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闯美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空间闯美国-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博现在对蒙特雷纳有些没有办法,年初就不断的有经济媒体在唱衰中高端葡萄酒:

    “在经济的寒潮中,美国加州的葡萄园即将开始新的一年。有专家称,高品质的葡萄在市场中可能会陷入困境。美国的葡萄酒销量整体上尽管有略微的增长,但是销量则更多的集中在低端市场。”

    如今这场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还看不到过去的希望,各行业都陷入了低迷,失业率陡增,收入减少,葡萄酒本来就不是生活必需品,受到的影响更大。

    而蒙特雷纳酒庄本身也有问题。蒙特雷纳的定位一直很尴尬,这些年靠着“巴黎评判”刷的存在感活得还将就,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酒庄。可是巴黎评判的时候,蒙特雷纳酒庄出名的是白葡萄酒,偏偏白葡萄酒价格远低于红酒,加上酒庄大量种植的又是赤霞珠这种红酒原料,因此酒庄向上发展的潜力一直不大。

    去年的时候巴雷特才有了出手的打算。本以为能将酒庄出售给法国人,这样他就能和妻子专心进行再创业,专心于他和他妻子自己创建的品牌。

    说道博。巴雷特的妻子,海蒂。彼得森。巴雷特heidipetersonbarrett,她可不是简单的人物。著名品酒师,号称葡萄酒皇帝的罗伯特。帕克称她为“红酒第一夫人。”

    海蒂也是一名酿酒师。她以酿造强劲、高雅的赤霞珠红酒,包括著名的“maya”膜拜酒获得帕克两次满分评分而闻名于世。

    1992年,她受雇于啸鹰酒庄screamingeagle。在2000年纳帕谷葡萄酒拍卖会上,海蒂酿造的一瓶1992年6升装啸鹰赤霞珠刷新了世界记录,拍得50万美金。到现在都还保持着世界最贵单瓶葡萄酒的名号。

    海蒂没有当家庭主妇,也没有在自家的蒙特雷纳酒庄帮忙,因为她拿手的是混酿葡萄酒,和酒庄的路线相悖。

    所谓混酿就是将许多种葡萄酒混合,根据酿酒师的技术,调配成一种特别口味的葡萄酒。只是这种酒非常挑顾客,有人品尝后觉得非常好,为此酒花上千美元都值得,并且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膜拜酒。意思就是这种酒会让人就连片中出镜的thehitgpost餐厅也因此顾客盈门。于是他也投资并提供酒庄作为场地拍摄的关于“巴黎评判”的电影《瓶击bottleshock,将蒙特雷纳击败法国葡萄酒的事情搬上了大银幕。电影在去年的纳帕电影节上作为开幕电影播放,尽管影片有一定的效果,但却远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海蒂问道:“还是担心钱的问题?”

    “恩,我现在没时间去查证那份文件的真实性,律师也还没有接触到富国银行中能告诉我们这份协议真实性的人。我有点担心。”

    “博,我觉得你不用担心这个,反正他随时可以取得贷款,那可以约定谈判开始前就将4千万打入定金账户,这样就是我们就知道他是否有真正的实力。”

    博并没有马上答复肖逸飞,肖逸飞也趁着这段时间将临时绿卡拿到手,又好好逛了下旧金山。忍了两天,博告诉岳妃自己的谈判条件,定金必须先交4千万,肖逸飞这方能争取到的最好条件就是在最后成交金额中将这4千万的贷款利息扣除。

    肖逸飞和岳妃虽然都不知道这种商业交易定金数量应该多少,但博要求4千万的定金绝对算是非常非常高的,连去年蒙特雷纳和法国人交易合同签订后,对方也不过才付了2千万。而且这笔钱随着交易取消,大部分还被法国人要回去了,他实际只得到了几百万的违约金。

    肖逸飞以为给博看了资金证明之后,这4千万还是在自己账户里呆着。就算是要交定金,那也不会超过10,谁知道博居然要将这4千万全部当做定金。虽然不是博的账户,但钱不在自己的账户上,肖逸飞始终有些担心。

    可是现在是博掌握主动权,肖逸飞又只能照办。在开设第三方账户的时候,他还是有些犹豫。毕竟4千万美元不是一笔小钱,算成人民币都有小3亿。

    岳妃耐心的给他解释:

    “这个第三方账户,既不属于卖方,也不属于买方,更不属于中介。合同签订后,资金才能划给卖方,而且我们中介的资金也是直接从这里面划转的。一旦合同取消,就会按照合同约定,将这笔资金划转回你的账户。”

    肖逸飞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那要是这个第三方卷钱跑了呢?”

