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宝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上宝篆-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的他,与其说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倒不如说是以人心为约束,聚合道则于像是的产物,其存在概念,类似于传说当中的先天真圣,或者念合人道的在世圣贤。当然,不过没有不朽圣心的他,无法长时间承载天地大道的反馈,随时都有可能在天地道则的冲刷下,道化为蝶,这也是李浩成刚才没有注意到他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的他,不自动显化人心,同清风流云无异,与山川草木相合。

    当然,这种极度危险的修行方法,自然也会给人带来极大的好处,如果这位大儒能够及时看破虚实之迷,收回大半散溢在天地间的精神,境界必然更进一步,在世圣贤境界对他而言,也只是时间问题。

    若是看不破,精神恐怕会彻底被天地同化,自身成为天地道则的一部分,成为另类的列圣。

    李浩成在思考道家大儒存在概念的时候,他就是转头看向李家大儒,笑道:“我记得你准备推荐的是李初平,对吧!”

    “的确!晓梦先生觉得怎么样?这可是我最骄傲的孙子。”李家大儒笑着回应道,李初平无论是学识还是心性,都是他后代当中最出色的一位,此时见到道家大儒晓梦似乎有兴趣,就是毫不犹豫的开口介绍。

    “不差!在我见过的同龄人当真,勉强能进前百,算得上一时的骄子,一直保持这个心态,在士林之行后,突破大儒不成问题。”晓梦随口提点一两句后,伸手一点,道道带着梦幻气息的文气汇聚,幻化出一副画卷,正是李浩成的太平山图。

    “这是你画的?”具象这幅画之后,晓梦大儒整个人似乎多了一点点的人气,原本缥缈不定的气息,也是微微凝聚些许。

    “并不能单纯用我画的来解释!”李浩成摇了摇头,直言道:“此画可谓是我与龙角奇石合力绘制。”

    说完,他就是把前段时间的经历再说了一边,晓梦闻言笑道:“那你也是好运,此画灵性十足,执念深重,对我而言却是不可多得的良药,并且这画也足够牵引士林气息。怎么样,有兴趣随我去一趟士林吗?”

    “士林?”李浩成心中微惊,这东西还真不在他预算之中,要知道士林可是九洲百家共同的圣地,根基在于人道圣贤阁中,是一方类似于神域的存在,只有修行百家之道的人,通过与先辈精神的共鸣,才有可能进入其中。

    但士林那地方,在传言当中是由十几位相当于天仙境修士的在世圣贤合力开辟出来的地方,加上数万年百家的供奉,谁也不知道其中蕴藏了多少可怕的力量,哪怕李浩成自持太虚法玄妙非常,李也没有把握能够完美的瞒得过士林的探索。

    但偏偏士林的存在,对于任何百家修士而言,都是无法拒绝的诱惑,按照柳元宗的人设,是不可能拒绝的。

    一时间,李浩成有些进退维谷。

    ‘实在不行!试试看玉符清光之力能不能吗瞒得过士林之力?’李浩成心中不由自主升起这种想法,可下一刻又是想起刚才在晓梦身上的失误,一时间李浩成心绪略显混乱,有些患得患失。

    ‘不对!我什么时候开始如此依靠玉符清光的?竟然会因为它的一次失败,而生出恐惧的心态?它的本质只是一种辅助我求道的手段,如今我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李浩成突然发现这个问题,并且迅速做出选择,将多余的杂念斩断之后,对晓梦拱手道:“怎敢推辞?”

    “既然如此,我们就走吧!”晓梦说完,大袖一挥,卷起李浩成和李初平遁入冥冥之中。

    “这是……”李家大儒有些吃惊,他之所以在这段时间举办宴会,甚至动用势力,半逼迫,半邀请李浩成前来,就是为了将周围的学士都请来,以他们的文思才气,撼动人道规则,引起圣贤残留在天地间的精神,方便晓梦将自己的孙子送入士林之中,却不想晓梦的实力远远超乎他的想象,竟然在不借助圣贤之力,直接带着两人进入士林。

    ………………

    ‘这就是士林吗?果然麻烦!’被晓梦拉扯入虚空之后,李浩成就是感到自己的六感失去了作用,周围一切光影变幻,朦朦胧胧,他无法感知自己的存在,却又能够感觉到周围对自己的排斥。

    他就好像是一滴落入溪流之中的泥水,河水想要将“泥沙”冲开,只留下水滴同自己融为一体。

    感受太虚法力隐隐有被剥离的迹象,李浩成毫不犹豫的催动识海玉符,道道清光洒落,层层叠叠的加持在识海之上,略微清醒的意识重新把控太虚法力,借助自己领略的诸子思想作为隐藏,瞒过周围的压迫。

