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第4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那富商死后,子孙不孝,将家业败了个干净,如今就剩这最后一座宅子也在贱价出售,正好被尹双双买了下来。

    这宅子很大,一共四进的大宅院,尹双双简单的改建了一下,前面两层院子弄成读书的地方,后面两层院子作为抄书的地方,花园里尹双双加盖了几个亭子,作为学子们读书读累了消遣和吟诗作赋交朋友的地方。

    又将两边的两个种满竹林和桃花的院子单独独立了出来,这两个院子里就是尹双双一家人偶尔来的时候看书的地方。

    尹双双和尹正都是爱读书的人,包括王氏也是,王氏早就识字,只是她在尹家的时候,每天有干不完的活,也摸不到书本,自然没有看书的机会。

第1097章女相35() 
对于王氏识字这件事,尹双双一直觉得自己的母亲应该出身不凡,最差也该是个秀才家的孩子,这样才有机会识字,只是不知道母亲为何沦落到被人当做奴婢贩卖的下场。

    只是王氏对自己的往事一概不提,只说是失忆忘记了,尹双双觉得母亲没有说真话,但是她的过往肯定很痛苦,所以尹双双也体贴的从来不问,包括父亲尹正,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别的不说,如今有了条件了,这点看书的爱好总该满足,而且看书也可以增长见闻,开阔眼界,磨练心性,是一种很好的消遣。

    书局开业当日,县令携县令夫人亲自捧场,全县的读书人也都闻风而动,齐聚而来,并有很多人都携带着自己的正妻。

    本朝对女子没有那么苛刻,一些重要的场合带着正妻出场并不会让人反感,相反还会得到一个尊重妻子的美名,是好男人的标志。

    若是哪家老爷有尊重嫡妻的名声,家中男儿娶妻都比别人家更容易一些。

    毕竟大户人家不差钱,在钱富裕的情况下,对女儿的感情便会深一些,自然都希望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情深义重,懂得尊重她的好男人。

    因为今日来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携带着妻子,人数便有些多,幸好书局够大,才将人都容纳下来。

    首先便是盛大的开幕典礼,这个是尹双双搞的,在书局的大门口进行。

    先是一阵连绵不绝的爆竹声,之后是一段舞狮,热闹的引来无数小朋友欢呼雀跃。

    开始剪彩之前,县令还要讲话,这点完全就是属于讨好拍马屁了,给县令一个拉众多学子好感度的机会。

    毕竟今天这事完全是对读书人做的慈善,本就是个让来的读书人好感度爆棚的事。

    县令说的都是官话,鼓励学生们读书,赞扬尹双双的高义,把书院的好处说一下。

    来的读书人跟着感谢尹双双一番,都是真心诚意的,毕竟尹双双的做法,获利的切切实实是他们读书人。

    当然对于县令慷慨捐书一万册,这些读书人们也是一样的感恩戴德。

    尤其是那些穷苦人家的读书人,明明学业优秀却不能读书的痛苦,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了解。

    经此一事,县令的名声大大提高,同样尹双双也出名了,受到全县所有读书人的敬佩和感激,这是尹双双第一次,以独立的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受人敬佩。

    县令说的话不长,没有什么长篇大论,很快就结束了。

    县令讲话结束之后,就是把蒙着匾额的红绸拉下来,这个过程由尹双双和县令一起进行。

    尹双双和县令拉着红绸两端,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一起将红绸拉下,露出向学书局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这四个字是县令亲手提上去的。

    旁边还有一副对联,写着经典的两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迎面进入摆放书本的大厅,这大厅是尹双双将这院子所有房间打通串联而成,十分的宽阔。

    大厅的正中间同样有两幅对联,也是尹双双很喜欢的一段话,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既文章。

