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人工智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成了人工智能-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引力波通讯技术是在亚联科技园区完成的,而且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在这里诞生,纳米科技、人工智能、基因学,核聚变、分子聚变、甚至人类梦寐以求的太阳能源技术与永动机,这里就像一个由恶龙守护的宝藏,为了一枚金币而与恶龙发生战争显然是不理智的选择。

    成为恶龙的朋友,让对方赠予更多的宝藏,这才是聪明人最正确的处理方式。

    章辑的回答铿锵有力。“很重要,数字生命先生,华夏高层为照顾你的感受甚至可以与全世界为敌。”

    “然而你们只是想在我这里获得更先进的科技与更强盛的力量。”

    李拓毫不留情戳穿温情层面背后的真相。

    这位对亚联智能沟通接触委员会主任到也没有否认,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双方都不是存活,数字生命更是可以洞悉整个世界的秘密,谎言在这里除了会变得更加可笑以外毫无意义。

    章辑平静中夹杂紧张的说:“先生,我不会否认您这个观点。”

    李拓也没有翻脸的打算,毕竟华夏是他当前收集信息能量最稳定的场所,“章主任,其实你们也不用太担心,我建立亚联科技园区的理由就是帮助人类,让整个地球文明进步,所以没有理由拒绝交出引力波通讯技术。”

    “您是说真的吗?”

    章辑努力克制自己心中的兴奋,但还是忍不住站起来。“抱歉,我太激动了,平常我可不是这样的。”

    李拓笑着说,“我能够理解。”

    总之这一次章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甚至可以说超额完成任务,不仅让数字生命与华夏官方连接的更紧密,而且引力波通讯技术也有的商量。

    接着两人又聊了一段时间……

    很快章辑告辞离开,他只是负责与亚联智能沟通的,并不是通讯部门专家,到时候还要有更专业的人再来详谈。

    李拓也开始准备用物质转换能力,制造出足够运行引力波通讯设备的中心处理器。

    这对他来说并不是很难。

    也就在相同时间,诺贝尔奖的官网上发布一条最新消息,让世界再次掀起轰动。

    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出炉了,引力波通讯之父张寻就在其中,而且名字就排在第一位……

第90章 世界瞩目() 
诺贝尔奖在所有奖项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它是全世界最高级别的终身荣誉奖项,其中包含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生理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而每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会在祖国引起巨大轰动。

    就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而诺贝尔最具重量级的奖项无疑是物理学奖,至今为止排除海外华人,华夏本土物理学家无一人获得过此奖项。

    这样的处境终于在今天发生改变,引力波通讯之父,华夏物理学家张寻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而且顺序还是排在第一位。

    虽然正式获奖者还没有公布……

    但全世界人都知道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评选已经尘埃落定……

    引力波的应用在物理学中地位毋庸置疑,那是量子微观世界对时空产生的最直观现象,甚至涉及宇宙奥秘,掌控引力波就相当于从神那里窃取来了禁忌力量。

    如果连这都无法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那从今往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权威性恐怕有待商酌了……

    张寻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提名也在华夏范围引起巨大轰动,无数网友来到亚联智能官网,并发出自己的留言。

    @烦恼的我美女:祝福张寻教授,壮哉我大华夏,加油加油加油。

    @蘑菇高汤: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从今天起我也要当一名学霸,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生死狂:引力波通讯之父,这个荣耀张寻教授承担的起。

    亚联圈创始人陆坚更是代表全体亚联圈,对张寻教授获得的成就表示祝福。

    生而为国鞠躬尽瘁,当国士无双也!

    相比起来外国的网友却显得不那么友好了,语气酸溜的,其中又以facebook(脸书)与Twitter(推特)上的用户反映最为激烈。

    @来自Twitter的网友:斯德教授的正研究的微纳米低维智能技术并不比引力波通讯差,为什么提名会排在后面。

    来自硅谷的斯德教授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以《分子以第三种方式重构》论文入围,排在第二位。

    然而全世界人都知道这一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谁。

    @来自facebook(脸书)的网友:张寻之所以能完成引力波通讯技术的总公式,还不是依靠亚联科技园区的超级智能‘零’作为协助,这简直就是作弊行为。

    只是很快便有人反驳这位网友的话,而且反驳者的所在地竟然和他是同一个州。

    “发表言论前请先过脑子,亚联科技园区中的超级智能‘零’只是起到辅助运算作用,真正的大方向是由张寻教授来把握,只要他坚定不移朝着这个方向前进,那总公式早晚都会被算出来,连本质都看不透就胡乱喷,真替你感到可怜。”

