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宝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上宝篆-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剑古色古香,四面分别刻有锦绣文章,分别阐述着天地日月、江山社稷、帝王将相和士子庶民,通体散发着一种正直无上的意境,宛如一位君子一般,看上像礼器多过兵器。

    “四方君子剑?”李浩成眼睛微微发亮,刘仲这一柄剑乃是儒道有名的神通,他想了想,同样伸手虚握,文气汇聚,秩序凝结,化作一柄朴素戒尺,猛地一看似乎同一般木制戒尺毫无区别,仔细观察,又会发现这柄戒尺之上,凝结着细密的纹路,不断阐述着心理二学。

    随着这柄戒尺出现在李浩成手中,对面的刘仲耳边就是响起无数关于尊师重道的经典,同时耳边也是响起老师在他的耳边对他训诫。这一刻,刘仲感觉自己好似回到了自己的孩童时代,面对自己第一位老师的时候,那种紧张和敬畏,让他手中的四方君子剑不断晃动,他有一种感觉,自己若是挥出手中君子剑,那就是欺师灭祖,这并不符合君子剑的含义,因此君子剑溃散,无法凝聚。

    “这是什么神通?”边上的几位倨傲的学士同时站起身,看着李浩成手中戒尺,满面惊讶。

    “观其气息与现在诸多学派都有所不同,似乎是按照‘礼’,衍生而出。”一个学士手中浮现出一卷竹简,不断分析涌动文气的构成,边上的人也是各自施展手段,探查李浩成这手神通的来历。

    不断涌动的文气,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他们一个个将目光转移到台上,看到李浩成手中戒尺和对面心神不定的刘仲之后,纷纷露出惊讶的神色,四方君子剑乃是儒道最中正的神通之一,以稳定善守著称,李浩成手中戒尺不仅能够压住刘仲,还能压制君子剑的内涵,大为好奇的众人也是学着前面的几位开始分析。

    

第八十四章 理心戒尺() 
“下方何故喧哗?”

    文曲楼顶层,几位老人、几名中年男子和几位美艳少妇各自坐于太师椅上,他们一个个气度不凡,或是精神矍铄,或是不怒自威、或是艳丽无双,同时他们周身的文气,哪怕在文曲楼中文气最浓于的地方,也处于微不可查的境地,但仔细观察,又会发现他一举一动都隐约与某种秩序相连。

    “许是下面那群心高气傲的小家伙们,互相不服气,发生了些争斗吧!”一位大儒笑着回答。

    另外一位大儒闻言,摸了摸胡子,点头道:“争论才好,他们大多少年成名,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虽然对书本的知识领悟了不少,但真正能够融会贯通的却没几个,等他们争论之后,再由我等前去引导,应当能够事半功倍。”

    “话虽如此,但也说明了这楼中不少人修养不够,礼仪之道,本就该时时警醒,像他们这样不知道场合轻重,却是有些失礼了!”说这话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他坐在椅子上,坐姿极其端正,面色严肃,显然平日不苟言笑,周身引动的秩序也是有些古板,凝固,显然他的为人也十分固执。

    “得了吧!你以为谁都和你这个老古板一样?”一个美艳的少妇冷笑一声,周身有十分稀薄的五彩光辉流转,整个人散发着母性和包容气息,但她的言语却有些冰冷,盯着中年男子冷声道:“翰林文会本就允许比斗文气神通,你要是有意见,自己去和第一人翰林文会的举办人说,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想要更改惯例?你以为这里是你儒家吗?”

    少妇此话一出,顿时让中年男子面色变得十分难看,就在他准备出生反驳的时候,在场众人中年龄最大的老人出声。

    这位老人苍老的面庞上满是褶子,身子有些枯瘦,周身流露出古老气息,但说话的声音还是中气十足:“够了!翰林文会的本身不禁止文人斗法,我等既然愿意过来作为裁判,就不应该对这些规矩多说什么!不过文会终归应该以文为主,楼主,能够让我等看看是哪家的小家伙这么闹腾!”

    他说完,转悠看向坐在上首位置,一位周身缭绕淡淡光辉,看不清面目的人。

    “既然老爷子发话了,我自然是没有意见!”文曲楼主笑了笑,伸手一划,一副画卷凝聚,显露出下方争斗的场景。

    作为文曲楼的主人,他能够调动整个文曲楼中所有的文气,在这里祂有把握和在世圣贤过招,因此他演化出的场景自然是尽善尽美,不仅画面清晰,其中意境也是模拟出七八分。

    “咦?”在场大儒都是一些专心于学问的大家,一眼就是看出了李浩成手中戒尺的不凡之处,互相看了看,就是在心中默默推算,与此同时,场中刘仲终究没能顶住压力,忍不住出手了。

    四方君子剑一挥,浩然之气涌动,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一股股儒道真意涌动,随着浩然文气席卷向李浩成。

    但刘仲的手还没伸出多远,李浩成手中的戒尺就是无视了空间的距离,出现在刘仲的手边。

    刘仲脚步一错,浩然文气涌动,道道青云浮现,托着他向后退了三步,险之又险的避开了戒尺!

