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宝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上宝篆- 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盯着黄天大帝消失的地方,李浩成的目光转头看向长河后方,目光不断向前追溯,一直看到黎山一脉记载女娲娘娘离开的时间段。

    原本这个时间段,因为第二代黎山老母斗姆元君的影响,李浩成并不能够确定,无法查看,甚至有意无意的忽视了过去。可随着当代黎山老母的一段话,确实让他突然的想起一件事情,按道理上说,他现在所在的多元宇宙的女娲娘娘,并不是他记忆当中最初的那位,而是继承了女娲之名的存在。

    现在,此方天地传说当中的女娲娘娘回归天阙的时候,回归的方向到底是谁?是他记忆中那位古老的大地女神,还是这方多元宇宙地母的子嗣?

    这问题让他十分在意,而当他的目光注意到黎山一脉记载的时间段,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圣洁的光辉,而后在这光辉之中,伫立着一位人身蛇尾的女神。

    女神的形象难以形容,祂给人一种神圣的母性和绝对的美丽,那种美丽,展露了诸天生灵一切对于爱、仁、善、美、生命,乃至造化的渴望,任何人见到祂都会有一种本能的亲近。

    正是,昔日曾经和李浩成有过短暂交流的娲皇女希。

    “见过娘娘!”李浩成不敢大意,微微躬身,表示尊敬。

    娲皇目光柔和,并没有按照历史的变化,融入天地之中,而是以时间长河过去内的虚影作为根基,凝聚了一尊化身,慢慢从历史中走出,于过去来到现在,立在李浩成的身前,笑道:“你发现的时间,比我想的要晚了那么一点点。”

    “是我大意了!没想到此方天地还有能够影响到我的存在,不知不觉就是受到对方咒术的影响,这一次要不是有人顺口提起女娲娘娘,我也不会想到追溯历史。”李浩成苦笑着摇了摇头,转而问道:“若是我没有猜错,施展咒术之人应该就是斗姆元君,不过,我有些好奇,此方天地的斗姆元君是?”

    “一个和我差不多先天神圣,都是有幸继承了名号的人,并且祂的人生经历,同你记忆当中那位差不多!”娲皇若有所指的说了一句后,又是半遮半掩道:“你最近最好快一点做出选择。”

    “选择?什么选择?”

    “倒地是以太虚为主?还是以道德为主?”娲皇说着,又似乎担心李浩成不理解,详细的解释道:“我问的不是你的道基,而是你日后成就不朽的存世根基,你准备以道德为主,还是以太虚为主?”

    “有什么区别吗?”李浩成问道。

    “有,而且很大!”娲皇说完,顿了顿,思考了一下才继续道:“你的选择,决定了我们对你接下来的态度。虽然说玉符是你的这件事情,我们没法改变,日后你必然继承玉符之中传承的未来,我们同样无法更改。但作为道德之主,你应该知道在成就不朽之前,没有任何人能够确保自己的心性不出现变化。这种情况下,若是你的选择不符合某些人的想法,他们或许会选择将你证道的时间不断的退后,然后通过种种方式对你施加影响。”

    “他们已经开始了吧!”娲皇近乎于挑明的说法,让李浩成立刻想起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但他又有些诧异,,对呀的影响应该是从神兵的那个天地就开始了。

    但神兵的那个天地,还牵扯到数位不朽境界的修士,其中无生老母更是凝聚部分大罗之道的强悍存在,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影响到那些不朽境的修士。

    或者说,他们所做的一切其实只是推波助澜,在不朽境修士的争斗之中,顺便查查一点属于他李浩成的剧情?

    娲皇看了李浩成一样,赞许道:“你的感觉很敏锐,说说看,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时候被影响的?”

    李浩成说出自己的猜测,娲皇摇头道:“你错了!其实他们对你的影响,从你得证天仙之时就已经开始。”

    “这么早?”

    “不早啦!”娲皇摇了摇头,指着李浩成的眉心道:“你的玉符来历有多可怕,你也应该清楚,其中蕴藏的根基,起码可以供应出三位半步大罗的大道君,这对于任何一个势力而言,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所以,你应该明白,所有察觉到的人,都不可能放弃对你的影响。过去只是因为你的修为不足,天皇陛下有意封锁了你所在的宇宙,断绝了其余不朽境修士对于这个宇宙的影响。而等到你成就天仙境界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天皇陛下也是不好继续封锁这个宇宙。因此,针对你的影响,是从你成就天仙境界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等等!”李浩成出声打断,然后皱眉询问道:“既然天皇陛下,在我得证天仙境界之前,已经封锁了宇宙,断绝不朽境界对于此方宇宙的影响,那么上帝、无生等人是怎么回事?”

