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宝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上宝篆-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结果乾坤袋看了两眼,李浩成望着明德道人,明德道人看上去二十岁出头,但头发却黑白相间,眼里虽然带着笑意,但李浩成还是能从他瞳孔深处看到矛盾和困惑,显然当年的事情,对他打击很大,到了现在,他不仅没有走出来,反倒是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没能力,也没办法开解他的李浩成只能躬身道:“多谢师兄。”

    “谢什么?我当初刚刚晋升真传的时候,师尊十分繁忙,很多时候都是德广师叔很照顾我,现在我照顾你,不是很正常吗?”明德道人赶忙把李浩成扶住,不让他拜下去,但眼角的笑意越发浓郁,整个人看上去似乎都轻松了不少。

    “未曾去师尊故居,是我作为弟子的错,劳驾师兄忙前忙后,更是不对。无论如何,师兄都担得起师弟一拜。”李浩成再次躬身,这次明德道人却是不再阻止,二人随后又是聊了两句,就是各自离去。

    ……………………

    十日后,李浩成盘坐在一块寒玉之上,身前摆放一龟身鹤嘴紫金香炉,丝丝缕缕的烟气从鹤嘴处升起,云烟聚散,中间隐隐有彩光流转,随着李浩成的呼吸缓缓流入他的鼻腔。

    “呼!”长呼了口气,李浩成缓缓睁开眼睛,疲惫之色难以遮掩,看着眼前的香炉,眼中流露出丝丝庆幸和感激。

    李浩成是真没想到第二元神的祭炼竟然会如此的凶险,其实按照云婆婆原本的想法,是让李浩成先温养一下太阴月魄珠,让自身法力气息,融入其中,等到小九州之后,再祭炼第二元神。

    但李浩成心里清楚,在九洲封神和小九州封神根本是两个概念,自认为有玉符清光护持的他,就是在安排好太阴下院的后续工作后,开始闭关祭炼第二元神。

    因为事先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又有玉符清光加持,所以对于常人而言,撕裂神魂那一关,反而没有给李浩成造成什么太大的问题,可他没想到的是,后续的第二元神祭炼却给他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虽然有太阴月魄珠帮忙温养神魂碎片,但最初的温养和沟通还是要耗费不小的精神,特别是太阴月魄珠落入李浩成手中还没几天,其中蕴藏着的云婆婆痕迹,哪怕已经被她清理了九成九九,仅剩下的那一点点,也需要李浩成花费不小的心力去同化,这对本就受伤的神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以至于他已经稳定下来的阴神法身都出现了溃散迹象。

    大意了!反省一番后,李浩成仔细感受自己的神魂和阴神法身,发现已经恢复大半,心中不由有些感谢明德放在小乾坤袋里的檀香,要是没有这些檀香,他恢复的时间起码要延长两到三倍,伤好之后,也差不多可以动身去参加交流会了。

    不过还算是值得!闭上双眼,心念一动,天灵之上云气缭绕,一尊雌雄莫辨的少年神祇端坐其中,祂身披六轮月相神衣,头戴幽冥冠冕,有两条白玉垂旒从冠冕前方垂下,衬托其眉心处银白色的凤章宝箓,熠熠生辉,丝丝缕缕的神圣气息散发出来,隐隐要将李浩成周围化作一方神国净土。

    神祇出现之后,感应明明,丝丝缕缕的流辉落下,原本神圣的气息变得有些深邃浑厚,神祇的力量也是越发强大。

    半刻钟之后,最后一点流辉被素舒吸收,李浩成睁开眼睛,看着气息缓缓稳定下来的素舒,有些可惜道:“没有了吗?也对,这么长时间过去后,当初留下的后手还能保留下来都是奇迹,又怎么能够奢望更多?”

    当初在黄泉灵境当中,借助玉符之力,掠夺了冥月女神大部分记忆的李浩成,也一并继承了祂当年留下的一些后手,所以在第二元神成型之后,他就是以云婆婆赠送的那一葫芦香火愿力为动力,将当初冥月女神留下的财富接收,不仅成功让素舒原本虚幻的神位稳定下来,还一举收获了几个信徒,加上当初九溪寨的信众,倒也能够维持冥月神的神位。

    随手一划,虚空浮现一层层波纹,几个信众祭拜的场景浮现,作为李浩成从中随手挑选出最虔诚的几个,给予赐福。

    这几天,李浩成也算是弄清楚了九洲神祇赐福的方法。

    九洲冥冥中有一个神道法,一切神祇的远距离赐福,都可以通过这个法进行,虽然依托法很容易让一些高位神祇察觉,但消耗也是小了不少,基本上只要付出一成左右的损耗,就可以对中央神州任何一个地方的信徒进行赐福。

    维护了一下自身的信仰根基,李浩成又是看了看信众的愿望,选出合适的通过法进行干涉,然后将第二元神收回体内,正准备起身,就见一道流光从外飞入,稳稳的落在李浩成事先设定好,收放传音的书架上。

