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游戏主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能游戏主播-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七十九章 差评() 
“那些年”是一个掺杂了很多元素的混合体——寄托了七零年代末的这代生人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人生观,同时又在爱情理解的层面,做出了和以往截然不同的阐释。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一方面,林木无论在原著里还是电影作品里,都流露出了浓重的自恋意味,这种“感觉良好”的优越感,使电影的整体基调比较怪异;另一方面,他的对于青涩的浓厚的学生时代暧昧情感的细腻讲述,又直指人心,简直就是对我们往日岁月的真实还原。

    纯粹而炽热的青春回忆、极会讲故事的丰富想象力,并不算丰满的人生阅历、加之相对苍白的电影技巧,四者矛盾地结合在一起,有些怪。但我想这也正是有这么多人喜欢看它,并被它深深吸引的原因吧。

    8

    相对而言,弯弯人骨子里确实有一些更“纯粹”的东西,他们的“久负盛名”的文艺腔不是杨德昌侯孝贤们关在黑屋子一边绞尽脑汁一边狂打手枪YY出来的产物——他们是真的很文艺,而这种文艺的源头,在于对美的东西的真诚的向往和追求。

    大多数弯弯人没有内地人思维中的装逼、蛋逼、纯爷们等等概念,不会有对“小清新”天然的讽味,不会有对“小资”莫名的敌视,不会有对“文艺青年”称谓扭扭捏捏的闪躲和自嘲,也不会有对“青春偶像剧”与生俱来的俯瞰的鄙视。

    我觉得在某种维度上说,这是内地文化背景现状的一种悲哀,我们似乎总有太多自命不凡的优越感,似乎只有最具深度的才华的高雅的专业的苛刻的文艺作品才配得上我们高贵的灵魂和内涵。

    幼稚的人找不到女朋友,天真的人得不到理解,善良的人自己都觉得自己好像是傻逼,工作以后还套牛仔裤T恤衫的男人肯定没本事,工作以后还穿学生装绑马尾辫的女纸那是在装纯,而装纯的女孩肯定不纯。讲话太深度人家骂你装孙子,讲话没深度人家理都不理你,讲话深度刚刚好说明你丫没个性,索性不讲话,只能一个人慢慢变老。

    看到一个30岁的大男人或者40岁的老女人还在悲春伤秋、唏嘘回忆、感怀青春,好像所有人都觉得他们忒没出息——所以,纯爱的简单范畴的电影,诸如弯弯的海角七号,日本的世界中心呼唤爱,韩国的假如爱有天意——这类影片,我们再也拍不出了。

    这类影片其实是很好很好的,尽管它并不高级。但是人们需要他。这是所有人的青春,一去不返。

    9

    坦白说,这个既看不惯幼稚的“肤浅”,又看不惯深沉的“装逼”的臭毛病我也有,而且很严重。我以前总是觉得冷血动物比五月天牛逼,觉得高旗比金城武帅,觉得超载远胜过什么苏打绿,觉得窦唯比周杰伦有才华一百倍,觉得弯弯偶像剧香江TVB这是些虾米烂玩意儿啊……我不明白为什么盗梦空间、三个傻瓜、海豚湾这些电影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明明很一般嘛,我也不知道十一度老男孩,怎么就能骗去这么多的眼泪,懂不懂电影啊……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对的,然而我越来越发现,其实是我错了。

    我已经过了三张的岁数,但还是喜欢看这些没营养的纯爱的档次很低的青春电影,是真的喜欢看。我希望内地也能出几个林木这样的导演,不需要技术和思想,只要足够真诚,足够直接,那么我一定会去电影院支持的。

    10

    电影里头,女主角说,如果林木跟我告白的话,我会很高兴。

    那么你是否也想过这样的问题呢:

    如果青春可以再来一次的话,我会珍惜。

    如果曾经的那个好女孩没有走,好好对她。

    如果兄弟再让我递情书,揍丫一拳。

    如果还是那样的一个夜晚,我会说出“我喜欢你”四个字。

    如果她哭了,吻她,如果她笑了,吻她,如果她什么都不做,吻她。

    如果你说,现在就可以告诉我答案,我一定说好,我要听

    ……

    如果有一样东西外表看起来很美好,那就去好好欣赏她。

    林木看得出来,写这篇评论的人一定是一个用情至深的人。

    他的见解很有开阔力,知道这部片子到底是说了什么,然后为什么拍这部片子也有一定的了解。

    说明这个人心理其实对自己的青春是有一定的遗憾的。

    有那么一些事是没有做好的,而现在长大了想起来还会后悔的事情,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写出这种评论出来。

