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掠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强掠帝国-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畅介绍完情况,堂下的将军们可就热闹了。

    有的说让他们打吧,咱们最后收拾局面。

    也有的说。干脆咱们也搀和一脚,大军立刻进入关中混战一场,反正江南军队人多势众。

    程咬金见大家也争吵不出个结果。便出列问:“大将军,既然李建成兵败。关中形势又起波澜,下一步我军如何行动?”

    陆畅笑道:“什么行动也没有,继续等待。”

    “为什么还等待啊?”

    “关中越乱对我军越有利,这个关键的时候我军不宜出兵关中,插一杠子会打乱这种乱局的,反倒对我军不利。大家应该知道,我军最喜欢干到事情是什么?”

    有人出列说道:“趁火打劫。”

    陆畅笑道:“呵呵,差不多吧。我军最喜欢渔翁之利。让薛仁杲与李唐他们使劲打,打得越猛越好。

    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我军突然出兵关中坐收渔人之利。

    正所谓螳螂扑蝉黄雀在后,我们就做最后那个黄雀。”

    陆畅说道这个程度,大家也都明白了。

    得,暂时没有江南军的事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李建成兵败逃回了大兴城,身边仅保留住三万多人,此次兵败,李唐可谓大伤元气。

    李渊真被李建成气坏了。这个太子真是太无能了,十几万大军带回来个零头,这可咋办呀?

    大兴城军力空虚。眼见着薛仁杲很快就会围城了,急了眼的李渊什么也顾不得了,命令防守潼关江南军的三万军队悄悄撤回来两万。

    这点军队也不够用呀,李渊又派人往山西报信,命令李世民火速率领军队回来救援。

    该想的办法都想到了,李渊也就这点本事了。安排完这些事情,薛仁杲的二十万大军已经将大兴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薛仁杲大军来得慢,那是因为他们需要抢粮食。

    这支军队根本不是正常建制,差不多属于流寇之类。走到哪里抢到那里,这下子可把关中祸害的不轻啊。

    李渊登上城楼往下一瞧。可吓坏了,城下到处都是军队。指望自己手里这五六万军队,大兴城有些危险啊。

    现在剩下的唯一希望,就是李世民赶紧回来救援,否则,不出十天半月的时间,大兴城破城是一定的。

    李渊搞不明白,一直走的顺风顺水的自己,为什么在这样短的时间会走到这个地步啊?

    当初李世民带兵进中原,被陆畅的江南军消灭了五六万。紧接着李元吉在山西失利,有丢掉五六万军队,加起来也有十万多了。

    好吧,再征兵,李世民去山西又带走五万军队。

    加上李建成的十几万军队和大兴城这里的军队,前前后后算起来,李唐有三十多万军队,不少了啊。

    现在倒好,仅剩下这点军队了,而且还被薛仁杲围困在大兴城。

    关中人倒霉了,哪能扛得住李家这样祸害啊。三十万军队啊,那可是三十万条汉子,就这么没了,关中还有多少轻壮让李家如此祸害,大概现在城里就有人对李家父子很不满意了。

    当初支持他们李唐,是因为感觉李家父子能成大事。如今看来也就那回事,李家父子全是废物。

    要知道关中门阀出钱、出人支持李唐也需要回报的,如今李家兵败,以前所有的投入都白费了,这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这买卖谁都知道赔了,关中门阀心里能痛快才怪?