    尹双双采取的是现代书店放书的办法,书架最高一人高,避免有人拿不到书,又在书架之间安放座椅,让人可以坐在椅子上读书。

    门口位置则是那些贫苦的书生们来领笔墨纸砚抄书的地方,这地方尹双双特意派李大龙过来负责。

    尹双双又派有专门的人在这里负责烧水,避免来读书的人口渴无处饮水,当然尹双双也准备有两样茶,毕竟喝茶提神,若有人读书困倦正好可以喝一杯茶水醒醒神。

    进入大厅的门口写着规则,只在书局里看书是免费的,只有把书借出书局才要压上二两银子,每天一本书一个铜钱的借书费,这借书费用已经可以算是便宜的近乎于没收了。

    至于压二两银子,就是避免有人损坏书本,如果书本被损坏,一次被罚抄书一本,两次就会被出局拒绝在来这里借书看书。

    书局里的书不是所有的书都只值二两银子,有的比较厚的书本十几两银子都买不下来,但是押金也只要二两银子。

    不过所有的书,每过十五天必须回来重新登记一下,如果没有就被视作故意偷盗书本,将会被把名字贴在书局外面,日后也不准再踏进书局看书。

    身为读书人,如果偷盗书本没有风骨,那这个人若是为官也不会是好官。

    不如公开了他的名字让他再也不能踏入仕途,毕竟科举当官的最重要的就是要名声清白。

    来读书的人对书局的规矩都觉得很应该,大家新鲜的看了一圈书,有几个贫寒的学子就急匆匆的去领取笔墨纸砚了,他们已经看好了几本自己平日里舍不得买的书。

    在排队领取笔墨纸砚的时候,几个贫寒的学子之间也在议论着开这间书局的尹双双。

    “这位尹小姐当真高义,我看这书局没有二三十万两银子怕是下不来,这书局根本就没有什么盈利的地方。

    那借走书本每日一枚铜钱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盈利,还比不上这书局平日里的人工维护和茶水消耗,尹小姐如此做,完全就是为了照顾我等贫寒学子。”

    “是啊,若我等日后有出头之,一定不要忘记今日尹小姐相助之恩。”

    “那是当然的,我家贫寒,我都已经准备不在读书了,虽然夫子好心,免了我的束脩。

    奈何书本纸笔的费用太贵,我家根本负担不起,若非尹小姐,我此时已经回家种地。

    能够继续读书,都是因为尹小姐,尹小姐与我有再造之恩,日后若有人敢诋毁尹小姐,我便与他拼命。”

    一群贫寒的学子们议论纷纷,他们此刻已经将尹双双这个人,这个名字刻入心底,并感激非常,这些贫寒的学子只要日后有人真的能够科举为官,就会是尹双双日后要做之事的一份助力。

    尹双双通过一间书局,彻底站在了世人的面前,把自己身为女子的束缚打破了一半。

第1098章女相36() 
炽热流火的七月,皇上下令给皇后建造生词的圣旨终于下来了,就在本县西北的阳明山上。

    县令最近一直忙于此事,县令夫人就常来书局的竹苑找尹双双和王氏一起看书聊天,打发时间。

    现在县令夫人和王氏已经是知交好友了,原本县令夫人觉得王氏就是一个运气特别好,生了一个好女儿的普通农妇。

    但是相交之后,县令夫人发现王氏竟然并不是一个粗鄙的农妇,和她聊天竟然能说到一起去,且王氏的见识很是不凡,并且识文断字,学问也不低。

    县令夫人并没有多想,只当都是尹正教的,县令夫人和尹双双合作这么久,尹双双家的那点破事她全知道。

    要县令夫人说,尹双双这一家子人,个个都了不得,也就是出身限制了发展,这要是生在大家族中,有好的老师教导,现在的成就不可限量。

    尹正窗外偷听就能学得好几百字,听说现在自己自学已经可以和那些考了秀才的读书人谈古论今了,可见头脑之聪明,自学能力之强。

    尹双双就更不必说了,那本事是她亲自见识过的,要说一句有自知之明的话,县令夫人觉得尹双双比自己都有本事。

    这样聪明的父女二人,有一个聪明的妻子和母亲,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不过县令夫人很感慨,这夫妻俩的感情可真好。

    男人一般都喜欢漂亮的小妾和通房丫鬟红袖添香,妻子再好也没那个耐性教导妻子读书。

    不过县令夫人倒是不羡慕王氏有这样恩爱的夫君,因为她自己也不差,县令洁身自好,从不去烟花之地,也不纳妾摸丫鬟,和她的感情也是琴瑟和鸣举案齐眉的,可以说县令夫人自己就是无数贵女羡慕的对象。