    娲皇解释道:“弥罗是在此方宇宙证道的存在,天皇不可能将其真的隔绝出去,而无生老母则是在数万年前便已经在此方宇宙布局,根深蒂固,天皇倒也不是不能将其完全隔绝,但那样一来,损失太大,得不偿失。而且,哪怕如此,他们两个在你修为浅薄的时候,其实也是很难对吃饭宇宙进行大范围的干扰,他们能够调动力量的多少,其实和你那时候的修为境界也是有着一定的联系。”

第五十七章 炁体心神() 
“还受到限制?”李浩成吃了一惊。

    根据他这些年来,对于不朽境争斗的观察,以及一次参与到不朽境争斗的经验来看,不朽境修士真的要对一位天仙境的修士。除非这位天仙境的修士领悟了先天不朽真意,能够在时间命运长河之中得到一定的存在根基,类似于昔日完整时期的自在天魔宫宫主,或者现在逐渐先天太虚真意的李浩成,否则根本不可能有丝毫的抵挡能力。

    但哪怕真的领略先天不朽真意,也仅仅是在面对不朽境修士的时候,有那么一丝丝的自保能力或者逃脱的可能,要说反抗,没有对应的先天灵宝根本不可能,至于反杀,那更是个笑话。

    可,按照娲皇的说法,这样的不朽境界修士,还受到了限制。

    娲皇看出了李浩成的疑惑,问道:“你已经知道不朽境界的厉害,但你恐怕没有真正意义上感受过不朽境界的强大吧!”

    说着,娲皇身后浮现出一轮宝光,属于不朽境界的威压在祂身上凝聚,浩大的气息,让李浩成浑身一颤,眉心浮现出宛如圆满的清光,在威压下不断波动,

    “你觉得此时,我是真实还是虚影?不朽还是有缺?”

    明明只是心神投影,但李浩成的瞳孔还是因为本能的反应,而出现微微收缩的反应,丝丝缕缕的清光在他眼中流转,轻声道:“我不知道!”

    李浩成真的不知道,哪怕借助玉符清光配合道德权柄,李浩成也看不出任何眼前娲皇倒地是真是假。

    气息圆满,真实不虚,神光神圣,贯穿天地,所有的一切,都告诉李浩成眼前这人是真实的,不朽的。但玉符清光加持的灵觉,却又告诉他,眼前其实只是幻影,并非真实的存在。

    其实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要说战斗力,或者说是破坏能力,对于修行者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

    修士追求除去长生不死,真实不虚。而长生不朽的前提是什么?肉身不毁?元神不毁?本心不灭?

    对于这个,不同道路的修士,选择不同。

    而现今就李浩成所知道的突破成就不朽的方式,大致可以划分出四种,即炁、体、心、神。

    其中炁基本是仙道的核心,仙道通过一次次的淬炼本命元气,逐渐逆反先天,提炼升华出属于自身的不朽核心,然后以此核心为高居时间命运长河之上的基础点,然后自我演化,形成独立体系,达到一种玄之又玄的至高位格。

    依托这个位格,成就不朽的仙道修士,上可返本归元,追溯混沌之初,将一切同自身本质相同的其余宇宙化身纳入自身掌控之中,做到多元宇宙唯一性,超越常规束缚;下可统御后天万气,化生一切,于虚无之中再次开辟出一方独立的宇宙,解释其中所有的现象和力量。

    专精于体,大多是武道修士,或者神兽一流,他们将根基立于体,但突破和仙道有些类似,对于武道修士而言,无论是通过将外来血脉,植入自身体内,或者将自身血脉打破原本的限制,使原本属于凡俗的血脉,升华到能通过自我通天地形成元气循环,不断壮大自己的超凡血脉,都是属于第一步。

    然后,血脉和元炁一般不断升华淬炼,直到血脉之中的能量能够自由同万物元气无限循环,自我衍生,做到每一滴血液,都能够曾在自身的记忆和意志,得到稳固和不灭的特性,就是第二步。

    到了这一步的时候,换算到仙道境界,类似于天仙境界,然后更进一步,即先天不朽,那时候专精于体的修士,就需要如同仙道升华元气升华一般,做到能够吞噬一切物质却又同样能够创造一切物质的特性,并且让自身的生命特征,超脱出时间空间的界限,向着天地开辟之处追溯,将其备份入其中。