    李渊也知道门阀对他们不满意了,可到了这个节骨眼,肯定顾不上这些了。爱咋样咋样,李渊下令城内轻壮上城协助军队防守。

    至于他们愿不愿意,哼,那可由不得他们自己了。

    李渊派出去的信使到了李世民那儿,可李世民一听是让他撤军回去救大兴城,脸色阴沉的可怕。

    李世民知道李渊对他已经没有好感,远远地打发到山西就是为了眼不见心不烦,李世民的心早就凉了。

    李唐的将来是李建成的,与他李世民没有一点关系。

    这一次李世民来到山西,心里打定主意是想自己开辟一块地盘。

    如今的机会难得,江南军大兵压境,让刘武周抽掉一半的力量防范江南军。

    若是李世民不把握住这个机会,错过今日以后恐怕再也难以如愿。

    所以,李世民内心根本就不想撤兵救援关中。

    再说了,如今李世民的心性大变,心狠冷酷。

    李世民一咬牙,趁着其弟李元霸不在眼前,挥剑斩了送信的人。

    人死事了,此事权当没有发生,李世民打起精神继续对战刘武周。

第二百零四章东线大捷() 
所谓世事难料,正因为这一世出现了一个陆畅,导致李世民从西线战场抽出腿进入中原,被陆畅一箭射穿了子孙根,导致李世民从此性情大变。

    李世民进入中原牵制陆畅的发展,从战略上讲没有错。可他的计划被陆畅所洞悉,进而将计就计痛歼李世民的军队。

    李渊丢失了军队本来就不痛快,再加上李世民反常的举动,引起李渊的厌恶将之打发到了远远的山西。

    这算是李渊自毁城墙吧,可他也没办法,李世民留在京城的确已经不合适了,这家伙太闹腾了。

    如果李建成带兵不差于李世民也就罢了,可李建成毕竟不是李世民,他还差一些。

    所以,原本很有希望的李唐,如今日薄西山。

    这大概算是蝴蝶效应,一个陆畅将天下的形势搅的乱了套,不再是沿着原来的历史轨迹走下去了。

    且不管李唐的形势越来越恶劣,陆畅紧急发布数条命令之后,大军按兵不动,静观形式变化以待时机。

    虽说陆畅这边按兵不动,不代表在东线战场,也就是半岛的张愚那边也停止行动。

    这半年来张愚也没有闲着,将整个半岛搜刮了个遍,凡是男人统统集中起来编入辅军。

    经过半年的时间,四十万辅军训练的有模有样,完全可以胜任下一场战争。

    不算江南军队自有的数量,光是辅军就有四十万,真要命哎。

    张愚趁着河上的冰还没有溶化的时候,十万江南军驾驭下的辅军越过鸭绿江进入了辽东。

    辽东地区本来就没有多少高句丽军队了,原来驻扎在这一带的军队在去年被吸引到南方,让江南军给一锅端了。

    如今。高句丽的荣留王高健武死了,高句丽王室以及大臣全部在去年被杀死了,能指挥打仗的大卢渊盖苏文也死了。一个没有统一领导的高句丽残余,各自为战。如何是张愚的对手呢?

    更何况辅军就像是蝗虫一样铺天盖地涌来,吓也吓死了。

    辽东之地,张愚摧城拔寨,攻击十分迅猛。

    凡是敢于抵抗的城堡,破城之后毫不留情地残杀。

    一时间辽东之地狼烟四起,风声鹤唳。

    辽东之地的高句丽残余军队总共也就万把人,还是分散在广阔的辽东,几乎与没有差不多。

    投降的城堡还好说。不投降的城堡被大军围困住。张愚派人喊话,告诉他们如果不投降便要屠城。

    现在可不是高句丽当初为了抵抗大隋朝杨广的时候,有组织、有军队,现在的城堡内没有多少军队,也没有其他城堡支援,你让城堡里的人怎么办?

    站在城堡上往外一看,密密麻麻的全是军队。抵抗肯定是死路一条,投降说不定还有一线希望。

    大多数城堡举城投降,但不是全部,总有一些城堡负隅顽抗。

    其实。那些辅军还真希望他们反抗。

    如果城堡投降了,这地方辅军就算是白忙活了,江南军不会让他们乱来的。

    但是。一旦城堡拒绝投降,对不起,破城之后江南军往辅军手里一塞,爱咋样咋样,江南军不管了。

    江南军已经把辅军的兽性发掘出来了,他们不在乎生命,小小的城堡根本挡不住他们。

    后世的人之所以文明,是因为有道德、法律的约束,进而形成了一种世界观。

    战乱时代没有法律。陆畅再把道德这个枷锁打碎,这些辅军的兽性彻底被挖掘出来了。

    确切地说。陆畅这种做法的确很邪,有点不人道。

    可陆畅也有自己的道理。现在可不是高度文明的后世,你不做总有别人做,凭什么只能让外族人残杀汉族人,而我们什么都不能干?

    陆畅认为自己是入乡随俗,适应这个时代的潮流。

    当年美国人几乎杀光了印第安人,占领了北美大陆。美国人何曾忏悔过他们的罪恶行径?美国人权当没有印第安人这回事,把北美洲当成自己固有所在。

    到了后来,似乎每个美国人都感觉好像本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印第安人?没听说过。倒是希特勒屠杀犹太人,下一代的德国人谢罪悔过。