第七十六章 九洲天庭() 
对着书架遥遥一指,点点信息流入脑海,李浩成愣了愣,随后轻笑道:“我的运气当真不差。”

    蜀山剑派、龙虎山、青城山和茅山的加入,不仅没有让原本在二十几天后举行的交流会推迟,反而是提前。

    虽然不知道其中缘由,但李浩成还是遵从宗门指令,起身收拾收拾东西,去太阴下院把所有的事情都交接一下,直接去太阴峰和这次参加交流会的同门集合。

    才上太阴峰,就是碰到明德道人,李浩成拱手之后,询问道:“师兄准备参加这次交流会?”

    “几位外出的长辈不愿意回来,两位师弟又不好单独返回,现在留在太阴峰上,除了我们两,就剩下一位德字辈的师叔。”明德笑了笑,最后还开玩笑道:“我不参加,总不能让内门弟子代替真传去参加吧?”

    看了看明德道人,李浩成勉强的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

    所谓真传弟子,指的就是宗门的承道之器,是宗门道脉传承的基础之一,宗门在培养真传弟子的同时,也将一切人脉传递下去。

    而内门弟子虽然能够执掌宗门大部分权柄,却不大可能真的触及到宗门的核心,像这种涉及到宗门传承根基的东西,更是和他们无缘。

    明德道人的话虽然没有错,但他拿自己和内门弟子对比,可想他心中郁气,纠结到什么程度,为了转移话题,李浩成就是询问起了这次太阴峰的带队长老是谁?

    明德道人听到这话,面色有些怪异,最后纠结的说出一个名字:“这次带队的是道诚长老。”

    “道诚长老肯出来了?”李浩成嘴巴微张,有些吃惊,在太阴峰这几年,李浩成对太阴峰的长辈也是有所了解。

    说起这位道诚长老,也是太阴峰从建立以来,空前绝后的一大奇葩。

    当年太元宗建立的时候,四位祖师以四象之道衍生四峰,太阴峰主太阴位,表象为水,最擅长的是阴属性、月属性和水属性道术,修真百艺中最擅长的也是符篆,但这位道诚真人却又是一位以剑道修成地仙的主。

    道诚长老在外门的时候,一套入门剑法加上一柄法剑压得四大下院的同龄人都抬不起头,成就真传的时候,更是让那代太白峰首座,差点冲上太阴峰抢人。

    虽然最后因为道诚长老自己的选择,不了了之,可那代太白峰首座还是留下几本剑道功法供他参悟。

    没办法,太阴峰剑修功法是不少,但称得上一流的只有几本,堪称登峰造极的更是一本也没有。

    当初,为了不浪费道诚长老的天赋,太阴峰首座更是请出天仙境的长辈,花费一番功夫,推演出一本元极剑典。

    那本元极剑典,没有涉及到什么高深莫测的剑道理论,只有稳扎稳打的剑道基础,但从筑基方面来讲,整个太元仙宗,也只有太白峰的根本典籍能够勉强压下元极剑典。

    有了良好的基础,加上强大的天赋,道诚长老倒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一路修行到地仙境界,但就是他成就地仙的时候,展露出来的剑道又是让太阴峰众人目瞪口呆。

    谁也不知道道诚长老心里是怎么想的,反正他硬生生从元极剑典当中开辟出一条阴阳轮转剑道,甚至连本命剑胎都演化成焱阳、淼阴两柄本命飞剑。

    从此以后,太阴峰弟子对这位长老的感官就很微妙,而他也懒得解释,就是跑去太阴峰藏经阁坐镇。

    明德想了想,有些迟疑道:“听道诚长老自己说,他是藏经阁呆腻了。”

    这样也可以?李浩成突然对这位长老很感兴趣,但比起这个,他现在更想知道的是,交流会为什么提前,见明德道人心情似乎好了一些,便是询问了起来。

    明德道人想了想,有些迟疑道:“你对天庭了解吗?”

    天庭?李浩成想了想,在他记忆中,天庭近乎于背景板,只知道天庭由神道建立,受到大唐王朝的供奉,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道和仙道的冲突,十二仙门也有不少人和天庭关系密切,茅山和龙虎山的开派祖师更是直接接受了天庭的册封。

    推行玉露的通宝纳珍司财掌运神君,是九洲天庭财神之首。

    当初十大冥王之一,泰山王转劫归来,于泰山之巅封神,重建地府,征战阴世一事,背后似乎也有天庭的影子。

    除了这些,李浩成对天庭并没有直观的印象。

    看到李浩成的脸色,明德就是知道他对天庭没有具体的概念,就是准备解释,不过在解释前,他又问了一个问题:“当初仙秦破灭一事,你知道多少?”

    “仙秦不是在诸多大能合力下,崩溃解体的吗?”

