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宋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打造宋帝国-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国在齐国眼中是一个小而强的国家,虽然齐国攻打宋国的目标只是占领陶丘,齐国也丝毫不敢怠慢。齐王从国内选出了五万技击士交给田盼,而后又命田盼在平陆尽数征发大军,得到了三万的五都军。

    有了八万的大军,齐王依然不放心,随后又从济水抽调了战船数百艘交给田盼。战船一云集就从济水南下,一直推进到大野泽南岸。在齐国水师的封锁下,整个济水都被封锁。在战争期间,齐军不放任何一艘商船过境!宋国与齐国和东方的鲁国在水路上的贸易线由此被切断。

    而齐国的水师不仅负责封锁济水的作用,同时也负担着齐国大军的粮草。

    而有了如此充足的准备以后,田盼随即就命令齐国八万大军直接沿着济水,向着它的目标陶丘前进!

    宋国在得知齐国聚兵平陆的时候也开始在陶丘聚兵。

    而这一触即发的战争气味也使得整个陶丘的贸易大量减少,大量的商人开始逃亡。战争还未开始,就给宋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不过即使如此,宋国也还是冷静应对齐国的战争了。在陶丘,大司马向舍手中有着常备军三万,外加各地封君支援而来的地方军四万,总共七万大军。

    这已经是睢阳能够拿来防御陶丘的极限了。

    面对这齐国南进大野泽的动作,向舍也是毫不示弱,他只留下少部分军队防御陶丘,他亲自率领着大军北上,准备御敌于国门之外。

    由此宋齐双方大军对峙在巨野,战争一触即发!

    田盼是能被齐王成为国宝的名将,他在和赵国大战时吃了肥义的亏,被赵国放水淹没了齐国大军以后,用兵越发谨慎。

    这一次,双方的对峙,齐国同样是处于济水下游的。他也担心宋国会重施赵国故计,因此他需要掌控住整个战场的形势。在宋齐双方对峙的时候,他只是派出齐国技击士不断骚扰宋军营地,也不轻易派出大军和宋国进行大战。

    在他看来,宋国毕竟是小国,在巨野和齐国互相对耗,一定会是宋国扛不住。只要宋国的损失无法承受了,到那时就可以兵不血刃的说服宋国割让陶丘。

    他作为齐国的宿将,自然是清楚齐国技击士的特点。在他看来,若是让齐军进入了陶丘,那么以发财为生的技击士能把整个陶丘都给搬空!到那时,齐国得到这么一个空荡荡的陶丘又有什么意思?

    而统领宋国大军的宋国大司马向舍因为接到的命令是防御齐国一个月,因此他也乐得和齐国在巨野对耗。

    到了七月下旬,双方对峙接近二十多天以后,从西北方面开来了一支大军,开始加入了两边对峙的宋国一方。

    这一举动令得田盼十分意外。在他看来,宋国已经得罪了楚国,而齐国与魏国已经彻底和解了。宋国周边的大国已经都没有干涉宋齐战争的**,可以说宋国已经彻底陷入了孤立,又是谁会在这个时候来帮助宋国呢?

    很快他也不用去猜测了,那支军队也派出了使者到齐军中来。这个使者,他也已经很熟悉了,正是让他经受了此生最大惨败的赵国将领肥义的部下!

    田盼见到赵国使者以后就直接训斥道:“我齐国伐宋,乃是因为在徐州大战中宋国帮助楚国,宋国于我国有切齿大仇!而赵国和我齐国所签的和议书墨迹还没有干,赵国就又开始干涉我齐国与宋国的战争了,赵国难道是想反悔么?赵国在宋国没有任何利益,我劝赵国立即退兵回国,在下可以无视赵国这一次的冒犯。若是赵国执意不去,想要和宋国站在一起,那就是与我齐国正式宣战了!”

    赵国使者听到田盼的训斥和威胁,丝毫不以为然,只是笑眯眯的对田盼说道:“我赵国如今已经和宋国结为盟国,如今齐国攻打宋国,就已经是对我赵国宣战了,盼子如果想要再做得正式一点,我赵国也不会在意!”

    见到赵国如此强硬的态度,田盼也不敢怠慢了。他只得停止派遣技击士出去骚扰,开始派遣使者飞速赶回临淄将赵国参战的消息汇报给齐王。

    齐王见到赵国竟然会救宋也是十分意外,于是他赶紧召集邹忌和田婴开始商量对宋国的战事。

    在邹忌看来,既然赵国和宋国站在了一起,那么齐国再去攻打宋国就十分不明智了。如今齐国所能做的,也只是放弃这一次的战争,以待下一次再重新卷土重来。

    而田婴却并不这么看,在田婴看来,赵国参战,虽然不知道是为什么。想来宋国为了说动赵国来抵抗齐国,一定是花了极大的代价的。齐国大可以就此在巨野与宋国、赵国互相对峙,时间一长,宋国和赵国无法承受,两国大军自然也就会退去了。

    即使赵国大军在巨野常驻,那么供应两国大军的军粮也应当是由宋国来负责。而在这种对耗之下,宋国这种小国绝对无法和齐国对抗!由此齐国就可以与宋国之间谈判,即使齐国不能让宋国割让陶丘,也可以就此从宋国身上割下一块肉来!

