如神。由是部人心服,不敢窃发。”注:百步穿杨算什么?李克用于百步之外。驰射马鞭、悬针、树叶,一一中的,其难度系数比百步穿杨大多了。“不敢窃发”指的是鞑靼人不敢对李克用实施绑架计划。

    当过兵的朋友都知道,哪怕是一名最出色的狙击手,如果没有远红外瞄准器,他很难做到次次都命中十环,更何况是用弓箭。可李克用做到了,并且是驰射。

    李克用在用近乎完美的行动昭示天下:“李鸦儿”将在这里开始他的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天晴了,终于见到了久违的阳光。山区里冰雪消融,气象万千。黄色的沙丘、翠绿的松柏和草地、姹紫嫣红的梅花,纷纷呈现出它们的本来面目。

    这一天,李克用的帐篷前热闹非凡,这在大摆筵席。请来的客人是鞑靼酋长和一干头面人物。咱们中国人历来有在酒桌上办事的习惯,形形色色的饭局多如牛毛。飞虎子曾经在官场上混过几年,当然也深谙此道。

    他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