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江湖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潇洒江湖游-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经过张三丰的提点,众人也是气度恢弘之辈,羞愧之余,也放下了门户之见。

    有了张三丰的话,武当七侠也不再排斥,心中本来便想要学习,吴忌自然不再矫情。

    虽然没有门户之见,但是也并不是说是个人都可以学习,法不轻传。

    张三丰带着宋远桥和吴忌等人来到后山闭关修炼的地方,让众人凝神静气,自己缓缓的打起了太极拳。

    但见张三丰双手下垂,手背向外,手指微舒,两足分开平行,接着两臂慢慢提起至胸前,左臂半环,掌与面对成阴掌,右掌翻过成阳掌。

    这是一套前所未有的拳法,看上去简简单单,如同老汉推磨,没有丝毫威力可言。

    但是在场的诸位,不要说武当七侠,便是殷素素武功虽然不行,却也是家学渊源,再加上张三丰有意传功,自然将其中的一些奥妙一一施展开来,众人知道机会难得,皆是聚精会神的观看了起来,不一会儿便陷入了武学的奥秘之中。

    太极拳这门武功蕴含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等武学奥义,虽然武当武功已经有了一点这样的雏形,比如武当绵掌,但是这门拳法却是完全高于他们,更为难得的是又与武当原来的武功一脉相承。

    对于武当七侠来说,这不但是在传功,更是在梳理以前所学的武功。

    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后发先至的武学奥义自古有之,周伯通的空明拳便是依据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但是张三丰这一门太极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将之发挥到了极致,实乃是开一派先河。

    但见张三丰一招一式的施展开来,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意体相随,用意不用力。

    当真是轻如杨柳,坚如金石,动如江河,静如山岳,虎威比猛,鹰扬比疾,一片悠闲之情,尽是大雅风规。

    这场传功对于吴忌来说同样意义非凡,不单单是学到了一门绝世拳法,同样是对自己武学的一场洗礼。

    尤其是他修炼的桃花岛武功,也讲究避实就虚,两者之间,也有相容之处,一番观看下来,内功没有增长,武学修为却是大大增加。

    在场众人悟性不尽相同,有高有低。

    张三丰打完了第一遍之后,没有停下来,接着又连打了三遍,这才缓缓收功。

    半响,殷素素第一个清醒过来,看着还在领悟当中的众人,没有开口,只是对着张三丰行了行礼,便接着闭眼沉思。

    紧随其后的是莫声谷,殷梨亭,然后张松溪,俞岱岩,俞莲舟,宋远桥。

    最后吴忌和张翠山几乎是同时清醒过来。

    这倒是印证了原著中的记载,当时大厦将倾,张三丰迫不得已传功太极,问俞岱岩领悟了几成太极拳,俞岱岩道只懂得三四成,当时张三丰便叹道:“倘若莲舟在此,当能懂得五成。唉,你五师弟悟性最高,可惜不幸早亡,我若有三年功夫,好好点拨于他,当可传我这门绝技。”由此可见张翠山的资质。

    至于吴忌虽然悟性同样不凡,但是要说已经赶上了张翠山,却还是差了一筹。

    他之所以和张翠山同时最后清醒过来,却是有着诸多原因的。

    首先作为后世三大国术拳法之一的太极拳,素来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说法。

    也是流传最广的拳法,公园广场,随处可见老大爷老大妈打着太极拳,虽然只是花架子,但是吴忌好歹见识过,有着这个底子在,学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第一百七十三章悟性高下() 
第一百七十三章悟性高下

    再有便是九阳神功的功劳了。

    作为无招式纯武学理念的九阳神功,练成之后,内力自生,速度奇快,无穷无尽,普通拳脚也能使出绝大攻击力;防御力久不用说了,无可匹敌,自动护体功能反弹外力攻击,比起少林金刚不坏之躯也不逞多让;另外修炼成功之后还自带轻功身法,胜过世上所有轻功精妙高手;除此之外更是疗伤圣典,百毒不侵,专门克破所有寒性和阴性内力。

    与九阴真经,一博一精。

    因为九阳真经集融会贯通的武学至理,练成后天下武学皆附拾可用,这一点从张无忌修炼成功之后,在光明顶大放异彩,以龙爪手对龙爪手,大败少林空性可知一二。

    比起逍遥派的小无相功来说,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修炼小无相功的鸠摩智在模拟多门少林七十二项绝技之后,留下了祸根,而张无忌却毫发无损。

    当然也可能是鸠摩智没有学全,武学有破绽。

    吴忌便是靠着一个外挂,这才勉强表现出跟张翠山一样的悟性。

    当然其他人是不知道的,正是因为不知道,所以才更加惊讶。

    倒是张三丰,惊讶之后更显高兴,毕竟没有哪一个人希望自己的心血所传非人,明珠暗投。

    看着众人尽皆回过神来,面露喜色,张三丰含笑着看着众人,问道,“刚刚看了我打的太极拳你们懂了几成?”