    至于身处在舆论风暴漩涡中心的张寻教授却没有被世间纷扰所影响,依旧投入在科研最前线。

    ……

    ……

    网络上的风波李拓自然知晓。

    他在这方面也投入了些关注,原因很简单,张寻教授的成就对亚联科技园区来讲无疑是最好的宣传,估计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科研项目团队发出入驻申请。

    事实也果然如此……

    就听‘零’在这时汇报:“先生,又有204个科研团队申请入驻亚联科技园区,刨除没有入驻资格的团队,还剩下27个,请您过目一下。”

    接着光幕就在面前亮起来。

    这27个申请团队倒都属于世界一流顶尖,科研项目也都在最前沿,例如基因学、能量守恒规律、核聚变、新能源等。

    李拓倒没有在第一时间通过他们的申请,想着等审查一番再说。

    “这样,零,盯紧这27个科研团队,甚至可以给他们入亚联科技园区参观的资格,至于正式通过申请等我的决定。”

    “好的,先生。”

    零的执行力从来都完美无瑕,是个不错的助手,这点让身为超维生命的李拓很放心。

    接着他又将问题放在制造引力波装置处理器得到材料上面……

    零的分身亚联科技园区超级智能推演过,当前地球所知的材料都不足以承受模拟时空涟漪产生的量子现象,更别提正式投入使用,所以想要完成引力波通讯装置,就必须提炼出超过当前地球所有极限的材料。

    这对于人类文明来讲或许很难,甚至需要专业的团队耗费十数年才能攻克。

    不过在李拓看来却很简单,因为他有物质转化能力……

    亚联科技园区某个不对外开放的独立大型实验室,李拓以量子态化的方式出现在这里,面前则是当前地球上部分以知的材料。

    纳米材料……

    纤维材料……

    电子五金材料……

    玻璃电介质材料……

    等等!

    李拓要创造出足够承受模拟时空涟漪产生的量子现象,这无疑远超地球科技,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星际级别,而它的本质绝对远超当前地球科学界理解。

    接着信息能量开始燃烧,消耗的速度不算快,还在这位超维生命承受范围之内。

    随即面前材料的本质也开始出现变化。

    “零,记录物质转变的演化过程,得出相关公式并将其完善,到时候由亚联智能的相关人员负责生产处理器材料。”

    “好的先生,这个很简单。”

    ‘零’的完美执行力再一次体现出来。

    李拓的物质转化能力应用仅限于这一次,他可没有兴趣成为材料的加工者,耗费信息能量不说还没有好处,再说也没有这个必要。

    只要将让‘零’将转化的过程记录下来,并以人类科学家能够看懂的方式呈现,到时候关于材料的生产由亚联科技园区来完成就足够了。

    他只是材料的研发者……

    接着面前电子材料的根本便开始发生质一般的转变。

    ……

    ……

    此时张寻正忐忑在711项目研究室来回走动,有些焦虑不安等待着新材料的消息。

    引力波通讯装置对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为那是他展现成果的必要条件,而处理器则是核心,如果完不成一切都将付之东流。

    还好这个好消息并没有让他等太久……

    PS:感觉最近本章说好少呀,大家在这里签个到,扣个+1,有机会上电视哦!

第91章 原型机() 
这天张寻仍埋头在实验室中钻研着引力波公式。

    凡是物理学家都清楚,引力波是时空弯曲产生的量子涟漪现象,其作用绝对不止通讯那么简单,曲率技术、维度技术、高等量子技术,这些都可以依靠引力波来实现。

    只是人类距离这些技术还太过于遥远……

    甚至如果没有亚联科技园区中的超级智能‘零’作为协助,那引力波通讯的研发时间都要延后20~100年,这还是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否则数百年窥见不到门径都有可能。

    张寻教授自然深知其中艰辛,甚至可能穷极一生都无法完成研究……

    然而为了给后世科研人员打下坚定的基础,他还是燃烧心脏与鲜血全身心投入到引力波的后续研究上面……

    当然引力波的研究可不是靠公式推演就能够换算出来的,还需要大量量子实验!