    无论如何,齐国在雄厚的国力之下,与宋国这样的小国对耗,必然是有着优势的。齐国无论如何都不会吃亏!

    齐王接纳了田婴的意见,由此给予了在前线的田盼空前的支持。源源不断的军粮开始运到了大野泽南岸,巨野的齐国大军营地。

    而在赵国派出了五千先锋军队赶到巨野的同时,赵国也开始派出了第二批两万大军赶赴巨野,由此在巨野的赵宋联军已经达到了九万五千人,比起齐国的地面部队规模更大!

    然而即使赵宋联军在兵力上占据了优势,作为两**队主帅的向舍和肥义却都是丝毫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和赵宋联军对峙的可是齐国有名的名将田盼!在赵国和齐国大战的时候,就是田盼靠着济水这么一条微弱的防线,再加上齐国的水师,赵军硬是不能越过这一道防线!

    而现在田盼手中所有的军队,比赵齐大战时所统领的军队要更多!而齐军现在据守的地形也远比之前赵齐大战时的地形有利。齐军现在占据的,可是在这个时代,整个中原都出名的湖泊——大野泽!

    以戴言看来,如果赵宋联军要战胜齐国,那么除了需要战胜齐国的陆上部队外,还需要打败齐国的水师!在他看来,齐国的水师比起陆上的部队更重要。

    因为齐国兵制的问题,即使齐国八万大军全部都覆没在这里了,只要齐国水师还在,大野泽不失,齐国随时都可以从国内继续召集技击士前来抵抗。

    在这样的场景下,水师的决胜就成为了战争胜负的关键。戴言总算是能够了解后世朱元璋和陈友谅对峙于鄱阳湖是一副多么无奈的场景了。

    宋国国内有泗水、睢水等流经而过,而且宋国最大的三大城市——睢阳、陶丘和彭城之间都是有水路交汇流通,宋国当然也是不缺水师的。

    不过若是说让宋国和齐国打一场类似后世鄱阳湖之战那样的大战来决胜负,在齐国已经控制住大野泽南岸入口的情况下,宋国上下也没有这个底气敢打!

    可以说,在齐国的水师开进大野泽的时候齐国就已经陷入了不败之地。

    于是双方由此陷入了长期的对峙。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四章 魏国的策略() 
魏国首都大梁,魏相惠施的府邸里,惠施正在接见一位从齐国远道而来的名士。

    这位远道而来的名士名叫陈轸。而此时距离赵宋联军和齐军在巨野对峙,已经过去三个月了。

    “先生做为齐国公族之后,来到我魏国,是想做什么呢?”惠施问道。

    “在下此次来魏国,一是为了解魏国的危难,二是为了重振魏国的雄风!”陈轸慷慨言道。

    惠施听到这人口气如此之大,不禁心中暗笑。他执掌魏国朝政多年,当然也知道现在是魏国最危险的时刻。

    魏国自从与秦国河西一战,损失八万精兵以后,魏国的西境就彻底的向秦国敞开了。惠施现在每日殚精竭虑,已经不指望魏国能够恢复天下霸主地位了。魏国能够维持住一个天下大国的地位他就心满意足了。

    此人有何本领能解除魏国的危难,重振魏国的雄风?

    “不知先生想要如何解我魏国的危难?先生又要如何重振我魏国的雄风呢?”惠施不客气的直接问道,只要这陈轸有一点配不上他名士的头衔,惠施立即就会将此人轰出去!

    陈轸听到惠施的发问,坐在客座上的他将身体换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悠然说道:“我们先来说说魏国目前所面临的危难。魏秦河西之战,魏国耗费多年国力所培养的精兵尽毁。魏国若想要在未来重新崛起,现在就必须息兵戈,安心休养。待到魏国的武卒重新培养出来以后,魏国的实力有所恢复,魏国方能再与秦国一争长短。

    然而秦国历史上被魏国欺压得实在是太厉害。现在好不容易遇上了魏国大败,魏国想要休兵戈,恐怕秦国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放过魏国的,不知在下所说可有错?”