    当然,万事都有两面性,有说好的自然也是开口大骂的。

    比如有一篇帖子,估计是一个未成年,因为毕竟有过青春的人是写不出来这种评论的。

    “看前,听给我推荐这个电影的朋友说好,说是近些年难得的好电影。看后,搜搜网上影评,基本上好评如潮,什么青春浪漫爱情热血伤痕梦想啊什么的。

    我怎么就没那么觉得呢,哪有那么好啊?我怎么觉得这个电影,那么的做作呢。

    我觉着吧,这个片子,除了关于青春期荷尔蒙的那点事儿,导演拍的还算有点意思,其他都不成。

    热血啊伤痕啊什么的,就因为在那场莫名其妙的打架比赛里男主林木嘴角挂的那点血吗?这就热血伤痕了?牵强,因为原本这段剧情的出现就很莫名其妙,为什么莫名其妙见过会儿的PS。至于说梦想?就因为男主角那句“我想让这个世界,因为有了我,会有那么一点点不同”的话吗?单薄了点儿吧……除了这句话,我实在没在其他的地方找到更多有关梦想的东西,不过倒也不能在这些地方太过强求,毕竟这是个爱情片。

    可最让我觉得不靠谱的就是这个片子里的爱情。其实影片里高中阶段的懵懂爱情还挺像那么回事的,打高中从毕业后,就越来越错乱:

    感谢酒鬼爱喝酒的两个588打赏,十分感谢。

第八十章 脑子坏了才拍爱情片?() 
俩主角大一那个寒假约会放灯笼时,面对男主的不是第一次的表白,女主问:“你想知道答案吗?”“不要。我没有问你,你也不可以拒绝我。”大概是这么几句话吧,让我额前登时咵啦三根黑线,好“纯情”的男主,导演安排女主又跟你煲电话粥又跟你约会的,你还不明白林导的意思吗,反正观众是早知道了。就算男主纯情得已经没救了,可女主你呢?人家都说了“追到你前”如何如何,你不表态这个无比纯情的小伙子哪知道自己追没追到啊,不让你说你就不说,真够听话的。当然这事要说也不能全怪男女主,这都是林导安排的,男主要是这会儿不莫名其妙地死活不明白女主的心思,女主不莫名其妙地听话不告诉男主自己的心思,后面的那场莫名其妙的打架比赛的出场就泡汤了,不打架就不够热血伤痕了,不打架就不能分手了,不分手就会HappyEnding了,HappyEnding了就烂俗了,就不文艺了。PS:因为“打架”出场的理由很莫名其妙,所以这场架很莫名其妙。

    地震那段,俩人电话长谈,芝麻谷子的细节都回味了一个遍,看俩主角那表现,导演分明是在告诉观众俩人余情未了,就差一层窗户纸的事,可女主就是不捅破,为什么不捅破呢,因为自尊?都大四了吧,那么多年的“放不下”还扛不过那点儿自尊,这感情也够无力的。因为那已是过去时?因为要面临新生活所以不提?果真是这样的话,应该更没什么不能提的了,喜欢过就是喜欢过,大方承认多好,躲躲闪闪倒显得很有文章的样子。

    婚礼上,男主看着美丽的新娘从自己眼前走过时,说了这么句话:“我错了,原来当你非常非常喜欢的一个女孩,当她有人疼有人爱,你会真心真意地祝福她永远幸福快乐。”然后男主一脸释然一脸正在幸福着的表情。反正我是觉得有点儿假,有点太圣父圣子圣灵了,哪怕是一丁点的酸味,也该有点儿吧,毕竟眼前他人的新娘不是你喜欢过的,是此时的你还在非常非常喜欢的一个女孩。

    还有最后那段那个基情四射的吻,怎么看都是在埋雷,那个吻是在告诉新郎官:你知道我多想亲你媳妇了吧,你知道我很喜欢你媳妇了吧。也是在告诉喜娘:你知道我是多么的放不下你了吧。基吻后,男主:“那我要继续幼稚下去了哦~”,女主:“一定哦~”,看着定格俩人的画面,我怎么分析怎么琢磨接下来的剧情都该是:没几天后,初恋旧情复燃,一场婚外情呼啦啦上演。

    也有时候,看到某处情节,会让我觉得导演不那么会讲故事。比如高中毕业前夕女主角耳语好朋友她喜欢的男孩是谁时,看到导演做的消声处理,咵啦我额前三根黑线,林导这举动应该是在跟观众玩捉迷藏呢对吧,可有必要吗?女主角喜欢谁,之前跟观众交代的不是挺明白的吗。再比如,婚礼上正基吻着,林导开始了煽情地回放男女主角曾经相处时的几乎所有画面,唉,又不是那种片长超过二十集的电视剧,观众应该还没那么快忘了剧情呢吧,反正我是不耐烦地耐着性子陪导演一起回顾的。

