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云龙吟前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六朝云龙吟前传- 第6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程宗扬让敖润等人返回住处,自己则与卢景一道赶往鹏翼社,与远道而来的星月湖众人见面。临走之前,他‘交’待惊理、罂粟‘女’留在原处,继续等待小紫的消息。

    洛都的宵禁对卢景等人来说形同虚设,一行人穿房越脊,不到半个时辰就赶到位于通商里的鹏翼社。不多时,吴三桂也回到社中,见面又是一番欣喜。

    吴三桂详细说了自己在府中的见闻,不过他也没能靠近池苑,未曾目睹韩定国遇刺的一幕,只是从府内军士的反应可以推断韩定国确实已经毙命。至于刺客是谁,他同样一无所知。

    当吴三桂提到石敬瑭突然在府外现身,程宗扬才想起来死老头足足消失了五天,连他唯一的衣钵传人与巫宗闹得不可开‘交’也没有‘露’头,不知道又钻到什么地方鬼‘混’去了。

    吴三桂道:“程头儿,有什么要办的,尽管‘交’待给我们兄弟。”

    “不用着急。”程宗扬道:“这几天先让老蒋带你们熟悉一下洛都,尤其是两宫附近。等会之来,咱们再一起商量。”

    “是!”吴三桂‘挺’‘胸’应道。

    程宗扬笑道:“行啊长伯,跟着星月湖大营的兄弟‘混’了这么久,有点军士的样子了。江州近来怎么样?”

    吴三桂道:“程少主若是回去,保证认不出来。如今的江州比原来大了两倍不止,沿城布置了二十七座石堡,连江中也建了三座,把江中最险的几处礁石都围了起来,设了两道水‘门’。北城有军营,还有沿江数十座水泥窑。城南新设了货场,每天运出的水泥,运进来的铁锭和粮食、马匹都在里面。如今江州和宋国的筠州,昭南的沐羽城,还有东边几个大郡都通了商路,天天都有商队来往。”

    “比以前大了两倍?这么快?”程宗扬道:“征发的劳力不会太多了吧?”

    江州在晋国属于下郡,人口本来就不多,现在刚经过战事就为筑城大肆征发劳役,只怕会伤及元气。

    “根本用不上多少劳役,那城是宋军帮咱们筑的。”吴三桂笑道:“当初宋军围城,在城外筑了好几道高墙。小侯爷带着人看过,直接将那些高墙加固,最外面一层筑成外城墙,里面是坊墙,加上原来挖的深壕,连排水渠都是现成的。如今江州每天烧炼磨制的水泥有近千石,筑城的速度比老吴做梦都快,动用的劳役却只有以往的两成。算下来,这外城有九成都是宋军的功劳。”

    程宗扬笑道:“我说宋军怎么来这么多?原来是当苦力来了。”

    众人闻言大笑。

    程宗扬先安顿众人住下,然後与卢景商议,找一个隐秘的住处,将高智商移送过去。那些少年既然找上‘门’来,肯定不会就此善罢干休。还是把他先藏好,免得招惹麻烦。

    卢景道:“什么地方合适?”

    “最好能在金市找处铺面,把他悄悄送过去,一举两得。”

    程宗扬现在才知道金市的铺面一多半都在洛都的权贵手中,有些都传了好几代,极少转卖,死老头张嘴就是一条街,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如今看来,只有先拿重金租一处了,这还未必能租到。

    …………………………………………………………………………………

    一夜过去。天‘色’微亮,程宗扬便离开鹏翼社,前往‘射’声校尉的府邸。出乎他的意料,校尉府大‘门’紧闭,气氛平静异常,周围几条街道没有戒严的军士,府内也没有看到办案的官吏出没。几个时辰前,堂堂建威将军刚在府中当着‘射’声校尉的面遇刺身亡,此时竟然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程宗扬绕着校尉府走了一圈,然後在坊‘门’处找了个位置,随便买了些食物当早点。他本来想问问惊理和罂粟‘女’昨晚有什么动静,两‘女’却一直没有出现。程宗扬有些纳闷,但他没有召唤‘侍’奴的本事,两‘女’不‘露’面他也没有办法,只好先去一趟西邸,打听消息。

    徐璜心情不好,听到建威将军的事,心情就更差了。

    “这些鼠辈!实在太嚣张了!”徐璜重重一拍桌子,愤然说道。

    正如程宗扬料想的那样,韩定国遇刺将朝廷放在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昨晚南宫失火,封闭宫‘门’,陈升没敢闯阙禀报韩定国身亡的消息,直到天亮才到御前谢罪。天子闻讯大怒,当即让陈升回府闭‘门’待命,然後隔过洛都令,直接命令新任司隶校尉董宣彻察此事。当时唐衡等人都在,几位中常‘侍’苦苦劝谏,才把彻察改成暗察,同时对外隐瞒了韩定国的死因,只称他酒後不慎落水,以至身亡。

    “此时公然问罪吕氏,实非良策。”

    “太后尚在,陛下岂能不思孝道?”