    如今夏日天热,三个人就在竹林下搭了软榻,各自占据一个软榻,斜倚在上面拿着书,悠闲的看书品茶吃点心。

    竹林之下十分阴凉,风吹竹叶沙沙作响,鼻尖又有竹子的清香环绕。

    尹双双的怀里还搂着王氏聘回来的小狸奴,陆游是我与狸奴不出门,尹双双则是我与狸奴共逍遥,真是好不自在快活。

    书看久了也会累,县令夫人看了一阵书之后,便收了书本,喝了口茶,跟王氏和尹双双闲聊两句。

    闲聊之中,县令夫人随口提到了戍边的冯大将军,之前有小股的胡人侵扰边关,结果不用冯大将军出手,冯大将军手下的一个小将很轻易的就带人将这些入侵的胡人给抓住了。

    本来这些入侵的胡人都是要杀了的,赶巧皇上要为皇后建立生词,也是皇后千秋寿宴将至,就下令冯大将军莫要杀生。

    不过冯大将军手下的那个小将因为亲眼见到胡人杀戮过的村子,一时义愤接旨之后竟然抗旨不遵,直接将人都杀了。

    朝廷文官纷纷指责冯大将军驭下不力,要求将所有抗旨不遵的人都杀了,并且责罚冯大将军,武将们则是力保冯大将军。

    最后还是皇上以皇后千秋不宜杀人为由,没有把那个抗旨不遵这小将和那小将手下的兵士们斩杀了,只是将他们都贬入奴籍,着官府发卖为奴。

    这惩罚虽然严重,但是对于抗旨不遵必然要杀头的死罪来说,已经是极轻的惩罚了。

    至于冯大将军,因为是皇帝心腹,皇上一心要保,朝中的文官叫的再欢也无用。

    县令夫人说完还感叹了一声:“夫君曾说如今朝中的文武官员直接越发的不和了。

    文官总是认为武将粗鄙,就该低他们一等,武将也觉得文官分不清轻重缓急,总是用什么圣人之言教训他们,让他们当心胸宽广,慈悲为怀,用圣人之语教化胡人。

    还常常指责他们不该对边关的胡人俘虏们太狠,每每都要斩杀干净,实在有伤天和。”

    王氏皱着眉跟着叹息了一声:“这些文官也太过了些,边关武将戍守边疆,看多了胡人的残暴罪行,自然憎恨胡人,每次都将胡人俘虏杀干净也是爱惜百姓,都是情有可原。

    况且那些胡人杀戮我们汉人的时候,也不见他们心怀良善少杀一个人,反倒要我们宽恕这些个实行暴行的胡人,这是谁家的道理,圣人之言还有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之说呢。”

    尹双双在一边嗤笑了一声:“这些文官不过是拿着圣人之言做幌子,给自己博取权势而已,之所以对武将如此打压,不过是因为本朝没有如前朝一样,重文轻武而已。

    他们说的如此轻松,也不过是刀没砍到肉上,不觉得疼,若把他们的家眷全都发到边关去,让胡人用残暴的方法杀死,看他还能不能以圣人之言,慈悲为怀原谅那些胡人。

    要我说他们在磨叽什么对边关胡人俘虏慈悲为怀,应该以圣人之言感化,就把他们统统送入胡人部落,让他们好好的用圣人之言感化一下那些胡人。

    看看到时候到底是他们用圣人之眼感化了胡人,还是胡人杀光他们,让他们亲自感受一把胡人的残暴。”

    “说到底这事还是文武官员不和的原因,也是武将征战,文官治国,互相不能理解造成的结果。”王氏也在一边道。

    尹双双摇了摇头:“娘,你这话说错了,自古以来多少文官上马能打仗,又有多少武将下马可治国,文武官员本该相辅相成,而不是互相倾轧。

    若征战的时候,武将悍勇,带兵不畏死,文官运筹帷幄,以智谋辅助武将,与沙场之上将所向披靡。

    这方面配合最好的,便是安大将军和已经辞官的前丞相魏大人了,那个时候,安将军和魏大人联手于沙场破敌,战无不胜。

    可惜后来安将军与夺嫡之中站错了队伍,如今为了避免新皇猜忌,只能龟缩府中,不敢出头。

    而丞相魏大人也因变法之事心灰意冷,辞官远离朝堂,如今不知所终,这对文武相和的典范就这样各自黯然远离朝堂,当真可惜。”

    尹双双知道的这些,自然都是在书局中听那些读书人畅谈朝廷之事中得知的。

第1099章女相37() 
“皇上心中有容人之量,并不是斤斤计较之人,若是安大将军上交军权,完全不用过的如此备受猜忌。

    安大将军手握重军,又曾经是几次打压皇帝的前废太子的心腹手下,皇上登基之后安大将军还死握着兵权不放,如何能怪皇帝猜忌他。”

    县令夫人喝了一口茶,说起安大将军来,觉得安大将军聪明一世,如今却糊涂一时,死抓着军权不放徒惹皇帝猜忌。

    尹双双给手中的小猫儿顺毛,轻笑一声道:“安大将军可是个聪明人,他如何不知这个道理,安大将军死抓着军权不放,可不是贪恋军权,而是因为他不敢放。”

    “不敢放?”县令夫人有些疑惑:“这有什么好不敢放的。”

    “皇上不是个心胸狭窄容不下人的,安大将军没有交兵权,这么多年皇上也没把他怎么样,安大将军惧怕的自然不是皇帝。”

    “那安大将军怕的是什么?”县令夫人倒是好奇了起来。

    “安大将军怕的,自然是自己的政敌们,安大将军的敌人,从来不是皇上,而是朝堂之上的重臣。

    安大将军身为前废太子的心腹,在如今的朝堂之上,说是处处都是敌人也不为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