    “那你知道这里的诸多大能是哪几位吗?”明德道人的反问让李浩成无法回答,他就是从头开始讲起:“仙秦帝朝,是我们九洲从开辟以来,第一个帝朝,人道气运之盛,压得仙神佛魔一点反抗能力也没有,在仙秦最鼎盛的时候,只要你拥有官职,就能调动不次于鬼仙境的人道之力。当时仙秦的帝王,也就是被我们称为始皇末帝的那位,更是在人道气运的加持下,将自身人道帝君的尊位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超过了天仙境的极限,以一人之力,压下当时诸多道统的第一次反抗,那一场战斗,将近三百位地仙境修士没一个活下来,十几位天仙境大能,不是被封印,就是身死道消。”

    “那……”李浩成喉咙有些干涩,好一会儿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艰难道:“那仙秦怎么会被毁灭?”

    “当然是因为神道也出了一位超越天仙境极致的大能。”

    李浩成心中闪过一个名字,但又有些迟疑道:“天帝?”

    “是九—天—高—穹—弥—罗—上—帝。”对于李浩成脱口而出的两个字明德道人听不在意,他一字一顿的说出一个神号,并且字与字之间用特殊的道音隔开,让这八个字不至于连成一体,接着继续解释道:“虽然不知道这位陛下是什么来历,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建立了天庭的他,还没有得证天帝尊位,要不然,现在也没有一天二道三王朝的说法了,直接是天庭通知九洲了。”

    “那为什么,那位陛下一直没有出现?按道理,他能压过始皇末帝,不也应该压的过……”后面的话李浩成没说,但其中的意思已经很明确。

第七十七章 天帝阳谋() 
“这个需要我们从头开始说。”明德道人整理了一下语言,开始为李浩成讲解仙秦末年的种种事情。

    自九洲开辟以来,作为当年仙神推出的人道主角,乃至天地主角的人族,就是一直受到诸多超凡体系的青睐和压制,哪怕中古末期,诸子百圣出世,无数人族先贤前仆后仰,也只是建立了独属于人族的人道修行体系,并没有让人族从仙神佛魔手中挣脱出来,人族势力一直止步于王朝,大多数时候,人族势力发展到王国、公国,就会收到仙神佛魔的打压,无法更进一步。

    直到近古末年时期,在神仙佛魔压制下的仙秦横空出世,他以法家和兵家为根基,融合百家学说之力,一步步发展到王朝阶段后,沉寂六百年,在神仙佛魔放松警惕的时候,横扫六合,吞并周王朝以及八百王国三千公国,合六洲之力,建立了人族第一个帝朝。

    那时候帝朝气运鼎盛,占据九洲人道气数超过八成,加上天道眷顾,只要稳扎稳打,统治九洲,建立人道法,将仙神佛魔拉入帝朝统治,只是时间问题。

    但,始皇末帝的心太大了,或者说仙秦前面几位君主把能准备的都准备好,让这位旷古奇才一直以来都是顺风顺水的建立了人道帝朝,让他变得有些狂妄自大,轻视了仙道和神道,对仙道兴起人族就一直受到仙道操控的事实视而不见,忘了从太古之处,神道就一直把控着天地的权柄。

    被接连不断的胜利迷了眼的始皇末帝在佛魔两道有意退让之后,就是急不可耐的准备吧仙神两道一起压服。

    最终引出了当时已经应退二线的九天高穹弥罗上帝,祂联合半只脚跨出天仙境的周天星宫创始人、天仙境走到极致的纯阳道宫创始人,合力拖住始皇末帝。

    同时,仙道、佛道、神道、魔道同时发力,一个个推出自己的代表,以人对人,将原本完整的仙秦人道络,撕裂开来。

    人道络出现漏洞,让仙秦的人道气数运转出现问题,始皇末帝同样受到影响,而二者受到影响后,让本就不利的战局向失败倾斜,一系列恶性循环之后,始皇末帝被封印,仙秦帝朝解体,人道法破碎,仅剩下一支在法家、兵家的庇佑下,以仙秦帝朝最初的领地为基,收拢残破的人道法,重新建立了大秦王朝。

    而因为仙秦的解体,原本万众一心的诸多势力纷纷动手采摘果实,明面上是诸多势力争斗后,大唐王朝和大汉王朝胜出,实际上隐藏在幕后的仙道和神道不知道打了多少场。

    因为最高层战力的差距,最后神道摘取了最大的果实,成功建立了九洲天庭,建立神道络,罗天神地祗,哪怕仙道在某些时候,也不得不遵从天庭的指令。

    当然了,名义上臣服天庭的仙道暗地里也没闲着,一边安插自己人进入天庭,另一方面也是拖九天高穹弥罗上帝的后腿,害得他没能成就天帝位格,让原本浑然一体的天庭体系,在晋升扩张到整个九洲后,出现了极大的漏洞。

    以至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