    再说了,在半岛那里陆畅也没有杀死这些俘虏,只是利用他们为自己服务而已。

    所以,每到一个城堡,几乎所有的辅军都瞪着像野兽一般的眼光望着城堡,同时,他们内心希望对方不投降,以便让他们攻破城堡进而疯狂滴放纵。

    辅军已经成为一只真正的野兽军队,他们心里除了必须打仗,再就是盼望着放纵。

    这样一只军队,又是数量无比庞大,在这个辽阔的土地上真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

    随着辅军的快速推进,他们这支军队的名声也很快传偏了整个辽东地区,而且继续往外扩散。

    辽阔的白山黑水,地域广阔、人烟稀少,十万江南军驾驭着四十万辅军按照次序从南往北推进,所过之处留下了空阔的土地。

    辅军的凶残吓坏了高句丽人,以至于那些离得远的高句丽人趁辅军还没有到的时候,举家往北逃窜。

    那些来不及逃窜的人为了保命只好投降,大多不敢据城反抗。

    这样一来,张愚的军队越打反倒越顺利,往北推进的速度快了起来,到了四月下旬,最北面已经到了大兴安岭地区。

    再往北是不能前进了,原始森林可不是闹着玩的,进去以后不见得能出来。

    至此,大的战役不再有了,张愚开始整固占领区,派出军队扫清偏远的一些地方。

    大概连张愚都没有想到会如此顺利地拿下整个高句丽全境,原本以为这几个月的时间能占领辽东半岛就不错了。

    至此,张愚停止了军事行动,并把战役的成果派人送到大将军陆畅的手里。

    军事行动虽然停止了,可张愚还是很忙。

    俘虏的大批人需要进行甄别,将外族人集中起来并加入辅军进行训练,如此一来辅军继续扩大,估计再增加二十万不成问题。

    而民事上有些跟不上趟了,当初可没有想到大军进展如此顺利,所以,现有的人手不够用那是一定的。

    这些事情张愚不管,也不是他应该管的事情,自有人专门负责。

第二百零五章诡异的局面() 
当江南大将张愚在辽东展开军事行动以后,中原各方势力也没有闲着,尤其是关中之地的薛仁杲与李渊双方正打得火热。

    进入四月,围绕着大兴城的攻防战打得异常激烈。

    薛仁杲一战击溃李唐太子李建成,追着李唐溃军进了关中。这一战让薛仁杲信心大增,怀着兴奋的心情泼上命地挥动大军围攻大兴城,兵马轮番上阵,日夜攻城。

    薛仁杲心想,只要拿下大兴城,消灭李渊老儿,关中尽在自己掌握之中。

    这样算下来地盘绝对不小了,下一步就有资本逐鹿中原了,你说薛仁杲能不兴奋吗?

    所以,薛仁杲是铁了心地要攻破大兴城。

    无论是防守一方的李渊还是主攻一方的薛仁杲,军队伤亡都很惨重,战争的烈度节节拔高。

    作为攻城一方薛仁杲军队显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伤亡要比守城一方的损失大一些,可人家薛仁杲兵马多啊,扛得住消耗。

    在一个,薛仁杲这人很残忍,根本不在乎死人多少的问题。

    反倒是城内的李渊有些扛不住劲,即便是对方伤亡两个,而他就是伤亡一个都吃不住劲,守城的士兵显得有些单薄了。

    其实李渊还有最后一张王牌,那就是山西的李世民,可战争打到现在,李世民连个影子都不见,这让李渊心里有个很不好的预兆。

    想当初曾经暗示过李世民,将来夺得天下以后,李世民将会继承大统。可李渊做了皇帝以后心思就变了,让老大李建成当了太子。

    这事情李渊也是没办法,立长不立幼这是古训。

    再说了,李建成要比李世民厚道。即所谓的贞德好。

    这个时代很重视个人的道德,李渊也不是说李世民不好,只是相比较而已。

    李世民的确要比太子李建成能打仗。但这跟做皇帝是两回事,选择太子一定要选具有良好道德表率的人选。

    不过。即便是担心李世民对自己有看法,李渊也绝不会想到李世民不打算回来救援,还以为山西战事不利,李世民抽不出身回关中。

    李渊还有一万兵马孤悬在外,防范着潼关之敌。

    如今他们的处境有些尴尬,大兴城被薛仁杲包围住了,大兴城他们是回不去的。

    对面的潼关军队又强大无比,人家不来打他们就不错了。你让他们怎么办?

    这不,潼关守将秦琼派人过来联系,告诉他们李唐差不多快要完蛋了,潼关十万大军,消灭你们还真不费力气。识时务的话你们赶紧投过来算了,否则,江南军可就没有耐心等待了。

    事实的确如此,人家十万大军摆在那儿不是开玩笑的,真若是自己不识时务,挥挥手变灭了自己这点军队。纠结的李唐军队最终还是被江南军收编了。

    江南军囤兵不动,一个月的时间足以让局势变化巨大,先是负责防范江南军的宋金刚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

    这他妈的简直是折磨人啊!

    真没见过六七十万大军摆在这儿干吃饭不干事的。也就是江南陆畅这个怪胎,换个人谁也不会干这种傻事情。

    李世民与刘武周对阵,虽然军队少,可架不住李世民用兵狡诈,总是集中兵力打击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