    使得个人意识乃至生命信息完美契合入宇宙运转规律之中,如此一来,哪怕有人真的将其存在的所有血脉和存在根基尽数斩杀,他也能够通过留存在宇宙运转规律之中的生命信息,在漫长的时光中,重新聚合,从历史长河中归来。

    接下来的心,大多是佛道的专长,而心灵的不朽,也最是麻烦,心灵和元炁、身体不一样,身体是真实的存在,对于身体的修行,有着完整的道路体系。元炁虽然不如身体一般,完全真实,但也具有一定的真实特征,修行起来也不是完全无处着手,唯有心灵的力量,最是虚无缥缈,能够以心灵不朽,全看个人意识境界,同修为实力根本没有丝毫的关系,甚至修为越高,越难以突破,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所以,当年第一位成就心灵不朽的佛陀,就是立下大愿,称万佛一体,将自身心灵光辉分享而出,让更多心灵不朽的佛陀,汇聚自身心灵之中,凝聚出了毗卢遮那佛。使得诸多菩萨、罗汉能够通过一次次的感悟佛陀的心灵,而逐渐斩断了心灵的枷锁,达到无无境界障碍,心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其中最好的证明就是六神通和顿悟。

    神境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足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

    此六神通,在部分原始佛门经意之中,一直都是被视作是人天生具有的能力,只是因为心灵蒙尘,而无法施展。因此,很多经文之中,宣称佛陀从来不是仙神,而是人,是属于人的最高成就,是贤者,是智者,是觉者。

    当然,心灵的不朽,不意味着斩断七情六欲,而是类似于太上忘情的奇妙境界,代表着其心灵圆满,能够承载一切情感,却又不被一切情感阻碍,能够感受世间一切,却又不会被万物所挽留。

    其不朽的特性,在于心灵超脱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再受到时间和命运的约束,宛如炁一般贯穿宇宙前后,横跨多元体系。

    最后的神,也很有意思,神一词,在此方多元源自于神道,代表了先天神圣,而对于后天生灵而言,神代表了三魂七魄。不过七魄同肉身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神的突破,其实着重点更在于三魂。

    三魂体系之中,天魂对应的是天地之中生出的一点本性灵光,可以说是一个人在天地当中最初的档案和起源,代表一个人最初的开始,以及前世的基础。

    地魂对应阴世,是一个人一切善恶意识,以及数世轮回中一切因果姻缘的集合,代表着一个人前世今生的联系。

    最后的人魂,则是自我意识的凝固,以及今生一切血脉姻缘,乃至家族气数的集合,代表着一个人今生的根基!

    三魂的划分清晰而又明白,直指灵魂的本质,同时也是将神的部分特性说明的清清楚楚,就是法则的具象,正如神灵在天地之中可以是视作是法则的聚合一样。

    若是把人体比作小天地,那么天魂就是那些随着天地一同诞生,甚至早于天地诞生的先天神圣,天生圣灵;而地魂则是代表着维系后天道则的法则神灵,记录着人体小天地的一切运转规律,操控其前进方向,以及生存毁灭;最后的人魂则是类似于香火神祇或者人道圣灵,凝聚着天地中的情感,以及对于现今的记录。

    从这个角度看,神的不朽前提是三魂的圆满以及法则的完善,让自我之神,同宇宙自身两两相合,内外不分,将内在之“我”,与外在宇宙,完全真正融合,同样不再受到时间和命运的牵绊,用仙道的术语,就是神和天地,与道同真。而从这个角度看,其实香火神道会成为先天神圣时代之后,最大的神道体系基础,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因为理论上来讲,若是一个香火神祇,其拥有的信徒数量足够多,并且承载无数的信徒灵魂,通过阅读亿万信徒的人生,借助他们的心灵和魂魄,推演三魂根基,演尽天地一切,阅尽历史变化,那么这个神祇自然会从这千千万万,乃至万万亿亿个不同的视角中,突破心灵的关隘,完善自身魂魄,同天地宇宙相合,得证不朽。

    但,无论怎么说,无论什么情况,炁、体、心、神的不朽,还是有着限制,最典型的就是不朽境界应该是诸界唯一,也就是说,多元宇宙之中,应该只能存在一个真实的自我。比如当初无生老母在争斗的时候,哪怕将自身其余宇宙的投影化身,召集而来,也不可能真的凝聚出第二位不朽境的修士,祂的一切化身投影,只能展露出天仙境界的威能。

    若是想要让这些化身具有不朽的力量,哪怕无生老母也是费了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