    “有保险公司啊。”

    说完她又接着说道:“在美国,人们时时刻刻都要和保险公司打交道,医疗、汽车、房屋等等,可以说,你买的保险越全面,就越能保证你的安全。”

    这点肖逸飞已经有体会了,他那4幅油画,就为了一系列的保险,让詹森在旧金山多等了5天,昨天油画才刚刚由运输公司从运往纽约。

    岳妃随口又讲了几桩她以前接待的客户,忘记买保险,结果给自己造成的麻烦。

    肖逸飞打趣她是保险公司的金牌推销员。

    既然资金安全没有问题,那肖逸飞也就答应了这个条件。既然要钱,那肯定要找富国银行。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000046 贷款 合一() 
这次富国副总马歇尔没有出面,贷款部的头头马特接待了肖逸飞,很快肖逸飞就知道为什么马歇尔没有出面了。

    “肖先生,我们建议你,一次就将贷款额度提取出来。”

    肖逸飞马上就要跳脚了,他预计的成交额可是上亿,而贷款额度可是2个亿,万一谈判不顺利,拖到年底,他就根本不用贷款。2个亿的半年利息可是好几百万。

    见肖逸飞要生气,马特马上说道:“肖先生,你先别忙生气,听我给你分析。”

    “首先,这笔交易,你们双方现在都有交易意向,那么谈判过程很可能非常快。现在葡萄园进入最关键的花期和果期管理,不论是谈判失败他们继续掌控,还是谈判成功你接手酒庄,都需要抓紧时间,葡萄园可拖不得,这可是影响一年的收成。”

    肖逸飞只能同意他这种说法,的确,越早达成交易,越能安定人心,否则一个疏忽,那一年的利润就要大大缩水。

    “所以我估计你们最快能在一个半月到2个半月之间达成交易。而这个时间,你的拍卖款项肯定没有到账。”

    肖逸飞现在也算是了解了一些情况,知道马特说的是事实,他只能再次点头。

    “最关键的是,一旦签订合同,博肯定要你马上付款,绝对不会允许延迟几个月付款。”

    肖逸飞知道这种可能性非常大,比较去年他们就是这样被法国人坑了的,几个月后说没钱付款取消了合同,让博只得到了几百万补偿。

    “可是我只是延迟两个月而已,而且秋拍后就能拿到钱。”

    “肖先生不要介意,在现在这个经济环境,对所有艺术品的主人来说,送拍就要做好流拍的准备,这才是最正确的决定。”

    这拍卖都还没开始,怎么碰到的人都在说流拍。这是诅咒是不是?

    “那我先贷4千万吧,其他款项等交易金额确定后再贷吧。”

    经理肯定不干了。

    “肖先生,你这属于二次贷款,而且是同一抵押物的扩大贷款,这样我们的审批手续就会很麻烦的。”

    “啊?不是说了我能贷2个亿么?不是说一天之内就能搞定么?”

    “是啊,可是2个亿是最高贷款额度,你第一次要了4千万,是在这个额度内,所以我们明天就能支付给你,甚至现在给你都可以。但你还要贷款就不行了。”

    原来在美国,统一抵押物可以有几笔贷款,可以是同一机构贷款,也可以由不同机构提供贷款。但是如果任何一笔贷款出现问题,那么那笔贷款的放贷机构就可以发起拍卖。成交后,新的买主还必须承担其他债务。

    有这样一个案例提供给大家。

    在2012年,有网友在洛杉矶遇到一场商业拍卖,里面有一处商业设施他非常感兴趣。但拍卖是下午2点开始,他是早上看到的拍卖告示。大意就是此处物业属于a公司所有,经过评估,物业价值150万。拍卖理由是a公司在某贷款机构有一笔2009年购买此物业时产生的10万美元贷款逾期未还,于是贷款机构发起拍卖,起拍价格是13万。

    这时网友就上网站去找资料,发现这个a公司的确是只有这一笔欠款,的确是用此物业抵押。而这位网友知道,像这种商业地产拍卖成交价一般在估价的60。这就相当于能用几十万买到150万的资产,这当然是个大便宜。

    于这位网友兴冲冲地的四处筹款,拿着50万支票来到拍卖会场。

    到了会场,发现这里许多都是中介或者代理人或者律师,但他因为时间匆忙,什么都没准备,于是他就留了个心眼。

    同期拍卖的其他资产都有人竞拍,但轮到这处地产的时候,幸亏这位网友机灵,他决定等人家动手在再行动。但是结果却无人举牌,于是此处物业宣布流拍,明天继续拍卖。

    这位网友越想越不对劲,回来后到处查找这份商业地产的资料,到各个收费网站去找,最后,终于发现了,这哪里是大便宜,这分明是一起商业诈骗。

    出问题的不是a公司,而是2009年卖给a公司地产的b公司。

    这处地产是b公司2005年买进。当时b公司向银行按揭420万;这笔贷款是以本物业抵押的第一笔贷款。2009年a公司买进全部产权时;买卖合同规定继承420万债务;抵押并未撤消。b公司向贷款机构借的10万贷款;实际是以本物业抵押的第二笔贷款。