    “小不忍则‘乱’大谋。陛下‘春’秋鼎盛,来日方长……”

    众人劝谏大抵如此,但这话不能传到外面,即使徐璜把程宗扬视为自己人,也不好透‘露’。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徐璜叹道:“令天子忧心,都是我们这些奴才的不是。”

    “不知凶手是……”

    徐璜‘阴’沉着脸道:“除了那个朱安世,还有何人!”

    “朱安世?”

    “几名伏诛的刺客已经由人查验过,都是朱安世的‘门’客。”

    那些刺客居然不是吕冀请来的杀手,而是朱安世的人?程宗扬疑‘惑’地说道:“朱安世与韩定国有什么仇?”

    “朱安世不过一走狗耳。”徐璜恨声道:“那帮游侠挟弓带剑,好勇斗狠,呼朋引类,啸聚徒众,目无纲纪,‘交’往诸侯,堪称世间蠧虫!”

    从徐璜话里,程宗扬总算明白一件事:朝廷准备拿朱安世开刀了。

    徐璜喘了口气,然後问道:“圣上昨日让你往定陶王邸去传口谕?”

    “确有此事。不知吕常‘侍’在天子面前说了什么?”

    “他能说什么?无非是说些圣上不爱听的话。”徐璜道:“此事要紧,你先去传谕。”

    “是。”

    …………………………………………………………………………………

第915章 持仗而行() 
    ;

    程宗扬换上官服,往鸿胪寺取了符节,前去定陶王府。上次吊丧,程宗扬已经来过,这次也算熟‘门’熟路,王邸众人见大行令持节前来,都惊疑不定,连忙请他入内。

    随行的鸿胪寺治礼郎敖润捧来漆匣,打开亮出里面的白鹿皮。程宗扬笑道:“这白鹿皮出自上林苑,世间难得,如今天子御赐,可见对定陶王的亲厚。”

    王邸众人‘摸’不清深浅,只连声恭祝天子千秋万岁。

    程宗扬道:“定陶王获此重赏,理当入京谢恩。”

    王邸众人齐齐变了脸‘色’,前来报丧尚在王邸的定陶相小心问道:“吾王年岁尚幼,车马劳顿,只怕……”

    程宗扬道:“这是天子的口谕。”

    王邸众人闻言,一多半都脸‘色’惨变,显然是跟程宗扬想到了一处。另有几人略微一怔,接着喜动于‘色’。几人飞快地‘交’换了一下眼神,定陶相强自按捺喜意,拉着程宗扬盛情留宴。

    定陶相的惊喜让程宗扬颇觉疑‘惑’,有心想套出话来,但小紫至今没有音讯,他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个人使,哪里有心情在这里宴饮?

    程宗扬委婉地辞谢宴饮之後,定陶相拉着他的手,殷殷说道:“他日吾王入京,还请程大夫多加照看。日後若是有讯,必不会忘程大夫一番恩义。”

    程宗扬随口应合。等上车离开王邸,想到定陶相那句“日後有讯”,程宗扬越想越觉得大有意味。

    天子籍口赏赐,命陶王入京谢恩,着实不合常理。定陶相等人先惊後喜,更令人困‘惑’,难道让一个三岁的娃娃千里赴京,会是一件好事?到底喜从何来呢?

    程宗扬琢磨着,忽然心里一动,叫道:“原来如此!”

    从定陶相喜出望外的反应中,程宗扬终于想通了天子的用意。定陶王封地不过一县,几任定陶王为人都颇为本分,新立的定陶王又只是个三岁的娃娃,于情于理天子都不可能在这时候削藩。既然不是削藩,那么刘骜召定陶王入京,只会有一个用意:立嗣。

    刘骜如今不过二十出头,换作自己所来的时代,这年龄结婚都嫌早。但他登基已经十余年,至今尚无子嗣,东宫之位一直空悬。现在连赵王都动了心思,想把和他年纪差不多的赵太子送给他当儿子,可见刘骜的子嗣问题已经成为朝野瞩目的大事。

    赵王想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宫里当太子,作为当事人的刘骜又何尝没有自己的打算?与其被太后指定一人给自己当儿子,不如自己先选一个。定陶王生父已经去世,年龄又够小,选他作嗣子,比赵太子要强出百倍。

    难怪定陶相会喜出望外,定陶王如果能继承帝位,他就是丞相的不二人选。

    “原来如此……”程宗扬喃喃说着,往车厢上一靠,却发现车马已经停住。

    “怎么了?”