    “好一招神通!那个娃娃要输了!”早先一个大儒发出感慨,周围的几位大儒纷纷点头,李浩成这把戒尺虽然玄妙,但也就只能在含而未发的时候,隐瞒一二,此时既然施展出来了,自然是瞒不过这群大儒的眼睛,他们都是看出这把戒尺的本质。

    其实这把戒尺就是李浩成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和分析,是他心理二学在文气和秩序的影响下,实质化的产物,其核心理念在于“训诫”,因此他的戒尺本身并不蕴含什么杀伤力,但绝对不能躲,如果躲了,那就代表对方没有“承认错误”,进而触动对应的儒道秩序,下一次挨的戒尺,自然要更狠一点。

    果然,随着刘仲越躲,李浩成手中戒尺的速度就越快,并且还自动勾连秩序,产生种种玄妙,封锁他的文道神通。

    “不愧是自辟一道的人,这么快就领悟了自家学说的神通,照他这架势下去,用不了多久心理二学的雏形也算是完成了。当真是可惜了啊!”一位儒道大儒已经认出了李浩成的身份,看着下方越舞越快的戒尺,感慨道。

    另一位大儒闻言,也是叹息:“以‘训诫’作为核心,看似是礼,实际上在于理!一举一动皆有理,那刘家弟子原本应该就有些错误,现在被子静这小家伙抓住了把柄,没有丝毫胜算!并且,这小子躲了那么多次,被打中之后,恐怕还要吃些苦头。”

    “啪!”戒尺狠狠地砸到刘仲的腿上,剧烈的痛感让他眉头一皱,险些呼出声来,同时,受了这一尺之后,刘仲体内的文气就像是被禁锢了一样,难以调动,随着李浩成挥袖的动作,刘仲直接被“送”到边上去。

    “承让!”从进来之后,就是催动玉符清光加持自身的李浩成,感受到上方若有若无的目光,礼仪做足之后,就是准备下场,却不想又有一个人上台,拱手道:“见过柳兄!在下高松,字苍松,刚才我在下方观察了许久,也没有法相柳兄神通的来历,不知柳兄可否赐教一二,让我亲身体会一下?”

    “自无不可!请!”李浩成同样拱手之后,掌心再次浮现理心戒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高松见状,伸手一抓,文气涌动,化作书本,随手翻阅,撕下一页抛出,书页化作黑色的云烟,显化成一个人形黑雾,那黑雾面目不清,手持雾气匕首,奇妙的是那匕首明明也是雾气凝结而成,可刀刃处却散发着森森寒意。

    “诗歌集?《易水歌》?”李浩成手持戒尺轻轻一挥,遁入虚空当中的刺客顿时被敲打出来,戒尺落在人形雾气之上,丝毫没有给那刺客闪避和抵抗的机会,轻而易举的将其打散,化作丝丝缕缕的烟气散入虚空。

    接着李浩成手中戒尺再挥,对面的高松见状,面色微变,手中书册疯狂翻动,一页页书页飞出,绽放出各色光辉。

    有歌颂山岳,演化山岳虚影的诗篇,有形容沧海的,催生海浪虚影的妙词,还有一些描述风、花、雪、月的歌赋,互相配合演化,竟然形成一方小小的天地,李浩成的戒尺落入其中,顿时感受到些许的排斥。

    “有点意思!通过种种的诗词,互相补充,进而抽取文曲楼浓郁的文气,演化出一番虚幻的小天地,以此抵抗我的戒尺,但心学的最高境界是——我心即宇宙?此等真假虚实之物,拿出来对付我,却是班门弄斧!再说了区区虚幻之物,又如何抵挡天下之理?”李浩成冷哼一声后,手中戒尺收回,再次敲打而下,这次高松演化出的虚幻小天地,立刻崩溃。

    李浩成手中的戒尺,划入天地缝隙之中,轻而易举的顺着天地法理,宛如庖丁解牛一般,将各个诗词间的联系拆开,一具击溃了虚幻天地,落在高松的手背上!

    “啪!”高松手背上浮现出一条红红的伤痕,手中的书册落在第三,化作文气散开,高松皱了皱眉头,细细感悟自己刚才被敲打的感觉,有些诧异的看着李浩成,以文气传音道:“训诫?”

    李浩成笑而不语,拱手道:“承让了!”