    看着众人不说话,殷素素却是最先开口了,羞愧的说道,“有负师傅教诲,素素愚钝,只领悟了四层。”

    “还行,你的资质虽然稍差一点,功力也不深,日后勤加修炼必有所得。”张三丰安慰道。

    “弟子愚钝,只领悟了八成。”紧随其后,却是宋远桥沉声道。

    “不错,虽算不上绝顶,却也是上上之选,能够领悟这么多,也算是半生阅历帮了你。”张三丰点了点头,评价了一番,又望向其他人。

    “弟子比不得大师兄,只领悟了七成。”俞莲舟道。

    虽然说武当七侠,俞二第一,但是这并不表示,他资质最佳,宋远桥之所以名声不如他,一来是他经纶世务,忙于武当门派,二来便是他少有出手。

    “弟子愚钝,只懂了六成,愧对师父。”俞岱岩惭愧的说道,虽然这些年,专注内功,大有进展,但是悟性上还是比不得两位师兄。

    “三师兄,你要是羞愧,那我们岂不是要没脸见人了。”这时候莫声谷道,“我只领悟了五成,当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七师弟,你这话可算是说道我心里面去了。”这时殷梨亭也道,“我也只领悟了五成,我们当真是难兄难弟啊!”

    看着莫声谷和殷梨亭故作自嘲的样子,张三丰不由得笑着劝诫道,“好了,不必小儿态了,你们之所以差你们师兄这么多,一来是你们本来武功就不到家,二来也是人生阅历比不上他们,日后随着年岁的增长,自然会赶上的。”

    然后又饶有兴致的望向剩下的三人。张松溪知道师父最感兴趣的不是自己,于是连忙说道,“我也领悟了六成。”

    张三丰点点头,张松溪领悟了六成没有出乎他的意料,能够被他收为弟子,悟性差不到哪里去。

    他现在最在意的便是张翠山和吴忌,张翠山乃是自己徒弟中资质最好的,也是被看做自己衣钵传人的弟子,而吴忌能够和他同时清醒过来,自然非同小可,现在就看看他们两个领悟了多少。

    “张五侠,还是你先说吧。”看着张翠山望向自己,吴忌笑道。

    “好。”张翠山点点头道,“师父,弟子领悟了九成。”

    “九成?”一听这个数字,莫声谷和殷梨亭便叫了起来,随即又唉声叹气的表达自己的羡慕嫉妒恨了。

    张三丰没有理会他们两人的搞怪,开怀大笑道,“好好好,翠山你悟性奇佳,今后再有我从旁指点,当能够传我这门绝技。”

    到了张三丰这个年纪,名声武功什么的对他来说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现在最关心的便是门派传承,有了张翠山这样的弟子,后继有人,自然心情舒畅。

    笑过之后,张三丰又对着吴忌道,“好了,小友,就你一人了,快说说你到底领悟了几成?”

    “哎呀,说来惭愧,小子只领悟了八成。”吴忌苦笑着说道。

    按说越晚清醒过来,领悟得久越多,这个理论在宋远桥等人那里却是得到了验证。

    但是在吴忌这里却是出了岔子,和张翠山领悟同样的时候,最后却只是领悟了八成,的确让人奇怪。

    不过对其他人奇怪,对吴忌自己来说却是装出来的,毕竟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悟性到底不够,领悟了八成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不必难过,想来是阅历功力不够的缘故吧。”张三丰虽然也奇怪,但是也以为不过是意外,安慰道,“日后功力上来了,自然便领悟了。”