    同时,分出一小部分的神识,小心翼翼的探查周围,他就是感受到自己处于一条五彩斑斓的河流之中,这河流当中的每一滴水都是一道念头,李浩成的神识一离体,就是像一块吸铁石一样,快速将周围的念头吸引过来。

    阵阵读书声在他“耳”边响起,无数诸子经义,学子志向,理想与抱负,源源不断的流入他的识海,要不是玉符清光不断落下,来回净化,李浩成说不准就被都是被这些琐碎的意念,影响了自身的思维。

    “醒了?”晓梦看着李浩成周围的变化,面上露出他有些熟悉的笑容。

    “你是……”

    

第七十五章 诸子学说() 
“灵台祖师?”李浩成有些不确定道。

    “这么快就看出一点苗头了?说句实话,我也没想到你竟然会进入士林!”灵台祖师笑了笑,随即反驳道:“不过你不用在意,我和晓梦的关系有些特殊。”

    “当年晓梦梦中化蝶,精神融入虚空的时候,被我无意当中发现,顺手帮了他一把,不过他的精神也是因为常年将的天地反馈,而处于半道化的状态,这些年来,他时常借用我的力量,维持自身的人性,所以我能够短暂的借用他的身体。”灵台祖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和晓梦的关系后,李浩成皱了皱眉头,这种情况怎么那么像神降啊!

    处于前往士林道路上的李浩成,并没有发现自己的细微情绪波动也会引起周围的变化,等祂反应过来,刚才的猜测已经被灵台祖师听了个全。

    “你以为人道是什么?”灵台祖师笑了笑,随口向李浩成解释一些隐秘:“所谓人道,本质上就是一条十分完善的后天神道变种,或者说,人道才是最完美的后天神道。这种情况下,你觉得依托着人道之上的诸子百家之学又是什么?你难道没有发现吗,一切诸子神通,同神道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而诸子最后的成,同先天真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先天真圣是成为诸天万界运转道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诸子则是将自己的道镶嵌在人道之中,让自己成为人道运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单纯从出发点和立意上,二者并没有任何的区别。”

    李浩成沉默着不说话,灵台祖师现在说的东西,信息量有些大,他需要点时间消化,但灵台祖师显然没有打算让他继续纠结,他继续道:“好了,我们已经靠近士林从位置,你记得一定要小心,这里有不少当世圣贤留下的意念,你的太虚法虽然玄妙,在他们勉强却不一定有用。还有,你既然有幸进入士林,那么顺便帮我哪一样东西,灵符会告诉你应该去哪里,作为报酬,这是我手中士林的一些信息,其中有一些已经离世的圣贤留下的意志,你可以去尝试一下。”

    说着,灵台祖师就是将自己收集到的一些士林信息凝聚成一点灵光融入李浩成外放的神念之中。

    ‘原来如此!’种种信息流入李浩成识海,他就是知道了士林的具体情况。

    这条士林的隧道,其实就是无数学子、学士,甚至大儒,无意识散发出来的念头,其中大多是些没用的东西,就好像信仰愿力当中无用的七情六欲一般。不过这些无用的念头,在圣贤的牵引下汇聚,形成通往士林的通道,同时也是守护士林的第一道门槛。

    因为这些念头来源千奇百怪,有贪嗔痴三毒、有男欢女爱、有长生妄念,如此种种使得整条隧道对一切非诸子学说的力量,都有着极其可怕的排斥和牵引力量。

    若是单纯的诸子学士,进入隧道之后,根据自身杂念的多寡,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是自身杂念被牵引而出,文气得到纯化,一种是杂念过重,拉扯住学士,使其沉沦其中。

    当然,因为进入士林不是做出能够引动圣贤精神的文章,就是被学识精深的大儒送入其中,所以后一种情况,少之又少。

    “呼!”李浩成深吸了口气,无数杂念流入识海,玉符清光挥洒,将其中占据不到百分之一二的知识收拢,填充自身学识,等到自身文气又有些微进步之后,就是同李初平和晓梦一同,离开隧道。

    回头一看,就是发现整条隧道,却是一条长河。

    ‘历史暗河吗?果然是九洲人道十万年,全在史官笔下生!’李浩成眼睛暗了暗,根据灵台祖师给出的信息,那隧道因为一年又一年的堆积,其中有的杂念互相联同,形成了一段段残缺不全的历史,一位史家在世圣贤就是顺势将其化作一条似是而非的历史长河,增强其防御力,以及模糊其中时间流速,更大程度的净化学士文气,阻碍外人进入。

    “柳兄是好奇这东西的来历吗?”李初平走上前,比起进入之前,他身上的文气纯度上升了一个档次,整个人精气神都有了细微的变化,他指着长河道:“据我爷爷所言,此河名唤历史暗河,乃是守护士林的第一道屏障,同时也是我等第一项福利,每个通过的人……咦?柳兄的文气看上去变化不大,想不到你的文气如此精纯!”

