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那些事儿-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么如果安史之乱没有爆发,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首先是组织的问题,唐朝地方实施州县二级制,中央管理360个州,每个州管理五到六个县,这样的后果是:一、中央无法有效管理地方;二、中央要能有效管理必须往上加一层,但因为军事问题,这一层要有很强的军事管理能力及财政能力,所以就出现了节度使的体制,在节度使体制下,中央的权力必然削弱,权臣割据的可能性增加。

    再来谈军事的问题,北魏以来的府兵制无以为继,张说提议募兵,但募兵也带来很大的后遗症,第一:财政负担大幅上升。第二:将领的管理。如果让将领持续带同一批军队,给将领比较大的权力,则将领会拥兵自重,这是皇帝不愿意见到的,如果将领经常轮调,则将不知兵,兵不信任将领,打仗很难取胜,而且唐朝的外患能力均不弱,契丹、突厥、回纥、吐蕃,唐朝一定要维持强大的军力。

    第三、财政的问题:均田制随人口增加,经济发达的毁坏,税制需要大幅改革,两税制是正确的方向,但是两税制需要更分权的组织去执行,才能清楚了解各地的状况与差异,特别是土地买卖与交易的状况,而且经济作物的兴起更加深征税的难度,但唐朝的一级组织数量太多,刺史的评级虽高,能力却不高,中央官员也不愿意来当刺史,也很难形成良好的中央地方论调机制(中央同品级官员远少于地方)

    这些问题,也会让唐朝遇到很大的困难,其情况,会有点像宋朝为什么在太平盛世,国君也算贤明的情况下,王安石要提出改革,因为社会碰到很大的问题,王安石改革不成功有他个人因素,但也可以说在那时候的技术条件下,王安石就算做的更好一点也只能带来短暂的成功,无法做的更好了。

    所以我说,即使李隆基做得好一点,情况也只会是软着陆,当然软着陆还是比硬着陆好的多。

    不过,这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连载更新)

    这时,崔希逸的属下孙诲到京城奏报公事,这个孙诲是功名心热的投机分子,在了解朝廷的状况之后,他认为有机可乘,于是打算以这件事作为晋身之阶,于是向皇帝奏报吐蕃边界没有设防,如果派兵突袭,一定大获全胜。(可见崔希逸应该没有跟中央奏报这件事。不过孙诲也很可能没有跟中央提到崔希逸跟吐蕃人的私下协定,就把他长官给卖了)

    李隆基赞同,于是派遣内给事(宦官)赵惠聪跟孙诲一同前往河西了解状况。便宜行事。两人到达河西后,假传诏书给崔希逸。命令其出兵,崔希逸不得已,只好出兵,打破吐蕃军,只有乞徐力一人逃脱,孙诲、赵惠琮都受到重赏,但从此吐蕃跟唐朝断绝邦交,不再前来朝贡。

    除了这几件不协调的事情外。张守圭的军队管理,也发生变化。

    简单形容其状况,可以用八个字总结:“将领骄奢,士兵厌战“

    开元二十六年,边塞诗人高适的诗很真实的反映这一状况。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那我们怎么知道高适的这一首诗是在反应张守圭的军队状况,而不是对整体状况的泛泛之谈呢?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首诗的序言就很清楚了,“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而所有的注解都会告诉你,元戎指的就是张守圭。而据史书记载,高适这段时间就是呆在幽州。

    在此情况下,张守圭的厄运果然很快就发生了。开元二十六年(公元1938年),张守圭下面的部将赵堪、白真陀罗假传张守圭的命令(会假传命令表示军纪已经松弛),逼迫平卢(辽宁省朝阳市)军使乌知义出军讨伐奚部落叛军(位于内蒙巴林右旗附近),乌知义不愿进军,白真陀罗就假传皇帝诏命,要求乌知义出兵。