    看电影的后半段时,我一直在纳闷,女主你那么喜欢男主,为什么不跟男主点透这事,男主你那么放不下女主,为什么那么轻易就撒手。后来我悟出来了!女主吧,其实没那么喜欢男主,男主吧,其实一直在意淫,当然是林木在帮着男主YY。总之,这就是一个有点儿自恋的男人意淫一个自己得不到的漂亮女孩的的故事,并且试图为他俩为什么没走到一起编造出一些很纯情的理由,来遮掩这个男人得不到那女孩的真正原因:人家女孩不怎么喜欢他。或者说,至少是更喜欢她的才华横溢的新郎官多一些。我为什么肯定新郎官是个才华横溢的新郎官呢,因为新郎官长得不但丑还没气质,通常人们认为美女嫁给丑男人不是为财就是为才,在男主和林木的心里,女主显然不是那种为财卖婚姻的俗女。

    电影最后,让我有点肉麻,男主角莫名其妙地当起了作家,将要谱写他那段似是而非的感情,其他几个西装革履装大人的小男生边抡棍子打球边一脸曾经沧海的表情,口气半**半蛋定地跟男主说:“有没有想过把我们的故事写下来”“能不能把我写的帅一点”“能不能不要写我打手枪”……

    当然,在原剧中室友一部分很垃圾的剧情,但是都在林木修改之后不会在这个世界上出现的。

    出现的都是林木认为完美的,可以出现的东西,而已经做到这个样子了还会有人喷的话,那林木也没办法了。

    林木在电脑前,坐了半个来小时,专门在其中挑选了两篇获得支持率最高的高星影评和低星影评看了一遍。

    也不是林木怎么地不愿意让别人说自己拍的不好啊什么的。

    什么事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拍出了林木心中想说的就可以了,毕竟,在林木的脑子里面还有很多经典的电影。

    为什么会第一部拍这种带文艺的东西,只是想纪念一下自己的青春吧。

    不然的话如果林木想要赚钱的话,第一部拍疯狂的石头不是更好吗?

    300我、投资换来4000w票房,这不是大赚吗?

    再或者拍摄《灵动丶鬼影实录》怎么样,成本只需要一个星期,一部DV,然后随便两个人一间老屋子。

    成本总的不会超过10w块,但是至少能拿到超过5000w的票房。

    请记得,这不是软妹币,而是美金!

    而且这还是最低的。

    说了这么多,总的就是一句话,林木第一部还是没有经验,有人说好有人说坏。

    如果第一部拍摄的是纯粹的商业片那就口碑票房全站满了。

    当然,也不会有认识范爷的机会了。

第八十一章 所谓‘共鸣’() 
由林木自编自导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即将于1月6日在内地公映,昨日(1月4日),该片在上海举办大型媒体见面会,监制柴智屏携主演柯震东、陈妍希盛装亮相。在当天的活动上,柯震东、陈妍希大谈拍摄时的趣闻轶事,柴智屏更对《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内地表现寄予厚望,“好电影应该有好的票房,更需要好的观众来支持。”

    ……

    时间仅仅过去一天,各种报纸上面也开始大肆吹捧林木了。

    不是因为其他,只是因为第一天的人气各种爆棚了。

    在影院,你可以在各种地方看到那些年的海报,在柜台,你可以看到一群人在哪里排队买电影票、

    在里面,原本可能会没有纪律的观众会安安静静的看完这部片子,然后捡起已经丢了的投票的那张单子,填上自己喜欢的数字,交到那个箱子里面。

    如果真的有没有找到的还会去再问影院的人要一张,写好之后再投到箱子里面。

    而这种现象只是媒体关注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是那些年的票房!

    仅仅一天的时间,收获了700w的票房在全国各地。

    同一时间无可匹敌,正在以一种黑马的姿态统治这个暑期档。

    而不仅仅是这些,网上的泛滥才刚刚开始,但是一个词却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共鸣!

    这个词来自于这篇影评。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不那么相信真爱了,有时候觉得一个人也挺好,久而久之开始自欺欺人的告诉自己很享受单身的自由。突然有一天《非诚勿扰》就火了,后来相亲也火了,这把火就这么一直烧了很多大龄单身男女身边。直到每每和老爸老妈通电话的时候被逼问有没有喜欢的对象,什么时候接受单身生活,我才开始重新思考很多人所谓的爱情。

    我从来没有去参加什么相亲,我也不需要,但我却见识到了身边的朋友的神奇变化,我开始觉得胡思乱想。

    如果人是一种动物,估计没人反驳我,顶多有人纠正加上高级,有思想之类的修饰语。但人确实是种动物,也有动物性。动物到了一定的时期会发情,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性成熟以后也会在荷尔蒙的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