    “蔡英大儒突破之时,我正好处在他的画中天地内,受到大儒文气的冲刷,以及人道秩序的洗礼,具陆大儒推断,我的文气已经有了三分大儒气象,想要更进一步却是难上加难。”早有准备的李浩成,立马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

    李初平听到这话,有些羡慕的点了点头,在画道大儒突破时,处于他的本命画卷之中,不亚于数位大儒合力为你洗练根骨,一般人根本没有这待遇,日后成就也必然胜过他人,于是李初平就是向李浩成介绍一些他所知道的士林信息,希望同他接个善缘。

    “其实这条河以历史为名,并不准确,哪怕在河前加了个暗字,也有些欠妥,毕竟按照史家理论‘记载下来的事情才是历史’,而这长河本质上只是无数人杂念的堆积,虽然形成了一段时间河道,却残缺不全。真正的历史长河,其实一直在士林深处,史家一脉的传承之地,那是无数史官、史家的思想和观念融汇的长河,代表了史家最高成就。”

    说着,李初平就是指着周围无数淡淡的雾气,指点道:“等一下我们要进入这片雾气之中,柳兄千万不要将自身意识外放,这些雾气都是历代学子、学士,甚至大儒心中疑惑凝聚而成,九洲人间,只要生出一个疑惑,长河之上就会凝聚出一片雾气,这些雾气便是士林第二重防御。进入其中后,你的意识一旦外放,就会引起那些疑惑的共鸣,被雾气困住,不解开对应的疑惑,无法离开。还有,你一定要记得,在进入其中后,立马催动自身文气,引动对应的传承之地,借助传承之地的力量,走出迷雾。”

    李浩成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后,李初平又是说了几句,就是先一步走入其中,晓梦望了李浩成一眼,化作蝴蝶消失不见,李浩成站在历史暗河之上,看着周围的迷惑之雾。

    根据灵台祖师给出的信息,士林虽然是认为开辟而出,本质却是百家学说思想汇聚之地,无边迷惑之雾当中,隐藏着百家圣地,比如刚才李初平说的史家历史长河,又比如儒家的儒林,再或者道家的道谷……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奇妙的地方,比如在自动复制九洲一切落于纸笔书籍的书山,自动汇聚百家文思的学海,再比如圣贤诞生之后,士林当中自行演化出来的宝地……

    其中书山学海,以及那些还活着的圣贤宝地,李浩成都没胆子前去,毕竟那些地方有着在世圣贤的意念,加上士林的特殊性,李浩成并没有十足瞒过去的把握。

    ‘至于其他地方……’李浩成沉思片刻,可还没等他做出决定,灵台祖师赠送的灵符就是发出淡淡光辉,一股意念指引着他,走入迷雾之中。

    

第七十六章 自辟一道() 
儒林,士林之中儒家圣地之一,如今现世当中大多数儒家领地都喜欢建立儒林的原因也是源自于士林之中的儒林。

    士林中的儒林,同外界再造的儒林不一样,外界的儒林通常是以一方势力的气运作为基础,配合人道秩序之力,凝聚出介于虚实之间的奇特植物,同时因为会记录其文气特性,因此外界儒林的植被会根据品德、气节的变化,而显化为不同的植物。

    而士林之中的儒林,依托的是整个儒道气数,九洲乃是九州下属天地之中,只要出现一位儒道学子,此地就会生出一枚对应的读书种子,并且随着其学识、气节、思想、品德的成长,种子也会跟着成长。

    当然,大多数学习儒学的读书人,通常只是学习了一些皮毛,略有感悟而已,因此儒林当中最多的就是那些刚刚发芽的幼苗,因为其心不定,根系难生,一旦现世当中对应的人死去,幼苗也会自然枯萎。唯有那些坚定了本心,能从儒学之中有所领悟,感悟出做人做事的准则,才能在儒林之中扎根,哪怕现世逝去,一身所学也会受到儒林的庇佑,被保存在这里,于千百万年间,不断用于培养下一代,成为儒家传承的基础之一。

    李初平站在儒林之中,有些纠结的望着眼前的树木,根据他爷爷所言,此地树木每一棵都蕴藏着一位儒家之人的学士,若是想要强行吸取,很容易引起相连根系的树木共鸣,大量同根系的学识、智慧会构成可怕的意念洪流,足够摧毁任何一位学士的识海,想要获得单纯得到一个人的学识,需要以文气浇灌某一棵树木,使其枝叶繁茂,自然落下叶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