    “多谢真人教诲。”吴忌谢过。

    “好了,先前是你们自己领悟,接下来我给你们讲解讲解。”张三丰又道。

    说着,他一边打太极,一边讲解道。

    “起手势,右揽雀尾,左单边,提手,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撇身捶,捋挤式,进步搬拦捶,如封似闭,开合手,右单鞭,肘底捶,转身推掌,玉女穿梭,右左蹬脚,掩手肱捶,野马分鬃,云手,独立打虎,右分脚,双峰贯耳,左分脚,转身拍脚,进步栽捶,斜飞式,单鞭下势,金鸡独立,退步穿掌,虚步压掌,独立托掌,马步靠,转身大捋,歇步擒打,穿掌下势,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转身摆莲,弯弓射虎,左揽雀尾,十字手,收势。”

    “太极拳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诀窍要领在于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手眼相应,意体相随,意气相合,动静结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有个老师就是不一样,靠着自己悟性领悟,不但慢,而且还有诸多不解,此刻随着张三丰的讲解一一化解。

第一百七十四章悟道太极() 
【播报】关注「」,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悟道太极

    混沌破晓,天地初开,昼夜交替,阴阳分明。

    武当一客房小院。

    吴忌盘膝而坐,五心朝天,似醒非醒,似睡非睡。

    静心诀自然而然如同本能的运转,心神进入空灵玄妙的境界,心中的杂念仿佛随着呼吸全部消散,化为一道浑浊气从口中吐出,一纳一吐,是一个循环,循环往复。

    群星隐匿,旭日东升,金光普照,紫气东来。

    九阳神功运转,纳气如玄龟,悠长深远,海纳百气,吐气似天蛇,丝丝缕缕,不绝于耳。一呼一吸,刚柔相济,自成阴阳。

    丝丝缕缕的天地紫气缓慢而坚定的随着神功的运转自吴忌的鼻孔呼吸而吐纳,一引一吸一转,却是化为自己精纯的内力。

    要是旁人看到这一幕,必定大惊,吞吐天地紫气,这便是一般一流高手都难以做到,只有到了先天高手才能够自然而然的做到。

    吴忌之所以能够这么早便能够纳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完全靠了静心诀和九阳神功两门神功的外挂。

    直到日上中天,紫气渐消,吴忌才从混混沌沌,懵懵懂懂的境界里醒过来,昨天的疲劳一扫而空,神清气爽,龙虎精神。

    长身而起,吴忌双腿微微分开,双手缓缓抬起,左臂半环,掌与面对成阴掌,右掌翻过成阳掌。。。。。他竟然是打起了太极拳了。

    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

    一招一式,时而古朴沉稳,举轻若重,大巧似拙,时而飘飘若白云,随心而动,随念而止。

    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随着吴忌打着太极拳,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

    太极拳遵循阴阳之道,引化合发,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这与主世界崆峒派的阴阳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吴忌不但见过它们出手,演化种种殊途同归的武技,还亲自交过手。

    此刻随着太极拳的深入,这些记忆,全都化为养料,滋养自己的悟性,让自己更快,更深的领悟太极拳。

    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绵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

    吴忌按照张三丰演习并讲解的诀窍,一招一式,一丝不苟的打着,似醒非醒,似睡非睡。

    到了这个时候,九阳神功渐渐的趋于沉静,而静心诀却是全力施为,疯狂运转。

    之所以如此,却是九阳神功虽然不弱太极,而且修炼到圆满,同样可以阳极生阴,阴阳调和,刚柔并济,但是现在却是早了点。

    要是跟着太极运转,至刚至阳,三分阴,七分阳,却是与太极拳讲究的阴阳二分背道而驰,修炼起来事倍功半。

    而静心诀就不一样了,他是无属性的辅助修炼功法,旨在让人目不乱视,神返于心,心不外缘而内寂,境不内扰而外静,斩出杂念,收心止念。

    如此不但可以让人一念不起,心如止水,同时还可以提高悟性,当真是修身养性,打坐闭关必备之良药。

    随着静心诀的运转,已经迷迷糊糊前世的一些关于太极的描述也渐渐清晰的出现在自己的脑海之中。

    太极本无体,寓于宇宙,其大无外无物可容;太极本无用,运行于物,其深莫测,其理可究。

    。。。。。。

    以体而论,太极之始有内外之辨。以用而论,太极之始能观基本之情。

    。。。。。。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一刻钟,两刻钟。。。一个时辰。。。

    某一刻,吴忌忽然浑身一震,恍恍惚惚,空空灵灵,只觉得自己浸入温泉水中,口鼻合拢,全身三万六千毛孔张开,吸收天地间的精华之气。

    回过神来,吴忌大喜过望,谨守心神处最后一丝清明,盘膝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