    惠施听到此人的分析,不禁叫好道:“先生所说没错,这确实是我魏国目前所面临的危难。”

    陈轸随后又说道:“虽然想让秦国现在就放过魏国有些困难,但是也不是不能做到。秦国,历来为中原列国视为蛮夷之国,天下卑秦久矣。如今秦国既然取得了大胜,秦人必然心中得意。以在下之见,莫不如让魏国尊秦君为王,以此承认秦国的大国地位。”

    惠施听到这个建议,苦笑着说道:“我魏国与齐国相王,原本就是想让我魏国所面临的压力转嫁到齐国身上去,却想不到楚国和赵国同时对我国发难,而秦国又在背后给予我国重重一击,使得我魏国落到了如今更加危险的局面。我国又怎敢再重施相王之策?经过了魏齐相王一事,秦国也该看到了擅自称王的下场了,秦国又怎么会中这样的圈套?”

    陈轸听到惠施的话哈哈大笑,随即说道:“看来惠子是身在局中,而看不到全局了。惠子提倡去尊之策久矣,自然对尊位不甚在意,然而秦国人能不在意吗?多年以来,中原列国盟会,从来不邀请秦国参加,秦国想要获得天下人的认可,就如同久旱的土地期待雨水一样!以在下之见,秦国其实早就有称王之心了,先生若派遣使者前去游说,必然正中秦君之心,当能一举成功!不过因为有魏齐相王之事在前,秦国即使愿意称王,想让秦国放过魏国也还不够。

    以在下之见,如今秦国既然已经攻取了魏国的河西之地,魏国不如顺水推舟的将河西之地割让给秦国,如此一来可以正名实,让秦国满意。在未来魏国实力强大以后,再收回河西之地也未尝不可。

    河西之地如今既已被秦国攻占,承认这个名分秦国也没有得到太大的利益。如此魏国还需要做一件事让秦国满意,那就是联姻。据在下所知,现在秦君新立,虽然有娶妻,但是尚未立后。惠子莫不如劝说魏王从魏国王室中选择姿容上佳的公主嫁到秦国,促成两国联姻,如此魏秦联姻以后,秦君自然心中大悦。

    如果魏国与秦国联姻,秦国还是不肯放过魏国,那么在下还有一策:惠子大可建议魏王以重金收买秦国大良造公孙衍。以在下之见,公孙衍虽然帮助秦国取得了河西之战的胜利,但是说到底他还是魏国人,其对母邦也肯定是有感情的。现在魏国派人去联络他,这也算是为公孙衍留一条后路,想来公孙先生也不会拒绝魏国的美意。

    我这几策相辅相成,如果魏国能够这么做,我想魏国必然能够从秦国的压迫中解脱出来,如此魏国的危难也就解开了。”

    惠施听完陈轸的策略,赞叹道:“先生果然不愧是齐国名士!我必然会劝说魏王尽用先生之策!但如今我魏国已经精兵尽丧,实力不济,敢问先生如何让我魏国重振雄风呢?”

    陈轸拿手指向东面,笑而不语。

    惠施瞬间就明白了陈轸的意思:“先生是说让我魏国干涉东面赵宋与齐国的战争?我魏国现在可是正处于虚弱期,又如何能够干涉呢?”

    陈轸随即解释道:“在下并不是劝魏国出兵去干涉,而是建议魏国去劝架。”

    “劝架?”惠施疑惑不解。

    “没错,就是劝架。”陈轸回答道,“魏国虽然接连经历数次大败,然而魏国毕竟是天下大国,当年霸国的底子还在。如今魏国受到西面秦国的压力更大,因此顾不上东面的战事。然而若是让齐国得到了陶丘,魏国难道能够安心吗?魏国恐怕早就有干涉东面战事之意,只是实力不济才迟迟没有出手吧?”

    惠施对于陈轸的话语也没有辩解,这在陈轸看来,也就是默认了。

    “现在赵宋联军与齐国对峙于巨野,这对三国都是巨大的损耗。如今赵宋联军与齐军的力量,双方都已经很清楚了。正是因为双方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在选择最稳固的消耗对峙。如果这时候魏国能够劝说赵、宋、齐三国退兵,大家谈判来解决问题,我想三方都会同意的。而魏国成功的解决了这场战争,那么各国必然会尊重魏国,如此魏国是不是又重振雄风了呢?”陈轸悠然说道。

    听到这里,惠施脸上才露出了笑容:“我听说先生先是学习了鬼谷子的纵横之术,而后又曾向杨子学习养生自保之策,先生有此两术在身,果然不愧名士之名!我若听了先生之策,不仅平息了一场大战,由此更是可以救我的母邦宋国一命,宋国也由此欠了我一份人情,这也是给我未来留下了一条后路。想必这也是先生的算计吧?”

    陈轸不承认,也不否认。

    惠施见到陈轸如此模样,才叹了口气的说道:“哎,后生可畏啊!现在的天下,可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吾等老朽之辈,很快就要落伍了!”

    惠施全盘的接受了陈轸所提出的建议,对于这位大才陈轸,惠施也是毫不吝惜的将其推荐给了魏王,由此魏王命陈轸为特使,让他携带重金前往秦国面见秦国大良造公孙衍。同时让他完整的实施其亲秦的策略。

    魏国被秦国打怕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