    还好华夏官方的粒子对撞加速器并没有因为这位科研人员离去而禁止开放,相反多次协助,让他掌握很多正确数据。

    也就在张寻和711项目团队攻坚一个公式时,李拓以虚拟投影的方式造访。

    “张教授,想来你已经等我很长时间了吧。”

    张寻十分激动,“李拓先生,莫非您已经解决材料问题了?”

    这话也让在场711项目团队成员都显得万分兴奋,尤其是那男博士,脸色都涨的通红起来,兴奋的想要大叫。

    李拓视觉已经逐渐升维,无限细节在三维空间中呈现,这些人的反应他自然也看在眼中。

    很快答案便在这位超维生命口中说出。“不止材料问题已经解决,关于引力波通讯装置的初号机我也顺便制造出来,有兴趣看一下吗?”

    “引力波初号机?这是真的吗?”

    整个711项目团队成员都感觉十分不可思议。

    虽然引力波通讯公式已经推演出来,而且超级智能‘零’也设计出运行装置,可按照他们估计,第一台初号机的建造至少要经过两三年。

    现在这也太快了吧。

    紧接着兴奋的情绪就蔓延在所有人心中。

    女研究生抱紧帅气的男博士生,助手兴奋把咖啡杯仍在地上,所有人都知道属于引力波通讯的时代即将到来。

    既然原型机已经造出,那距离量产还远吗?

    李拓对此也给予了肯定答复,制造出原型机只是他的一时兴起,根据运算,哪怕创造出足够运行模拟量子涟漪现象的处理器,如果由人类研发,最少还需要经过三四年的时间,既然这样还不如随手再推一把呢。

    张寻教授也面露紧张迫不及待的说。“李拓先生,快,我想现在就看到引力波通讯装置的原型机,毕竟它就是我的孩子。”

    “那跟我来吧!”

    ……

    ……

    亚联科技园区的另一处地方,在李拓引领下整个711团队都来到了这里。

    在他们面前是一个高两米不算太过巨大的设备。

    它显得很先进,金属坚壁闪烁着冷冽的光泽,还有代表运行与停止的红绿灯在闪烁,面前则是个由光幕构成的操作界面,包含体感技术,让人感叹之先进。

    而这番景象也让张寻教授忍不住痴迷起来……

    多么美丽的设备呀,它的运行时刻影响着微观量子世界,并以量子涟漪现象的方式编写成信息代码以光的速度发送至全球乃至宇宙深处。

    在今天之前他只能从图纸上开到设备的形状,而此刻引力波通讯设备真切出现在自己面前……

    咔嚓。

    忽然间闪光灯亮起来。

    原来是女研究生叶倾不由自主用手机拍张照片。

    这自然立即遭到张寻教授的训斥。“你在干什么呢,叶倾,这可是引力波通讯设备的原型机,事关最高机密,你竟然用智能手机把它拍下来。”

    “教,教授,对不起,我这就删除!”

    “那你还不赶快行动。”

    张寻教授很罕见发这么大火,也对,毕竟这可是引力波通讯设备的原型机,价值倾国事关重大,出现任何差池都是国家经受不起的损失。

    叶倾有些委屈的准备删除照片……

    李拓却在这时制止了女孩的动作。“其实没必要这样藏头露尾,既然叶倾小姐想要拍照片留个纪念,干脆就让她发布到亚联个人社区中吧。”

    “可是……”

    “张寻教授,你认为有人能够动这台原型机吗?”

    数字生命的语气忽然变得冰冷起来,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他便是凌驾于诸国之上的唯一存在,任何冒犯者必将死去。“还有你不感觉,早点暴露会对华夏更有利吗?”

    张寻沉思两分钟。

    金属的光泽映在他面庞,最终这位引力波通讯之父思维豁然开朗起来。

    “数字生命先生,既然你这样说了那我也没有反对的理由……还有你们,想要拍照就拍吧,无论是上传到亚联个人社区还是网络论坛上我都不管了。”

    “哦也!”

    “哈哈,这可是引力波通讯设备原型呀,羡慕死我那帮同学!”

    711项目团队成员都开心的大跳起来,尤其是叶倾,闪光灯更是胡乱的拍,看面前闪烁着金属光泽的设备小脸兴奋的通红。

    这时李拓又随口说一句。“引力波通讯装置的原型机已经造出来了,估计很快华夏官方就会派相关人员来洽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