    敖润茫然道:“程头儿,不是你让停的吗?刚才还敲了一下。”

    程宗扬这才意识到自己手持节杖,刚才想通此事,不由自主地敲了一下,没想到被敖润误会为让他停车。

    程宗扬刚想开口,敖润却指着旁边的巷口道:“程头儿,你上次让我打听的班超,就住在这巷里。”

    “是吗?还是真巧……”

    程宗扬往巷中看了一眼,那巷子颇为破旧,看得出住在这里的都不是什么富人。上次在兰台偶遇班超,程宗扬就留了心,只是一直没有时间拜访,这会儿正好路过‘门’口,就这么走掉未免可惜。毕竟那可是班超啊。

    “走,我们去看看。”

    敖润停好马车,程宗扬下车往巷中走去。

    看到一个簪笔戴冠,身穿黑袍的官员进来,巷中的行人纷纷往两边退开。洛都位于天子脚下,城中居民也见惯了高官,莫说程宗扬只是个六百石,就算二千石光临,这些居民也不见得会给面子。但程宗扬手中的节杖代表着王命在身,众人见他持节过来,都不禁‘露’出敬畏的神‘色’,以为他是奉天子之命前来。

    看到众人的目光都落到自己手中的节杖上,程宗扬也意识到自己是被人误会了,但这节杖也没办法收起来,只能拿着一路前行。那节杖是一枝铜制的细杖,‘色’泽金黄,杖上悬挂着一截被称为“旄”的牛尾,顶部装饰着雉‘鸡’的尾羽,由于最初的节杖是用竹子制成,改为铜制後,杖身仍像竹竿一样分节。当年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持节不辱,以至于节旄尽落,所持的就是这种节杖。

    敖润左绕右拐,到了巷内一扇‘门’前,正准备上前叩‘门’,程宗扬摆了摆手,亲自上前叩了叩‘门’扉,“班先生可在家吗?”

    里面有人笑道:“有客人来了。”接着‘门’扉打开,一名书生走了出来,看到外面是一名持节的官员,也不由吃了一惊。

    看清来人,程宗扬差点都想以袖遮面,转头就走。那书生身材高大,穿着一身儒服,只是袖子挽到肘间,手上拿着一块抹布,似乎正在幹活。洛都书生数以万计,自己认识的可没几个,偏偏这个自己见过,而且还牵涉到一樁十分敏感的命案——郁奉文的同窗,雲台书院的郑子卿。

    程宗扬曾见过他两次,第一次在伊阙,郑子卿当众指责游侠少年白昼杀人,当众行凶,第二次是追查上汤脚店真相时,自己与卢景冒充书商找到郁奉文,在书院偶遇。前一次自己只是旁观者,第二次只匆匆打了个照面,但如果被郑子卿认出来,就不好解释了。

    郑子卿客气地说道:“阁下是来找班先生?”

    见郑子卿并没有认出自己,程宗扬镇定下来,“正是。”

    “班先生去兰台抄书,午後才能回来。”郑子卿道:“不知阁下找班先生何事?”

    “久闻班先生大名,今日路过此地,特来拜访。既然班先生不在,敝人改日再来。”

    “请教阁下尊姓?”郑子卿解释道:“我与几名同窗都曾受教于班固先生,今日书院无事,特来替先生洒扫庭院。阁下的来意,在下一定会转告给先生。”

第916章 老头看瓜() 
    ;

    自己手里拿着节杖,想隐瞒身份,除非郑子卿是瞎的。程宗扬从袖中拿出一块竹片,一边道:“敝姓程。现居鸿胪寺大行令一职。这是敝人的名刺。”

    郑子卿双手接过名刺,躬身道:“在下定会将此事禀报给班先生。”

    程宗扬拱手道:“有劳。”

    两人离开班宅,看看左右无人,程宗扬把节杖‘交’给敖润,接着摘下进贤冠,只留下束髮的方巾,然後把官服一脱,整个人都轻鬆起来。

    敖润把官袍往节杖上一卷,挟在腋下,一边道:“程头儿,我瞧着你穿官袍‘挺’威风的,特有气派。”

    “威风个什么啊,袖子都拖到地面了。走快一点,满袖子都是风,我都觉得自己该飞起来了。”

    敖润听他说得有趣,不由笑道:“人又不是蝙蝠,咋能飞起来?”

    “怎么不能飞?我就飞过。”要不是坐飞机出事,自己至于来六朝吗?

    “瞎说吧?人怎么能飞?”敖润一万个不信。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程宗扬望着天空,指着上面的白雲道:“一直飞到雲层上面,万里白雲都在脚下,就像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天晴的时候,从天上往下看,地上的山河田野都看得清清楚楚……”

    敖润也和他一样看着天空,将信将疑地说道:“真的假的?程头儿,老敖没读过书,你可别‘蒙’我。”

    两人说笑着往巷外走去,走了半晌也没见到马车,巷子反而越来越偏。

    敖润停下脚步,左右顾盼着说道:“走错路了?”

    “不会是刚才光顾着看天,走岔道了吧?”程宗扬道:“我找个人问问。”

    路边一处院子里,一群少年正在博戏,博戏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掷钱,三枚铜铢全是正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