    乌知义无奈,率兵进击奚部落。初期因为出其不意,奚部落败退;但奚部落很快集结部队反攻。唐军失利。张守圭向朝廷隐瞒战败的消息,反而以大捷向朝廷报告。

    纸包不住火。战败的消息还是走漏了,朝廷派宦官内谒者监牛仙童前往幽州调查,张守圭用重金贿赂牛仙童,把战败的责任都推到白陀罗真的身上,并且逼白陀罗真自杀灭口。

    本来事情到此似乎也就结束了,但因为牛仙童受到李隆基的宠爱,其它宦官为了打击他,于是有人在隔年(开元二十七年)向皇帝检举牛仙童受贿的事,经过调查属实。

    李隆基大怒,命令另一位宦官杨思勖“仗杀”(用棍打死)牛仙童,但杨思勖也许是跟牛仙童有恩怨,他所使用的手段是令人发指的。

    “缚架之数日,乃探取其心,截去手足,割肉而啖之

    这是史书记载杨思勖杀牛仙童的方式,而张守圭的下场是被贬为括州(浙江省丽水市)刺史,而更不幸的是他在路上就背部生疮而亡。

    张守圭是开元中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名将,他在西域、河西、幽州三个边防要和唐朝主要敌人突厥、吐蕃、契丹都打过仗,而且几乎都是战无不胜,但就在他最成功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出唐朝军队已经逐渐步入将军骄奢、战士厌战的状况,这跟唐高宗时期战士的心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凯歌入汉关“有很大的不同。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了解,在开元后期,虽然唐朝的军队空前强盛,战胜了几乎所有主要的帝国,并使他们归服,但军队的实际情况,却已经不像表面那样坚强。

    对大唐帝国来说,张守圭提拔了安禄山这个胡人固然不幸,但张守圭被贬并去世却是对大唐帝国更不幸的一件事,在张守圭去世后,唐帝国东北区域失去了一位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而这为安禄山的倔起带来巨大的契机。

    开元18年(公元730年),原中书侍郎兼宰相裴光庭升任侍中,不久又兼吏部尚书。

    此时,裴光庭可以说是一把手了,因为另一位宰相萧嵩在能力上跟他有差距,而且主要负责军事方面的事务。

    裴光庭兼任了吏部尚书后,决定对官员的遴选及升迁进行大幅改革。

    裴光庭做这件是可算是“家学渊源”,因为他的父亲裴行俭也在吏部任职过,而且曾经建立过文官体制,裴光庭大概也想在老爸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于是积极地要做这件事。

    但有些事没有想清楚千万不能乱来,“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犬“,做事情之前要想清楚自己的能力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裴光庭的目的是,建立一套”几乎没有人为干预“的官员升迁及任用体制,他认为在这样的体制下,就可以杜绝人的问题,这样这套体系就可以永久流传。

    事实上,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少,我有一个朋友,他开了一家公司,我们一般的想法是,我只要给业务经理一个数字就好,他会根据实际状况分给每个业务。但我这位朋友跟裴光庭有同样的想法,认为目标不应该有人为操纵,所以他先花了很多精力与金钱去拿到一份各省的销售比例,然后严格按照上面的数字分配给每个省的业务。

    该公司的业绩考核是以月为单位的,然后问题来了:对那些目前状况不好区域的业务来说,短期其目标怎么做都达不到,月底就拿不到奖金,几个月后受不了只好离职;对那些好的区域来说,达标不困难,所以不需要特别的努力,即使是一个能力差的人也可以拿奖金,所以很多能力不好的业务如果运气好在被分派到这样的区域,他的表现也不差,但因为很多事没做好,这一区业绩会逐渐下滑,等到下滑到大家受不了,把业务换掉时,这个区域短期已经无可救药了。

    我的朋友自从实施了这个制度后,他公司的业绩的业绩就每况愈下,到后来只好把公司关掉。他知道我以前当过较长时间的业务主管,就问我为什么?

    我告诉他,你思考一下为什大多数的公司要花比较多的钱请业务主管,难道他们脑子坏了?必然是业务主管有它的价值。记住!管理一家公司,除了妨弊,更要兴利;要有好的体制,也要有适当的弹性,至于如何拿捏,那叫“功力”,懂吗?

    。(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 【唐明皇23】() 
裴光庭的做法就跟我这位朋友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为官员的升迁,制定一套很严格的标准,其核心主要是年资,每年升一级,级数没到,很难升官。级数到了,十之**有机会升官,更要命的是,只要官员不犯法,就算表现的很平庸,也可以熬资格,做到相当品级的位置。

    这套办法出来,一些才能平庸,干了几十年升不上去的人,大为高兴,称这套办法是“圣书”,而原本有才能有抱负的人则崔头丧气。尚书右丞相宋璟平常已经不管事,这时候也看不下去(记得吗?宋璟干过很长时间的吏部尚书,所以深知问题严重性),提醒裴光庭不可以这么干,但裴光庭听不进去,所以这套妨碍创造力,阻止人才提升的办法,就被正式实施了

    在现在社会看起来是有道理的,张说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要知道我国在技术环境不成熟的情况下,政治体制早熟,所以只能实施简单均一的管理模式。

    宋朝采用募兵制的后果大家都知道,财政负担很大,糟糕的还打不赢别人,为什么?值得深思,很多人认为主要是不重用武将,我觉得是建树不见林,原因绝对不只是这样。

    明朝为何实施保守后退的政策,因为看到宋朝这种方式没有出路!