    高松见状,躬身拜服道:“多谢指点。”

    说完,高松就是走下台去,边上好奇的人询问他李浩成神通的玄妙,他都是笑而不语,直言自己说出来也没有用,若是想要知道,非得自己上去感悟一方才可以。

    而其余众人见刘仲和高松都败在李浩成那一手戒尺之下,而自身却一直看不清戒尺的本质,哪里敢上去献丑,因此这次李浩成下来倒是没有人阻止,不过大家看向他的目光都是多了些忌惮和钦佩。

    

第八十五章 文会之变() 
“我等是不是可以下去了?”美艳少妇看着下方的李浩成,一双妙目中流转着淡淡的灵辉。x23u更新最快

    “事先说好!柳元宗乃是我儒家之人,你们秀家不要随意扰乱他的文思!”儒道大儒无意当中看到少妇的目光,立刻开口警告,倒不是这位大儒多心,实在是秀家和儒家有些不对付。

    比起儒家,秀家建立的时间要短很多,秀家原本指的是女工之活,即裁缝刺绣之意,但万年前一位女工却根据百家学说,衍生出一系列女德教化体系,创立了专属于女子的一门学说。

    这里的女德不是三从四德,而是指代女子自强不息的德行,按照秀家理论,女德共分四等。

    下者,居家安宅,相夫教子,以贤妻良母之德行,滋养自身修行的百花之气、百灵凤气,绣出一副属于自己的花草奇鸟图,可惜立意太低,德行也偏向于自身,难以传播,因此大多困于文气境。

    中者,以笔墨兵刃为针,以科举考场、边塞战场作为布匹,绣出属于自己的百花争艳、白凤争鸣、青鸾祥瑞之景,立意虽然不差,却还是难免依附他人,加上一些偏见,以此法修行的秀家修士,基本上都止步于文心境界,除非得到外力补足,否则难以突破五德凤凰之境,成就在世圣贤。

    上者,则是辅佐君王统御后宫,以母仪天下之德为针,以前朝后宫为布,绣出自身百鸟朝凤之景,此等秀家之人,哪怕没有后位加持,也无限接近在世圣贤,若是能够垂帘听政,那么龙气滋补下,化作龙纹金凤,便可一步跨入在世圣贤的行列。

    最后,也就是最上者,则是讲究素手挽山河,以江山社稷为布匹,以龙气民心为丝线,绣出属于自己的锦绣江山,创立王朝国度,或是成就五德凤凰之象,或者绣出江山社稷之景。

    总的来讲,秀家的修行体系其实有一些问题,依靠自身修行的速度十分缓慢,对人道外力的依赖大于其余百家。

    若不是秀家的存在,是专门为了女子,使得无数才女前仆后继的加入其中,这门学说还真的很难在百家之中立足。

    而秀家和儒家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一些儒家弟子想要限制女子地位导致的,虽然那些儒家弟子没有成功,但每隔一段时间来一次,还是很惹人烦,久而久之,秀家对儒家的感觉就是直线下降。

    不过,大多数秀家大儒,都喜欢将儒家的天才学士拉入自己派系。

    一来,儒家的修行功法却是有弥补秀家功法的效果;二来,才子佳人配在一起,本就是一段佳话,既可以增加自身的名气,也可以分化儒家内部势力,缓解对秀家的压力。

    眼前这位秀家大儒,就喜欢盯着一些古板儒道大儒的弟子,她不止一次撮合了秀家和那些儒家骄子的姻缘,让那几个新生代对秀家的感官一直不错,甚至有一两个还认同秀家男女平等的观念,将他们比较死板的长辈气个半死。

    “我们秀家向来讲究你情我愿!才不想想你们那样死板!不过,若是那个小哥愿意,你们可不得插手,毕竟他可不是修行你们儒家正统法门的修士。”不屑的瞄了眼儒家大儒,秀家大儒说完就是先一步走了下去,其余十多位大儒见状,也是一前一后的走了下去。

    诸位大儒下楼走的同时,也是引动自身对应的秩序,丝丝缕缕的人道秩序之力在文曲楼中显化。

    下方诸位学士面色大喜,这也是翰林文会的惯例,每次作为裁判的大儒在现身前都会显露自身对应的秩序之力,除了为参加文会的诸多学士展露未来前进的方向,也是为的让下方的人心里有个数,知道一些忌讳和上方大儒的所学倾向。

    诸多学士纷纷凝神关注,仔细感悟上方互相交融碰撞的人道秩序之力。

    要知道,人道秩序不同于天地道则,除了很少一部分是先被提出来,然后在积累而成,其余大多数都是随着人世衍化,经过千万年的时光,由万民生活发展而来,其中包含人文、道德、法律,等等人道力量。而所谓学说,不过是先贤将种种人道秩序总结出来,或是记载在书中,或是口口相传,演化成学派,形成体系,然后再与对应的人道秩序相合。

    但不管怎么样,人道秩序和天地道则确实是两个东西,此时十几位大儒将自身秩序展露出来,引导下方学士未来前进的方向,李浩成也是顺势将这些秩序气息融入自身体系,虽然受限于自身所知和时间等因素,难以尽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