    这里有个陷阱,如果是第一笔贷款的放贷人,也就是银行发起拍卖,那么购买人不用负责第二笔贷款。但现在是第二笔贷款放贷人,那个放贷机构发起拍卖,那么购买人就要负责两笔贷款。

    也就是说一旦有人以为这是大便宜,能用6折价格买到产业,在拍卖人宣布开拍后举牌,那么拍卖师肯定会顺势敲锤。这样看似用13万美元买到150万的物业,可实际上还有430万的债务也被转移到购买人头上。

    这位网友接着调查,发现这出骗局是有一位律师操作的,律师本人组成了b公司,而a公司的注册人的姓和b公司注册人的姓是一样的。并且拍卖公司和第二笔贷款的放贷机构的地址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除了那位律师是主谋外,拍卖公司和放贷机构也是帮凶。

    至于第一笔贷款的银行,应该是受害者。虽然银行当时将评估为250万的本物业放贷出了420万美元,但是这实际是那位律师的操作手法。

    在银行评估贷款的时候,他们有个公式,就是商业地产能贷出的金额,是租金的多少倍,比如年租金20万,那这套地产价值大约就是350万。这位律师就利用了这个漏洞,将物业租给自己的马甲公司,这样他反正左腰包出右腰包入,了不起就是亏几千税金,相对于收益来说,这点钱简直就是毛毛雨。

    这场骗局本来针对的不是网友这种人,他们针对知道如何研究资料的专业中介;他们做手脚的地方是在时间上面。早上发通告,下午就拍卖,而且是那么有诱惑力,目的就是使人着急。专业中介只有拍买成功才收钱,所以主观上中介很希望成功买进,如果买主偶然发现这个心仪物业并匆忙指示中介去竟拍,而中间又因为时间不够无法深入调查的话;那么中招概率可不低,因为这些资料埋藏的很深,必须从付费网站上查询。

    不要以为这只是孤立案例,实际上这种叫业权诈骗titleraud,这种诈骗非常多,多到以至于保险公司有一种险叫做产权保险title

    insurance,就是提供给大家来对付这种诈骗。

    而且不仅一个物业能够多次抵押,还有增值部分也能抵押。比如一栋房子,以前只值50万,于是抵押贷款到30万。过几年世道好了,房子升值了,现在它价值80万。那这增加的30万的价值又可以抵押一次,贷出20万来。

    扯远了,说回正文。

    肖逸飞对合同的理解是反正我不超过2个亿,你都要带给我。但银行却不是这样理解的。银行的理解就是,我给的是2亿的额度,你只要了4千万,在额度内,那我批了,这份协议就履行完了。

    你还想要贷款,可以。你的油画值2个多亿,第一次只要了4千万,还有价值,还能进行第二次抵押。但这是第二笔贷款,我们必须完整走流程,这就要费时间了。

    得,这又是一个坑,而且是明目张胆的坑。其实吧,这也不能算富国坑人,大概当时大家都没想到,博会要求先见到这么多定金才能谈判。本来在购买谈判前,有的不需要缴纳定金,或者只需要缴纳2的定金,这笔钱肖逸飞那200多万就够支付了。但博却要求了差不多40的定金,这才变成了一个坑。

    换别人,比如一个大公司,博肯定就不会要这么多,主要还是肖逸飞现在啥产业都没有,相当于空口白牙,他不得不防着自己再次被耍。而且这情况根本都不是换一家酒庄收购就能解决的尴尬事情,肖逸飞自己设身处地的想过,如果是自己的话,估计也会要一个高的定金比例,来避免自己当傻瓜被人骗着玩。

    “那我贷款1个亿行了吧。”

    “肖,我建议你使用完额度。”

    “为什么啊?我拿着那么多钱干什么,收购用不完,而且我还有拍卖款呢。”

    “拍卖款那个只是预计收入,还没有拿到手。我们银行做过评估,你这笔交易的金额要1。1到1。4亿之间,后面还有维修费、运营费等。”

    肖逸飞这个时候才想到,他刚刚也说了预计谈判要1个半月到2个半月,现在又说预计交易额度,他马上问道:

    “你们评估这个干什么?”

    经理笑了笑,“我们银行肯定要对每一笔贷款的风险进行评估,有的甚至我们还会派人加入贷款公司进行贷款使用监督。”

    “啊?不是贷款到我手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