    然后很多人说宋朝以后因为理学发达,所以文化保守,这句话我是不认同的。

    文化是组织与社会的反应,是有组织的结果才会产生文化的结果,明朝组织趋于保守,文化自然也保守。

    为何组织要保守?这才是我们要花时间去了解的,这是我个人对历史的了解。

    还好裴光庭没多久后就翘辫子了(开元二十一年),他死了之后。这套被垢病的方法也逐渐被推翻,而裴光庭因为实施这套法案,还差一点死了都不得安生。

    裴光庭死后。朝廷按照惯例要给大臣谥号。太常博士(管祭祀的)孙琬建议说:“裴光庭出炉这套晋升办法,只凭年资升迁。丧失鼓励人才的精神,建议给谥号”克“。裴光庭的儿子听到,想说这样我老爸的一世英名就毁了,上书力争,最后皇帝裁决,用”忠献“当谥号。虽然免去恶谥号,但就这么一件窘事,社会观感已然不佳。

    这时候。朝廷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萧嵩成为首席宰相。萧嵩这个人,在军事上是有一定的能力,但是才学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而且是朝野皆知,因为他有一件知名的糗事。

    很早以前萧嵩还在当中书舍人的时候,李隆基想要提拔苏颋为宰相,要找人写诏书,这时候已经很晚了。就找当值的萧嵩进来拟诏书,萧嵩搞了老半天把诏书拟好了,李隆基一看。中间有一句话,称赞苏颋是国之瑰宝。李隆基就说:“这不太好吧!苏颋的老爸叫苏瑰,在诏书中不应该出现他父亲的名讳。”于是就离开让萧嵩留在原地更改。

    过了好一阵子,皇帝想说萧嵩应该改好了,就走过去看萧嵩改的怎么样,只见萧嵩坐在席子上,汗流浃背,其它文字就没变,只把“国之瑰宝”改成了“国之珍宝”。萧嵩告退后。李隆基草稿纸扔在地上说:“真是白白生了一副好外表!”左右侍从都忍不住笑起来,从此大家都知道这一位“国之珍宝”的萧嵩。

    在朝廷宰相人才不及的情况下。对一位有野心的有才能的人,那真是出头的良机。这个人就是李林甫,时任吏部侍郎。

    李林甫是唐朝宗亲,其曾祖父李淑良是李渊的堂兄弟,算起来李林甫的辈份还比当朝皇帝李隆基(玄宗)高了一辈,但李家在北周、隋朝就是大族,人口众多,到李林甫出生时其与皇帝的宗族关系已经很疏远。

    无论如何,皇室宗亲的身份还是让李林甫在找第一份工作有了基本保障,透过其舅父姜皎(时为李隆基的秘书监)的安排,当上了千牛直长(禁卫军初级军官)。在这里,李林甫对宫廷的复杂的人事关系了解的更透彻,也发现一件事,如果说朝廷是皇帝的办公室,宫廷就是皇帝的家,皇帝在朝堂上必须一本正经,但在宫廷中就会放下心防,展现其本性。所以透过宫廷的人来了解皇上的想法、喜好,并进而影响皇上,才是事倍功半的好方法。这一点体认,对其未来在跟政敌斗争时掌握制高点(皇帝),并进而无往不利,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唐朝是一个诗的国度,当时宴会及朋友送往迎来都需要以诗互相答和,林甫不擅作诗,但通晓音律,又擅乐器,在这样的场合中,还是很受欢迎的;本质上,李林甫是个能迎合时势并掌握机会的人,所以他的仕途还算顺利,几年后当了太子中允,后来又透过侍中源乾曜(李林甫舅姑夫的叔叔,关系还真远)的推荐,当上了国子监司业!

    国子监司业相当于国立大学副校长(但那时候只此一家,别无分院),对李林甫这个没有文采,又全身权谋的人,当然是专业不对口。但即使是专业不对口,李林甫也能搞出名堂来,史书的评价他在国子监的表现是:“颇振纲级”,这是什么?这就是有才!但是,专业不对口总是个问题,于是再透过源乾曜及宇文融的帮助,李林甫跑到御史台担任御史中丞。

    在御史中丞的位置上,李林甫跟宇文融、皇甫隐合作一把,出了风头之后,很快就想办法离开,调任刑部侍郎,后来又转掉任吏部侍郎。

    对李林甫来说,吏部侍郎这个职位,是他可以真正大展其长才并累积政治资本的大好机会,因为吏部主管官员升迁,运作的当,。但是,这个位置虽然权力大,争议也多。如果乱开后门,口水就会把你淹死,所以李林甫要等待时机!

    机会很开就上门了。李隆基的哥哥宁王李宪托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